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简述(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终身体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其是基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基础上的,对高校体育教育的顺利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终身体育教育就是指在教授学生体育课程的时候,通过开展相关的体育教育活动,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知识技能水平和体质健康水平,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养成经常锻炼的好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从而保证学生们离开校园后也能够积极的参与锻炼,最终实现体育教学的长效延续。本文分析了终身体育和高校体育间的关系,并最终提出了在终身体育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的对策。
关键词:
终身体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终身体育的思想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结果,不仅是经济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对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健康的必然选择。目前处于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更加的严格,人才不仅需要适应心理和生理的需求,也需要适应社会和就业的需求,做到拥有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魄,而为了实现这些要求,就需要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并进行终身的体育锻炼。人类活动的减少会使得自身的部分功能产生退化,即用进废退理论中提出的观念,而且随着现代化生活中,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程度不断加深,人类的活动明显减少,因此,为了使人们保持良好的体制水平,就需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体育锻炼,并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而高校体育和终身体育关系密切,只有不读的加强体育锻炼,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才能实现社会的终身体育目标。
一、终身体育和高校体育的关系
1.终身体育以高校体育为基础。高校体育是人们树立体育意识的重要阶段,是实现终身体育的基础和环节,在高校体育教育中人们可以接受最为系统和规范的体育教育,从而培养出人们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终身体育的能力,高校体育在终身体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重要时期,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只有兼具健康体魄和专业知识的人才才是一名合格的人才。长期不懈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有效的改善人体健康状况,还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因此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不仅需要让学生了解基础的体育知识,还需要掌握并养成体育锻炼的方法及习惯,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提高其独立锻炼的观念。
2.高校体育以终身体育为目标。自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以青少年及儿童为重点,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为了增强全国人民的体质,全民健身计划在我国正式实行。这一举措的实施不仅为我国的终身体育带来了机遇,也给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指明了方向。学校体育可以说是终身体育的入门阶段,终身体育思想的养成会给学校的体育改革带来深远的影响,教学是体育教育的中心环节,而如何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体育知识,陶冶情操,养成坚持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实现将体育教学的改革运用到社会发展当中去。
3.两者相互促进。学生最后接受体育教育的时间就是在高校中,所以,学校的体育教学不仅对学生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将终身体育和高校体育相结合,从而实现高校的培养目标。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加上人们对于体育知识的认识加深,高校体育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终身需求,并将终身体育作为指导,从而培养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参加体育活动,让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高校大学生的身心都已经发育的较为成熟,正值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体育教育能够有效的改善学生的体育观,并树立起终身体育的意识,为将来的生活、学习甚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高校学生不仅仅是全民健身计划的受益者,也将是今后计划改进的推广者,在长期的教育中,学生们对体育会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习惯,而这些又会随着他们在进入社会后,通过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辐射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展现出其特有的功能。
二、终身体育视域下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研究
1.将终身体育观念作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在我国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就明确的指出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需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才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和运动技能,并且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终身体育意识对于学生的生活和今后的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在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应该将终身体育思想作为其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视其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培养作用,奠定好终身体育的基础。
2.将终身体育思想作为教学改革的任务目标。一方面,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必须重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培养。因为终身体育最为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坚持不懈的进行体育锻炼,而意识和习惯的培养是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的前提,所以在教学改革的时候就应该将终身体育作为任务目标,重视起意识和习惯的培养问题。另一方面,在教学改革的目标建设中,应该有意思的体现出终身教育的思想内涵,将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相结合。在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时候,不能够只注重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运动成绩上,还应该将从长远的角度看待学生的终身健康问题,即考虑大学生在走向社会的时候是否能够独立且长期的进行体育锻炼。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同时融入终身体育的思想,不但将其作为学习任务,更应该为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3.将终身体育思想作为教学改革的实际措施。只有将终身体育思想落实到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去,才能将其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其可以从三方面谈。其一教学的内容在选择上应该确保其的可接受性,并且保持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因为只有丰富的教学内容,才能确保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才能使教学过程给予学生更加深刻的印象。所以在落实终身体育思想在教学中的位置时,应该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需求,并尽量使其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生动,才能使学生对体育有更多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其二,落实终身体育思想的时候,应该增加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科学性,科学性能够极大程度的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而多样性则能够极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所以,为了将终身体育思想确切的落实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去,就需要更加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从而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方法的单一,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进而影响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其三,在落实终身体育思想的时候,应该加强其在高校教学评价中的渗透。在体育教学评价中融入终身体育思想,是决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否顺利的关键环节,因此在体育教学评价中融入了终身体育教学思想后,其评价主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等应该更加的多元化。
三、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的综合发展,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相关的教育体系和结构,才能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终身体育不仅能使学生在接受系统的、规范的教育,还能够使学生养成坚持运动的良好习惯。在终身体育视域下,学生占据着主体地位,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够有效的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并充分的融入到全民健身的大环境中,还能够让学生以自主健身为目标,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体育能够有效的提升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体育素质,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
作者:米力 单位: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白华国.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阶段[J].青海教育,2015(Z1):67.
[2]朱春江.关注学生体能发展实现体能无痕渗透[J].体育教学,2015(1):63-64.
基金项目: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项目,名称:排球教学训练中合作精神的培养特点研究,编号:16YB201.
