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体育教学探讨(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人们从很小的时候,对新鲜事物的认知,都是源于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探索外部事物,发现真理。对知识的探求也是一样,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让我们了解知识,学习并掌握知识。同样的道理,在体育运动中,对体育更感兴趣的人比那些对体育不感兴趣的人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更加快速。同时,爱好体育的人身体素质也更好,身体也更加健康。因此,我们要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而体育兴趣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要积极引导小学生去参加体育活动,并讲述体育精神的重要性,这对小学生本身的健康成长和素质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小学教学的改革中,也已把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列为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兴趣培养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相关教学计划,体育课是所有学校体育教育所必须设置的基本组织形式,这是对学生进行系统体育教育的必修课之一。体育课有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有教学的基本大纲,以相当数量的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匹配一个专业的体育教师,每个老师讲授体育知识,激发学生对所有或者一个体育项目的兴趣,贯彻体育精神。同时,体育课有它固定的场地,器材设施作为完成体育课目标任务的质量保证。最后,体育课要通过一学年的成绩测评来检测学生对体育课所教授内容的掌握程度和水平。这说明,体育课不仅是一门锻炼学生身体,教授学生体育知识技能,增强他们体质的基本课,也是传输体育精神,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教育课。因此,除了开设有高质量的体育课,更重要的是增加学生对学习体育的兴趣,以培养体育兴趣为根本出发点,是全面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的需要。
1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兴趣培养的意义
(1)体育兴趣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随着各项体育赛事在我们国家的开展,各地都逐渐掀起一股全民健身运动的热潮。全民健身作为一项全民参与的跨世纪系统项目,对我国体育运动全国性的开展有积极促进的作用。小学生体育运动无疑也是被囊括在这一项目中的,并且不可忽视的一个子系统。作为参与成员全部为小学生的小学生体育运动,它是全民健身得以顺利的践行的基础,是它强大的后备力量。所以,要积极做好小学生的体育兴趣的培养,促进体育运动的顺利展开,最后揭开全民健身的序幕。
(2)体育兴趣有利于学校体育的开展:
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经济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对健康的认识加深,对体育兴趣也是逐渐加深。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中提出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更是掀起了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全面改革。为了适应以强健体魄为中心任务,学校加大改革力度,不仅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中加入了许多小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还增设了大量激发小学生体育兴趣的有趣环节。这些都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加强他们的体育锻炼,提高小学生的体质。事实表明,浓厚的体育兴趣对体育活动的开展有相当大的指导性和强化性。因此,在体育兴趣的影响下,最大限度的吸引小学生对体育的关注,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最大程度挖掘小学生的潜力,才能深化体育教育的改革,才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高整个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推动各个学校顺利开展体育工作。
2如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1)俗话说得好“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在自己兴趣的引导下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充分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由“老师教”变为学生的“主动学”,这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样的,学习体育,也需要学生有自己的兴趣。基于这一点,各个体育管理机构和体育老师自身在体育教学的方式上,就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比如说对于体育教学基本理念的传达等方面,要用有趣味的方式教授,在学生脑海里形成关于体育的良好的印象。
(2)培养小学生对于体育锻炼、对于体育课堂的兴趣。首先就对老师有严格的要求。第一、在课堂上要积极向学生介绍关于体育锻炼的优点和作用。但是,介绍不只是简单地朗读课本,更需要的是老师用创新、创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接受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第二、老师要营造出一种活跃、活泼的课堂气氛以后,还要积极地向学生介绍各项体育运动,在学生都跃跃欲试,一睹体育运动的魅力时,就可以带领学生去自己感受,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组织带领学生去观看运动员的日常训练。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还能让他们建立不怕艰苦、永不放弃的强大内心,积极投入日常的体育锻炼中,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3)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体育运动的同时,还需要带领学生去实地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这就要求要有一个比较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作为强大的硬件保证。例如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的建设使用等等,使得学生的运动需求得到很好的满足与实现。
(4)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不仅仅是老师在课堂上所下的功夫,这还需要学校的积极配合。在学生的学习之余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使学生的业余生活因为体育变得多姿多彩,从而使小学生产生一种对于体育运动的强烈的认同感。体育活动可以有知识竞赛、观看体育表演以及学生自己参与体育项目竞赛中等等。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和对体育运的浓厚的兴趣,并且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针对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为目标,增强小学生体质为基本点,学校和家庭首先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做不同的工作,制定可行的计划和方法。然后购买使学生感兴趣的体育器材,从整体上营造一个和谐健康有趣轻松的环境。
(6)除了制定高效措施,购买体育器材外,还可以借助新兴的网络媒体进行宣传,反复强调体育兴趣的重要性,利用各个学校的报刊,广播等媒介对提高学生体育兴趣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举措,是对国家倡导的积极响应,是强化学生体育意识的自觉体现。
3总结
本文针对小学生的体育教育、体育运动进行的讨论。并且在此之前还进行了一定的调查,结果发现,目前很大一部分同学几乎都不运动,每天的任务就是努力学习课本知识。可见,在应试教育的今天,部分学生、家长以及老师,都把文化成绩的好坏当做评判一个人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但是这样的方式却是不利于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的健康成长。过大的学习压力会让他们感到疲惫,较少的体育锻炼是他们的身体得不到很好的发育于成长。所以,我们致力于探索如何激发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更多的让学生的体育锻炼形成一种自觉的态度。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减轻学习对于学生所带来的压力,舒缓心情,而且可以使学生拥有一个舒适的睡眠和一颗清醒的大脑,这样做能保证在学习中有更为敏捷的大脑和更为严密的思维。
作者:周立君 单位:吉林省磐石市富太镇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1]刘玉海.浅谈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养[J].西安体院学院,2014,8
[2]胡春雷.从体育转型看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3]薛海峰.论如何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9月
第二篇:小学体育概念教学心得探微
摘要:
体育概念教学能有效纠正、补充和完善小学生的前概念,纠正错误认知的同时,结合他们的认知规律设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流程,从而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立足一线教学对小学体育概念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
小学体育;准备;实践;拓展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开课就让学生热身,然后开展新技能学习,那学生可能对相关概念不了解,甚至望文生义理解偏差。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重视概念教学,体育课引进概念教学旨在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前概念,在正确的概念指导下系统地完成体育知识的学习。鉴于此,我们结合教学案例,对怎样在小学体育中完善概念教学,进行如下流程分析:
一、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一方面热身,另一方面要渗透基本的体育和生理健康知识,让学生懂得运动的机理。小学体育概念教学准备活动可以这样设置:(1)学生站好队,教师针对本节课所涉及的体育概念和机能概念提出问题,让大家思考回答,这样便于引出他们的知识漏洞,并及时予以纠正。比如,教师提问“心脏在运动中有什么作用?我们怎样感知心脏负荷?”引导学生认知到体育运动要契合身体发展状况,为健康体育奠定基础;(2)让学生根据自己熟悉的方法分组测量脉搏:有的组摸颈动脉测量,有的则摸脑动脉,还有的组摸肱动脉。然后通过总结讨论,认识到在什么部位是测量的最佳部位,掌握科学的体育检测方法。
二、实践活动
体育技能学习和训练不要盲目进行,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5人左右的学习小组,设置场地中心为休息区,从慢到快配合音乐让各组分别尝试如下实践活动:运动一:原地跑(由快到慢,锻炼臀大肌、股后肌群、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等肌肉群)运动二:跳绳(训练学生弹跳能力及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度,强化前跳30秒,后跳30秒)运动三:俯卧撑(或变形俯卧撑,训练学生胸大肌及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韧度和耐力)运动四:马步靠坐墙(由双腿支撑过渡到单腿支撑,训练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等肌肉群)运动五:足球(或篮球)、障碍运球(训练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运动六:十米往返跑(训练反应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各组分别做上面的运动,然后在30秒内测量和积累心率变化,然后再去休息区恢复心率到安静水平。把“慢音乐”和“快音乐”时的心率分别用虚线和实线连起来,接下来进入分析环节。
三、总结分析
活动后让学生结合记录实际情况,分析各组不同的心率变化图,我们可以设置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不同地运用心率图有怎样的不同?同学们参照数据发现:心率变化相对快的运动有:跑、跳绳、足球等,并且发现随着音乐节奏的加快,心率也加快。(2)为何出现这种情况呢?对于小学生,这个问题可能难一些,我们可以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让他们认识到体育运动和机理的关系。只有这样引导和分析,才能让学生去主动探索体育的概念,从而生成正确的认知,不会再由盲目运动导致身体伤害,树立科学的体育运动观。
四、游戏拓展
通过分析总结,学生认识到运动能让心率上升,也认识到要提高心脏功能,我们需要每天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认识到这些体育概念和原理后,我们可以根据体育小组的实际情况,设置对应的体育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的驱使下进行自主活动,完成对本节课的验证和理解。比如,针对学生感到“立定跳远”枯燥乏味的情况,我们可以设置有趣味性的“青蛙跳跳跳”的活动,让他们在趣味的驱动下完成对技能的训练和概念、原理的认知,从而提升课堂效率。本文是笔者联系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对如何在小学体育中完善概念教学的例谈。总之,小学体育教学不完全是技能的训练,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概念和运动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科学的体育运动习惯,实现素质教育,受益终生。
作者:李德栋 单位:江苏丰县欢口后大营小学
参考文献:
郭密.概念教学在小学体育中的实践运用[J].新课程学习:中,2014(03).
第三篇: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趣味性提高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内容必须融入足球教学,然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掌握足球训练的基本技能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训练方法不得当,很容易让学生受伤。所以,许多学生对足球教学望而生畏。怎样才能够排除学生的顾虑,提高学生对足球教学的兴趣,是着重探讨的一个内容。
关键词:
小学体育;足球教学;现状;策略
足球教学不仅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有极大的帮助,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然而,在我国校园体育项目中,足球教学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不仅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对足球教学也不感兴趣。虽然许多学生都很喜爱足球,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对足球依旧是望而却步。那么,怎样才能够提高足球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足球训练的兴趣,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影响小学体育足球教学的主要因素
1.教学观念落后,体育基础设施不健全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我国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中,一些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课,更不重视体育足球教学,觉得衡量一个学生素质的好坏,学习成绩是关键。学校领导不重视,教学观念落后,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同时,也耽误了学生对足球的训练和学习。另外,许多小学体育基础设施不健全,也是影响体育足球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受各方面条件影响,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在一些城市和地区,由于资金等方面的问题,小学体育相关基础配套设施不齐全,不仅缺少必要的足球场地,还严重短缺体育资源,有许多学校甚至没有基本的足球运动场,体育足球教学只能在水泥地面上,许多学生虽然喜欢足球项目,但是,在水泥地面上踢踢球很容易受伤,因此,许多学生家长不同意学生踢足球,长此以往,就影响到学生对足球的兴趣。足球教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影响到足球教学的健康发展。
2.缺乏专业教师,足球教学缺乏系统性
受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当前全国各地的小学,许多学校都缺乏比较专业的小学体育足球教师,专业足球教师缺少,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缺乏专业的体育足球教师来指导,不仅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到学生对体育足球教学的兴趣。有一些小学一个体育教师兼任数职,在体育教学中,足球教学缺乏系统性,体育课成为一种形式,这不仅很难有效引导学生学习体育,还不利于体育教学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影响到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二、提高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趣味性的途径
1.转变教学观念,创造趣味性足球教学环境
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要想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小学生体育足球水平的全面提升,首先,校方领导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重视体育足球运动,将体育教学放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来面对,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同时,高度重视足球在体育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学生足球水平的全面提升。另外,在现有条件下,体育教师也要积极探索科学化的体育足球项目教学模式,注重体育足球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寻找出适合学生发展,提高学生兴趣的体育足球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同时,学校还要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体育教师足球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才更有利于创造趣味性的足球教学环境。
2.加强安全保障,创新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足球运动大多数都是在户外进行,因此,教学环境的安全性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活动环境,尤其是校园内的足球场,更要时时刻刻保持干净整洁。学校的保洁人员要及时清理足球场地上的垃圾,在足球教学之前,教师也要检查学习训练场地,以免在足球训练过程中,由于垃圾、障碍物等影响学生的训练,甚至给学生造成身体伤害。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玩”,在体育足球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热爱足球,喜欢足球,排除对足球教学的恐惧心理,在足球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组,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传球,然后评出传球最快的小组,这种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总之,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在体育足球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学校及体育教师对体育足球教学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安全保障,降低教学难度,创造趣味性足球教学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对体育足球的兴趣,促进学生足球水平的普遍提升。
作者:胡超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洋河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张德元.如何提高小学足球课的教学质量[J].东方青年:教师,2012.
