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体育教学社会适应能力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社会适应是一个难题,难就难在我们依然困惑:体育可以为学生的哪些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做出贡献?体育教学如何与社会适应促进相结合?本论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以期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
体育教学;社会适应能力;体育与健康;压力疾病改善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生活节奏快而带来的紧张压力,越来越多的人患有心理疾病。虽然在医学范围内人类常见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有效地预防和根治,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卫生组织估计,我国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到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目前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向体育学科提出了“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要求,但是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社会适应是一个难题,难就难在我们依然困惑:体育可以为学生的哪些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做出贡献?体育教学如何与社会适应促进相结合?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的后备人才,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其未来人生的发展。当代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参差不齐,状况不容乐观。探讨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依据社会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探索在体育教学中加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关注的策略,对学生的“后毕业”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系统研究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寻求更好的途径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社会适应能力的概述
所谓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辨别区分事物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应变能力、抗挫折能力、理解能力和独立处理事务等方面的能力。人能否适应社会是决定事业成功的关键,社会适应能力主要表现在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要求具有积极的社会责任感。社会适应关注的是,有助于了解个人参与体育与健康的活动,培养关爱他人、社会健康问题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在体育教学中加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关注的方法
首先,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给足够的时间安排学生做一些体育游戏,特别是团队类的游戏以增加其趣味性,能极大地满足学生好奇、追求新异刺激的心理特点。使学生沉浸在欢乐中,在情趣盎然中得到锻炼,个性发展得以充分实现。同时在体育游戏分组的方法里面体育教师也应该选择一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合作性分组和友伴型分组,友伴型分组可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感觉到朋友与团队的关心与支持,可以一定程度的促进同学间的感情与团结协作的能力。是在教学研究领域一种非常有效地的学习方法。其次,责任心是个体适应社会所必需具备的品质,也是获得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前提。个体要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且尽最大努力完成角色任务。因此在体育教学中的集体运动,使参与其中的个体承担一定的角色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从而为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创造了前提条件。体育课对学生发展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做中学”的独特培养方式,而不是简单的一种说教,它让学生在在活动中发现、认识自己的问题并通过活动予以改进,最终给学生留下深刻影响,提高教育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应充分挖掘体育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最后,户外素质拓展训练作为近些年才如火如荼开展的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一项挑战自己、激发潜能的训练项目,拓展训练强调的是一种体验,是一种由内至外的自我教育。主要表现在磨砺人的坚毅品质,激发人的潜在能力,创造性地发挥团队协作团结的能力。这是一种全新的值得推崇的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它在训练过程中利用自然环境或者人为设置的各种环境为场地,主要包括一些器械训练项目、场地训练项目、野外训练项目、高空训练项目、攀岩训练项目极限挑战训练项目,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活动可以更好的磨练意志、完善自我、提高青少年环境的适应能力,磨练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能增进他们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以及恶裂环境中的耐受能力和生存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置身于战场复杂环境中的心理稳定性。通过拓展训练,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同学间感情,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提高企业团队精神。
作者:王金璐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吕新.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6,16(2):10-11.
[2]肖丽琴.体育运动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J].体育学刊,2007,14(2):79-82.
[3]郑姚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论体育教学与学生社会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4):111-113.
[4]宣凤霞.论学校体育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浙江体育科学,2004,26(3):81-83.
[5]苑学芹.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育[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3):51-53.
[6]林小燕.利用课堂社会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J].中国学校体育,2002(6):61-62.
[7]任一波.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55-57.
[8]赵超君.论学校体育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功能[J].中国学校体育,2002(6):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