第二篇:高校体育教学大学生综合素质研究
摘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各个领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其中人才的竞争是主要的方面。新时期背景下,我国要加大对人才的教育力度,提升人才的竞争力。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培养人才,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体育教学中,应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该文主要从体育教学中培养素质的重要意义、培养的途径两个方面加以展开。
关键词:
体育教学;普通高校;综合素质;问题;大学生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同时,我国对教育教学进行一定的创新,为我国的建设事业输出更多的知识技术型人才。高校也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完善教学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以往,高校不是太重视体育教学,除了重点培养体育特长生外,对其他学生体育素质要求普遍不高,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普遍较低,因此,高校应当完善自身的体育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项目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1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素质的意义所在
1.1使得学生得到身心上的愉悦以及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体育教学能够使得学生得到身心的愉悦,为学生以后的综合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体育项目多种多样,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比如篮球等项目,在这些项目的锻炼中,可以提升学生的体能,对学生团队意识、团结精神等的培养也是非常有利的,而且,学生在这些运动项目中,能够很好地减压,保持身心的健康,将一些不利于其成长的情绪,以运动的形式发泄出来,保持身心的愉悦。同时,体育教学还有利于其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学生通过体育项目的锻炼,明白运动对自己身心的意义,并且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继续坚持,培养锻炼的习惯。
1.2高校阳光体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
高校教学中,结合时代需求,推出新的体育形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们的素质,对于学生个性的养成也是极为有利的。在运动中,学生充分展示着自我,加强了自信心。同时,教师也应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学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发挥了自身的长处,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
1.3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学的作用
还有,提升身体素质,学生通过这些体育项目,提升了体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领域,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够为我国各个事业进行服务,进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2高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素质的途径分析
2.1在教学中实施心理素质的教学
体育教学能够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通过体育项目的锻炼,将烦恼释放出来,缓解了内心的压力。随着社会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压力,如果这些压力不能够很好的诠释,将会导致其心理的不健康。如今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事业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高校学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这就在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因此,体育教学要实施心理素质的教学,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能够缓解内心的压力,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
2.2体育教学与德育教学加以结合
高校结合德育教学,提升学生们的其他能力与素质。比如,在篮球比赛中,学生们分组进行比赛,不仅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对部分学生领导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有利的。另外,教师也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多方面发展,通过鼓励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其他能力、素质。再如,乒乓球比赛中,教师指导学生们掌握其中的技巧,鼓励学生进行一定的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同学之间的对打中,还可以培养其反应等能力。德育教学的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利于学生其他素养的培养,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2.3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感
不管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还是从西方引进的体育项目,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需要集体协作,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任何一项体育项目的,因此,高校在体育教学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感。比如在健美操比赛中,需要各个人员的相互协作,不然就达不到一种美的享受,而且,如果每个人都遵循自己的意愿,那样配合的结果往往是差强人意的。在一些足球、篮球运动中,尤其需要团队的协作来完成整个运动赛事。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集体的力量,个人的利益要遵从集体利益,时刻从集体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些理念的灌输,也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团结同事,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2.4灌输一些健身的知识,让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
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的体育素质,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有部分高校,为了改善这一趋势,采取措施,鼓励学生早上跑步,以此来加强身体的锻炼。高校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也要灌输有关健身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健身的重要意义,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够加大锻炼,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教师首先在课堂上,简要介绍健身的理论知识,再通过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健身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锻炼的习惯。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项事业需要更多的人才,而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因此高校要结合时代的特点,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为我国的各项事业输出更多人才,为我国的社会建设服务。该文主要从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素质上的作用加以展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的途径。体育教学不仅能够使得学生的身心得到一定的愉悦,且有助于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很多运动项目,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娱乐性,比如健美操等项目,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释放了一定的压力,获得了身心的愉悦。同时,这些体育项目的锻炼,让他们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意义,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加以训练,培养良好的习惯。再有,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指导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学生在体育项目中,培养了个人能力,增强了自信心,有助于其个性的养成。另外,体育教学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为我国的相关建设进行服务。该文还对培养的路径加以阐述:教学的过程中,实行心理素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培养了其他的素质能力,比如团队意识、集体精神等,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有赖于体育项目的教学;德育方式,在具体的运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等;体育教学中,灌输健身的理念,让学生养成锻炼的好习惯。最后,希望该文能够为相应的理论建设贡献一定的力量。
作者:黄爱武 董艳国 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军体部
参考文献
[1]姚建军.大学体育教学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95-96.
[2]王丽萍,李铁军.试论在体育教学中培养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J].当代体育科技,2014(15):125-126.
[3]苏秀艳.基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22):47-48.
[4]沈艳.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路径探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4(4):92-95.
[5]赵先朗.高校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5):107-108.