第四篇:小学体育兴趣的重要性
摘要:
兴趣教学是素质教学开展的关键,因为兴趣是学习开展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从主观上推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因为热爱而去主动接触和学习。本文主要从兴趣对学生身心影响为出发点,详细的阐释兴趣推动下课堂教学的开展步骤,让学生是身心素质得到发展。
关键词:
兴趣;小学体育;重要性
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会随着时间推移日益凸显,兴趣教学和小学课堂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容易让学生接受知识,让学生在掌握体育运动技巧的情况下愉悦身心;另一方面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发展,并且活跃体育学习气氛。
一、兴趣对学生产生的重要影响
(一)身体素质的影响
在体育课堂中实施兴趣教学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反应、速度、耐力等素质都得到锻炼。在体育兴趣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非常有必要,在教学中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当学生感觉非常有兴趣就愿意参与其中,并且学生在体验学习快乐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
(二)心理素质的影响
兴趣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以及心理特点开展相关的教学,并且在课堂上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程,因为这样的兴趣教学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小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样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得到更多的快乐,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和强烈愿望也得到发挥。体育锻炼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还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学习的能力,通过体育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给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体育精神,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学生果敢的性格,提升学生团队协助能力。
二、兴趣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活课堂气氛
兴趣教学可以运用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也打破传统单一的说教形式,更多的是运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提升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拓展学生的多项化思维,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在动作运动中学生能够发现很多小的规律。比如在玩跳绳的时候,学生发现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跳的多和快,就要起跳低并且摇绳速度快,学生在锻炼中提升自己对动作规律的把握性,调动小学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因为互帮互助也产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新的活动中突破自己大胆的尝试,很多学生在主观上认为自己不能完成,体育是让学生突破自己的极限,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
(二)兴趣学习中调动积极性
在教学中良好的兴趣作为教学活动的铺垫,不但推动学生勤奋好学积极思考的能力,并且学生在兴趣的诱导下,把枯燥乏味的技术动作和游戏动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发挥,并且让学生自己创造游戏过程,这样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让课堂气氛活跃。
(三)促进小学生的身体健康
少年时期学生的生长发育情况比较复杂,这一时期身体发育情况是一生中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时期,生理和心理机制也比较低,不能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和工作量。体育游戏在教学中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中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运用教学器具,把走、跑、跳等体育技能的应用,让学生可以在活动中不断的成长,提升自身的运动技能,并且经常运动促进学生身体发育的同时也增强学生心肺功能,对学生的生长健康意义重大。
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一)教材和学习兴趣有机结合
1.教材活动安排的科学性
教材活动安排上要做到先后得当。例如,学生在课程开始之前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比较集中,所以教师可以适当的穿插新的技能和动作教学,在良好状态下让学生迅速掌握,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可以安排在上课之前开展;运动负荷的规律要和学生的身体规律相互适应,运动量比较小的教学内容也要安排在课前让学生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有持续运动的能力,如果课程开始前就感觉运动量很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也会减少很多。在后半部分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安排游戏,让学生不至于因为前半部分的学习而感觉疲累对后期的学习兴致不高。总之,灵敏、柔韧和协调性的练习活动,都要安排在课程的前半部分,而把耐力类的课程安排到课堂教学的后半部分。
2.趣味性活动安排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把枯燥重复性的动作进行适度的改变,并且表现出游戏的竞争性和游戏性。因为小学生的性格比较活泼好动,而且上进心比较强,如果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开展体育教学。比如竞争性游戏,工具类辅助游戏和拓展性游戏,让学生的多项技能得到锻炼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在小学生的观念里面一直认为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或者教师带领跑跑圈或者走走步的课程,所以很多时候学生都是机械性的跟随教师做常规动作,没有兴趣可言,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创新教学活动,带领学生玩现在比较流行的游戏撕名牌,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反应和动作协调能力,并且学生在游戏中了解相关的战略和战术以及和同伴间的配合沟通,学生也会针对具体情况做出调整,学生每一个动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得到加强,不仅提高学生的动作技术并且陶冶学生情操。
3.实用性教学活动安排
任何一门学科和技能的学习都是为了将来的实际应用,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并且能够在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是优教学方案。同时在安排中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可以给学生适当的安排一些“躲闪比赛”“平衡比赛”这类趣味性练习活动,这类活动学生在平时课间活动中也可以当成游戏开展,不但丰富学生的课间活动还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的持续性,并且团队性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强,让班级学生团结一致,调节班级的融洽程度。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兴趣的结合
1.阶段兴趣活动的开展
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不同的进展阶段,教学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因而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也不断提升。上课之初,学生的注意力还是能够集中于上节课的内容或者课间的活动内容中,如果教师强行的加入课程内容,学生会有种突兀感并且对于进入课堂的速度会减缓很多,如果教师运用一个过渡,在常规训练开展前,先进行小的热身运动,玩一些“快快集合”“一切行动听指挥”这类的游戏,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课程准备的时候要打破单调的跑圈和做操,可以运用击掌法、音伴法把学生集中在一起,学生在这样灵活多变的环境中轻松的享受运动和游戏的快乐。但是在教学的时候方法要因课程的情况制定。上课开展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精力。教师的讲解要做到生动、有趣和启发性强。
2.语言兴趣教学的结合
第一,引导性语言的运用。教学中要和实际相互连接,在通俗的语言运用中引导学生。比如在开展长跑相关教学的时候,要先让学生了解呼吸的技巧和运动中呼吸的调节方法,并且长跑能够培养人坚持不懈的意志以及人的品质,在理性教学的引导中,学生的大脑在这个过程中积极的思维,学生不再是盲目的训练,更多的是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开展训练,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表扬性语言的运用。在教育学理念中有这样一句话是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夸奖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比如“这一组集合速度最快!”“这一组的精神状态最好!”“这位同学的动作做得很标准!”等等。表扬性的语言教师说出来不是很容易,但是受到表扬的学生会感觉很高兴,并且对学科的兴趣加大,激发学生的学习上进心。
四、结语
教师对体育兴趣教学探索途径过程中,让体育活动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只有当孩子感受体育学习快乐的时候,才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有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也诠释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让学生的体育技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作者:陈冰 单位:福建仙游县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韩冰凌.论兴趣对小学体育的重要性[J].商,2014(08):26-27.
