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贝登堡创建了举世闻名的青少年组织——童子军。他的户外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体育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2)体育教育与户外运动相结合;(3)体育教育与军事训练相结合;(4)体育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然而作为那个时代的资本主义教育家,其思想必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推行通识教育和体育教学改革的今天,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开发体育的社会化功能;要关注身心健康;提倡户外教育新概念。特别,在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中要结合实际多引进一些与生活、生命和生态相关的课程内容来充实目前单调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
贝登堡;户外教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由于长期从事户外运动教学和研究,近期又醉心于青少年户外教育研究。通过文献资料等方法,了解到目前童子军是世界上最大的青少年活动组织,有心深究。然而一个伟大的组织必有一个伟大的创始人,所以要研究童子军,必先研究贝登堡,研究贝登堡,重在研究他精髓的部分——户外教育思想。罗伯特•贝登堡(RobertBadenPowell),在公元1857年2月22日出生于一个英国伦敦家庭,他的一生精彩而充实,并以创建童子军而闻名于世。贝登堡的户外教育思想体系主要包括3个组成部分: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即以培养有责任感、有品格、能服务他人和社会的健康公民为目的;以体格、手艺、品格和服务训练为内容;以户外活动、拓展训练和野外生活实践为手段。此思想体系有着务实和寓教于乐的特点,切中社会、家庭和青少年本身三者之间利益和需求的焦点,为青少年的健康全面成长开辟了一块新天地,为社会开创了一条成功的青少年户外教育之路[1]。本课题探索了贝登堡户外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及历史评价和局限性,旨在参考和借鉴贝登堡户外教育思想以更好地推进我国当前的户外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
1贝登堡户外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综合研究发现,贝登堡重视以人为本,认为人的本性应当包括意志、智力和身体3个方面,而且这3个方面应该是互相促进的。所以他认为的体育,目的就是通过户外教育使人准备好接下来的生活,成为一个品格高尚、体格健壮、劳动技能熟练、能服务他人的人。贝登堡十分重视体育对实现教育目的和完成教育内容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生活教育同智育、德育及体育是紧密在一起的,他指出人的每一种生存能力都来自于自然的赐予和生活的磨练,这是体育的基础。
1.1体育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1929年,贝登堡写成《童子军与青年运动》一书,书中提到他的最重要户外教育思想就是“为生活而准备”,并以这一观点探讨了户外运动对德、智、体产生的结果[2]。贝登堡所谓的生活,不仅是指如何才能得到生活的意思,而是要通过学会生活技能教人怎样去构建和享受生活,使生活更有价值,并从中能得到幸福和快乐。贝登堡认为教育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一个自然人是通过群居生活的过程来教育自己和影响别人的。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贝登堡认为体育应该回归自然和生活,让体育真正走进青少年生活,实施体育生活化教育。在童子军成立之后,贝登堡制定了与青少年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体育训练内容,并且根据自己的成长体验和生活积累,不断完善了这些内容实施的方法。童子军训练的内容较多,约有上百项,大多都是日常生活中需要实际用到的项目,如游泳、自行车、烹饪、医学救护、划船、帐篷搭建等[3]。针对目前青少年生活能力缺失的现状,如何通过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依据当下学校的课程计划开展具有生活内容的体育课程内容,值得思考。
1.2体育教育与户外运动相结合
贝登堡针对童子军训练晚上无所事事的现状,写出了《童子军游戏》一书,增加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户外游戏,主张青少年要多走到户外去露营,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实用技艺。《童子军游戏》还强调,教育要在野外自然环境中进行,教育必须激发和发展童子军热爱自然的天赋和力量[4]。因此无论从童子军的训练内容还是课程设置来看,户外运动特别是露营活动占据了贝登堡教育思想的重要地位。贝登堡户外教育思想认为青少年不是只仅仅依靠课堂书本获得知识,它是要引导青少年走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鲜空气。贝登堡把户外运动看作是促进人和谐发展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主张在户外运动中强身健体,在户外运动中培养人格品性。他认为户外运动的任务,就是要把潜藏在人身上的与生俱来的各种力量,全部发展出来[5]。众所周知,童子军所有教育目的的实现都是通过户外运动来实施的,贝登堡根据平时的观察和年幼时的经历,设计了一些符合青少年亲身参与并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一些户外运动内容。
1.3体育教育与军事训练相结合