[6]肖志艳.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运动,2016(11):106-107
第三篇:国内外高校体育教学研究
摘要:
从国外高校主要体育教学模式、国家高校主要体育教学模式、中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和美国、日本、俄罗斯高校的分析比较、对国家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思考进行阐述中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希望为研究体育教学模式的专家与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中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教学模式决定人才的培养目标,中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差别,这与各国教育之间的差异有一定的影响,教学模式制定应该与高校发展实际情况相适应,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体育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体育教学目标而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教学程序,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因此,产生于不同体育教学思想和体育教学实践的中外体育教学模式,各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将有利于我们剖析自我,借鉴吸纳,在弄清国内外体育教学模式状况的基础上,理性地借鉴国外体育教学模式的合理成分、积极因素和进步之处,为重新构建我国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体系提供良好的经验。
1国外高校主要体育教学模式
1.1美国动作体育教育模式。教学指导思想:使学生发展成完整人,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心智的发展,高校体育还肩负培养顶尖运动员的任务。教学内容:将娱乐性体育和户外健身等野营活动纳入体育教学范畴,课程中还包括生理健康教育理论和体育装备选购等知识,体育教学无国家标准。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开放式教学,体育教师对执行课程方案有很大的自主权。大多数高校不开设体育课,学生广泛参加体育俱乐部。同时注重在不同的季节有计划的开展适宜季节的户外体育项目,如:体育舞蹈、健美运动、登山、轮滑等。
1.2日本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教学指导思想:激发学生情感,唤起学生自主性、能动性,享受体育乐趣。教学内容:主张遵循运动情感变化规律来设计教学过程,体育理论课占教学计划的四分之一。只有基础体育教学的国家标准,高校体育没有国家标准。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注重整体教学思路,重视单元设计。一个教学单元同时出现多种教学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爱好、兴趣选择上课内容。
2我国高校主要体育教学模式
2.1“选课型”体育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原教学班为主,男女分班上课,一二年级同时开设专项选修课,课程内容以增强学生体质和掌握运动技能相结合为主,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体育基础的培养和体育技能的提高,养成锻炼习惯。其优点是课堂教学比较规范,教学内容和进度统一,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体育差异区别对待,兼顾学生兴趣特长,注重打好学生的体育基础,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
2.2“分层次型”体育教学模式。“分层次型”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根据教学总体目标,将小同的教学对象,按相关的影响因素分成小同的教学层次,并对小同的教学层次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施以小同的教学手段,使小同层次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都能从小同层次体育教学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深深体会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同时小同层次的学生的体质还能得到尽可能健康的发展,从而完成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3中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和美国、日本、俄罗斯高校的分析比较
在教学目标上,国外体育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涉及的培养目标非常广泛,而且针对性强。每一种典型的模式都是针对学生某一方面的素养而设,使目标的实现途径具体、明确,增强了目标的可操作性。美国注重通过体育竞争培养学生的性格:日本注重满足学生运动的欲望,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俄罗斯重视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道德和意志品质。我国目前注重了学生个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并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在课程设置上,美国、日本、俄罗斯和我国都设置了必修课或选修课。体育教学内容主要是以体育竞技项目为主设置课程,但各自的教育特点、教学条件不同,这些国家教学内容有所不同。美国通过体育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日本通过体育锻炼,使学生身心愉快;俄罗斯注重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4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思考
4.1综观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发展,教改并无实质上的创新。现行的体育课程教学仍未跳出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干的统一教学大纲的限制。这不仅制约了不同特色教学模式的发展,也使得原本充满乐趣的体育课,变的枯燥无味。学生酷爱体育、酷爱运动却厌烦体育课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
4.2与国外相比,我国高校所进行的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始终放在外因———教学制度、原则、目的、任务等外层面上,而对现有体育教学主体的原因认识不足。没有很好的解决学习的效果问题及提高大学生体育意识。使得教改常常出现“回流”现象。
4.3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方法偏颇,其成果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教改研究中逻辑证明和理论思辨的方法被忽视,而粗糙的实证方法泛滥,两种教学模式比较时常要设立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的结果又无一例外的是:两组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教学模式优于对照组教学模式。这些对实验时两组学生间体育能力、身体素质、发育水平的原始差异,对任课教师因素,对学生在课外其它活动(与体育教学的相似作用),均未加以控制的实验结果,在推广应用时几乎没有重复性和可操作性,使教学模式改革常常事倍功半。
作者:冯永刚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杨俊,盛大洋.试论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才智,2016(25).
[2]刘喜林.论校园茶文化与高校体育教学[J].福建茶叶,2016(10).
[3]李亚飞.浅谈采茶戏与高校体育教学的融合策略[J].福建茶叶,2016(10).
[4]柏贞梅,崔晓妮,王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整体优化研究[J].明日风尚,2016(14).
[5]骆信军.浅议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读书文摘,2016(20).
第四篇:高校体育教学大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摘要:
现如今社会不断发展,人才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各大高校的教育就显得无比重要。作为高校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在改革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并且成功的树立起了“终身教育,体育第一”的理念。而在此次改革中大学生的主动参与,才是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而改革的目的就是让大学生拥有主动参与意识,并且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
大学生;主动参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21世纪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的娱乐方式五花八门。而如何让学生走出娱乐休闲,走出网络,主动的去完成体育课上的学习,以及各种体育技能方面的掌握,才是改革的关键[1]。必须让学生们拥有自己的主动意识,从内心接受,热爱体育运动。才能保证体育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可以说,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改革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一、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中国大部分的高校采用的体育教学模式是把教学系统具体化,教学过程实际化。而这种模式却存在很大的弊端,这种模式中学生处于很被动的地位,而老师是占据了核心地位的人。通常都是老师采用教学的方式,强行的把一些教学内容和思想灌输给学生,不得不说这种应试教育的方法,完全的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没有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而没有主动选择权。
(二)考试的存在,让学生在体育能力方面有所欠缺
不仅仅是大学,从小学到大学都会有考试制度的设立。体育考试的设立成为了检验学生体育课是否合格的唯一标准。本来应该是让学生强身健体的体育课,却成了学生想方设法,乃至投机取巧都要通过的考试项目。从而忽略了体育课本身的意义,甚至导致以后对于体育课的不重视。