[2]卢钦萍.问题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内江科技,2013(01):136-137.
第五篇:小学体育教学和谐师生关系构建
【摘要】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责任重大,广大教师要认真分析研究小学生心理特点,尊重和关爱每一位学生,在教学工作中多激励学生,能够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并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在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情感;和谐关系
笔者在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中发现,教师如果和学生之间建立了和谐的关系,整个教学工作的推进就会更加顺利,无论是学生对教师启发引导的积极响应程度,还是学生学习的投入程度,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因此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进行分析。
一、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尊重学生
小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是他们的思想活跃程度一点也不低于成年人,特别是进入中高年级以后,学生更加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有些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简单粗暴的作风,对学生的教育不分场合,动辄训斥学生,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这对教学工作的开展非常不利。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坚持尊重每一位学生,无论这位学生在体育训练中的表现如何以及效果如何,都将教师的关爱平等地洒向每一位学生,在教学工作中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自尊心,和学生交流时从不用敏感的话语,即使学生犯了错误或者学习中出现了问题,也总是和颜悦色地指出来。在批评学生时注意选择相对封闭的场合,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不训斥辱骂学生,和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以尊重赢得学生的信任,从而构建师生之间更加和谐的关系。只有尊重每一位学生,教师才能够获得来自学生的尊重,否则容易出现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关心学生
小学生心理非常敏感,他们尚未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完善的自我评价体系,教师也在教学工作中充分关心学生,在训练环节帮助他们掌握要点,提高体育学习训练的实际效果,而且还要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在体育训练教学中,笔者认真观察和分析每一位学生动作情况,凡是动作不够规范标准的都进行亲自指导,以及安排一些训练较好的学生进行手把手的指导,让这些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感受到浓厚的集体氛围,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随着学校布局调整力度的加大,许多地区的小学都增加了住宿生,这些小学生远离父母住在学校学习,教师更需要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例如体育课着装的要求可以提前提醒他们,防止他们不规范着装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在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困难,体育教师还应当和班主任共同帮助学生解决,从而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激励学生
许多小学教师都深有体会,在体育课上多鼓励学生会使他们信心百倍,哪怕训练再艰苦也会勇于克服,这就是激励活动的促进效应。研究显示,小学阶段的青少年内心更加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老师的鼓励可以在学生心中产生强大的作用,增强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在师生互动中也会更加投入。鉴于这样的情况,体育教师要充分激励学生,在一些训练消耗体力较大的项目中,有意识地树立一些典型要求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这些典型将会产生强大的激励和带动效应,笔者在肯定这些同学的同时,对训练中出现的一些勤奋刻苦的学生,也给予充分的肯定,从而让学生增强成功感。因为有了教师的激励,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得到明显提高,而且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每一位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都要想方设法增加激励的频率,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情感支撑。
四、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包容学生
小学生在体育学习活动中犯了错如何处理?这是教师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体罚是不能的,严厉的批评也不足以可取,教师应当怀着一颗包容之心对待学生,包括能够容忍学生犯下的错误,但是一定要和颜悦色地指出来,让学生明白自己错在哪里,通过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使自己受到深刻的教育。以这样的方式教育学生,学生的内心不会产生强烈的抵制,还可以存在的问题为素材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例如分析遵守时间纪律的重要性,分析团队协作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教师怀着一颗包容之心对待学生,对于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都能够科学地对待,采取有效的技巧进行解决,既可以体现对学生的教育指导效果,而且使师生之间形成了更加和谐的关系,这样的和谐关系可以为教学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基础。
五、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疏导学生
无论哪一个阶段的小学生,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都会出现一些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心里的困惑会更多,教师必须要注重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跳出自己的层面、角度、思维看待问题。虽然有些问题站在成人的角度看比较幼稚,但是在学生的世界中却都是一些大事,无论是学习的忧虑情绪,还是和同学之间的一些小矛盾,这些方面不加以有效化解,必将对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产生消极影响。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学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教育,例如经常组织一些团队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明白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明白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并在团队合作的活动中受到深刻教育。教师还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与他们进行谈心,不仅要了解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想法,还要了解他们面临的一些心理困惑,帮助他们进行解答,同时教给他们一些心理疏导和调节的方法,多回顾美好的事物,多展望美好的明天,将一些不良的情绪排泄出去,这样就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教师对学生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帮助,教会学生心理疏导的方法技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精神状态水平,而且能够营造体育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加和谐的关系,从而有利于教学工作开展。
综上所述,和谐师生关系对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开展至关重要,每位教师都要认真思考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良好师生关系推动教学工作开展。
作者:姚伟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姚集镇刘果小学
【参考文献】
[1]徐小鸣.和谐师生关系是高效课堂的基础———浅谈新课改下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构建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2(12)
[2]陈秀平.合作精神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培养[J].黑河教育,2011(12)
第六篇:小学体育教学问题和对策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升的途径之一,在当今新课改的大力推行下,体育教育也逐渐被学校纳入改革的范畴中来。以科学理念作为更新教育模式的基石,增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善应试教育遗留在体育教学方面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没有形成系统的体育教学管理体制
部分体育教师的素质没有达到国家对小学体育教师的素质要求,存在素质偏低的现象。学校体育教师主要是来自于专业的体育院校,同时,教师队伍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的不足与偏低现象。对于体育教学的教案编写多数老师并没有过多关注,时常出现教学内容不全面、不规范、脱离实际的现象。同时,由于教师没有树立素质教学的这面旗帜,往往在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对非常规的体能训练,有不积极、不认真的现象出现。这个时期的学生往往有严重的向师性,从而使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也就相应的大打折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学体育工作要想顺利开展,就需要有完善的师资及体育设施。但是,在现实中往往出现学校资金短缺,无法构建符合教学要求的体育教学环境,体育器材购买不足,或是残缺不全,没有专人进行器材管理等情况。