当贝登堡在当骑兵队长的时候,他把那些军营中自我约束能力差,缺乏战斗精神的士兵集结起来,进行基本素质的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后,贝登堡结合幼年经历把他训练士兵的实行方法和讲解内容收集起来写成《童子警探》一书[6]。后来,此书被不少学校采用为教材,用来教育青少年的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体育诞生于古代军事需要,而古代军事战争往往意味着侵略与征服。古希腊时期的竞技体育掺杂了大量暴力色彩浓重的军事体育项目,这些特性影响了整个西方文化,也深刻地影响着贝登堡的户外教育思想。因此,贝登堡认为军事活动是体育的重要一部分,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童子军的创建和训练非常鲜明的体现了贝登堡的这一思想,创始之初贝登堡带着20个男孩来到英国的白浪岛,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封闭性露营训练。在整个过程中,主要是按军事化的方式来进行组织和开展的[7]。贝登堡所处的时代,体育内容还不是十分丰富,军事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军事和体育结合在一起也是在所难免。在中国,也存在着这样的情况。比如中国少年先锋队(前身叫中国少年儿童队),在成立之初就是将军事体育活动训练放在了重要的位置,让少年儿童承担起一定程度的辅助性军事任务,为今后成长为革命者做好准备。直至今天,军事体育活动仍然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重要活动内容,只是目前国泰民安,大家没有怎么去关注罢了。
1.4体育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贝登堡在《童子军与青年运动》中写道:“我认为童子军训练在教育这方面的功能可以综合成一种主题思想。就是青少年不论年龄和性别,通过在人格方面、健康方面和技能等方面的训练,能使他们成为快乐、健康和有用的公民”[8]。贝登堡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十分关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他时常告诫孩子们:“富有不一定会快乐,任性放纵也不一定会快乐。”贝登堡认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掌握青少年在活动中的心理特性和思想动态。青少年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宣泄旺盛的精神、缓解沉重的压力,进而从开放性的户外活动中,学习各种判断能力、思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使自己的思想始终走在正确的轨道上。贝登堡曾说过,我们对童子军进行体育教育,要追求更崇高的目的,不要以为技术重于品格,拓荒者的行径,野外军训的效果,露营乃至远足的技能,以及在世界露营大会中所结交的友谊,这些都是我们训练童子军的方式,而不是其最终目的,童子军的最后目的就是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良好公民[9]。
2贝登堡户外教育思想的历史评价
2.1正面评价
品格、健康、技能和服务等,正是这些生活中最平常的内容,却是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情况往往就是这样,越是平凡和被人们忽视的地方,往往越是人类重要的事业所在,这就叫做“于平凡之处见伟大”。贝登堡在历史上是因童子军的创建而著称的,后人在评价贝登堡和其所创的童子军时这样说道:“童子军本身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只是集合了各种思想的精髓,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这种制度,最终上升成为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的思想——户外教育思想。”贝登堡对体育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在当时有关青少年教育、户外运动和军事体育的许多资料还不存在的情况下,提出了许多设想并付诸实践,这是令人惊奇和敬佩的。他根据自身生活的成功和积累,提出了为生活而准备的科学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欧美国家的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对于现代各国的体育教育仍有很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总之有诸多的事例可以证明,贝登堡的这种教育理念是成功的。童子军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热爱生活的世界公民,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世界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就是从童子军中走出来的。这也就不难理解,军旅出身的罗伯特•贝登堡在被誉为“世界童子军之父”的称谓外,何以还被推崇为世界上最成功的青少年教育专家之一。
2.2负面评价
贝登堡是成功的,童子军是成功的。但是贝登堡的户外教育思想产生于19世纪初期的资本主义国家,受英国传统宗教思想和帝国殖民主义的影响,必然有其自身的一些局限性。笔者认为局限有二:(1)贝登堡的思想过多的受宗教的影响。户外运动是童子军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走进和亲近自然是户外运动的重要内容,然而贝登堡认为通过户外运动可以让青少年认识上帝这个造物主的神奇和伟大。在其创建的童子军中,他还要求每个都加入一种宗教,并且能参与该宗教的礼拜等工作;(2)贝登堡的思想过多的掺杂了军事的元素。在有关的著作中贝登堡就明确提出,童子军教育是一种初级的军人教育,在平时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培育童子军的军人精神,使其将来能成为一个为国家和英后尽忠职守的军人。事实上,在童子军的教育课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军事训练内容,如射击、军步、骑马、旗语、探险、侦察和警探等。这也就造成了童子军传入中国后,很快异化为国民党的一个军事组织。总之,我们要了解贝登堡的户外体育思想产生的特定个人经历和历史背景,理解其必然存在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我们一定要用批判地眼光来看待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3贝登堡户外教育思想对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启示