二、关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
时展了,那么教育必然要跟着发展,否则就会被社会所淘汰。作为学生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大学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所以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高校的体育教育不再像小学,中学那般单一化。高校体育现如今已经多元化,五花八门的体育选修课,可以让学生有充分选择的余地。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在教会大学生各种体育技能知识以及各种体育技能特长的前提下,努力培养大学生“终身教育,健康第一”的观念。而将大学生培养为高端的体育人才,以及培养出热爱体育的人,热爱体育教学的人,热爱体育推广的人,二者结合,从而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的突破和发展,就是此次改革的目标[2]。
三、关于大学生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价值体现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针对大学生的改革,学生才是改革的主体和改革的对象。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来说,大学生不同于其他阶段的学生。如果想要更好的挖掘出大学生在此次教改中的价值,老师们必须考虑到,大学生不同于其他阶段教育改革的主体,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进一步全面,深入,且系统化的分析。经分析,大学生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大学生是改革中的主体对象。高校老师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开发并树立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然后具体的进行教学活动,最后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对教改进行一个检验,发现缺陷,并及时弥补[3]。如此,方能保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效果。其次,大学生是改革中的主体对象,改革是针对大学生进行的改革,受众是大学生,而关于教改的效果和作用还是要在大学生身上才能体现出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基础是在改革过程当中的实践经验。既然是改革,肯定会有效果,同时也会存在缺陷。作为改革对象的大学生,是检验改革效果或者说能够对改革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的群体。
四、关于大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作用
大学期间是人的黄金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思维最为活跃,而身体恰好也是最为健康的时候。大学生往往都会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他们能根据自身情况对一些事物进行一个明确的判断,也就是说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会推进高校体育改革的进行,还会科学的采用一些办法对改革进行全方面改进,并且提高自身体育技能。比如:在平常的篮球课程中,一些男生可能会加入花式篮球,给篮球课平添了乐趣,或者是在一些基础的体育训练中加入一些极限运动元素,这些创新的举动都会大大提高学生自身的体育技能。除此之外,大学生还是教改中一个很好的资源。大学生具备体育知识,并且拥有新鲜的创意和完美的思维能力,倘若能调动起大学生的积极性,让大学生也投身于教改中,那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教改的发展,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完善教改的形式和内容。
五、总结
社会不断发展,教育必须相应改革。而高校体育教改是高校教育中重要的一环。但是其改革并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行为,也需要大学生的主动参与。只有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老师的教学相结合,才能实现体育教改多元化,并且推动高校体育教改顺利稳定的进行。
作者:周杰 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赞.论大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对高校体育教改的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8):133-134.
[2]杜新宝.论大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对高校体育教改的作用[J].运动,2013(9):89-90.
[3]张涛.高校体育教改过程大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引入及其作用探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2):112-113
第五篇:高校体育教学教育资源开发研究
摘要:
发展教育要求必须正确、合理地运用教育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教学各环节平稳进行,对教学效果和效率予以保障,这是教学改革中一个重要的要求,就高校体育来说,在改革过程中如果合理地运用教育资源,必然使得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良好完成体育教育任务,具有重要的正面作用。本文从这些正面作用和需要遵循的准则出发,对“高体”如何合理地运用教育资源进行改革予以思考,希望为推进“高体”的改革工作作贡献。
关键词:
教学资源;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我国重视教育,推动其进行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格,其中包括健康的要求,各个学校需要对体育课予以改进,就“高体”来说,在改革工作过程中要改进教学方法,只有合理地运用教育资源,才能保证改革效果,相应人员要仔细研究。
一、开发并合理运用教学资源的正面作用和准则
一方面,教育资源归类于社会资源,包括教育需要的各类别知识、实践经历、技术、方法、设施、钱款、思想、法律法规等,因为涉及的类别过多,而且每一个类别都会有新内容,需要相应人员对此予以开发。就“高体”来说,做好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正面作用,一是对教育资源予以开发,可以为体育课添加新内容,包括运动类别、场所、工具等,从而为了将这些新内容和要求讲解给学生、让学生在对应场所上良好学习和锻炼,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两方面都进行改变,推动体育改革。二是开发教育资源,可以全面把握国家对“高体”的真正要求,明确相应法律和文件等的规定,保证改革符合要求。三是通过对教育资源予以开发,包括体育老师在内的各类人员,会准确把握“高体”的内容,从而思考如何改进,推动每一个人员都做好实际研究工作,从而改进思想和教学的方法,这是自主学习的体现。另一方面,虽然对教育资源予以开发,有着重要的正面作用,但是“高体”在改革过程中的开发环节,必须遵循一定的准则,保证符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是要开发的资源要注重效果,新加入的教育资源,保证可以对教学效果予以强化,对于“高体”来说,需要学生愿意学习体育课并有主动学习的良好态度。二是要保证全面范围,开发的教育资源,保证基本符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比如对于综合类专业的体育课来说,体育课的内容、设施等,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这些学生不是专门学习体育,一些专业性质过强的内容不适合他们。三是要在全面范围的基础上分类别,每一个具体的体育类别,分别开发教育资源,而不是共同进行[1]。
二、我国高校阶段体育如何运用教育资源进行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合理运用教育资源中的人。“高体”的改革,需要按照相应的规定和标准进行,无论是开发教育资源还是具体改革,都需要人进行,所以各个高校要合理运用教育资源中的人:第一,各个高校负责人要明确体育课的正面作用,对当前体育课的实际情况予以研究,找到存在的问题和具体缘由,在此基础上,完备针对体育课的规定和要求,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挖掘有潜力的人员,为体育课各环节工作做好人员储备,其中对于学习成绩理想的体育专业学生,可以予以他们毕业之后留在学校教授体育课的机会,但是要通过考试,不能出现“内定”的情况,这样不符合公平的要求;第二,对于体育的教育资源,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内容外,还有人际关系,包括管理人员、场所负责人员等,在改革过程中考虑这些人员的实际情况,使这些人员互相交流,从而每一个环节之间都可以有紧密的联系,可以推进具体改革的过程;第三,“高体”老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注意考查学生的实际情况,一些体育素养比较高或者是可以起到带头作用的人员,将他们安排为班长、组长等,让他们对其他学生起到指引、榜样的作用,保证教学效果[2]。
(二)合理运用教育资源中的物。合理运用“高体”教育资源,就要对其中的物进行合理思考,做到正确、有效地运用:一方面,“高体”教育资源中的物主要是体育课的设备、场所、课节数等,然后合理设置课节数量和每一节课的时间,每一周至少保证有两节课,每一节课的时间控制在九十分钟,每一节课之中,运用各类设备的时间不能少于三分之一,而且体育老师不能只让学生自由活动或造假成绩。另一方面国家相应人员要对体育教育资源的物予以规范,保证质量,这样才能使得体育课内容可以讲解给学生听[3]。另外,就“高体”教育资源中的物方面,还可以与他人进行合作,比如与制作体育设备的公司,让他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专门制作设备。
(三)建立专门负责开发的人员队伍,提高他们的能力和品格。除了上面两点内容之外,各个高校还要建立专门负责开发“高体”资源的人员队伍,一是上文中提到的体育老师,要通过培训,使得每一个体育老师都有较强的能力,而且要求资格,比如网球体育老师,至少要在市级的网球比赛中得到名次。二是对于管理人员,保证这些人员明确“高体”的真正要求,做好评价工作,及时检查“高体”的成绩。
总之,“高体”要做好改革工作,必须对教育资源予以开发,从而体育教学的内容、方法、规定、方案等都予以改进,相应人员要仔细研究。除了文中提到的内容外,高校学校负责人还要对开发教育资源的过程予以把握,保证正确的方向,从而使得改革效果得以强化。
作者:白莹 任可 单位:东北大学
参考文献:
[1]钟小红,刘玉兰.试论体育德育资源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以体育专业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8:191-192.