2.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
虽然,我国早已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仍然影响着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理念。许多学校还是以追求升学率为主要目标,从而忽视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为了追求升学率,不少学校的课堂上会出现:体育课,语文老师上;体育课,数学老师上等情况。随意地更改和缩短体育教学课时,剥夺学生的锻炼时间,阻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不仅仅是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的功能,家长方面更是如此。家长本着“望子成龙”的理念,永远只看重分数,认为体育随便学学就可以了,不需要系统严格地进行体育学习。这些观念的根深蒂固,无疑成为体育教学正常开展的巨大阻碍。
3.把体育教学和竞技体育混为一谈
不少人还存在着: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在体育比赛中能取得好名次,并没有其他的任何作用的想法。这种想法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但却是很片面的对体育的认识。体育教学和竞技体育在部分方面是相同的,但也存在着差异。二者都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社会文化生活和丰富精神文明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但是,体育教学的重点依然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竞技运动则是用于提高体育比赛成绩的,更具专业性。这种对体育过于片面的认识,使得大众忽视了体育教学的真正价值。
二、小学体育教学的解决对策
1.更新体育教学理念
体育教学要想能长久顺利地在学校日常工作中开展,就必须先要改变人们对体育教学的片面认识,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体育教学观念。在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下,全面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改变学校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走出体育教学误区,克服单纯以升学率来评估学校能力的不良倾向。同时学校要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资力度,购置增添更完善的体育设施,建立符合素质教学要求的体育教学环境,让学生上好每一堂高质量的体育课,确保体育教学的目标得以实现。
2.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以往的体育课堂都是老师单一讲授,学生按照教案进行练习的模式。课堂教学索然无味,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体育教学收效甚微。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将课堂还给学生,重视其主体地位,老师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帮助学生找寻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始终坚持将学生的主动学习、素质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课堂不再沉默,建立生动有趣的活力性新课堂。对于课程内容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不可以生搬硬套教程,从教学环境及学生自身特点出发,灵活运用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习惯,实现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目标。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水平
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其自身的素质水平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小学阶段的学生存在严重的向师心理,在他们心中老师就是一切行为的标榜,所以,小学老师更应该加强对自身素养的培养,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保障。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其自身必须有高尚的师德,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并且,也不能松懈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储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以适应新时期的体育教学要求。体育课程的学习,不是简单地学会基本的体育运动就可以了,对学生的健康意识、习惯及能力各方面都有要求。它不再仅仅作为小学教育阶段可有可无的副课,而是成为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改变传统观念对体育教学的错误认识,树立体育教育对学生成长重要性的认识,积极转变教育模式及教学理念,构建小学体育教育的新体系。
作者:郑熙峰 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张青莲小学
第七篇:小学体育教学创造性思维
【摘要】
不管在什么时候,作为一项活动,如是不能够对人的思维有所启发,无论它让人觉得多么的合适,它都是没有教学意义的。针对小学的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过程是教师的教授以及学生的实践。学生在实践中可以通过认真的观察,细致的思维以及实际的操作,提高自己自主创新的能力。创新型思维,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在未知事物中加以运用,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处理效果,从而提高自身在当今社会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
体育教学;创新性思维
那么什么是创新性思维呢?教育,一直以来是一门深刻的科学,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为之探索,同时教育又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创新,就是对旧事物的“翻新”,经过这种“翻新”,对旧事物产生了积极意义上的改变。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创新性思维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指导,只有这样,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有可能拥有优良的创新意识,这种创新意识指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创新性思维一种对事物的见解相当独到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相对来讲比较高级的思维活动形式,是一个优秀的人才应该具有的思维模式。那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呢?以下,是笔者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总结到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一点意见,与大家共勉。
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富有创新的思维模式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前提
体育教学中,教师不光要完成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教学任务,还要不断地为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不断努力,这就需要教师自身也要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传统教学模式中,体育教学仅仅注重对学生体能方面的训练,提高一些技能方面的问题,而往往忽略了对学生思维方式上的培养。在当今的教学状况下,依然有少数的人认为,体育教学没有必要锻炼学生思维方面的问题,在我看来,这种认识是相当肤浅的,究其原因,还是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不够。正是因为他们在体育教学中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体能方面的提高,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才导致他们没有认识到体育教学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的重要性。当然,他们对学生体能方面的训练,也仅仅是让学生机械的重复一些动作,丝毫没有与众不同的创新之处。例如,在常见的体育课程中,学生对教师教授的一些动作,仅仅是机械的去模仿,即使是自己做错了,也不会去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做错,或者说是错在哪里,这直接导致一些学生依旧按照错误的动作去做,或者等待着教师来指出他们的错误之处。这就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结果。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关键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是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的核心,若要使学生就有超强的创新能力,就要从创新思维的培养入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确地解读,让学生多加练习,在锻炼学生体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成为体育课堂上的主体,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对一些训练动作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积极性。例如,在足球入门动作的训练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结合自己已有的踢球动作,让他们总结出哪些动作是需要技巧性的。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内容有一个系统的理解,这样他们训练起来目标更加明确。而且,对于他们通过自己的知识选出的训练动作,他们在学习中也会有更大的兴趣。在一个阶段的训练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针对近期训练任务的小比赛,这样一方面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调动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让学生充分的施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并在其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