也即,贝登堡发现了生活即教育的规律,他所提出的青少年教育思想是一种寓青少年教育于健康生活的理念,促使了欧美各国的青少年教育改革,推进了户外教育的发展进程。笔者认为针对目前的青少年教育现状,贝登堡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的地方。(1)要重视青少年的早期教育。贝登堡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认为儿童是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所接受的教育将会影响一生。体育是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贝登堡强调儿童要以团队的形式来开展体育教学内容,多参加一些带有游戏性质的户外运动项目,不能过早地从事某项专门的体育训练。(2)要开发体育的社会化功能。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诞生之日起就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校就是一个典型的小社会,青少年在学校所参与的体育运动就是一种社会竞争与合作的典型表现。要他们像童子军一样,在体育组织中担任不同的角色,要让他们回归“本真生活”,学到一些真正的生活技能,为以后踏入社会做好各种准备。(3)要关注身心健康。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过分的追求人们的身体健康,而忽视了人们的心理追求。贝登堡认为体育是获得身心健康的最有效和最科学的手段,透过身体的野外磨练可以培养人勇敢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有学校和家长认为,青少年在户外进行体育活动,是十分危险的,可是事实上刚好相反,童子军告诉我们只要有组织、有方案的进行户外活动,其实是在分散和消除以后可能发生的危险。(4)提倡户外教育新概念。目前在国内,对于户外教育的研究还很少,目前尚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贝登堡对童子军的培训就是一个十分成功和典型的户外教育模式,我们可以借鉴过去,让青少年通过与自然环境的实际接触学习到与自然相处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并在生活中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历史的演化与社会不断的发展中,教育的各种分歧得失都逐渐清晰的反应在不同的课程理论中,任何一个教育时期的重大教育改革,追根溯源都要涉及到课程领域。多年来,我国高校体育开设的课程项目大多是西方竞技体育的“舶来品”,比如健美操、网球和足球等就占据了体育教学内容的大半江山。当然这种“洋为中用”的做法在学校体育发展初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繁华背后我们也有必要静下心好好省查一下,这些缺少“原生态”属性的项目会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因此,在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急切需要增加一些出自本土的体育项目,并且这些项目还要具备以下特点:(1)体育教学内容要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贝登堡认为教育源自生活,教育是为生活服务的,因为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日常生活技能的教授。比如可以开设高校野外露营选修课,或者采取冬夏令营的形式组队外出露营,让大学生们衣食住三事自行料理,并且限时限量让其完成任务。在整个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合理利用当地实际,开发和设计出一些学生喜欢的户外运动项目,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熟练的掌握一些生活必备的户外技能。(2)体育教学内容要与大自然相结合,因为大自然是一所给人了解和观察千变万化世界的最好学校。另外,在大自然中进行野外宿营和户外拓展等活动会给学生一种全新的体验。这些项目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由先前的游泳、烹饪和生火等项目,增设了攀岩、定向越野和岩降等等。(3)体育教学内容要与思想教育相结合,贝登堡认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掌握青少年在活动中的心理特性和思想动态。目前部分高校大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但缺乏责任感,而且心理极其脆弱。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需要通过一系列切身体验来增加大学生的责任感和抗压能力。
总之,本研究意在通过对贝登堡户外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揭示出我国体育教学改革所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创新新时期我国的体育教学内容。贝登堡户外教育思想影响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和多因素的复杂工程,需要更多的人去关注和研究它。
作者:傅钢强 冯?中 周红伟 单位:浙江农林大学体育军训部
参考文献:
[1]刘玉兰.贝登堡“生活的准备教育”思想与童子军的建立和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07:11~15.
[2]贝登堡.童子军与青年运动[M].赵邦荣译.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10~61.
[3]EdwinNicholson.EducationandtheboyscoutmovementinAmerica.BiblioBazaar,2006Nov10.
[4]李刚.评析卢梭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特质[J].体育科学,2012(4):77~83.
[5]应菊英.竺可桢.体育思想探讨[J].浙江体育科学,2011(4):88~91.
[6]裴吉尔特•白尔福.童子军首创者贝登堡传[M].程育德译.上海:世界书局印行,1945:45~65.
[7]于雪娟.童子军运动及对中国教育的启示[D].中国政法大学,2009:9~13.
[8]孙玉芹.民国时期的童子军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8~39.
[9]贝登堡.成长的哲理:世界童子军创始人贝登堡将军给青年人的信[M].北京能量文化传播中心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55~78.