[2]叶小明.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的思考———基于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背景[J].当代体育科技,2015,18:70-71.
[3]王俊,王少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改革———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的视角[J].湖北体育科技,2015,10:924-926+932.
第六篇: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展望
摘要:
随着国家46号文件的,许多学校都在做体育教学的改革,但是由于中小学体育教学面临应试教育,所以在教学改革方面遇到很大的阻碍,要想真正进行改革需要很多其他部门的配合和参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探索才能逐渐完善。相对于中小学,高校的体育教学就相对来说比较好改革,本文就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人性化教学,学校提供多种体育项目以供学生凭借兴趣自主选择,而并不是强制性学习。同时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展望未来。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展望
随着国家46号文件的,国家在大力推广全民健身运动的大环境下,许多高校也随之进行了体育教学改革,从以前传统的竞技体育教学转变为全民健身的大众体育教学,同时推行人性化教学理念,学校提供多种体育项目以供学生凭借兴趣自主选择,而并不是强制性学习。高校体育教学提倡以人为本,一切教学建立在尊重、人文关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的、科学的学习体育项目,学习的目的是以兴趣和了解为主,将学习的成绩以及比赛的结果作为能力的展示而不是作为学生学习的成果考核。
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以来的成果
(一)高校体育教学以人为本
高校体育教学摒弃传统的强制性学习的方式,采用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一切教学建立在尊重人、人文关怀的基础上。高校体育教学一切以学生为主体,选择学习的体育项目是以其自身的兴趣和自身调教作为考量,然后自主的选择学习项目。同时,体育学习的考核也不是学生的竞技水平,竞技水平和比赛只是作为学生学习此项体育项目的能力展示,而学生主要学习的是关于此项体育项目的理论知识和标准的基本动作,对于竞技方面并不作此要求。
(二)高校体育教学更科学化、合理化
众所周知,传统体育学习和练习,要想取得一定的成绩是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和天赋的,同时采用的训练方式并不是科学的、合理的,而是为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出现的,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受伤是难免的,所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以来,我们摒弃那些不科学的、不合理的训练方式,采用一种科学的、合理的训练方式,一切不以竞技成绩为主,而是降低要求,一切以参与为主的训练方式,让学生能够了解此项体育项目,标准的动作是怎样的、比赛规则如何等等。在如今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考虑的是在大众体育的大环境下,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作为兴趣运动的一种进行教学,更加科学的、合理的进行锻炼。
(三)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更加的丰富
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中,大部分的课程都是竞技体育的范畴,比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等等,然而对大众体育的涉及很少,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后,许多高校开设大众体育课程,比如瑜伽、国标、花样滑冰、轮滑等等这些大众参与度比较高的课程,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有选择更多符合自己兴趣的课程的余地,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科学的、合理的锻炼自身替身的过程中学习一门生活技能,同时也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交场所。
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些问题
(一)高校体育教学教育工作者思想理念跟不上时代
由于从近年来,国家才刚刚开始将体育事业的重心逐渐转移到大众体育中来,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教育工作者都是从传统的体育训练中过来的,在他们的观念中,体育教学理所当然的应该严厉苛刻,不然不能做出成绩,学体育就是应该出成绩。然而在大众体育中,我们强调的是参与感,而不是最后的结果,所以在许多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后,虽然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学习体育的要求有所降低,但是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所以导致学生学习起来兴致不高。
(二)高校对大众体育的推广不够
由于高校学生都是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的,作为应试教育下的学生本身就对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够,对体育的了解仅限于最基础最表面的了解,可能对于大众体育的了解只在于广场舞,所以高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加强对大众体育的推广和大众体育理念的灌输,这样才能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让高校学生能够了解大众体育、理解和认同大众体育的理念,自主的去推广大众体育,达到全面健身的效果。
(三)高校体育教学偏向技术教学,忽略理念及精神传达
作为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体育项目技术的教学是必要的,而不是最重要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是将此项体育项目传达给学生的理念和精神是什么要传达给学生,每一项体育项目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一种精神的传递,学习这项体育项目不仅仅是学习他的技术层面,而是要学习他所传达的理念和精神甚至是文化。
三、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展望
随着我国对大众体育的推广,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将大众体育作为中心,按照以人为本的教学态度,将学生作为主体,一切以其兴趣和爱好作选择的这种教学方式已然成为必然,同时高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将人性化和大众体育思想和理念传达给每一位学生。高校体育教学在不久的将来,除了是体育项目的教学,更加称为体育精神传播的媒介。
四、结语
随着我国对大众体育的推广,高校在大环境背景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体育教学改革,高校体育教学逐渐用大众体育的课程取代竞技体育的课程,推行人性化教学理念;同时将传统的、单一的技术层面的教学开展的更加丰富化,各体育项目选择基于学生的兴趣;将体育项目所传达的精神和理念作为输出重心,而削弱技术层面和比赛结果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参与最重要,结果是其次的,更不是强制性学习;同时让学生在科学的、合理的锻炼身体的过程中能够学一门生活技能,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交场所。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按照现阶段走下去,取得良好的结果是必然的,同时为国家对大众体育的推广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作者:王悦 石鲲 单位:安阳学院
[参考文献]
[1]韦名富.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展望[J].创新教育,2014,12(5):234-243.
