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解析(10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体育教学解析(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体育教学解析(10篇)

第一篇: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研究

摘要:

面对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国内高校体育的改革方式也在逐渐发生转变。对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进行全面推广,能够有效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优化,适应社会变革的大环境。该文简要探析了高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模式的含义及特点,然后分析了体育教学中推行俱乐部模式的主要作用,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模式的具体推行措施,以期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之深入发展。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策略;俱乐部模式

近年来,新型体育教学的观念逐步推广,各种类型的俱乐部应运而生,高校体育俱乐部也已经变成了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在体育俱乐部形式下,学生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增进自身健康,而且还能够有效提升参与体育锻炼的自主性。在新时展背景下,充分发展高校体育俱乐部,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1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基本含义

在高校中建立体育俱乐部,实际上就是把学生的自觉练习作为根本,将校内的体育运动场所作为载体,围绕具体的锻炼项目而展开。其主要采用俱乐部这种形式,把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锻炼项目、团队比赛等合为一体,进而构建出新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该模式属于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一种,旨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素养,进而培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感情,最终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从总体上讲,高校体育俱乐部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别,即课内俱乐部、课外俱乐部以及课内外综合俱乐部。其中课内俱乐部是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教学,将建设新的高校体育教学方式作为主要目标。课外俱乐部属于课堂教学的延伸及发展,其旨在扩展高校体育教学范围,养成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突出学生个性特点。课内外综合俱乐部则是坚持终身体育教育理念,将高素质、高体能人才的培养作为基本教育观,进而构建起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2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主要特点

2.1内容具有丰富性特点

高校体育俱乐部包含了各式各样的活动项目,比如篮球、足球、网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此外还包括一系列校内难以实施的体育活动,比如爬山、越野、攀岩、射击、野外生存、大型体育项目等。这些项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高校学生体育活动内容,引发学生运动积极性。因为和传统的体育教学手段比较起来,这些项目所构成的高校体育俱乐部实际上就是课堂体育教学的弥补及延伸。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时,可以获得在课堂体育学习中难以感受到的乐趣。因此,体育教学俱乐部丰富的内容能够有效带动学生身体及心理素质的全方位发展。

2.2过程具有主动性特点

兴趣对于学生而言,是促使其积极学习、开拓思路、勇敢探究的主要推动力量。在高校体育俱乐部中,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挑选出适合的体育项目。如果学生对某一项特定的活动项目产生了浓烈的兴趣,那么就可以自主参加这项活动,并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体能和技术,进而获得锻炼的满足感、愉悦感和成就感。学生有了这些感受之后,就更加容易持之以恒地加入体育锻炼行列,并培养出优良的自主锻炼习惯。学校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就一定要经历这个过程,建立起高校体育俱乐部,让加强体育运动的思想深入学生心中。不少高校中,班级学生人数众多,但是教师资源明显不足,并且场地和器材也相对缺乏。这样的情况下,难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类或是分组教学。而体育俱乐部的出现,则能够有效弥补这一不足。

2.3目的具有多样性特点

学生挑选出自己喜爱的活动项目后,可以每天坚持训练,然后再逐层递进,加大运动量,最终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准。比如先是每天坚持锻炼1h,然后再慢慢增加到1.5h、2h,感受到自己身体素质的逐步提升。当学生经由自己的努力,获得他人的肯定与自我的满足之后,又会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再一次投入体育运动当中。如此一来就能够产生良性循环,使得学生锻炼热情高涨。因此,高校体育俱乐部能帮助学生树立多样性的运动目标,使学生在各种驱动力的作用下不断地完善自己,在逐渐发展的同时培养出对于体育运动的热爱。

3高校体育教学中推行俱乐部模式的具体作用

3.1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在高校中实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对于高校体育教育的完善及补充,并且对于各大学校开展体育教学工作而言,具有十分优良的促进作用,可以树立起学生终身锻炼的思想。在高校内设置体育俱乐部,能够突破以往体育课程时间有限的束缚,不再受到教学计划以及相关大纲的阻碍,将体育教学深入延伸到高校学生活动的全部过程当中。此外,俱乐部模式还具有形式多变、内容丰富的特征,可以在建立学生锻炼意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培养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得到全方位发展。如此一来,高校体育教学就和社会有效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终身获益。

3.2有利于引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高校设置体育俱乐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突破原有教学模式的约束,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导开设多种多样的俱乐部课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进行锻炼,这就冲出了系别、班级乃至于年级的界限,使学生能够将不同的技能课组织在一起进行学习。如此一来,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基础、不同水平、不同个性的学生需求,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学习体育技能,让学生在健康愉悦的氛围中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此外,因为同学之间拥有共同或相似的兴趣爱好,学生们在参与体育俱乐部活动的过程中也可以相互沟通交流,转变了以往单一、枯燥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的体育兴趣进一步提升。

3.3有利于构建校园文化

体育俱乐部是最近几年新流行起来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其与国内高校当前的实际情况十分贴合。在校园内开展体育俱乐部活动,可以在学校里掀起一股体育锻炼的热潮,并使得校内的体育馆、体育设施、运动场所等获得高效运用。体育俱乐部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可以把兴趣相近、喜好相同的参与人员连结在一起,从而大幅度提升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氛围影响下,高校体育文化可以升华到一个崭新的层次,并且校园文化的内涵也将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带动整个高校文化的蓬勃发展。

4高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模式的推行措施

在高校中全面推广体育俱乐部,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思想,为学生确立锻炼目标,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同时树立起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因此,国内各高校需要重视体育教学中俱乐部模式的建设,将课内体育教学同课外体育活动全面联系在一起,在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同时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繁荣发展。

4.1构建以学生为主的俱乐部模式

高校在建立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时,应当将重心放在学生身上,营造出以生为本的环境,为学生提供各式各样的互动活动,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学生为主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要具备十分灵活的组织形式,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挑选学习时间、任课教师、课程内容等,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于教学组织而言,该模式要能够彰显出多元化、多样性等特点,以便最大程度地满足广大学生体育学习需求。从师生关系的角度看,该模式应着重突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以及双向发展,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和谐平等关系的构建。总体而言,构建以学生为主的俱乐部模式,一定要体现出社会性、时代性、针对性以及实效性特征,要确保实施过程与评估方式的科学合理化。这样的方式颇具可操作性,能够展示出人性化的体育教学特点。

4.2推行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模式

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模式,指的就是将校内体育场所作为载体,在坚持“健康第一”与“终身体育教育”的前提之下,促使学生在心理、生理及社会这三大层面都能获得理想发展。学校应当让学生自主挑选俱乐部,并融合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技巧,把课内体育教学内容同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俱乐部模式。该模式既能妥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也能引导学生进行课外体育练习。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体育文化知识,然后在课外充分利用网络,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参加体育锻炼,或是安排班级之间进行体育比赛等。这样一来能够将课内外的教学融合起来,从而最大限度地改良教学效果。这样的俱乐部教学模式,具有相当明显的优势,因为国内不少课内及课外的俱乐部,已经获取了丰富的经验,为该模式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基础支撑力量。因此,课内外一体化的俱乐部构建模式,可以成为高校很长一段时期内的主要发展方向。

4.3设计非竞技性的体育项目

在高校开办的体育俱乐部中,其首要教学目标就是强健学生的体魄,而并非为国家培养体育竞技人才。因此,其项目的设计应当和体育院校中的竞技模式有所不同,可以尽量避免一些乏味的技术训练,比如竞走、中长跑等,而尽可能挑选一些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的项目,借此引发学生兴趣,确保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例如,大多数女同学都喜欢参加一些运动量较小的非竞技体育活动,如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男生则大多喜欢打网球、篮球、踢足球等。高校可以结合学生的这类兴趣爱好,开办针对性的体育俱乐部,从而让学生在玩耍过程中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此外,这类项目通常还具备较强的大众化优势,即使学生走出校园,也可以参与类似的锻炼。因此,这些非竞技体育项目能够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极大的助力。