三、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通过一定的形式开阔学生的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十分有效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在对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的同时,注重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让他们的思维留在课堂,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开阔,在这里,有效的方式有许多,例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将芝士点通过更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记忆。在长期的这种思维训练中,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将会有很大飞跃。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在无形中对学生的思维形成了一种训练,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
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互动式教学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不应该有太大的距离,只有师生之间实现了“零距离”,学生在学习中才会毫无顾虑的与教师进行交流,这种看似建的交流,实则十分重要。学生通过与教师的有效交流,一方面,可以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利益方面,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加了解,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学目标也会更加明确。体育教学,无非两个方面是教学重点,一是技能的学习,一是体能的训练。两个方面教学方式不同,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思维的发生,是对问题产生的困惑,穷则思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思维的产生,大多是对体育学习中训练方式的思索。对学习内容哟里疑惑之后,学生就会逐渐的学习探索,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自己认真的探究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探究到的东西进行归纳总结,这是养成创新能力最核心的一步。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针对自己归纳总结的内容进行发散性思维,进行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这是创新能力养成的最后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创新性思维在当今教育浪潮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教学意义,它在锻炼学生体能的同时,还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育教学是一种相当独特的科学性教学、艺术性教学,创新性思维大大提高了这种科学性学科和艺术性学科的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刚刚提出不久,实施的难度比较大,这就需要我们一线教师不断地努力,让这种教学模式有更大的推广范围,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优秀学生。
作者:高峰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望直港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徐志宏.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新课程(小学),2014.12:104
[2]余林霞.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J].教师,2015.08:81
[3]陈绮雯.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3.17:93
第八篇:快乐体育理论下小学体育教学
摘要:
小学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新时期快乐体育理论逐渐的深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去,这对于小学体育教师而言不仅是挑战,同时,也是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机遇。快乐体育理论指导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教师要注重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从而将快乐体育的意义充分的发挥出来,更为良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快乐体育理论;指导;小学体育;教学
引言:
以往传统的体育教学,教师只是注重体育技能的传授,对于学生体育知识的感受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快乐体育理论能够将弥补以往传统体育教学存在的不足,使得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促进小学体育教学发展。
1设置游戏环节,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小学体育教师想要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提升体育知识和技能教学成效,必须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导入,教师要精心的进行设计,打破以往传统预热课堂教学内容导入的束缚。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可以设置相应的游戏环节,以游戏的形式导入课堂教学内容,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使得体育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生机和活力。游戏环节的设置不能仅仅让学生“娱乐”,而是需要成为后续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铺垫。例如,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篮球投篮”体育技能时,教师就可以应用游戏的形式导入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成效。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前需要做好备课工作,要准备好课程游戏环节设置需要应用的材料。课堂上教师将班级的学生划分几个小组,然后,让小组带着一定数量的篮球在篮筐下排队进行投篮。小组中的每一名学生只有一次投篮机会,当小组内所有的学生投篮完成后,对小组进球数量进行统计,进球数量最多的小组获得胜利。教师在投篮游戏开展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思考怎样投篮进球的概率才会提升。如果游戏时间过于短暂,学生还具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适当的增加轮流次数,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游戏环节的趣味性,为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带来更多的快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这样对学生进行讲述:“同学们你们知道应用怎样的姿势进行投篮,才能有效的提升进球的概率么?”应用游戏的形式引出课堂教学内容,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1]。
2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上死板的进行体育知识讲述,让学生反复机械式的进行体育技能的训练,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充分的调动起来,学生渐渐对于体育课堂学习也会产生一定的厌烦心理。在数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训练时,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情境,促进体育技能训练能效的提升。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起跑加速训练时,为了不让学生感觉体育技能的训练过于鼓噪乏味,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情境,将学生热情充分的调动起来。在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这样的讲述:“同学们,你们听过抗日的故事么,在那个年代最为重要就是情报的传送。今天我给我们班级取了一个名字就叫“抗日小分队”,我们今天需要负责的任务就是抗日情报的传送。老师现在手中有一分非常重要的情报,需要你们应用最快的速度进行传送。”教师应用接力棒作为需要传送的情报,将学生分置在操场上的几个位置,让学生应用课堂上学习的加速起跑知识,使得学生快速的进行奔跑。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的调动起来,同时,学生还能快速的融入到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中去,应用体育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快速的进行奔跑。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双手掐腰、双手抱头等形式进行奔跑,使得学生明确正确跑步知识的重要性。教师对于训练过程要严格的掌握,保证学生的安全,避免学生在跑步中跌倒受到伤害。情境训练完成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赞扬和鼓励,对学生说:“通过你们的努力,我们完成了情报传送的任务,保卫了我们的国家,你们都是小英雄。”学生得到教师的肯定,感受成功的快乐[2]。
3让音乐走入教学课堂