[2]刘伟东.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展望[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6,13(13):365-368.
[3]邱亚军.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展望[J].体育大视野,2015,15(18):426-428
第七篇:高校体育教学大学生体质健康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概念和内涵入手,详细的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俱乐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积极作用,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教学;俱乐部;体质健康
1前言
大学生体质健康不仅仅包含大学生生理发展健康还有大学生心理健康两部分组成,其中生理健康主要涉及耐力、爆发力、身体形态、体能和肺活量等方面,二心理健康则包含抗压能力、适应能力、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表现。自上个世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等相关部分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不断的进行跟踪与监测,发现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呈现出下滑趋势,这种下滑不仅显现在耐力、爆发力、体能等监测指标数据上,大学生日益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十分突出,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关注和重视,也对体育界和教育界提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体育锻炼能够促进人体各项机能的健康发展,长期参加体育运动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体育教学俱乐部是将体育课堂教学与体育课后运动紧密结合的桥梁,能够将体育运动延伸至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高校开展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能够有效的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
2相关概念研究
2.1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概念
体育教学俱乐部是以体育教学为核心,以俱乐部形式为载体,以体育教学规律为原则,以学生为主体,自发组织锻炼、比赛交流的体育学习群体。体育教学俱乐部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锻炼需求和爱好,也可以根据自我提升与完善,甚至可以出于对社交和文化认同感的需求,在学校的组织下自发的形成课上和课后的体育活动群体。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和实现体育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从课程体系的角度看,体育教学俱乐部是学校体育与业余群众体育的有机结合体,是将实现终身体育锻炼和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完美结合,体育教学俱乐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还能够将体育课堂教学知识延伸至体育课堂之外,解决了多年来体育课堂与课外体育锻炼脱节的问题。
2.2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内涵和分类
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实质是素质教育理念下的一种提升学生体育锻炼能力效果的模式,这种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的最大不同在于并没有局限于体育课堂教学这一块,而是将体育教学有效的延伸至了体育课堂之外,这是其他体育教学模式所无法企及的。体育教学俱乐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种类,从课程体系构成形式的角度看,体育教学俱乐部分为课内体育教学俱乐部和课外体育教学俱乐部,其中课内体育教学俱乐部是以《高校体育教学大纲》为准则,学生根据高校的体育课程安排,根据需要选择上课的内容、教师、时间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学生共同学习群体,这种课内体育教学俱乐部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的特点;课外体育教学俱乐部是学生群体借助体育课堂教学外其他体育服务资源开展的体育锻炼、体育竞赛、体育知识普及等一系列活动,这种体育教学俱乐部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自主性特点。
3体育教学俱乐部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积极作用
3.1改善体态、促进健康发展
运动医学相关研究表明,长期体育锻炼人群的骨骼密度明显高于疏于体育锻炼的人群,无论是骨骼的体积还是质量都明显增大,由此可见,长期参加体育运动能够有效的促进人体的骨骼强度,研究还表明,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增强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提升血红细胞的携带氧气能力,为组织各器官提供充足的养分;此外,体育锻炼还增加肌纤维的粗度和韧度,减少体表游离脂肪数量,能够有效的塑造机体完美形态;体育运动的积极益处今天已经被全世界所认识,与此同时人们也注意到,体育锻炼适合群体开展,这样其趣味性才能体现出来,才会因此而长期坚持下去,体育教学俱乐部正是有共同体育需求与爱好的群体,因此,体育教学俱乐部能够有效的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
3.2发展体能、提高机能水平
体育锻炼能够提升心肺功能,改善人体运动相关的组织和器官,尤其是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其肺体能是远高于疏于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此外,体育锻炼还能够提升机体中枢神经的形成程度,缩短神经反应时间,完善骨骼、肌肉、循环、呼吸和代谢等系统,促使机体的机能不断提高。通过对大学生体质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加入到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学生气体育达标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没有参加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大学生,究其原因,在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下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自主能够性明显提升,即便是偶尔产生了锻炼惰性情绪,也会因为俱乐部大家的积极努力带动下迅速改善,由此可见,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能够有效的发展大学生体能,提升身体机能水平。
3.3提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自然环境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种自然异常情况时有发生,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参加体育锻炼能够有效的提升机体对抗这种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升机体的免疫能力,例如:运动医学研究表明在严寒和高海拔的环境中进行体能训练,其训练效果是正常温度和平原地区的两倍,正是在这一研究结果的指导下,各国体育界都十分重视冬训和高海拔训练,体育教学俱乐部可以充分利用自由灵活的模式,选择在寒冷地区(例如我国东北地区高校)或者海拔较高地区进行体育活动;此外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很好的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有利于其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
3.4促进心理健康
当代大学生不仅要面对快速更新的知识、繁重的学业压力,同时还要面对未来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压力,以及社会和家长寄予的厚望,多重的压力使得很多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负面的情绪,这种负面情绪久而久之变化积压成为不良心理问题,体育教学俱乐部是体育运动为纽带的团体组织,大学生在此不仅能够发展身体素质,还能够宣泄内心的压力,获得团体的认同感,真正的做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作者:张丽娜 单位: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金立.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思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6(12).