第二篇:高校体育教学计算机软件开发应用
摘要:
简要分析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辅助教育管理(CMI)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开发与应用方式,旨在探索高校体育“教”与“学”双向的新渠道,提高高校体育的整体教学水平,以供参考指正。
关键词:
体育教学;计算机辅助软件;开发;应用
0引言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开发,有助于激发高校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当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高校体育教学理念,促使高校体育教学向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进步。
1本次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笔者甄选了三个在高校体育教学当中常见的计算机辅助软件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明确其开发流程与具体的应用价值。研究对象如下:
(1)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有助于安排教学进程以及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目标。
(2)计算机辅助测试(CAT),便于进行高校体育教学的考核,提高考核测试的精确性。
(3)计算机辅助教育管理(CMI),可起到辅助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作用,确保全部的教学流程与方案均能落到实处。
1.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三种,分别是:软件制作与应用、文献资料查询、统计分析。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教”与“学”的双向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归纳高校体育教学的资源,明确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开发与应用特点与价值等。
2开发应用结果与分析
2.1结果
(1)体育课件
采用MacromediaAuthorware制作软件工具,同时结合Flash软件工具进行体育教学课件的研究与开发。在研究开发的过程当中,对体育课件的核心制作目的进行全面的明确,即是“将教师的演示工具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转变高校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以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替代传统的逻辑分析讲解过程,以确保学生在此过程当中可获得更为系统而全面的体育知识与技能,以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与学习兴趣。
(2)Poser软件
Poser软件即是人体三维制作软件,采用Poser软件用以制作人体动画,可构建具有多变性的人体三维模型。在Poser软件的支持之下,人体造型与动作的设计制作工作就会变得简单而快捷,且具有定制多种不同的任务造型与动作分解步骤细节图的功能,在高校体育教学辅助软件的开发当中了直接应用。鉴于高校体育教学具有明显的科目特殊性,教学特点各异,可先行采用Poser软件进行人体运动单帧制作,随后在较为简单而直观的关键帧制作方式的应用下,将逼真的人体动作绘制出来,最后加以保存,以作为高校体育课件的预备素材。Poser软件具有导入功能,将网络上的素材下载下来对Poser场景进行营造与点缀,可实现对动作设计以及人体造型两者的创作空间进行延伸与丰富,随后通过ViewpointMediaPlayer加以输出,高校体育教学的人体三维动画技术教学模型演示便得以实现。
(3)Flash软件
高校体育教学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开发应用Flash软件进行体育教学技术动画的制作,通过Flash软件可将人体动作模型加以导出,随后再采用photshop软件进行后期的美化处理,可生成连贯而美观的人体动作。最后再导入到Flash软件之中,对体育技术动作的关键帧进行设计与制作,可得到非常逼真的体育运行动作技术动画。
(4)MacromediaAuthorware软件
采用MacromediaAuthorware软件可对体育教学课件实现合成处理,许多软件工具均具备合成高校体育课件的功能,然而MacromediaAuthorware软件的交互性却是其他的软件工具所不具备的。其既可对多项软件工具共同制作而成的人体运动技术动作加以合成,还能够整合图片、声音、文本等,在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当中,可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操作以及认知层面的便利性,实现双向互动的教学目的。参照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包括教学目的、教学计划等内容,开发制作符合本校特点的体育教学课件。初步合成的课件并不能保证其使用性能,因此建议可在小范围内进行试用,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全面的修正与调整。经过充分论证与调试之后,将其进行打包处理,刻录成为光盘或者直接储存于U盘当中均可,在计算机上安装便可直接进行使用。
(5)体育教学评估系统
高校体育教师的水平与能力是衡量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以高校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设定五个方面的内容对高校体育教师的水平对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分别是课前准备、教学内容、基本功、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基于系统理论分析以及数理统计系统进行评价,随后采用MicrosoftASP.NET、DreamweaverMX等软件工具进行互动式网页的制作,评价项目可分为三种,分别是学生评价、教师互评、自我评价,各个小项均设置四个等级的评分标准,软件系统可进行自动评估平均分值。
(6)体育教学综合管理系统
采用VisualFoxPro6.0数据库编程软件作为体育教学综合管理系统的重要软件工具,可对高校体育科目的相关内容全部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包括运动场地、体育经费、运动器材、系统训练等,以确保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系统化与规范化。各种信息的处理能力直接决定着高校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在体育教学综合管理系统的应用体系之下,对高校体育教学当中的教学设备、教学文件、学生成绩等进行全面的评价与分析,在综合统计的基础上加以应用。
2.2分析
(1)开发应用思路
