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体育专业理论课“学习通”教学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以体育专业理论课“运动生理学”为例,分析课程性质和教学现状,探究体育专业理论课“学习通”等网络平台教学实施现状,研究归纳体育理论课“学习通”等教学模式优化建议。高校应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用、课程内容的组织实施、考核评价体系优化等方面下功夫,开发新型教学模式,提升专业理论课的内涵力,提升体育理论课堂的吸引力,激发体育专业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理论知识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学习通”;教学应用
一、高校体育专业“运动生理学”课程分析
(一)课程性质
“运动生理学”属于人体生理学的范畴,是体育专业基本学科之一,也是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中较为重要的必修课程。该门学科主要包括运动生理学基础、竞技运动生理学、健身运动生理学等三部分,主要讲授在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影响下人体的机能和结构等的变化,以及运动过程中人体的生理机能变化规律,以指导体育相关科学的训练方法的研究和训练规划的设定等。“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正常人体,以体育运动和训练时人体的反应和适应为主要研究内容,它的基本教学任务是让学生科学地认知人体机能活动基本规律,进一步探讨学习体育健身锻炼和运动训练过程的人体生理学原理,使得学生通过学习来掌握不同年龄段、性别以及不同运动项目和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特点,为进一步体育专业实践学习奠定基础。另外,此门课程对体育教师更好地组织体育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也可以更好地指导当今大学生以及运动员等的体育健身锻炼和专业运动训练。
(二)教学现状
“运动生理学”是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1],但一直来该课程在高校体育院系的开展效果一般,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大部分学生学习困难,学习效果整体较差。“运动生理学”和大部分体育理论专业课相似,基本的课堂教学方式较单一,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调动,考查方式目前多以传统知识答卷为主,还是多以学生的期末成绩作为考核的重要参考。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仍需不断改进完善,当前部分高校体院也在不断创新方式,提高平时成绩占比率。课堂上,由于体育专业学生本身对理论课兴趣低,学生上课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够,很难坐得住和听进去,师生互动较难产生共鸣,课上基本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还是以“灌输”为主,学生参与度低,教学效果较差。当前随着课堂教学的信息化,体育理论课也开始采用“学习通”等网络信心技术教学平台开展课堂教学。信息平台的使用增强了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使得教学开展简单便捷,教学效果整体有所改观,但体育专业学生专业特点还是极大地限制了网络平台课程的实施效果,学生的参与率和完成率不高,“学习通”等网络平台的实施方式方法等还有待优化。
二、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实施基本状况
(一)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研究概况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所修课程基本以实践专业课为主,大多是外堂运动课程,虽然体育理论课也是必修课程的一部分,但与外堂课程相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较差。同时,由于体育专业学生本身理论知识水平较弱,理论课学习比较困难,理解能力和动力不足,导致学生产生不了学习兴趣,也找不到好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以至于理论课学习效果较差,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无法掌握理论知识,更无法实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体育运动实践。查阅文献也显示,当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掌握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兴趣和动力不足。汪浩[2]的研究显示,体育专业理论课程设置仍然存在不同程度地不重视理论课、形式单一、缺乏技能训练等现象;李金焕[3]的相关研究指出,体育理论课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改革传统的体育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从而改善学生厌学情绪,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张亚平[4]等的研究显示,体育专业学生对专业理论课不感兴趣,教师的授课方法、教师的教学风格、考试制度都是影响专业理论学习态度的较重要因素;唐定财[5]等研究表明,大部分体育专业教师对理论课需要的相关技术设备了解和使用不够,通常教师只是熟悉一些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和课件的制作,运用网络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不够。
(二)体育专业理论课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必要性
超星“学习通”是面向当今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进行交互式移动学习的一个平台,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教师的主导性强,教学以围绕学生为中心进行[6]。学生通过“学习通”平台能够进行学习资源的下载,开展线上教师答疑和学习讨论;通过平台,课上教师能有效地引导、指导学生。同时,教师通过平台可随时监控学生的预习、掌握情况[7]。“学习通”可以有效地促进形成在线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较好结合的局面,发挥出传统学习方式以及网络在线学习的优势,能很好地拓宽学习空间,丰富学习资源,大大提高了课题教学实效性[8]。在“学习通”信息技术平台上,教师可以创建、管理班级,制作PPT课件,推送学习资料,选人互动提问,布置作业和进行练习题测验等。教师可以直接用手机点击投影进行授课,学生通过手机等可以很好地在线上进行课程的预习、完成作业和课后复习等。通过线上师生互动,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以及教学的便捷和创新,也让课程更有吸引力。它是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方法,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使得在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的状态下增强教学效果,利用“学习通”的优势,开辟体育专业的学生上好理论课的新路径。
(三)体育专业理论课“学习通”教学实施的现状