4.4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高校在推行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时,应当确立起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展现出以生为本的理念,并根据主体的差异而适当调节其内容和机制。在面对学生时,必须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化特点,要显示出教育主体的人格特色。在实施评价时,需要将活动过程和结果充分联系起来,作出合理而正确的判断。要引导学生关注规范化的体育活动,重视科学健身态度的培养。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不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过于注重表面成绩,而应当关注学生的体能增长及内在发展。评价体系应当是动态的,同时也是随机的。除了教师给予学生评价之外,学生也要对老师做出评价,以此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标准和根据。

4.5强化师资力量建设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推行俱乐部模式,其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就包括了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高校应当制定出科学有效、逐层递进的培养计划,为体育教师提供形式多样、渠道丰富的培训方法,大力提升教师团队的专业教育水平。高校体育教师必须要认识到体育运动在当下的发展趋势,紧跟社会与时展的脚步,充分满足学生多元化的运动需求,从而确保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高校应当打造出有利于教师素质提升的优良环境,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适时了解并把握外界最新的知识,构建起终身体育学习的机制。其次,要有意识地逐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强化体育教师的研究能力,做到以研促学。要真正落实好专业进修工作,把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脱产和业余结合起来,积极提升体育教师的工作能力,打造更为完善的高校体育俱乐部。

5结语

跟随时展潮流,大力推广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能够有效解决高校体育教学当中的既存问题,改善其实施现状。各大高校应当构建以学生为主的俱乐部模式,推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法,设计非竞技性的体育项目,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强化师资力量建设。如此才能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带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作者:罗爽 单位:四川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何建东,骆秉全.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10):81-85.

[2]张雷.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推行俱乐部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5):153-154.

[3]代春敏.体育俱乐部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影响与对策[J].才智,2014(25):232,234.

[4]钟成.高校体育教学推行俱乐部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19):89,91.

[5]李帅许.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网络平台的构建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5):64,106-107.

[6]夏志琴.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网络平台的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12(3):340,352-353

第二篇: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

摘要: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够传递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弘扬我国民族文化精神重要途径。该文论述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所展现的意义与优越性,简要分析了民族体育融入到当前高校体育活动教学中的必要性。基于此,紧密联系当前国内高校民族体育教学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强高校师资力量与教材内容的转变,充分的开发高校体育教学资源,打造凸显我国民族特色的高校体育教育。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高校体育;教学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渐趋深化,改革的核心即体育课程改革,从当前知识与经济的发展角度来讲,将具有现代思想与创新教学理念的理论作为指导基本方法,体育教学活动由单一的教学观念来指导,最终使得体育教学迈入误区。在发展中,传统的民族体育经久不衰,凭借着其上千年的历史发展经验、蕴藏着的丰富文化内容、多元化形式以及简约特色、民族发展的代表等多种特征优势被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

1民族传统体育所展现的意义与优越性

首先,在开始阶段,民族体育单纯只是为了迎合劳动人民的基本生产与娱乐、征服自然需求演变而来的,并且将竞技性与娱乐性相结合,受到了广泛的喜爱与欢迎,并且以竞技项目与娱乐项目逐渐发展起来。例如,打陀螺、射弩、人板鞋等。其次,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极为丰富,形式多种多样,风格迥异,例如,武术、保健球、太极拳、气功等都受到了广泛的喜爱。民族传统体育指的是普遍被人民大众喜爱以及与人民的生产与娱乐生活相契合的一种社会基本文化形式。这种文化形式重点在于遵循人类的基本身心发展规律,并且还能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情感需求,由此可见,在民族体育中储存着众多具有高价值的信息内容与巨大凝聚力。在我国多种多样的传统民族节日当中,每一次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举行都是各民族特色充分的展现,并且能够充分的展现出个人魅力与能力,体现出集体力量,且还能将个人与集体有机结合在一起。这种方式为来自不同种族的人民提供相互交流、相互进步、相互帮助的平台,进而增进各民族之间的良好友谊,为我国缔造和谐社会贡献重要力量。最后,民族传统体育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与沟通的重要途径,群集作为人类本能之一起到增进了解、疏通情感、传递信息,进而使人获得归属感、安全感、消除不良情感等重要作用,这是各个民族经常在节日或者一些纪念性日期举行集会活动的根本原因之一。集会分为两种形式,分别为体育竞技、体育演出,在新时代背景发展形势下大多数的娱乐活动都将传统的体育比赛项目与民族节日、歌舞演出、物资交流以及招商引资融为一体。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盛会都与民族传统节日融为一体,如:广西侗族每年举办的花炮节,在每年节日当天,全族人民身着靓丽的服装,姑娘们束围腰,挽发髻、佩戴项圈耳环等银饰,沿着乡间小道欢歌笑语的聚在一起。青年男女借此集会、对歌、选择伴侣,老年人则在树下“斗鸡”(斗鸡即当地的民俗特色,人与人之间各自讲述着生活经历,分享经验)民族传统体育集会不但促进了各个民族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交流中分享生活乐趣,而且还缔结了个民族间良好的友谊与情感,使各个民族拧成一股力量,更加团结友善,有助于我国社会和谐与发展。

2民族传统体育走入高校体育课堂的必要性

体育活动是学校基本课程的构成部分之一,在国家教育部门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形式下,体育教学发挥着中间力量。体育活动凭借着全方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教学内容,在各大高校教学中增设体育教学内容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层次,增强学生体魄,调节情绪,调整心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良好道德修养的形成具有极好的促进作用,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实现全方位的素质提升。体育中包含着民族传统体育,因此,体育是一种多元文化。其对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有一定程度上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科学素养、道德品质、个性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大价值。

3民族体育与现代体育教学相结合的理论基础

第一,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发展仍旧保持着多元化方式。在人类多元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人与人之间增进沟通交流、共同分享,最终得以升华。人类在上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种类样式丰富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既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而且还是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珍贵财富。传统的民族体育作为我国特色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将各民族智慧、各民族精华以及民族特色集于一身,推动着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第二,民族传统文化为高校体育改革提供必要条件。我国高校体育改革效果显著,主要表现为4种优势:一即人才优势,高校体育师资团队是我国体育界的知识密集型群体;二即资源优势;三即物质优势;四即地位优势。总结上述,高校体育教学与民族传统体育相结合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4依照高校民族体育教学实际情况增强师资力量

4.1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人类文明需要不同种类的专业人才与综合性人才,其人才的质量也是推动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那么民族体育也毫不例外,上述内容同样也是各项事业研究的必要条件。因此,培养出能够胜任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与专业科研人才是现阶段高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根本。考虑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较多,为了更好的促进民族体育教学的发展,应该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入手,优化人才结构且完善人才培养策略,不断深化与拓展人才培养的宽度与广度,以此来激励民族传统体育以更快、更好态势向前发展。

4.2提升体育教师的能力水平

依照详细的数据调查信息情况总结出当前我国各个高校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活动形式较为单一,这与体育教师自身的能力有直接关系。因为体育教师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只重视本专业的学习内容,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也主要围绕所学内容进行,限制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广泛性。

5合理编撰教材,突出民族性与知识性

教材影响着民族体育教学课程的开展,与此同时对学生掌握体育项目技能与理论知识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编撰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教材是体育教师的必备工具,也是指导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与练习体育技能的重要参考依据。在编撰中既要包含技术方面的内容,并以配图形式更加精准的表述工作,还要体现其创新性、实用性与可读性,使学生能够深化传统理论知识,提升对体育项目的热情与兴趣。

6结语

在新的发展形式下丰富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并且结合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机能等方面的实际调查情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因材施教,相应的设置体育课程,并且在这一基础上合理融入民族体育内容,优化体育教学。此外,强大的师资力量也是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重点,教师凭借夯实的体育知识,创新体育活动教学,推动民族体育的普及以及大学生的发展。

作者:戚虎 李永强 单位:凯里学院

参考文献

[1]郭琼珠,黄景东,林建华,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改革的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29(2):241-243.