深入分析高校体育教学的课前准备、课后总结、教学过程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可总结出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在调查方法的作用下,立足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需求并加以科学地分析,深入明确高校体育教学的测试与管理系统设计的思路。对于“教”与“学”过程当中所出现的问题,可采用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进行分析,涵盖开发内容、开发对象、具体目标等方面,在开发策略的制定层面,必须要以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具体诉求为标准加以合理制定。此外,以试用效果为依据,对软件系统进行科学的修改与调整,作出总结性的评价。
(2)CMT分析
在高校体育教学当中应用CMT,可切实减轻教师的任务负担,包括学生成绩统计以及考勤统计等方面的繁杂工作内容,可直接将报表打印出来。以高校学生的体育成绩、出缺勤率、教师评定等内容加以整合分析,确保高校体育合格标准登记表条填写工作的规范性与方便性。
(3)CAT分析
当前,CAT在高校体育教学当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后台数据库而实现的,且需要依靠Php、ASP等技术进行修正处理,把经过修正的参数在用户端进行全方位的展示与反映,高校体育计算机辅助教学测试网页的动态性与人性化均得到理想的实现。学生通过自身的用户端键入与体育相关的专业术语,即可对相关的课程内容进行浏览,其中的要点难点问题均已得到了标准与分解,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
(4)CAI分析
操作者即是高校的体育教师需要熟练掌握声音处理、图像处理、课件制作、动画处理等软件的使用,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现有的体育教材与教学方法进行钻研,在合理进行脚本撰写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不断完善软件系统的各方面功能,以提高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开发水平,确保高校体育教育辅助软件的使用性能。
(5)ASP技术分析
高校体育教学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主要是基于ASP技术,建立专业的数据库系统。建立数据库系统文件夹的方法步骤如下:①新建文件夹,定义名称,打开VisualFox-Pro6.0数据库软件,继而建立数据库。②建立表格,在表与表之间的联系字段定义为“类别名称”,划分字的标准选定为表格的具体结构。③打开DreamweaverMX软件,网页新建完成之后,会弹出一个页面,可在其上选择AspVBScript,随后会自动展开Dynamicpage。④登进“ODBC数据源管理器”,选择带有DSN标签的按钮,完成数据程序的驱动,使其进入正常的运行状态。⑤随后退出“ODBC数据源管理器”的显示界面,选择合适的数据库路径,键入文件夹名称的关键词,单击确定按钮,新建数据源便会自动弹出,插入链接便可与数据库相连接。
3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步,在高校的体育教学当中应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已是大势所趋。开发并应用CAI,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创造了解更多更全面的体育基本知识的机会,以期全面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作者:陈金平 刘向群 张曦 王启柏 单位: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体育部
参考文献
[1]杨磊.现代教育技术在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
[2]冯久龙.大学公共体育课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认可程度与应用效果研究[D].苏州大学,2013.
[3]王宁.网络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4.
[4]韩超.排球项目战术CAI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D].北京体育大学,2012.
[5]郑大明.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J].教育探索,2011,04:27-28.
[6]郑艳芳,李珂.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06:153-157.
第三篇:高校体育教学因材施教思考
摘要:
在实现“中国梦”视阈下,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体质,本文从班级教育、教学效率和道德合理性角度对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原则进行了反思,指出了其局限性,提出了大学体育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关键在于量“材”,可根据大学生的身体条件、体力状况、运动技术水平或兴趣爱好进行分班教学,从而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大学生体质,满足现代体育教学需要。
关键词:
中国梦;高校体育;因材施教;教学改革;反思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首次阐释“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要实现中国梦、强国梦,一个健康的民族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和保证。所以,健康的体质是保证中国梦的重要因素。而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则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掌握一定运动技术、技能的基础上,使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并培养其克服困难的能力,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最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1高校体育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内涵
因材施教即“因学生之材而施教”,指教学要照顾个别差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高校体育教学中所说的“材”主要是指大学生的身体条件、运动技能水平、体力状况以及他们的爱好与兴趣等。现代大学生大多都已年满18周岁、进入成人阶段,但是由于他们接受教育的状况、从小生活的环境条件、性格特点以及生理遗传等多方面因素的不同,肯定会导致大学生个体之间明显的差别。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对大学生的这些个体差别进行充分的考虑,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适度做到对学生的区别教育,这就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2高校体育教学因材施教之反思