[2]李永亮.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思考[J].体育学刊,2015,8(13).
基金项目: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5]D558号。
第八篇:高校体育教学素质教育运用
摘要: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在高校教育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在人才战略储备方面有着更高的目标。为了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将素质教育运用到高校体育的教育教学中。目前的高校体育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在素质教育方面有着很多缺失之处,比如过于注重体育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与品德教育,在教学方式方面缺乏紧随时代的创新,很多教师对于体育教育中的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不够。本研究对素质教育在目前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对素质教育的教学应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素质教育;高校;体育教学
前言:
目前很多高校在体育教育教学方面仍有许多不足,很多高校在制定体育教学方案的时候出现了重视技能而轻视学生素质的问题,教师对于素质教育的认识与应用策略的了解也不够,这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发展有着消极的影响,难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且阻碍学生体育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与技能水平教育相结合,提升教师的教学认知与意识、强化学生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1高校体育在素质教育方面的现状
1.1过于注重技能训练:
由于教育部对大学生体能的要求,当下很多高校非常注重对学生各种体能测试与锻炼,而忽视了体育的德育教育方面的培养。很多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去锻炼,忽视了体育锻炼中对个人身心健康的锻炼与个人品格的培养,没有很好的发挥体育课程的特点,即同时锻炼身体素质与提高精神风貌。体育教学基本的原始功能是强健身体,但是仅仅达成这一目标是不够的,为了符合社会要求与人才培养的实际所需,应该不仅注重学生的技能能力训练,也要强化知识、能力、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层次。
1.2人文素质教育缺失:
现代的体育教育教学就是要将学生的情感、观念、个性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人文素质教育来说,其核心就是对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培养与提高。而在体育教学中,要将人文素质很好的融入体育课程。目前的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体育精神人文教育的缺失问题,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健,但在品德方面却存在着问题,很多运动员出现了使用兴奋剂等违反体育精神的行为,这就是体育教育中人文教育缺失导致的结果。人文教育缺失,则不利于学生在几年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精神风貌,形成健康的人格,无法跟上主流社会的发展需要,也不利于我国体育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发展。
1.3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的体育学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计划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对于学生全面发展与综合能力的提高很不利。高校并没有对学生的运动精神与体育思想进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没有令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而去积极学习体育课程,导致了很多学生注重技能训练而忽视体育运动精神方面的提升,最终容易失去对体育课程方面的兴趣。应该努力令学生提升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形成主动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使学生具备努力拼搏的体育精神,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与心理素质,使得高校的体育素质教育变得更为科学合理有效。
2提高高校体育中的素质教育水平的措施
2.1提升体育教师素质: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对学生的身心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体育教师的素质与教学水平也决定着学生素质与能力水平的上限,体育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意识与教学能力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发展与提高。高校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让体育教师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中所蕴含的素质教育的内容和价值,重视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功能,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养[1]。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传统观念,树立新型的素质教育教学思想,将素质教育添加到教学大纲中,注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尽力提升自身的教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在学科交叉方面有着专业训练,在人文教育与德育教育方面进行专业培训,才能将素质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
2.2着重加强学生品德与心理教育: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品德教育,同时注意对学生心理的把握与引导,充分运用体育的教学特点,同时提升学生的体能与身心健康水平,这是当下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必经之路。体育教学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的今天,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抗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高校开展体育教学的目标就是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同时注重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2]。高校应该着手完善学生的体育精神与人格的塑造,不应只关注学生的技能教育,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及我国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的人才要求来完善教学目标,将德育纳入其中,解决目前有些大学生出现的高能力而低素质的问题,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能力与素质并存的高水平人才。
2.3创新教育形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是死板僵硬的训练计划,很难调动学生的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可以采用创新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将枯燥的训练计划变更为更具趣味性的课程,提高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兴趣。教师在教学开始前应充分把握教学难点,贯彻教学理念,全力设计教学计划,采用发现教学法、合作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新式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更具积极性,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将体育训练计划变更为游戏的形式。例如,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扮演成士兵去跨越障碍物营救战友,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障碍跑的能力,也令学生更为乐于学习体育课程,同时很好培养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3结语
全面建立落实高校的素质教育与能力教育相结合,是当下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与基本出发点,能够有效避免当下大学生可能出现的有能而无德的现象的出现,尽力使接下来的数年出现一批高素质、高能力的大学生,为我国高水平人才培养打下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体育教学中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也会与日俱增,教育部门应该努力思考如何引导与教学来培养出一批更高素质与能力的学生,使得大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作者:吕坤 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参考文献
[1]谢涛.高校素质教育再思考[J].江苏高教.2016(03).