[2]曹智.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价值分析及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0):199-200.

[3]王亚琼,李康林,王有智,等.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线促进贵州民族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33(2):84-87.

[4]王险峰.现代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中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2):130-131.

[5]马野,王金萍.对新疆民族传统体育和高校体育文化融合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3,3(25):134,136.

第三篇:高校体育教学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改革,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观念,我国许多高校的体育教学还没有结合教学自身规律和特点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提升,教学改革也停滞不前。为了打破当前体育教育模式的僵局,我们必须根据当前的教学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促进体育教学的进步。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对策

近年来,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发展,高校体育教学也逐渐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的提升放在同等位置,提倡“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通常是注重变化课程设置、进行教学模式的实验和开发,甚至在一些基层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只是作为枯燥的文化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调剂,缺乏系统全面的教学模式的指导。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人们越来越注重体质、体能的较量,而现在社会也更加注重体育人才的培养,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高校应该跟紧步伐,创建较为合理、科学的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从而在与当前素质教育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方向相契合的同时,也能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能力,完善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体系。

1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

在当前的高校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学作为学生们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它不仅承担了增强学生体魄、改善人们体制的职能,还承担着引导学生发展的指引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我们分别从体育教学的场地设施设立情况、体育教学器材的拥有情况、高校体育的师资结构和学历高低情况、体育教学内容情况以及大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情况等方面进行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以期从现在的基础上分析出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现状并进行合理分析,从而找出改善的方法,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1.1体育教学的场地设施情况

在我们的传统认知中,许多的学生认为学校不仅要有窗明几净的教室,还应该要有绿草如茵的操场,这几乎成为一种默认的标配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虽然这是我们大多数人所想象的那样,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操场应该是一个学校该有的配备设施。但是从实际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的高校都建立起了相应的体育场地,根据地区的不同、经济条件的差异和地域的不同,有的高校可能是绿色草地的操场,有的是水泥地,还有的可能是橡胶场地,还有的甚至已经建造了室内体育馆,不论是哪一种,这都可以说明一个活动场地对于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该校的场地设施,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和乒乓球场地都拔地而起,学生们有了可以展开活动的场地,也就加大了体育运动的需求,这是一种进步。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的一种结果是许多高校的基础设施基本齐全,但是高端的体育设施却较少,而且各个区域分配不均。虽然篮球场地、田径场地等能够满足学生们的基本体育需求,但是游泳馆和健身房、网球运动场等一些造价较高的体育设施却相对较少;还有的是经济发达的高校体育设施较多,偏远地区的体育设施却差强人意。这些情况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我国高校的体育设施分布不均,且设施也不齐全,这对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有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也不利于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1.2体育教学所使用的器材情况

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离不开体育器具的辅助。可以说体育器材对于顺利进行体育教学、体育锻炼和健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高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学校经常性地会设立羽毛球课、篮球课、乒乓球课等,这些课程的开展离不开体育器材的使用,羽毛球课需要有羽毛球拍、羽毛球;篮球课需要有篮球;乒乓球课则需要有乒乓球台、乒乓球拍和乒乓球,这些器材的使用频率较高且极易损坏,尤其是对于学生众多的高校来说,更是会加快各种器材的损耗程度。对于一些室内的体育设施来说,不仅仅是各种器材的消耗,还有水电等能源的消耗和体育器材的维护费用,所以为了降低自己学校的运营成本,许多的学校干脆减少对体育器材的购进或者是已经购进了各种器材,却对学生的使用进行了限制,这样的安排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体育设施的维护成本,但是却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所以我们要在学校的运营和学生的体育需求之间寻求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尽量满足大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并且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爱好,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3高校体育教师的组成结构

体育教师是学校开展体育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是执行和组织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在我国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师结构中,中老年的教师占据了相当大的数量,整体结构趋向老年化,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中老年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就是中老年教师在精力和工作的积极性上不能与年轻的教师相比。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学校在选拔师资的时候也更多地注重老师自身的学历水平,不仅仅只是局限于专业知识。为了加强当前高校的师资力量建设水平,我们必须要选择一些运动技能较高、思维活跃、精力旺盛而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也相对较高的青年教师加入高校的师资群体,与现有的其他年龄阶段的体育教师通力合作,结合资历较深的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严谨的专业知识以及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为学生们提供一个相对水平较高的教学群体。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于现任的体育教师,我们还要对他们进行继续教育,以此不断提高他们的自身水平。我们知道教师具有教书育人的作用,只有强化他们自身的文化专业水平,才能为学生提供更高层次的教育服务,增强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

1.4当前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分析

体育教学的内容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主要侧重于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练习和增强学生的体能,而对于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能力、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和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方面较少。这样具有侧重点的体育教学虽然对于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运动技能,并且完整地掌握体育运动技巧具有较大帮助,但是这样的体育教学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体育学习兴趣以及对于健身原理方法的学习和了解。对于学生来说,体育课的开设从进入学生时代就已经开始了,而初中、高中甚至到大学,他们所学习的内容都是换汤不换药,虽然那些重复的体育内容对于学生强身健体的愿望有所实现,但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多年来,进行相似或者相同体育内容的教学真的就是学生所期望的吗?女生和男生的爱好真的就没有那么大的区别吗?显而易见,这些都是当前高校进行体育教学所遇到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改进的问题,我们应该让体育课程的设立更加地贴近学生的期许,让学生不但可以增强体魄,还能够让自己的兴趣范围扩展得更广。

2对于改进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方式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我们必须对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地完善,让学生真正受益于课堂,从而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

2.1学校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改善体育设施

影响高校体育教学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学校缺乏相应的硬件设施,这是限制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硬性条件。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好的体育锻炼空间,学校应该重视体育设施的建设。对于每年的体育经费投入要与文化课的教材设施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对一些应该进行维护和修缮的体育设施应该有相应的预算,对损耗相对较大的体育器材也应该及时购买,保证供应。对于体育设施的不断改革,学校也要进行相应的淘汰,总体来说,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应该要以满足学生的基本体育需求为目的,如果有相应的经济条件,还应该在学生之间做一个调查,根据学生的意向建设对应的体育设施,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完善的体育锻炼平台。

2.2采取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方式

学生是进行体育教学的主要对象,而“以人为本”强调的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我们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更主要的是以老师为主体对象,通常是老师教授什么学生就学习什么,这样的教学方式较为被动。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寻找能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例如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选课,自由组队的模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练习,让体育课堂能够成为学生展现自我的一个平台。

2.3改善体育教学方法

在现有的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中老年教师占据了相当大一部分数量,他们的教学方式也较多地延续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所以对于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性不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我们知道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让高校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摆脱“讲解与示范”、“重复练习法”等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高校体育教师应该积极响应新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合理运用“示范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等教学理论,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教学,享受体育教学带来的乐趣,成为体育教学课堂的受益者。

3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对于学校人才的培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让学生从体育教学活动中受益,改变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现有缺陷,我们必须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的深化改革研究,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我国高校体育向教育现代化方向迈进做出贡献。

作者:罗清杨 单位:阿坝师范学院体育系

参考文献

[1]张涛.浅析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J].魅力中国,2014(13):217.

[2]张教如.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3,3(33):74,76.

[3]方学超.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24):97,99.