2.1因材施教与班级教育相矛盾
因材施教的基础是建立在针对个别教育之上,从其本质上来讲,因材施教与现行的班级授课制教育是相矛盾的。高校的体育教学一般是每个班有几十名学生,根据同一个教学计划,学习相同的运动技术、技能,学习的进度也相同,并且还要在相同的学时内,达到同样的技术要求,这就相当于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别。而承认个体之间的差别是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就将无立足之地。大学生之间各方面的个体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不会以人的意志想法而改变。因此,从有班级授课制以来,将差生转变为优生就成为了教育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差生所表现出来的方面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那就是身体条件差。换句话说,就是因为身体条件差才导致其在体育课堂中的多方面差。事实上,身体条件差正是这一部分学生与其他学生的个体差别所在。在班级授课制下的教学中,体育教师对学生个体之间身体条件的差别通常是束手无策的,原因在于体育教师没有权利为这一部分身体条件差的同学更改教学进度计划,改变教学内容,降低技术要求。对于安排学习的运动技术学不会也要学,按照制定的教学进度计划赶不上也要赶,那么在规定的教学课时内达不到教学要求呢?那只好达不到或考核不过了。通常所说的在体育教学中转变差生,就是想方设法的让运动技术水平较低的学生超过或至少达到平均水平,就是想人为地抹杀掉大学生之间身体条件的差别。可是,这种转变能实现吗?这种差别能抹杀掉吗?难度很大。要想转变体育教学中的差生,那么在班级内差生的数量和学生身体条件差的程度都必须在一定范围之内,同时教师要具备较高的师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如果班级内差生的数量和学生身体条件差的程度超出一定范围,或者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达不到相应的要求,转变差生将变为空谈。因此转变差生的条件既有学生方面的,也有教师方面的。但是,在教学中体育教师总是假定所有的学生都是可以掌握同样的运动技术,可以达到相同的技术要求,只要有部分学生达到技术要求,就认为是教师已尽到责任,这是忽视了教师方面的条件。相反,如果有学生达不到技术要求,就认为教师没有尽责,这是忽视了学生方面的条件。
2.2因材施教与提高教学效率的两难处境
(1)在现行的班级教育体制下,缺少明确的标准作为因材施教的依据。按照夸美纽斯的解释“假如他绝对不进行个别教学,不在学校以外私下地进行,也不在学校以内公开进行,而只同时一次去教所有的学生。因此他绝不应该走近任何一个学生,或让任何一个学生单独走到他跟前,他只应坐在他们的座位上面,让所有的学生全都看得见,听得清。”[1]在这样的班级教育体制下,体育教师的施教到底该“因”哪个或哪些学生的“材”来进行呢?体育统计学的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体育成绩是正态分布的,可取其平均水平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施教依据。然而,以学生的平均水平作为依据,因材施教对于那些体育成绩在平均值之上或之下的学生都是不合理的。因此在形式上班级教育虽是把年龄相当的几十名学生组织到一个班里,但学生之间存在身体条件的差别是难以避免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重视其中任何一个学生同时又要照顾全班,很明显,“因材”缺少了一个明确依据。(2)完全彻底地执行因材施教原则将会使高校体育教学的效率降低。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大,对教育也就提出了“批量化生产”的要求。班级教育形式能最大程度地增强大学的教学规模,大面积地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假如在当今的班级教育形式下全面实施“因材施教”,必将会导致教学效率的大幅下降,这就与社会发展相矛盾。尽管当代教育学者们也在迷茫的同时试图将班级教育中的统一要求与教学中的因材施教结合起来,但事实上,这只是教育学者们设想的一种理想化的教学原则而已。总的来说,班级教育形式排斥因材施教。
2.3对因材施教道德合理性的批判
从道德的角度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一种必要。当现实社会中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功利主义认为,为了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总体的幸福,就不得不牺牲个人的利益、少量的幸福[2]。“功利主义”这种最小化与最大化的观念为班级教育形式与因材施教相排斥提供了合理的道德依据。而“契约主义”道德观念的指向正好与“功利主义”相反,指出其不能满足人们所需的平衡。不能认真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能正确地考虑作为善的福利的各种要素的分配,不能为平等的自由找到一个基础[3]。具体的讲,无论学生的身体条件、运动技术水平、体力状况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怎样,也不论在体育教学中使用哪种教学方法,都是为了强调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过程中和结果上的公平。这种道德观念与因材施教的要求正好相吻合。那么,从道德的合理性视点来思考,因材施教到底是否合理呢?回答这个问题时始终难以绕开在道德观念上的争论。通常所说的教育平等,有两种形式:(1)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提供完全平等的教学条件给所有学生,它彻底地反对因材施教;(2)重视教育教学结果的公平,因此,基于大学生身体条件、运动技术水平、体力以及兴趣爱好等状况的差别,因材施教就必须得以实施,要不然,教育结果上的公平就难以达到。从前面的分析可得出,“功利主义”与“契约主义”道德观念引申到教育领域后,在道德方面对因材施教给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承认“功利主义”的道德观念,相当于对因材施教给出了一个合适的批判性理论依据。当今社会迅猛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教育中若一味追求因材施教,很可能耽误大量社会所需人才的发展。倘若过于强调学生在教育结果上的公平,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必将延长大学生的培养周期,导致教育资源紧张,同时也与时代“批量化生产”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