音乐能够带动人的情绪,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将音乐引入小学体育教学课堂,全面的构建快乐体育课堂氛围。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传授“三步上篮”这一篮球体育技能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旋律激昂的音乐,将学生的情绪全面的调动起来,构建快乐的体育课堂学习氛围。篮球是很多学生都非常喜爱的体育运动,教师可以播放篮球赛事的主题曲,使得学生如同步入到了篮球赛场上。这一体育技能的讲述,教师可以先在室内应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一些篮球明星三步上篮的经典视频,让学生仔细的观看,并且找寻上篮动作的关键点所在。然后教师在组织学生到篮球场地,对三步上篮体育动作要领进行讲述,让学生进行体育动作的训练。为了能够点燃学生的激情,教师在学生训练的过程将篮球赛事的主题曲对学生进行播放,让学生随着音乐进行体育动作的训练,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这样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学生的情绪能够充分的调动起来,感受体育运动的机型,提升对于体育课堂的喜爱,从而保证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成效[3]。
结语:
以往与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只是注重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传授,应用死板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课堂教学气氛非常的沉闷,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快乐体育理论指导下的小学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让学生感受体育运动的激情,使得学生在快乐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体育知识的体育技能,能够更为良好的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作者:王建伟 单位: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校
参考文献
[1]祝旺灵.融游戏于体育提高学生体育素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18-20
[2]张亮生.小学体育课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08):76
[3]李荣.快乐体育在小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新课程学习(上).2015(03):208
第九篇:小学体育教学发现学习研究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应试教育已逐步被素质教育所替代。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得到启发。根据布鲁纳的“发现教学”原理,他认为最重要的并不是在于结果,而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否通过自己的探索。因此,我们觉得“发现学习教学”模式比较适应学生的特点。“发现学习教学”模式是强调学生自学为主,通过自学与讨论,主动学习,掌握技能与技术,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发现学习;教学模式;小学体育;应用研究
1前言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克服传统教学的枯燥教法,强调教学的基本性,充分运用“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励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愉悦学习,并以此推动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研究的过程
2.1实验对象:
在本校二年级中随机抽取两个班,二年级(4)班(男生20人、女生16人)为实验班,二年级(1)班(男生18人、女生18人)为对照班;在本校五年级中随机抽取五年级(2)班(男生24人、女生20人)为实验班,五年级(5)班(男生26人、女生16人)为对照班。
2.2实验时间:
2012年10月-2014年6月。
2.3实验方法
(1)文献法:为完成本研究,查阅了《教学理论》、《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学校教科研案例全书》、《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等有关专著。
(2)访问法:访问了部分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生就对现行体育改革的方向、趋势,未来体育课的模式、形式、教学方法等有关问题进行面访、座谈。
(3)实验法:本研究以现论为指导,以“发现学习教学模式”为尝试突破口。模式教学程序图:设置疑问一启发诱导一探索发现一尝试练习一鉴别判断一理论归纳一引伸扩展。遵循一般教学原则,依照学生的生、心特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学习能力,总结教学规律,探索进程,使“发现学习教学模式”不断完善,达到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目的。
(4)实验过程:
1)准备阶段:实验班:进行访问、座谈,了解学生的情况。学习教育理论、教学基本原则,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照班:也进行访问、座谈,了解学生的情况。
2)实施阶段:实验班:运用“发现学习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启示,师生共同发现,学生相互讨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对照班: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讲解要领,学生练习,教师纠正,学生再;练习,最后教师总结。
3)总结阶段:汇报实验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全面总结实验工作。实验的控制因素:保证相同的课时,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课后对实验班、对照班的要求相同。实验的效应指标:以学生完成实验项目的质量、效果为基本指标,辅以必要的心理指标抽测等。
3结果分析
3.1结果:
经过“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效果比较明显,各方面素质有一定的提高,经统计有较大的差异。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通过实验为学生创设了较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它为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实验年级中,二、五年级主动参与均达到90%以上,而对照班只占了60-70%;合作学习中实验班明显高于对照班。
3.2分析:
从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班在原有教学基础上,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发现学习教学模式”后有明显进步,体育教学质显和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有了明显改观。(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兴趣是推动他们积极从事某种活动的主要动力。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教师恰当地设“疑”布“障”,让学生在困难中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从多角度思维,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能力攻克难关,获得知识。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启发学生的好奇心是很有必要的。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在传统的教学的基础上,改变教师为主的传导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踏着老师所提的问题进行思考,有意识地尝试练习,让学生通过讨论与辨析,再与教师共同讨论,得出正确的动作要领。如在前抛实心球教学中,学生在最后用力时普遍存在重心未前移,两腿未用力蹬地,只会双手用力的错误动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先按学生错误动作示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相互讨论辨析,通过实践得出正确答案,降低了再错率。又如教二年级30米快速跑中,我们先通过提问的形式,“小朋友,你们说说看,怎么样才能跑得快?”于是,小朋友会怀着跃跃欲试的心情,相互讨论起来。教师再提问:“你们能不能分小组练—练?”学生就会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尝试练习起来。学生三三两两会进行讨论,整个课堂气氛也就显得活跃起来。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性也高,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拓,学生的答案也五花八门,“手臂应该前后摆”、“眼睛要看前面”、“腿要摆得高”等,最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30米快速跑的要领:前脚掌积极着地,大腿积极向前摆,跑成直线。又如在教学后滚翻时,先让学生复习前滚翻,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尝试后滚翻,学生争先恐后,有的在原地扪•转,有的偏离“航道”,但也有的虽然没按照动作要领却也滚动自如,然后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心得体会,说说成功与不成功的原因,教师适时、适当地加以指导,再让学生去实践。通过有目的设立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思维,主动参与,学生的兴趣也得到了提高。
(2)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讨论。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成功获取知识的重要因素之一。过去教师“———言堂”,学生大多扮演“听众”,学生不敢乱发言,怕说错,久而久之产生了教学的沉闷格局,多数学生厌烦体育课。在运用“发现学习教学”模式后,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地位,充分的时间、机会,让学生有发挥的余地。如在五年级游戏教学“你追我赶”中,我们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讨论如何排兵布阵,如何进行传接棒,学生在宽松的气氛中积极讨论,并尝试进行练习。当组织学生比赛完后,面对落后队时,我们运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他们找一找原因,重新再讨论一下,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给予他们宽松的教学氛围,学生又一次重新加入了战斗。又如在低年级的模仿各种动物跳跃教学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按教师的教学内容依次练习,学生们的思维受到了一定的束缚。当我们运用“发现学习教学”模式后,教师引导学生先自己做各种模仿练习,如果上课中有40位学生就会有40多种姿势,再进行模仿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有的学生模仿得不像,会引来其他学生的嘲笑,我们就及时说:“这位小朋友模仿的动作有点走形,请小朋友给他点鼓励,相信这位小朋友一定能做得更好。”随后,教师有意识地请几位同学与他一起再讨论,这位学生的模仿水平有了提高,模仿的动作也更为逼真了。通过表扬的形式宋鼓励学生的练习积极性,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