第四篇:高校体育教学良性发展探究

摘要: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体育教学是其重要的构成部分,相关教育部门依然非常重视体育教学的发展情况,为了从本质上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各大高校应该致力于如何妥善处理现阶段影响体育教学发展的各种因素。该文主要以分析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发展中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并根据实际情况及体育未来的发展目标,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影响因素;对策

近些年来,随着体育运动的深入发展,教育部门也逐渐重视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和改善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师组织、教学设备及教学环境,但是依然会有诸多的影响因素阻碍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在考虑高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全面地、系统地分析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加以解决,从而真正提高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发展,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1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中所存在的影响因素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学科教学而言,体育教学有一定的特点,由于体育教学涉及较多的因素和环节,而且部分因素会对体育教学产生一定的限制,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会存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例如体育教学的内容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模式、教学水平、教师的评价体系及相应的考核机制等,这些影响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发展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

1.1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没有充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以往我国高等体育课堂教学,其基本内容就是将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理念传授给学生,尽管其主要任务是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能力、体育意识和习惯[1]。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此种教学理念为指导,那么学生所获得的只是对特定体育动作的模仿能力,对体育运动的内涵却不甚了解,学生的运动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锻炼,一旦学生离开课堂,体育锻炼也就无法顺利进行。不能否认的是,在多次体育教学改革之后,这一局面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改善,但是其受传统理念的影响颇深,不仅难以保障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而且不利于营造体育在学生心里的良好形象,甚至学生自身都做不到重视体育课程,何谈毕业之后会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呢?长此以往,也难以保证学生的身体素质。

1.2高等院校体育的课程模式与课程设置缺乏创新

我国高等院校目前体育教学所涉及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依然受传统体育课程框架体系的影响和制约,其较为陈旧的体育教学形式、重复累赘的体育教学内容,没有充分重视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在体育课堂上无法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何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呢?尽管这一局面经过多次的体育教学改革已经有所缓解和改善,但是由于师资力量、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等诸多因素会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体育课程的效果和质量,这就直接导致现代体育活动的相关内容无法真正融入到当下体育课程的教学当中[2]。与此同时,传统教学思想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模式和课程设置,其在教学模式上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如果在体育课堂上没有充分突出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他们就感受不到体育运动应该富有的刺激和欢悦,逐渐对体育课程无感。

1.3有待完善体育教学设施的配置

若体育教学中的体育设施严重缺乏,则即便体育理念再如何生动有趣,也无法真正地让学生投入到体育课程当中。目前,高等院校在体育教学发展过程中首当其冲要面临的问题就是缺乏足够的体育教学设施。据相关数据统计,就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课程的配套设施来讲,除了部分重点学校之外,绝大多数的高等院校都存在体育配套设施严重缺乏的问题,较为紧张的场地、较为落后或严重不足的体育设施对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及主动性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也无法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个性化需求,体育教学的质量也就无法得到切实保证,更何谈体育教学效果呢?由此可见,不断地完善体育教学的配套设施已经成为了目前绝大多数高等院校未来体育教学发展中的重点工作[3]。

2针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影响因素提出的解决对策

2.1提高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管理水平

现阶段存在的诸多问题实际上在很大程度是体育教学管理出现了问题所导致的,因此,高等院校应该务必重视其体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体育教学管理这项工作的综合性较强,这就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将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有效地进行妥善处理,而且还要尽可能地确保各种有利于顺利开展体育教学的条件和环境。一般情况下,体育教学管理包括体育教学档案管理、计划管理、质量管理及秩序管理等几大方面。相关管理人员只有重视上述几方面的工作内容并全力以赴地做好,才能够促进体育教学系统正常运作,才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和氛围,从而使体育教学质量及效果得到切实保障。

2.2重视更新体育课程设置及创新体育教学模式

一方面,在构建体育教材体系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始终贯彻落实终身体育的相关理念,体育教学得以顺利开展主要基于教材体系的构建和课程建设,课程建设应以科学设计、系统设计和整体推进为基础,兼顾对体育普遍意义的追求和建材的特色化建设;教材体系构建应加入可以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新鲜项目,例如保龄球、攀岩等。另一方面,在体育教学模式方面要不断地加以创新。体育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实际上都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当中,在这种情况下固守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势必就背离了与时俱进的要求,学生当下的个性化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4],因此教学模式的创新也就势在必行了,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课程中,切身感受体育的魅力。

2.3积极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

由于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务必要对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引起足够的重视。体育教学活动需要客观条件、环境的支持和依托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尤其是体育教学中所涉及的硬环境将会对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教学所需的各种体育器械、场馆等[5]。因此,为了可以真正促进高等体育教学的发展,高等院校应立足于该校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考虑学生人数、教学规模的基础之上,适当增加体育经费,将建设体育硬件设施提上日程。尤其是现阶段各大高校不断地执行和推广扩招政策,只有不断地重视和加强体育器材、场地的建设,才能够在学生逐渐增多的情况下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和环境,进一步保障体育教学效果和质量[6]。

2.4重视对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其教学整体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因此,高校应对培养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引起高度重视。首先,在选择教师的过程中,必须以学校的实际教学发展为基础提高教师的应聘标准;其次,体育教师应做到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修正自己的教学理念[7],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坚持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使其可以保持足以吸引学生的愉悦性和趣味性;最后,教师和学校都应该对体育教学科研情况引起足够重视,并对其进行合理定位,为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结语

综上所述,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务必充分重视体育教学中的诸多影响因素,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的前提下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为我国体育运动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常铮 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

参考文献

[1]甄子会.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0,31(1):109-112.

[2]齐骥.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6(3):124-126.

[3]姚瑶.关于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措施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7):134-135.

[4]石华胜.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制约因素及优化策略[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9):65-67.

[5]李爱臣.浅析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J].当代体育科技,2015(1):230,232.

[6]李金钟.高校体育教学发展及对策研究[J].科学导报,2016(6):6.

[7]曲云霞.合力效应对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促进作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3):99-100

第五篇: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改革

摘要:

体育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在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者也应紧跟时展趋势,积极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学水平。该文先简要分析了开放式体育教学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加快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当前我国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水平,进而有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开放式教学法;教学改革;策略探讨

随着素质教育和人文主义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也发生了质的转变。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高校在进行开放式体育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学生提出来的观点和想法,体现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起学生们对于体育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增强他们对信息的接受、转换和加工能力,全面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从广义层面上理解,开放式体育教学是指大课堂教学,即除了体育课之外,教师还应通过其他各种形式的路径来开展体育教学;从狭义角度来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材来源是十分丰富的,既可以来自课本、教师的教学经验,也可以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等。就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来看,不少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尽管近几年来已有部分高校开始尝试开放式的体育教学,但实际收获的教学成果并不是很理想,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与分析。

1开放式体育教学基本概述及主要特征

所谓的开放式体育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采用合理手段逐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体育学习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体育这门课程的教学价值和意义,改变学生们以往被动学习的姿态。总的来说,开放式体育教学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的个人情感发展与变化,提高他们的体育水平。与传统模式下的体育教学相比,开放式体育教学主要具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教学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体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却忽视了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而开放式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则强调要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为教学重点,注重培养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相应的体育运动技能,并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二是形式上的开放性。在开放式体育教学中,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时间和地点。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选择自己的任课教师,打破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三是课程结构的多样性。在开放式体育教学的课程结构体系中,学校面向学生开设了各种各样的课程,将一切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外锻炼、体育活动等都纳入体育课程的范畴当中,既满足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整体要求,也极大地丰富了体育课程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四是教学评价机制的综合性。在开放式体育教学评价机制下,教师评价学生时更多地关注其学习态度与行为,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体能、合作精神、情感意向等等。此外,评价方式也由传统的教师单方面评价学生逐渐转变为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评3种形式的结合,学生的进步和努力程度也成为教师对其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2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2.1转变体育教学观念

高校要想真正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进行开放式体育教学,首先应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思想。因此,高校应由上而下地转变体育教学工作者传统的思想观念,使其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切实提高开放式体育教学成效。除了要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独立自主思考,适当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2加强高校体育师资的培训工作