3量“材”分班是高校体育教学因材施教的关键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利用因材施教来进行分班教学,既迎合了学生的要求,也遵循了现代教育教学规律。考虑到体育与其他学科性质的不同,体育教师必须清醒认识到大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别,在进行分班时,量“材”是关键。即把身体条件相近、运动技术水平接近、体力相当或拥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相对集中起来组成体育教学班,这样有助于满足大学生的学习要求,发展其体力,培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运动能力,挖掘学生的体育潜能并以此来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3.1根据身体条件分班
考虑对象主要是体弱、伤、病、残的大学生。实践中发现,每年新入学的大学生中都有相当一部分因为体弱、伤、病、残不能正常上体育课。特别是随着大学生入学体检标准的修订,许多体弱病残学生迈入了大学校园,形成了目前高校中的健康弱势群体[4]。我国《体育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创造条件,为病残学生组织适合其特点的体育运动。”因此,关心大学中健康弱势群体,是高校必须关注的问题。出于健康考虑,对这一类大学生,学校应从新为其制定体育教学计划和安排教学内容,以提高生理机能、恢复体能、增强身体素质为主。目前,部分高校已有针对性地面向他们开设“体育保健课”,开发出适合高校健康弱势群体身心特点的,具有康复、保健功效的课程内容,让他们享受到体育课的快乐,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满足高校健康弱势群体体育锻炼的需要。
3.2根据运动技术水平分班
由于大学生的身体条件、协调性、兴趣爱好以及对运动技术领悟能力上的差异和以往在体育课中受教育的情况不同,必然会使大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有高有低。体育教学中技术动作的学习应有很好的弹性,注意学生个体需要的差别,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按照大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不同来进行分班教学。对于运动技术水平较低,上体育课只是为了锻炼身体而不是想提高某项运动技术水平的大学生而言,不必反复强调其动作技术规格,而应重视其现有技术在运动实践中的运用,侧重于强调通过锻炼为其带来的身心愉悦,保持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持续参与性;对于运动技术水平较高,想获得良好技术、技能的学生可提出要求并进行指导,教授难度相对较大的教学内容[5]。根据运动技术水平分班,可让大学生有各自不同但又明确的目标,能增强学生参与体育的持续性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效果。
3.3根据体力状况分班
除身体条件外,大学生个体的体力状况也存在显著差别,他们在体育课中的表现各不相同,“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现象时有出现。所以体育教师在课堂中安排课的强度与密度时,要重视学生体力状况的差别,切忌“一刀切”,对不同体力状况的学生应用不同的标准来要求。比如在进行耐力训练时,体育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体力状况将它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完成不同的运动强度,运动量也要有所区别,以期达到更好的体育教学效果。根据大学生的体力状况分班进行体育教学是众多教学方法中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形式,它立足于学生的身体特点,以学生不同的身体要求为出发点,既满足了学生共性的要求,又为个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4根据兴趣爱好分班
兴趣爱好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大学生大多已步入成人阶段,经历了十多年的体育教学,已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具备相应的体能基础,伴随发育的逐渐成熟,大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基本已经定型,并且相互之间的差异明显。那么将喜爱相同体育项目的学生集中起来再分班进行教学,会产生较好的效果。一些高校采取开设选项班进行分班教学的方法,符合学生的兴趣要求,改变了过去被动接受的局面,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使学生有了更大的自由选课空间,充分反映了为学生服务的宗旨,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6]。由于满足了个人选课的“愿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参加体育选项课的学生,绝大多数都能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体育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达到教与学的优化组合,取得最佳的锻炼效果。
4结语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分班,还应对各自学校的教学条件有清楚的认识,比如学校的场地与器材,师资的结构与水平,学生的规模与特点等。同时,体育班要小,以20—25人为宜,人多了,因材施教就难以操作。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向学生强调分班的根本目的在于取得更好的体育教学效果,密切注意学生的各种情况变化,教育学生忽视个体之间的差别,激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并大胆地完成技术动作,放弃“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最重要的是参与其中并尽全力。要制定所开设各项目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进度计划;考核方法不应一味注重达标和技术评定,要多考虑学生学习态度和其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程度,客观、综合的进行评价。同时,高校体育教学分班将会打乱原有的教学班秩序,在登记成绩时要还原到原有的教学班,加强教务管理。
作者:刘骞 陶鑫 冯宝林 郭虎元 姜兴聪 单位:四川农业大学艺术与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40.
[2]黄伟合.欧洲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253.
[3]石毓彬.二十世纪西方伦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520.
[4]袁革,乌小东,孟国荣,等.高校体育课程建立学生选课制的实践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5):121~123.
[5]陈利和,洪志华,李琳燕.在高校实施体育选项教学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90~92.
