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现实困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现实困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现实困境

摘要: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体育运动认知能力,体育健康认知能力以及体育品德认知能力的培养。但在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境阻碍了学生体育素养的全面发展,本文从体育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教学形式、师资力量、评价机制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具体改革意见。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教学改革;实施策略

一、前言

我国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核心素养是修订课表的重要依据,核心素养理念渐渐被人们熟知。为了在体育学科教育中全面落实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我国体育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研究和实践之后,提出与体育学科特点相结合的具有体育属性的核心素养的理念———体育核心素养理论。但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受应试教育影响,导致学生体育课程减少,体育认知程度不够,身体锻炼缺乏,身体素质逐年下降,因此以体育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改革非常必要。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困境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中小学体育课程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理论教育缺乏;教学主体课程压力大,精力分散;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培训学习机会较少;教学评价片面,重发展轻德育;课程安排不合理,占课现象频发等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都进行了研究探讨,但因改革困境较多,难度较大,传统遗留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根除,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极有可能衍生新的问题,从而影响学校体育教学活动。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这是一项非常艰难的任务,但也是必须要进行的任务。

(一)体育教学内容困境

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较为片面,尤其是中学体育教学,受国家体育加试的影响,教学内容安排与各地区体育加试内容紧密相关,基本上就是篮球、足球、中长跑、立定跳远、百米跑以及包含地方特色的运动项目,仅仅是在体育运动认知方面进行了教学培养,体育健康以及体育品格认知方面的培养几乎为零。也就是说在目前的体育教学内容安排上,理论教学严重不足,实践教学内容单一,大部分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动机是体育加试的考核,而不是加强身体素质的需求。目前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仅仅围绕着考试内容以及学校发展需求来进行设计,无法展现体育运动的独特魅力,满足学生主体加强体育素质的需要以及迎难而上,不畏艰难精神的培养。

(二)体育教学形式困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技文化成果进一步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民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巨大的改变。但在目前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依旧是借鉴传统“动作示范+理论指导”模式,就以武术教学来说,教学内容以武术套路为主,教学形式就是教师通过将武术套路分解为多个基本动作,然后将这些基本动作按照课时计划安排进行教授,最后在统一串联起来。在教学方法上基本上都会采用示范教学法及理论教学法,长期以往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枯燥心理,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另外受天气影响,体育课程往往会被其他课程“侵占”或者是改为室内自习,完全达不到国家文件要求的每周2-4节。

(三)体育教学主体困境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把所有精力放到了如何提高学习成绩上,参与体育活动也是为了在体育加试中取得满意成果,以便于接下来的升学考试不受影响。这样的思想在一开始就没有把体育学科放到等同于其他学科的位置上,只着眼于眼前升学考试的“利益”,而放弃了体育训练给自身带来的长远利益。许多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不能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遇到困难的第一反应就是退缩放弃,甚至出现厌烦体育课程的现象,这就是缺乏体育品德认知能力的表现。另外辅导班以及课后作业占用了学生太多的课余时间,学生在放假休息期间也很难有机会进行体育运动,加上学校体育教学千篇一律,教育价值不强,直接导致学生对体育运动兴趣泛泛,终身体育意识更是难以培养。

(四)体育教学师资困境

教师是学校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环,随着义务教育的推广,学校加大的对教师的培训与强化,但因为体育课程与音乐、美术通通归属于艺术课程,不属于主流科目,所以师资力量并没有太多的加强。没有新鲜血液的浸入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导致体育教学形式较为死板,缺乏创新,更别说对学生体育健康与体育品格认知能力的培养,也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体育课程兴趣不高,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尴尬现象。另外由于学校相关领导对体育课程的忽视,体育教师专业技能不强,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固化,教学设计安排都是照搬照抄,教学流程一成不变,这样既不利于教师技能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五)体育教学评价机制困境

通过体育教学评价一方面可以观察学生的体育成绩,便于下阶段教学计划的制定,另一方面也可以展现教师的教学成果,便于判定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但就以目前的体育教学评价来看,更多的是形式化与表面化。教学评价的主要元素就是学生的体育运动成绩,对学生体育精神品格方面的评价则很少提及。也就是说学校体育教学评价单纯的以体育运动发展为中心,忽略了体育精神品格与体育健康知识的培养。这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学评价仿佛就是为了应付检查,走个流程,根本达不到指导下阶段教学工作开展以及改善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目的,同时也无法了解学生实际的体育需求,反而影响下一阶段体育教学的开展。

三、体育教学改革实施策略

体育教学改革要对症下药,一针见血,针对目前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主体、师资力量、教学评价以及课程安排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促进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一)教学内容改革实施策略

在教学内容上应融入多种体育元素,不仅仅局限于体育加试内容及地方特色体育项目,要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生理与心理条件,选择性的融入适合学生身体发展需要的元素。另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加强体育健康认知以及体育品格知识方面的培养,不仅要满足学生身体锻炼的需求还应该加强学生体育文化的认知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二)教学形式改革实施策略

教师在教学方法选择上要结合互联网的时代特性,借助多媒体及视频等方式来完善自身教学模式,虽然在正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太适合多媒体的运用,但在受天气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互联网教学模式,丰富自身教学形式,提高形式学习兴趣。另外在正常的体育教学中,也可以采用游戏法、情境教学法、拓展法等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避免学生产生学习疲劳感。另外在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下,可以在室内对学生进行体育健康知识以及体育品德文化的传授,加深销学生对体育文化的理解。

(三)教学主体思想转换实施策略

在学校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体育学科的认知能力,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如趣味运动会、球类比赛等)来展现体育运动的魅力,促使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一步步体会到体育锻炼的乐趣以及团结互助,勇往直前等精神品格的培养。另外要加强体育理论的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体育课程不单单限制在体育项目的学习上,还包含体育健康知识与体育精神文化。

(四)师资力量改革实施策略

首选学校领导以及教师需要转变体育教育理念,不能单纯认为上好体育课就可以促进学生在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认识片面化。另外体育教师定期需要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以及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等。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认识到自身在之前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典范。

(五)教学评价机制改革实施策略

教学评价机制要一改之前表面化、片面化的评价特点,将体育评价切实运用到体育教学环节中去,学校相关领导要对教学评价的重视,对各阶段的评价结果进行仔细考察与检验,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合理进行教学评价,不能脱离实际,应付检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指导阶段教学计划安排。

参考文献:

[1]刘杨.让课堂更有趣、学生更快乐———快乐体育在中学体育教育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236.

[2]肖欣.对职业中专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207.

[3]史尚礼.基于素质教育的初中体育教学初探[J].学周刊,2020(01):161.

[4]孙建刚,周超.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六安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22):95~96.

[5]郭冠群.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中“焦点问题”的质性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9.

[6]王夕兰.四川省深度贫困地区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9.

作者:赵晨阳 单位:吉林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