要想实现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建立一支高素质水平的专业化体育教师团队是关键。开放式体育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实践经验有着较高的要求,为此,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有必要高度重视并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教学思想水平,使其掌握更多的业务技能,满足社会发展对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具体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开展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首先,提高体育院校尤其是高等师范体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人才,重视体育教师入职前后的教育问题,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拓展、丰富体育教师的专项教学能力。其次,高校应提高体育教师在教师群体中的地位,完善其福利待遇,不断加强对体育教学业务的研究力度,积极举办教学研讨会、学术类活动等等。最后,高校管理者应加大对体育师资培训工作的资金投入,充分保证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从而有效促进体育教师队伍的快速发展壮大,以适应开放式体育教学改革的需求。

2.3改善体育教学环境

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高校现有的体育教学软硬件设施条件和环境并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们的实际需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开放式体育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与发展。因此,高校有必要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门颁发的相关文件要求,加大对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拓宽教学场地建设,合理购置教学所学的各项设备器材,尽快完善体育教学的内外部环境,满足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实际建设需求。此外,对于一些具备较好办学条件的学校而言,应紧跟时展趋势,与时俱进,推出一些符合当代学生兴趣的体育课程项目,如攀岩、溜冰、街舞等,并建设相应的教学场馆。

2.4创建与开放式体育教学相适宜的考核评价体系

新型体育考核评价体系的创建,需要转变过去体育教学的相关体制与做法,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缓解学生压力,放松学生心情,充分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以及需要有效融合体育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建立身心全面评价观,充分尊重学生差异,从而在此基础上创建与开放式体育教学相适宜的三维评价体系,即学习态度、体育运动成绩、体育运动成绩变量的有效结合。需要注意的是,此课题正处于摸索阶段,是值得体育教学深思的问题。

3结语

总而言之,开放式体育教学改革对高校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开发式体育教学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加之高校体育教学肩负着培养与提升学生素质的重任,因此合理计划体育教学内容、完善体育教学方式与管理、优化体育教学结构体系至关重要,以便更好地彰显时代精神,不断推动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作者:王蛟 单位: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

参考文献

[1]郑博.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改革的策略探讨[J].科技展望,2015(31):293.

[2]孙海勇,丁花阳.浅析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3(36):78.

[3]武东海,尚瑞花.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实践研究——兼论中山大学的实践效果[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3):129-130

第六篇: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开放式延伸

摘要:

在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特别重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尤其是在体育教学这一重要方面。为了能够增进高校教学质量和效果,加强学生全面发展,经过我国高校体育长期以来发展的经验与反思,国家提出了将开放式的教育体系作为高校体育改革的方向这一观点。对体育教学来讲,改革不仅是难得的机遇,而且是重要的挑战。该文就是在论述体育教学改革的开放式延伸趋势的情况下,对开放式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路径做了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

开放式;体育教学;改革

开放式的体育教学,即在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多元化、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使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独立选择、自主思考来完成知识接收,从而形成自发性知识框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以此为前提,对课堂内容进行分析和加工,从而实现课堂活跃度和教学效果的大幅提高。

1高校开展开放式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1.1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

随着国家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投入的持续增加,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更加迅速,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更加多彩。与此同时,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的自身意识也不断提高,他们对于体育学科与高校体育的教学任务有了更深的理解,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人本”思想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体育教学关系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体育教学工作者的认可,并且随着体育教学改革对于“以人为本”观念的理解的不断深入,更多的尊重学生主体精神的教学方法、模式被引入教学实践当中,对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高校体育教育目标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1.2目前高校实施开放式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之前教育的影响,教师不能够及时适应课程的转变以及教师素质没有得到全面的提高。教学评价过于强调体育教学的结果,忽视了体育教学的过程性和诊断性,评价手段相对表面及呆板,缺少全面评价及信息的及时反馈,从而影响了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有的学校在实施改革过程中,需要有很多的教学用具的使用,但由于学校财务的资金不能够支付这些,致使改革出现问题。总之,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单调、教学评价方法不科学、师资配备不到位等原因会对高校教学改革的进行造成不良影响。

1.3高校开展开放式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实施开放式的体育教学,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开放式的体育教学最需要的是提高全校教师的能力。进行素质教育对体育院校学生至关重要——学生能够增强个人素质。此外,学校还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学工具上,学校应该提供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等。在体育教学评价上,应采取灵活全面的评价方式,从而有利于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发展与进步,进而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开放式延伸。

2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及开放式延伸的优势

2.1教学理念的科学性

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比,开放式的体育教学在理念上扬弃了以往教育体制中较为流行的苏联式教育理论,对其中以教师为主体的系统教学论进行了批判式的继承,进而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该理念的指导下,开放式体育教学通过对学生个体性需求的关注,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合作教学法、个别教学法等新式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能够高效率地掌握课堂知识,更能够克服其学习能力与社会能力之间的衔接问题,促进其身心协调发展,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多样化人才奠定了基础,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2.2教学形式的开放性

开放式的教学理念,不仅能够推动教学双方课堂地位的转变,而且能增进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这是开放式体育教学的最直观的体现。首先,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学生拥有了对课堂内容的选择权,有权选择他们认为合理先进的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内容实用性。其次,从教学时空上来说,学生的上课时间不再局限于在校学习时段,还可以通过程序性操作将课堂延伸至课后和家庭中。再次,从组织形式上看,与传统的教师中心式教学模式不同,开放式体育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拥有了自主选择授课教师的权利,改变了学生只能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进行接收的被动局面。诸如此类的开放式、多样性的教学形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机械式的身体练习的形式,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促使其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进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2.3学生发展的创新性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是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基础,开放式的体育教学则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为学生的创新化、个性化发展提供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个体的身心素质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培养方式,使他们的个性能够充分发挥,进而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学生发展的创新性对教师教学的启发作用也不容忽视,通过应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挑战,有助于促使教师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思考,进而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3开放式体育教学的路径分析

3.1完善“以人为本”的开放式教学理念

一方面,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理念,从自身做起,通过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归纳和总结,不断进行教学思路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使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掌握体育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实现教学效果和学生评价的双重优化。另一方面,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应当注重学习效率的提升,在正确认识自己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推动自身的个性化发展。通过师生双方的高效沟通,完善以人为本的开放式教学理念,进而营造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

3.2制定规范的开放式体育教学管理制度

规范的管理制度是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有序发展的必要前提。为此,各级教学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已有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和完善。具体而言,从横向来看,学校各机构如高校的医院、后勤等部门应当对体育主管部门的各项决定进行积极配合,合理安排体育教学的设施和场地,积极履行各自的义务,协同推进体育教学活动的高效有序发展。从纵向来看,应当针对开放式体育教学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授课、考勤、考核等制度,对开放式体育教学的全程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开放式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

3.3明确开放式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

当前,开放式体育教学的整体地位已逐渐确定,但并没有确切的教学目标,这对开放式体育教学的长期发展不利。因此,应在对社会需求、学生自身需要、教师授课等局限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增强开放式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同时,对于已有的教学目标,应对其进行细化分析,在完善面向整体学生的宏观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各阶段学生的身心素质,制定出具有层次化和针对性的细化目标,推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作者:陶雪花  唐进昌 单位: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卓毓宝.培养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J].教育博览:科研版,2013(10):82.

[2]张喜贵.综合探究小学数学开放式的教学方法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4).

[3]赵建芳.关于开放式教学在高职高专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科海故事博览,2013(2):5.