[6]袁革.“三自主”选项课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4):112~115
第四篇:高校体育教学网络技术应用
摘要:
网络技术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应用中一方面迎合了现代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提升了教学效率及质量,一方面也缓解了由于扩招而带来的高校教学压力,使得高校未来教育发展更加规范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本文就以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中的网络科技应用为例,开发了基于体育项目的网络课程实例,并为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网络教学;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应用设计
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应用网络化迎合了我国新世纪以来科教兴国的远大战略,也满足了对新一代人才的全面素质教育需求。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全面实施不仅优化了校园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师资力量的投入,也让师生适应了新时代的教学模式发展潮流,所以这于国家教育未来快速发展是极其必要的。
一、网络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一)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可以说,互联网网络技术改变了高校体育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对知识的应用思维,它也改变了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单一、设置毫无新意的传统现状,逐渐将教学内容设置丰富化,例如某高校就设置了包括足球、篮球、排球在内的三大球网络教学模式,其他还有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以及健美操、游泳、武术等十余项较为冷门的体育科目。该高校为体育教学设置了两学年共180学时的教学课时,基本可以满足每周两次课程的课时要求。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介入,该校的体育教学课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兼容并包,也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时间,同时也使学生在不受空间的限制下实现了异步教学模式,拓展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本文以排球为例,探讨了该校在该科目基于网络技术的教学应用设计。
1.学习资源的设计。
在设计体育教学应用之前,教师应该先在网上建立数字化信息库,这其中包括了视频音频教材、电子文本以及各种介绍排球的教学网站等。然后通过“校园网”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归纳到信息库当中,实现它们的资源共享功能,这样也方便师生可以随时随地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做到教学方面的分工调剂,同时也可以建立社区,为师生提供交流空间。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建立基于排球的Flash课件,例如“排球的发球”,其中包括了图片、文字与视频三种方式来介绍排球发球的手势、方法过程以及语音讲解。只要用鼠标点击“发球”文字就会显示排球发球的流程图,并且辅以视频及语音讲解。
2.基于互联网的排球课程课件制作及教学流程设计。
根据高校排球教学的教学大纲,从实际教学目标出发,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制作相关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在素材准备方面,主要做到以下所提到的几点要素。图像获取方面,采用扫描仪在排球教学课本中扫描截取运动员发球手势图片,通过光影软件对图片进行处理,再借助Snaglt软件对网上的视频录像进行剪辑,最后再利用Powerpoint自带的剪贴画功能来进行图片的相关功能编辑。音频获取方面则主要利用到了录音机和软件PremiereProCS3,从视频中获取需要的教学资料。在课件制作过程中,首先通过Flash软件进行“追帧”制作,完成二维及三维动画内容的制作,例如排球的发球练习、垫球练习等。然后用AdobeAudition与Premieret对所收集的视频进行压缩、裁剪和音像处理。再用Photoshop对图片编辑之后就可以用Dreamweaver整合课件资料,形成一套完整的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排球教学课件。
3.基于网络技术的排球课件理论教学课程流程。
在排球理论课堂上,主要采用课堂多媒体示教的模式,实现以教师为主导教学、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方式。基于排球理论和多媒体课件控制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组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当存在问题意见时及时反馈给教师进行进一步解决。
4.教学效果。
主要是希望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实现快捷高效的教学成果,并让学生体验新鲜的多媒体教学过程,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对于学生而言,Flash、Authorware、Powerpoint这些软件技术的加入也让课件变得更加丰富、声情并茂,对于体育这种极为注重实践的科目而言也更有参考性,提升了排球理论教学的直观性与实践度。
(二)在体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1.课程管理。
学校会根据体育项目教学的科目进行基于网络系统的课程数据库构建,其中包括了体育科目的名称、代码、内容、学时、学分、考试制度、上课时间及地点等,全面管理所有体育科目课程的日常安排和课程设置。在课程信息子系统中会建立课程与课堂、班级之间的各种关系并自动生成报表来反映课程中的教学状况,真实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实时数据。
2.选课管理。
选课管理针对体育科目的选修课程来展开,它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因此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注册用户名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该功能包括了选课、课程退选、二次重选等,选课系统未对年级、专业、自然班级进行限制,而是希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能力和兴趣来自由选择课程内容,哪怕是跨年级、跨专业的课程也可以自由选择。另外,该系统还拥有完善的学籍管理制度和搜索引擎,在登陆注册用户后可以随时查询学生的学籍内容及相关成绩数据,这也为教师的体育课程规划制定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参考,相当人性化。
二、基于网络技术的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应用发展前景展望
互联网信息技术固然是未来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高校应该更加注重技术硬件及软件的建设,体现它的优越性,并做到以下三点。第一,鼓励校内教师力量积极采用网络技术来丰富课程理论内容教学,使得体育科目的理论教学更加生动直观,这也有利于体育的实践教学推进。因此学校应该定期组织互联网培训,提升教师的网络技术应用水平。第二,合理运用网络资源。网络技术融入体育教学管理应用中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当今网络教育存在弊端,容易让青少年在学会网络应用后陷入沉迷。所以教师有义务教会学生在专业之外应用互联网的正确方法,避免不良信息对学生身心的干扰,并教会他们主动探究互联网,提高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学习的能力。第三,教师应该在基于网络技术的体育教学管理中端正自身与学生、与网络之间的关系,明确信息网络技术只是体育教学应用的辅助工具,它不能取代教师也不能取代传统教学。例如在本文中所提到的排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角度出发,适时适度地利用多媒体课件,从而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避免过度使用互联网技术与多媒体课件而导致课程教学的本末倒置。
总结: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应该只是体育教学管理应用的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而不是替代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明确这一点,注重对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丰富,以体现体育教学的灵活性和实践性。做到对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互补互助和有机结合,将体育教学管理的各类应用实效化、智能化、灵活化。
作者:冯冶 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祝峰.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策略研究[D].包头: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刘晓兵.现代信息技术在甘肃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教学的应用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
[3]丁俊,胡启良.网络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3):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