通过抽取合肥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40名学生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得到学生对“运动生理学”课程“学习通”实施的情况统计,如附表1所示。调查结果显示,85%的学生认为体育专业理论课需要“学习通”等网上学习软件,能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87.5%的学生认为“学习通”内容丰富,有助于提高自学意识和增强自学能力;80%的学生觉得“学习通”能很好地帮助复习课程内容,有助于提升考试成绩;但也只有72.5%的同学认为“学习通”教学模式实施后使自己的“运动生理学”成绩有提高,说明“学习通”的运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课程成绩,大部分学生意识上还是认可这种学习方式,但实际应用中可能也有偏差,或者使用方法存在误区,致使部分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80%的学生认为“学习通”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92.5%的学生感觉“学习通”增加了师生交流机会;当然也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觉得“学习通”还存在不足,希望进一步优化“学习通”教学模式,更好地为课堂服务。教师访谈中也指出:网络平台教学等的使用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有较大的的帮助,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随时通过手机等进行沟通和交流,提高了课程学习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但是对于体育专业理论课而言,平台有些内容过于繁琐,使用过程中不易操作,而且准备材料比较耗费时间和精力。同时,“学习通”平台的使用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同程度地避免了学生躲避学习和厌学情绪,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三、体育专业理论课“学习通”教学模式优化建议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研究及对“学习通”平台教学方法的摸索,针对体育专业理论课“学习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归纳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加强学生学习态度的引导和教育
当前高校现有的体育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与当今教学、学习的要求不相协调,学生也不再适应“灌输”性教学和被动式学习,他们成为了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态度也在发生改变,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网络平台等的使用可以很好地解决时间、地点的约束问题,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因此,高校要不断增强体育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通”等平台使用的积极性。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加强“学习通”平台操作练习,提高熟练程度,增强平台在教学中的实用性,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高校要通过体育理论课程的学习目的性教育和优化课堂氛围等手段来提高理论课学习积极性,引导和纠正大学生的懒惰和懈怠心态,激发主动性;教师要引导大学生端正理论学习的态度,提高自我评价,树立强大的学习自信心,更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养成不畏艰难、勤奋好学的意识品质,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战胜理论学习上的困难。
(二)强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高校要针对体育专业学生知识背景的较大差异,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制定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别化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可更新和编撰简易版的《运动生理学》教材;探索运用“学习通”建设教学视频集、PPT、作业集和试题库、试卷库等课程资源,从而实施网络课程学习、考核和成绩认定等的全面实施。视频集要有针对性,更直观简洁地让学生了解学习章节的主要内容,对生理学产生深刻的理解;同时加强PPT和视频的开发和制作,可通过研究室老师的课后研讨、到兄弟院校体育教研机构学习交流等,制作和开发更前沿、更具针对性的课程PPT课件和视频集,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对运动生理学课程产生好奇心,带动学生不断学习和探索人体生理与运动的关系,增强学习的实际效果。同时,不断更新和创新相关课件、数据以及电子教材等。另外,教师要加强课上和课后的试题和作业的设计,让学生记住关键知识点,合理地运用知识点解释各类运动生理问题,达到学有所用。
(三)落实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实施
高校要积极开发互动性更强的理论课堂内容,适合体育专业学生,让学生爱上网络课程。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基于网络教学资源积极推广反思式-小班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习通”平台的利用率,合理增加学生负担,加强课外学习指导,提高学习效果;将专业技能和理论结合等相关的视频引入不同的章节,充实教学手段使竞技体育也融入教学过程,也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加强专业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学习通”平台理论认识与实践运用能力;鼓励教师收集教学资源,建立一个特殊的管理模式,同时开发和建立与兄弟院校之间的网络共享资源库,分享优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另外,要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体育专业理论课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打造一批体育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四)推进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和优化
高校要加强相关研究,改变唯闭卷考试为检验学习效果标准的课程成绩评价方式,采用线上平台与线下结合的多元化评价、过程性评价以及单元测试和期末综测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学习通”线上课程的过程性评价比重,加强过程考核,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通过学生网上评教、课下座谈等形式对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方式、考核评价体系等进行评价,不断推进课程评价方式改革。要更加注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成绩中的比重,尝试全过程学业评价和开放性答案考试,提倡学业考核全程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样化、考核结果动态化,达到全过程学业评价100%。可通过实验教学,积极研讨“学习通”线上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间的优缺点,总结好的经验,不断优化体育专业理论课“学习通”教学方式的运行模式。当前高校要不断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挖掘“运动生理学”等理论课程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要从引导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实施、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和优化等方面下功夫,不断优化“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学生参与课程的热情和求知欲更强,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理论课程的认识,从而转变学习观念,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促进理论知识向解决训练和锻炼能力转化,从而不断推动体育专业学生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作者:张学会 王强 单位:合肥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