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分析归纳法对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整体上呈中等水平;不同性别和年级学生的倦怠水平和特点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思想教育工作,促进学风建设;加强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制力,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关键词:体育教育;学习倦怠;性别;年级
1前言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会从事学校体育教学方面的工作,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管理者是影响体育教学的主要因素,同时也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运动训练人才的重任。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需具备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以及课外活动的组织能力等都需要在大学期间好好培养,然而出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出现了学习积极性差、迟到、早退、旷课、考试作弊等学习倦怠的现象[1],这必然会影响他们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鉴于此,本文对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据此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为研究对象,研究选取山东省四所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2013级到2017级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参考。
2.2.2访谈法
通过对教师进行访谈,了解近几年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待上课的态度(上课出勤率、课堂积极性)以及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学习成绩);通过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选择体育教育专业的动机,学习习惯以及对待考试的态度等。
2.2.3问卷调查法
本文选用我国学者杨丽娴根据国内大学生情况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山东省四所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四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560份,有效问卷509份,有效率回收率为91%。
2.2.4数理统计法
利用SPSS19.0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有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2.2.5分析归纳法
依据数据分析结果和访谈内容,对体育教育专业不同性别及各年级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归纳与总结。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倦怠的总体特征
本研究采用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2]测量了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维度上的得分情况,其中各个维度得分越大表明其在此维度上的倦怠程度越高。因问卷中的每个项目均采用5级评分制,所以本研究取中间数值3作为参照数值进行比较。分析表1发现,学习倦怠的每题平均得分为2.856分,与参照数值3比较得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倦怠状况整体上表现为中等水平。进一步对学习倦怠的三个维度进行比较:行为不当这一维度的每题平均得分最高为3.185分;其次是成就感低这一维度的每题平均得分为2.73分,情绪低落这一维度的得分最低为2.711分;但情绪低落和成就感低两维度的平均值相差甚微,仅为0.019;而行为不当这一维度的均值却远高于情绪低落和成就感低两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差异较大。综合分析以上数据可知: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情况整体上表现为中等学习倦怠水平,且行为不当这一维度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最大。说明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大都能较好的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成就感,但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了不恰当的学习行为,如:未能计划和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没能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课余时间很少安排学习,只有快要考试时才想起来读书等等。
3.2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不同性别学生学习倦怠的特点和差异
为研究不同性别的学生学习倦怠各维度的差异,以性别为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分析数据发现:体育教育专业不同性别学生学习倦怠总分及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两个维度的T检验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男、女生在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两个方面没有差异,且总体的倦怠水平相差不大,男生的倦怠总分稍高于女生的倦怠总分。而不同性别学生的成就感低这一维度的T检验结果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54,p<0.05),说明男生的成就感较女生低。究其原因可能是男生的心理预期过高,现实与理想又是相差甚远,受到挫折后,情绪易波动。再者,女同学的学习成绩普遍优于男同学,因为大多数女生的学习态度比男生的端正,而且学习的自觉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强。很多男生沉迷于电脑和网络游戏,还有的经常在宿舍睡觉、打牌、上网,因此迟到早退时有发生。在学习情绪方面,男生情绪更为低落,很难对学习保持长久的热情。而当遇到考试、评优等情形的时候,大多数男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
3.3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各年级学生学习倦怠的特点与差异比较
以年级为变量,对学习倦怠总分及三个维度进行方差分析,表3的数据显示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学习倦怠的总分均值分别为:55.15、59.54、57.87和53.56,说明学生的倦怠水平在不同阶段是存在差别的。观察图1可以发现各年级学生在学习倦怠各维度的差异情况,其中,情绪低落这一维度的差异较大,大二年级的学生得分最高,大一年级学生的得分最低,相差3.73分;在行为不当这一维度上,大四学生的最低,其余三个年级的水平相当;而在成就感低这一维度上则表现出得分随年级的增长而减少的趋势,但相差甚微。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还发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倦怠总分和情绪低落方面的方差检验F值分别为2.523和5.053,其对应的显著性是0.038和0.002,在0.05水平上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认为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倦怠总分和情绪低落至少有一个年级与另一年级在这两个方面存在差异;而在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两个维度上四个年级之间无差异。进一步分析多重比较数据(表4)可看出,在学习倦怠总分上,大二学生与大一、大四学生之间存在差别,检验的显著性均为0.044,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大二学生的倦怠水平高于大一和大四两个年级的学生。在情绪低落这一维度上,大一学生与大二、大三学生间存在较大差别,大二和大三学生的情绪低落水平均高于大一学生,并且检验的显著性均低于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上分析说明大二年级学生的倦怠水平最高,且情绪低落是其最主要的表现;大四年级学生的倦怠水平最低。在情绪低落这一维度,大二年级学生的问题最为突出,其次是大三年级的学生,大一年级学生的得分最低;在行为不当这一维度上,大一至大三年级学生的均值相当,大四年级学生的均值最低,虽然各年级的均值经F检验的结果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大二年级学生的均值(19.91)比大四年级的均值(16.94)高2.97分;而在成就感低这一维度上则表现出均值随年级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但相差甚微,即各年级学生在成就感方面没有差别。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在于大一学生刚刚考入大学,他们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还没有完全适应,因此还大都保持着高中那份学习热情。同时他们对大学生活也充满了期待和憧憬,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同学和老师,促使他们想要更好地表现自己。另外,从课程设置来看,大一年级的课程相对较多,他们也不敢放松学习。而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经过一年以上的学习,对学校的环境渐渐熟悉了,但同时也发现了大学并不像他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于是有的人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并出现一些不良的学习行为如逃课、不听课、不交作业等。从访谈中我们了解到,高年级学生逃课的现象比较普遍,因为他们对于如何应对学习和考试,己经有了自己的一套学习和应对方法,他们的目标是只要考试能过关就行,没必要考那么高的分。因此,学校应该重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因为大二、大三阶段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时期,如果错过了,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4结论
4.1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情况整体上表现为中等学习倦怠水平,且行为不当这一维度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成就感低和情绪低落。
4.2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男生的倦怠总分稍高于女生的倦怠总分;在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两方面没有差异;但在成就感低这一维度上,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的得分,说明男生的成就感较女生低。
4.3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各年级学生的倦怠总分有差异,大二年级学生的倦怠水平最高,大四年级学生的倦怠水平最低;其学习倦怠各维度的特点是:大二年级学生在情绪低落这一维度上的问题最为突出,其次是大三年级的学生而大一年级学生的得分最低;在行为不当方面,大一至大三年级学生的均值相当,大四年级学生的均值最低;而在成就感低这一维度上则表现出均值随年级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但相差甚微。
5建议
5.1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促进学风建设;尊重个体差异,适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要加大对男生的督促和引导;教师应注意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5.2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科目的高效学习方法,督促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规范自己的行为,加强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制力。
参考文献:
[1]徐云.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及学习倦怠感的考试作弊行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1).
[2]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37(5).
[3]孙小娟.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新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与专业承诺的关系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08).
[4]陈家胜.学习倦怠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06).
[5]叶展航.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结构维度研究新进展[J].应用研究社会心理学,2012,133(4).
[6]李浩.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社会心理科学,2011,26(2).
作者:常宝芳 宋丽维 张帅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