[4]贾佳.当代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20):107-108

第七篇: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因素及改进

【摘要】

落后的教学理念、模式、内容与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相对缺乏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改进对策:一是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二是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和内容;三是完善体育教学配套设施;四是提升师资力量。

【关键词】

高校体育;体育教学;有效性;重要性;影响因素;改进对策

一、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

体育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教学作为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重要形式,其有效性对高校体育教育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相关情况进行研究前,必须要对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有清楚的认识。

1、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高校体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系统性的教学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基于这个目标,高校的体育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的。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的要求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因此,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能够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改进,增强体育课堂的趣味性以及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2、有利于完善高校的教学体系

体育作为一门大学通识课程,是整个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因此,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能够促进高校对自己的体育课程内容以及课程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从而使高校的教学体系更加合理。

二、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高校体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大学课程,其教学有效性对体育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影响。就日常教学实践来看,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深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存在对高校体育的教学水平以及有效性有着较大的阻碍作用。具体而言,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高校体育教学理念较为落后

教学理念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从当前高校的普遍教学情况来看,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学理念较为落后。就具体而言,当前很多高校没有重视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特别是在课程安排上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的之处。另外,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也较为落后,不重视对自身的教学活动进行改进,使得教师的日常教学较为懒散,缺乏有效性。

2、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较为落后

教学模式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所使用的方法。当前诸多高校的教学模式都较为落后,存在着问题。就具体而言,高校的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其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另外,很多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只是简单地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注重创新,使得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

3、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较为落后

当前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较为落后,缺乏新颖性和实用性。就具体而言,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大多是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只是单纯地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以及跑步等简单的体育锻炼,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社会上流行的体育活动来进行教学,使得学生缺乏较强的体育兴趣。另外,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设立系统的教学计划,使得教学内容缺乏有效性。

4、高校体育教学缺乏完善的配套设施

配套设施是进行体育活动的重要工具,对于体育教学有着重要影响。当前很多高校都缺乏完善的体育配套设施,使得教师很难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去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另外,由于体育设施的缺乏,使得学生很难根据自己的爱好去进行体育学习,这样也就使得学生很难获得符合自己意愿的体育教学。

5、高校体育教学缺乏师资力量

师资是高校开展体育教学的实施者和参与者,对体育教学活动有效重要影响。当前很多高校不重视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使得高校不去引进相关的师资力量。另外,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师都较为缺乏,而且高校的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都较为欠缺。

三、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高校应该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重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形成重视。高校应该对基于此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另外,高校应该积极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学习和培训,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理念。

2、创新高校体育的教学模式

高校体育教师应该积极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将一些体育设施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另外,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增加体育游戏,使学生在参加游戏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素质。

3、创新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

高校的体育教师应该积极对自身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充分利用现代教学理念来丰富自身的教学内容。另外,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应该增加更多体育活动,特别是要根据学生的爱好来设置教学内容,例如开设游泳课、武术课等深受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参与度。

4、完善体育教学的配套设施

高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完善学校的体育教学设施。高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教师的教学需要来采购相关体育设施。高校应该建设体育活动的相关场地,比如足球场、篮球场以及游泳馆等。另外,高校应该定期对体育设施进行检修,从而保证体育教学的安全性。

5、提升体育教学的师资力量

高校应该积极重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积极设置更多的体育课程,并引进相关课程的体育教师。另外,高校应该积极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学习和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结论

体育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促进教学目的的实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更好地完善高校的教学体系。但是就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由于高校的体育教学理念较为落后,学校及教师不注重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改进,从而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因此,高校应该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促使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活动进行创新,从而极大地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李梅 单位:新疆工程学院体育部

【参考文献】

[1]宋涛,万清华.基于人才培养分析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中国人才,2011.14.211-213.

[2]文小军.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现象归因及策略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6.216-217.

[3]胡晓群.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1.14.256-257.

[4]谢冬兴,江锡文.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失衡现象的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03.187-189

第八篇:高校体育教学体育拓展训练应用

摘要:

将体育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不但是拓展训练自身的社会功能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领域的延伸,同时也是高校体育教育在追求现代健康观层面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健康良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鉴于此,该文就针对体育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从体育拓展训练有助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3个方面入手分析了体育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然后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注意内容组织与设置的针对性、注意与高校体育教学和课余活动之间的有机结合以及重视安全教育,杜绝安全隐患3点具体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为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科学引入和有效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体育拓展训练;体育教学;高校体育;应用价值;应用策略

体育拓展训练,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以自然条件、周围环境以及专门设计的各种场地设施为基础条件,以各种带有挑战性和针对性的体育活动为活动内容,以提高参与者的遇险生存技能、心智能力以及团队精神为主要目的的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将体育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但是拓展训练自身的社会功能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领域的延伸,同时也是高校体育教育在追求现代健康观层面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健康良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鉴于此,该文就针对体育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借此为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科学引入和有效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1体育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首先,有助于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与提升。体育拓展训练中融合了大量的户外运动元素,具有趣味性、实效性、体验性等突出特点,相较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而言更符合高校学生求新求异的特点,相应的也就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与参与积极性,从而让高校学生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有效锻炼,以更好地促进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与提升。例如:自行车运动、定向越野等体育拓展训练活动的开展不但能够改善高校学生的身体形态,使得身体更为协调和匀称,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促进机体耐力素质的发展。其次,有助于高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现代健康观涵盖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康4个层面的内容,其中,社会适应能力作为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是现代社会对优秀人才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所在。由于体育拓展训练中的各种活动通常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组织开展的,这些特定的情境往往是某种社会形式的缩影和简化。在组织开展体育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参与者必须要在设定的情境中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必须要遵守特定环境下的游戏规则与活动约束。因此,从本质上来说,体育拓展训练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将其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之后,学生不但需要在规则的约束下体会成功与挫折、竞争与协同,而且沟通交流、合作互助的过程也往往会随着项目和环境的变化,而以上几点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无疑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知,体育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高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最后,有助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与社会适应能力一样,心理健康同样也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高校学生而言,由于高校学生不但需要面对紧张的学习,同时还需要面对不断加大的就业压力和社会竞争,在这样相对“高压”的状态下,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与挑战就成为了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而体育拓展训练作为一种融合了教育学、心理学以及体育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体育活动方式,其中有很多活动项目的设计就是以心理学为基础,以提高参与者的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的。例如:体育拓展训练中的经典项目信任背摔、走天梯等均是对参与者体能、智能以及心理素质的综合考量,参与者在完成以上活动项目的过程中,不但会激发自身体能与智能的潜力,同时还有助于释放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各种压力和负面情绪,培养自己的自信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所以,体育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综上所述可知,体育拓展训练新颖科学的组织理念、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以及体验性的训练过程,使得其在促进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以及心理素质水平提升等多个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将体育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不但符合高校体育的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需求,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

2体育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首先,注意内容组织与设置的针对性。在将体育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应用时,内容组织与设置的针对性主要涉及2个方面:一是高校学生与已经在社会上工作了多年的人在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不同,很多高校学生并不能完全适应常规拓展训练的精神强度。所以,在将体育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根据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在对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符合其身心发展实际和需求的训练内容,或者是根据高校学生的性格特点、个人能力以及现有的社会活动经验等来创编具有针对性的活动内容;二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往往会因为学科和专业性质的不同,在素质发展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说体育拓展训练中的很多项目对于各个专业和学科的学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适用性,但是,不同的活动内容也往往会有其特殊的侧重点,有的侧重于组织能力培养、有的侧重于领导能力培养、有的侧重于人际沟通交往能力的培养等。所以,根据这种情况在针对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学生开展体育拓展训练活动时,任课教师就要注意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环境分析,并据此进行活动内容的合理选择。其次,注意与高校体育教学和课余活动之间的有机结合。在将体育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高校体育教学并不完全是体育拓展训练课,高校体育教学与拓展训练之间的简单叠加组合往往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体育拓展训练合理地融入高校体育教学和课余体育活动之中,不但要在体育拓展训练中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与要求,同时也要注意体育拓展训练所蕴含的知识与技能在高校现有体育教学课时和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之中的合理分散,只有如此实现体育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和课余活动之间有机结合,才能够确保教学的质量与成效。最后,重视安全教育,杜绝安全隐患。由于体育拓展训练中的很多项目融合了户外运动的元素,且追求“挑战自我”的理念,因此,常常会在不同程度上带有一定的危险性,这一点在高空项目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在将体育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拓展训练活动时,任课教师一定要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重视安全教育,尽可能地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隐患。例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组织开展体育拓展训练活动时,不但要提前对器材的安全问题进行检查,同时还要注意讲解和强调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对学生的器材使用过程进行监督。