(3)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教是学生学习的外因,学生是学习的内因。所以体育教学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重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中,比较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灌输,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学得被动、枯燥,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不到发展。在尝试“发现学习教学”模式中,我们始终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二年级的立定跳远教学中,当大部分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时,学生的练习兴趣也随之下降。如何发挥学生练习的主动性,克服教材的单调化是我们要研究的。我们在实践中,运用彩带、设立不同的目标,并配上儿歌教学,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地练起来,并在练习中主动找伙伴、结伴比赛,既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地动起来,又发展了跳跃能力。为了提高跳跃的趣味性,我们让学生开动脑筋,创编各种跳跃动作。学生就会积极思考,相互讨论,有的创编了2种,有的3种,有的4种,有的甚至更多。在教师的组织下,再给予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把创编的动作连起来,组成新的动作,又成为新的教学内容。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4小结
(1)“发现学习教学模式”是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根据现代教育“发现法”理论的发展而尝试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一定的地位和时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更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实验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效的组织教材教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的各项素质指标则有了明显的改善与提高。
作者:陆振凤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白鹿小学
参考文献
[1]范国梁,谭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演变[J].体育学刊.2005(01)
[2]阎智力.中日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比较[J].体育学刊.2005(01)
[3]冯园,冯先超.小学生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4(01)
[4]李真.浅析我国阳光体育运动研究进展[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05)
第十篇:小学小团体体育教学模式运用
摘要:
作为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小团体”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该模式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完成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培养。因此对“小团体”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问题展开了探讨,以便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教学模式;小学;体育教学
所谓的团体,其实就是有着共同志趣、规范和目的的个体组织。在团体成员的互相影响下,每一名成员都将产生一种团体心理,继而产生相应的荣誉感、互助感和归属感。而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将学生划分成多个“小团体”开展教学可以更好地完成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继而使传统体育教学的缺陷得到弥补。因此,有必要对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小团体”教学模式的问题展开研究,以便更好地进行该模式的运用。
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小团体”教学模式的意义
就目前来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小团体”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完成对学生的培养。一方面,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会产生归属感。而利用这种归属感,教师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完成对学生言行发展的控制,继而使学生的团队进取心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在团体中学生更注重自己的团体声誉。而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团体荣誉感。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安排集体比赛完成对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继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小团体”教学模式的运用
1.制订模式的运用计划
在开展体育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先制订“小团体”教学模式的运用计划,以便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一方面,为了运用该模式展开体育教学,教师需要使用相应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前做好相应的计划工作,以便达成较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学的开展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根据教学目标,教师才能够安排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并完成教学策略的制定。所以,教师要充分了解体育教学的目的,以便做好相应的计划和安排。此外,想要运用“小团体”教学模式,教师就需要完成学生团队的划分。因此,教师还要做好相关的筹划工作,以便科学完成“小团体”的组建。
2.完成“小团体”的有效组建
在教学开展的初期,教师需要完成学生“小团体”的有效组建。而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尊重学生的意愿,教师还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身体技能素质,以便做好团体分组的协调工作。首先,教师需要按照优、良、中、差相结合的原则随机分组。其次,教师要确定各小团体的阶段性学习目标,并完成阶段组长的任命。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团体成员、教师与小团体本身有多边联系,所以教师需要在不同层次之间有序地安排教学活动。而通过各小团体和团体成员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则更好地实现了体育教学目标。
3.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为了更好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小团体”教学模式,教师需要灵活完成教学内容的安排。一方面,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以便使学生参加团体活动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创设带领学生完成“过独木桥”等趣味性比赛,以便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进行现代运动项目的适当改造。具体来讲,就是让各小团体通过自编、自创和自制的方法提出新的教学活动,以便促进团体成员之间的合作。此外,教师需要为团体竞赛类的教学内容留下足够的活动时间,以便通过团体间互换项目加强团体之间的联系,继而促进团体间的合作与竞争。
4.合理实现教学考核
在“小团体”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采取新的教学考核方式完成团体考核和学生个体的考核。因为团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对立统一将对“小团体”的建设和学生的表现产生影响。只有进行团体利益的巩固并尊重个人利益,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阶段性的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开展团体比赛,并将比赛结果当作是团体考核结果。而团体比赛成绩将成为学生个人成绩的重要参照,以便督促学生加强与团体成员的合作。
三、结语
总之,团体辅导的目的在于使成员通过彼此启发和鼓励实现自我认识的增强,可以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所以,利用“小团体”教学模式完成对学生的团体辅导,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从本文的研究来看,小学体育教师想要进行该种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就需要完成模式运用计划的制订,并完成“小团体”的有效组建。在此基础上,还要通过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和合理实现教学考核开展教学,以便达成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高利忠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小学
参考文献:
[1]翟俊辉,王大勇,翟乃涛等.农村小学体育课堂“小团体即兴探现”教学模式探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12).
[2]丁小玲.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