[2]黎玉浓.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
第九篇:高校体育教学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培养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体育教学改革对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影响,为高校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体育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锻炼意识,还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以最积极的心态迎接自己的大学生活。现在,我国许多高校从教学课时、课程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出发,正在逐渐推进体育教学改革。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体育锻炼的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期望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养生的目的。再加上当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许多高校对体育教学进行了改革,不仅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体育人才,还有效促进了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使体育服务职业化成为现实。高校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素质教育的宗旨是全面培养、发展人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需要大力推进,它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勤于锻炼的良好习惯,促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具备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因此,教师要利用体育教学,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并让学生了解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提升学生的技能素质,帮助学生掌握足够的体育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学生在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健康成长。
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法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终生体育锻炼意识,所以高校要充分考虑国家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增加体育课时。以往在设置体育课程时,高校只是将体育教学当作公共课程,课时设置不多。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时,高校应适当增加体育课时,帮助学生逐渐建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第二,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在开展体育教学时,由于体育资源较少,导致许多活动无法展开,影响了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改革时,高校要合理分配教学资源,教师可使用编号制,按照编号分配体育资源,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第三,更新体育教学模式。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常按照课程性质决定教学模式,这容易引发许多问题。如明显偏向职业性教学,没有正确认识公共课程的教育意义等。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以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
三、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影响
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来源于终生体育,终身体育是新型教育理论,其内容是指人们经过终身锻炼,保证心理和生理健康。终身体育理论中透露了对终身体育的认可,鼓励人们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因此,高校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拥有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在开展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高校应着重宣传快乐体育的理念,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感受到快乐,体会到体育锻炼给身体和心理带来的影响。同时,高校需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体育运动方法,教会其通过体育运动纾解压力,并且将快乐体育理念贯穿教学始终。高校要制订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保障制度,以保障体育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使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获得更好地发展。
四、结语
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意识到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许多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大学生肥胖概率明显升高。为了使大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时,高校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如通过增加体育教学课时、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模式等方法,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黄孟 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第十篇:高校体育教学健美操发展
摘要:
健美操作为各类院校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是结合了音乐、舞蹈、体操等各项运动项目为一体的体育项目,深受学生尤其是女生的喜欢。健美操在各项体育运动中有动作简单、灵活性的特点,非常适合群体活动。健美操不仅简单易学,对于锻炼身体也是一项非常有利的运动,作为一项有氧运动,可以锻炼人的心肺功能,并提高人的氧耐力素质。在高校体育课,包括高校中,是一门体育选修课,并且随着高校教学发展不断的融入进了新元素。本文在当前高校的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够对健美操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健美操;高校;发展
1高校发展健美操的优势
1.1学生年龄特点有利于健美操的发展
高校的学生基本上是在18岁~22岁之间,正处于大好的青春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多是活泼好动,神经系统的发展正处于较高的位置,因此对于各项运动都具有较高的兴趣,其中由于健美操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对于学生而言可以接触到更多的项目动作和舞蹈乐曲,因此,具有较高的吸引力。
1.2学校良好的体育环境有利于健美操的发展
高校的由于其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不同于普通的高中,反应在学生的身上就是学业压力较小,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我支配,而在高校中,体育教学设施也比较完善,因此,在学习之余更加有利于体育教学的发展,对于健美操而言,更加适合于学生尤其是女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交流和沟通,还可以通过组建学生社团来发展健美操。
1.3健美操自身具有的运动魅力
健美操运动顾名思义被称为“美”的运动,是根据人的身体发展特点以及心理特点进行动作设计,其中包含了体操和舞蹈的动作在里面,再配合着音乐使得健美操在跳动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动感,更加符合青春期学生的活力和美感,并且在长时间的锻炼中能够使学生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机能以及更加美妙的形体,因此,健美操不仅是一项体育项目,还是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2健美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发展策略
2.1加强体育教师的引导
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先进行运动技巧的讲解和引导,在学生了解了正确的运动技巧后进行锻炼,在锻炼的过程中体育老师对学生的动作进行实时的观察并能够及时地纠正错误的动作,并通过示范进行合理的引导。在下课或者是平常的运动中,体育教师要时常对那些动作到位的学生进行鼓励,以此来激励其他的学生将动作作的更加完善,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动作协调性和优美度。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在加强引导的同时还需要提高自身的实力和素质,这是对于学生健美操锻炼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之一。作为教师,自身的形体素质和学识首先就会为学生对健美操的印象打下好的基础,从而吸引学生对健美操运动产生兴趣。其次,教师要在讲解完基础的技巧和知识后,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在团队编舞、音乐选择以及队伍排列方面进行创新,并适时的给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2.2改变和提高教学方法
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大多是通过成套的体育动作进行讲解和示范,在讲解完基础知识后让学生自行练习,然后通过重复练习达到教学目的。是这一教学方式对于当前的高职教育存在这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观念上,没有创新意识,长时间的重复动作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和厌倦的心态。因此,在教学中要积极的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通过教师的改变来引导学生的改变,通过探究式教学来改变健美操在高校中的发展情况,并不断的开发新的教学模式。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实现全面发展,并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目的和任务。另外,在创新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还需要提高体育教学的硬件条件来配合教学的顺利开展。
2.3建立健美操俱乐部
在当前体育教学中出现的新趋势是建立专项俱乐部,对于发展健美操而言,成立俱乐部不仅有利于健美操专业知识的发展,还有利于学生能够进行更加专业的交流和学习。俱乐部的建立可以在课余时间满足学生对健美操训练的需要,并通过练习健美操的同学带动其他同学来学习和练习健美操。在俱乐部建立时,应该进行合适的规划,不仅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主,还应该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趋势,能够满足未来的社会发展需求,逐渐推广到社会中,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和练习健美操。这一点可以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来不断地提高俱乐部的水平。
作者:王导利 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汤勤华.简析健美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发展[J].高职体育,2016,7:121.
[2]张海英.浅谈健美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发展[J].教育研究,2016,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