作者:苏康国 单位:广东省工业高级技工学校学生工作与保卫科

参考文献

[1]黄汉升.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刘敏.山西省普通高校拓展训练课程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

第九篇: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

【课题项目】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题目:《深化改革中的高校体育教学专项化实验研究》,课题编号:GJC1215011。课题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题目:《黑龙江省农村学校体育课程引入民俗体育研究》批准号:15TYE01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这在高校体育课程中体现最为明显。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模式都与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矛盾,而学者专家也针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议并进行了尝试。本文在分析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改革举措,以期更好地推动高校体育教学。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改革研究

物质的极大丰富带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关注,而这体现在教学中就是对体育教学的深思考。高校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使得其成为教学改革的试点。为更好地规范高校体育教学,化解教学实际与教学需求之间的矛盾,国务院颁布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家倡导高校教育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健康与强身健体为指导,做好高校体育教学的稳步推进。

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1.教学目标: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定位模糊

目标可以有效地指导教学,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目标设定却与学生个人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想脱离,忽视了学生未来身体心理及社会层面的发展,体育教学无法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匹配,导致学生无法在体育锻炼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体育教学的着眼点与落脚点究竟是什么没有明确的定论,体育教学的开展始终带有盲目性。

2.理念方面:轻理论,重实践占据主导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一直存在理念误区,最主要的体现就是轻视理论,过分关注实践。并且这种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根深蒂固,成为制约高校体育改革的首要障碍。要想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转变传统观念,降低实践课程的比例,适当加大对理论课程教学的关注。调查发现我国多数高校理论课所占据的课程比例仅为10%,甚至有部分高校体育课程完全等同于实践训练,没有开设对应的理论课程。在这种理念指导下,高校学生的体育学习往往局限于技术的学习,虽然增强了体质却没有贯彻“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而且高校体育课程没有了理论的支撑,学生也缺乏基本的体育关注意识,学生自觉锻炼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不高,体育教学被动性强。这也使得很多高校体育教师产生错误的教学思想,他们认为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技术技能的提升锻炼没有任何积极作用,与练习比赛也没有太大的关联,甚至想当然地放弃对理论课程的讲授。这种轻视理论,过度重视实践的错误教学理念严重制约了高校的体育教学,也不利于高校健康体育教学理念的贯彻实施。

3.模式方面:制约了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培养

虽然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但实际收效甚微。除了教学理念存在误区之外,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也制约了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技术教学,忽视学生体质的增强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引导培养,传统的以技术技能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已经严重制约高校体育教学。许多高校体育课程没有专门的指导教材,教学内容也是侧重基础技术的训练学习,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协作无法得到锻炼培养,课程设置灵活性不足。教学内容过分关注技术,难度较大,趣味性缺失也挫伤了高校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体育教学根本起不到身心健康培养的作用。学生对体育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在其离开校园走上社会,没有自己喜欢并擅长的运动项目,也不利于终身体育理念的贯彻执行,更无从谈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4.组织考核:组织形式单一而且考核趋于片面

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展应该不局限于形式,应该倡导组织方式的多元,以提升学生的体育关注意识,促进其体育锻炼为目标。但是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却呈现单一化的趋势。以班级为单位,忽视性别、身体素质及心理生理的差异,统一授课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开发培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缺乏均衡,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无法激发素质能力好的学生的体育参与兴趣,而所选择的课程内容偏难又降低了素质能力较差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班级授课班级组织的形式与当前素质教育的理念相偏离。除了组织方式不尽人意外,考核上也带有片面性,很多高校体育考核评价方式就是通过达标考试或者相应的体能测试,这种考核方式过分关注考核结果,忽视了学生体育锻炼的过程性评价,考核面太窄,考核缺乏系统性,无法反映学生的体育能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往往取得较高的考核分数,而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往往体育成绩不理想,这种考核方式忽视了高校学生体能方面的差异性,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关注培养,因此是不科学的。

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有力举措

1.明确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

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来说,最为迫切的就是教学目标的设定。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设立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健康化、个性化和终身化发展。在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确保其掌握一到两种体育技能,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习惯,走多元化人才培养之路。

2.切实做好教学理念的转变

理念的转变带动行动的贯彻落实,因此必须做好高校体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在关注学生实践锻炼能力培养的同时应加强对学生体育知识的训练引导,部分高校理论教学欠缺要求必须做好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均衡安排,让学生先了解体育再参与体育,先建立体育锻炼意识再自觉进行体育锻炼。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应坚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锻炼”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高校学生体育理论的学习与体育锻炼结合起来,激发体育参与的积极性,在锻炼中深化对体育理论知识的认识,在体育活动中实现学生价值的发挥,创造性的培养,让高校体育教学跳出重视实践,轻视理论的局限,引导学生均衡发展,健康成长。

3.积极做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基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学发展的制约性,必须做好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逐渐形成一套具有较强个体适应性,且较为系统完善的合理的教学模式,关注高校学生体育的多元化发展,与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相结合,传统教学内容与新兴教学内容融合,不断增加补充新型的运动锻炼项目,将舞蹈、韵律培养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关注学生兴趣的激发及培养,倡导主教材与辅助教材的搭配,凸显学生的体育个体优势,发掘其体育潜力。在教学上侧重实践关注理论,实现课内到课外的贯彻延伸。一般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技术结合,切实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与生动性。

4.创新组织形式并优化考核方式

在组织形式方面,高校应该多元尝试。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团队合作等保证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多元性与创新性。在体育锻炼中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激发其体育拼搏进取意识,实现体育培养目标的达成。定期开展集体性的体育活动,篮球、足球等集体性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得到锻炼,也在锻炼中深化团队意识。组织形式应不拘一格,走多元化之路。此外高校体育教学理应建立多维度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才能确保体育教学评价反馈与督促作用的发挥。根据体育教学目标及教学原则,考核涉及体育教与学,做好过程、结果的价值判断。高校体育应该将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与意向融合到考试中,关注其体育知识的把握、关注其运动素质的提升、关注其运动技能的训练等,从多个方面做好其素质及体质能力的综合评价。在评价考核方面还应该关注评价主体的多元,自评、他评结合,彼此监督相互指导,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关注教师教学方案的改进,组织教师观摩学习,评议分析,实现体育教学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结束语

高校体育改革是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的必然趋势,只有做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才能让终身体育理念深入人心,实现教学效果的增强。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组织评价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既存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举措。在当前背景下,各大高校只有正视体育教学既存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体育教学改革,让体育教学真正服务于人才培养。

作者:高金库 王伟 慕英杰 马英杰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体育部

参考文献:

[1]宋大维.对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路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3,(28):76+78.

[2]秦广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设想[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03):50-52.

[3]勾凤云.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

第十篇:茶叶企业高校体育教学方法

摘要:

从整个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状况看,其实施的最大价值和作用在于系统化的教学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和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本文拟从当前茶叶企业职工日常锻炼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结合茶叶企业职工日常锻炼活动开展的作用价值认知,通过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具体内容分析,进而探究高校体育教学方法融入茶叶企业职工日常锻炼活动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方法;茶叶企业;职工;日常锻炼

引言

从当前茶叶企业职工工作开展状况分析,可以看到多数职工在具体工作中,存在各种身体健康上的问题,由于其长期处于一线生产的工作状态,加上缺乏系统化的体育锻炼活动,从而影响了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系统化的看,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进步和发展,无论是具体的教学方法,还是整体教学理念,都值得我们系统化借鉴和融入。通过将高校体育教学方法融入到茶叶企业职工的日常锻炼活动中,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职工的工作参与积极性,同时也能实现企业职工参与生产积极性的最佳展现。

1当前茶叶企业职工日常锻炼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从当前整个茶叶企业职工培养的具体状况来看,职工日常锻炼工作中,其不仅缺乏积极参与的体育锻炼习惯,同时也缺乏完善的体育方法。而这就使得多数茶叶企业职工存在程度不一的职业疾病,进而影响到其工作状态和工作积极性。结合我国当前茶叶企业职工日常体育活动锻炼的具体实施状况来看,很多企业未能寻找到适合自身全面参与体育锻炼的具体方法和理念,因此,如何借助当前其他先进的教学方法理念,系统化开展整个体育活动就极为必要。而想要将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方法与茶叶企业职工日常锻炼活动相结合,其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两者是否具有可行性,即融入的可行性和执行的具体效果等等。对于企业发展来说,企业职工作为影响整个茶叶企业和社会发展以及企业具体生产活动的重要因素,其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茶叶企业的运营效果。因此,想要实现茶叶企业职工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其关键和核心就是提升茶叶企业职工的身体健康水平。所以,当前在开展茶叶企业职工体育锻炼活动过程中,不仅要让企业职工系统化认识到参与体育锻炼的价值和作用,同时也要为其参与体育活动寻找到合适的锻炼方法,从而为其全面参与其中提供有效帮助。根据相关的具体调研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目前茶叶企业职工在参与日常工作和客观生活过程中其存在一定程度的患病现象,而这与其未能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活动,有着重要关联。结合茶叶企业职工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主要内容来看,跑步类项目和充满对抗趣味性的球类运动是最受企业职工欢迎的体育运动项目。对于多数职工来说,其希望选择较为安全,同时受体育运动场地设施和体育器材的限制较小的运动项目来开展。

2茶叶企业职工日常锻炼活动开展的作用价值认知

事实上,整个体育教学方法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其不仅能够被应用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教学过程中,同时如果能够将其进行系统化的改造,并将其全面推向相关单位和企业,必然能实现整个教学方法的有效总结和系统化应用。从当前整个社会中人们具体的身体素质状况来看,随着人们身体生活条件不断优化,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更多、更丰富的生活元素和生活资料。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相应的问题,比如越来越多的人,不具备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同时也未能认识到健康体育活动参与的价值,因此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身体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在茶叶企业经营过程中,职工是影响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优化职工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积极性,是实现茶叶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当然,茶叶企业职工的身体素质状况,实际上也是影响到整个茶叶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要求。对于茶叶企业职工来说,其想要实现自我展现,就需要将自我工作技能,与自身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相结合,从而实现全面发挥。而健康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其实现最佳工作状态的基础和前提。由此可见,培养茶叶企业职工形成健康的身体素质,就极为必要。当然在整个体育训练过程中,还要尽可能让职工能够感受到参与其中,所带来的相应趣味性。可以说,只有茶叶企业职工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活动,提供相应的场地设施和条件,以及具体的参与方法,才能为当前茶叶企业职工管理工作创新发展提供有效帮助和实质性推动。事实上,当茶叶企业职工系统化参与整个体育锻炼活动之后,其必然能够实现自身身心素质的全面提升。而这正是其实现自身工作展现和诠释的必然要求。

3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具体内容分析

从当前整个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状况来看,我们可以看到:首先,其确定了明确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定位,也就是说,在当前整个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其充分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多样元素的综合培养。这实际上就为社会上各个企业和行业开展自身员工管理工作提供了相应的借鉴。也就是说想要实现员工的最佳工作状态,其不仅仅要注重对其体育技能的有效培养,还要充分注重对其心理健康素质的有效关注。其次,在当前整个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其不仅重视具体某一体育项目教育实施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在整个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其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对体育活动项目的实践应用能力。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整个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更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和期待。此外,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很注重项目的应用性特点,并且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践应用状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使得整个教学方法能够实现最佳应用效果。最后,在当前体育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其充分注重应用多项元素,发挥学生和老师的综合作用和价值。更重要的是充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导精神和探索精神,通过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而为整个体育教学活动取得理想的效果提供实质性帮助。对于整个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来说,其教学方法也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完善。当然,特别需要充分注重的是,要结合当前体育活动所面临的全新形势,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理念,从而为整个体育教学方法实现最佳应用效果提供实质性帮助。

4高校体育教学方法融入茶叶企业职工日常锻炼活动的具体思路

系统来看,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发展,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也实现了全面提升和内涵优化。在整个体育教学方法具体应用过程中,其中不仅仅有老师的总结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也有整个教学方法的先进性有着重要关联。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将茶叶企业职工的利益和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这样才能符合当前茶叶企业运行的价值理念和转型思维。事实证明,通过茶叶企业定期开展职工体育锻炼活动,其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职工的身体素质状况,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有效提升了企业职工相互之间的了解度,进而增加了企业集体的凝聚力,也使得整个企业氛围更具活力和张力。因此,对于茶叶企业来说,其开展日常体育锻炼活动不仅仅要充分重视开展,同时还要注重其开展实效,从而使其能够实现最佳效果。组织茶叶企业职工开展日常锻炼活动,想要实现理想的锻炼效果,则需要充分注重以下内容的有效实施:首先,整个体育锻炼活动应该成为茶叶企业自身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助力企业经营发展,从而选择合适的体育运动项目。当然在一这过程中,必须选择符合员工及员工自身兴趣爱好和参与热情的项目。此外,在整个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还要充分注重不同岗位、不同学历和不同年龄员工的兴趣爱好,通过开展有差异性的体育活动,进而为茶叶企业日常体育锻炼活动有效开展奠定完善的基础。在整个体育锻炼活动开展过程中,还要充分注重对其他各项要素进行综合融入,从而实现最佳应用效果。比如充分加大对基础设施、场地器材的等一系列基础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从而为企业职工广泛参与日常锻炼活动奠定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同样,在整个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要积极注重对职工积极性的有效激发,尽可能鼓励每一个员工都能积极参与其中。最后还要充分注重将合适的理念融入其中,比如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就是解决当前茶叶企业职工参与体育锻炼活动中所存在重要问题的有效融入思路。通过对茶叶企业整体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前茶叶企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正是因为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为茶叶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因此如何才能将茶叶企业职工自身积极性的发挥与企业整体发展的大环境相融合,就是当前整个茶叶企业经营转型过程中的客观要求。具体而言,系统化培养企业职工的身心健康,不仅仅是对茶叶企业良好工作氛围的有效营造,同时也是真正地做好企业职工健康管理的客观要求。事实证明,当企业员工具备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实现自身健康成长,进而为茶叶企业转型发展贡献自身最大力量。基于良好身体素质与茶叶企业职工工作积极性之间的互动关联,当前我们必须注重创新。

5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是整个高等教学系统中的重要元素。通过完善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其能够对学生成长和学习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价值影响,而在整个教学体系过程中,想要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是注重对教学体育教学方法的总结和创新应用。对于茶叶企业职工培养来说,完善的日常锻炼活动,也是提升其参与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必然要求。

作者:马占菊 王晓枫 单位: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楚廷.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4):121-123.

[2]张志勇.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J].消费导刊,2014(3):151-155.

[3]李兆元.社会转型期企业体育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1):273-275.

[4]陈正华.试探企业体育文化发展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5(12):226-229.

[5]唐静萍.试论新时期我国职工体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