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体育教学中呼啦圈趣用的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学校体育器材应该发挥“一物多用”的功能,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基于一物多用,运用立体呼啦圈在教学中能够开展投掷、跑、跨、钻、绕等多种形式的运动练习,并能锻炼身体的柔韧性,丰富体育教学练习形式,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关键词:呼啦圈;体育教学;投掷;跑步;柔韧性
呼啦圈不仅在教学中适用于游戏活动,还可运用于大型的集体舞和表演操中。根据呼啦圈的形状和特性,利用胶带将六个呼啦圈固定成一个立体呼啦圈,体育教师可巧妙地开发出适宜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的辅助练习方法。
一、利用立体呼啦圈,开展投掷类的练习
小学一二年级的投掷训练指持轻物(如沙包)原地正面投掷或运动投掷等。而每项运动都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来支撑,学生反复进行素质练习往往会由于枯燥乏味而产生生理与心理疲劳。因此,学生在体验并掌握肩部带动手臂的甩鞭徒手动作后,可运用立体呼啦圈作为投掷筒来进行辅助性练习。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巩固技术动作,而且还能使学生克服枯燥乏味的心理,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其一,小沙包投掷。投掷练习过程中将立体呼啦圈放在中心位置,并在立体呼啦圈的四个方向相距3米~4米处各放置一个呼啦圈作为投掷点,四个学生分别站在各自的呼啦圈里往投掷筒内掷沙包。投掷练习过程中,四个学生同时进行投掷练习,完成后统一去捡小沙包交给各组下一个学生依次进行。一个立体呼啦圈有3~4人进行练习,四组就有12~16人同时进行练习,大大提高了课堂的练习密度,并且多次练习后可调整投掷点的位置来增加难度,而对于投不到立体呼啦圈的学生,也可以适当拉近距离,从而增加学生学习投掷轻物动作的自信心。其二,软式排球的投掷。对于投掷类的练习,立体呼啦圈不仅能用于小沙包等轻物,更能用于软式排球等球类,使学生在体会投掷发力的同时,丰富体育课堂活动形式。投掷过程中须将立体呼啦圈放在中心位置,还要在立体呼啦圈的四个方向相距6米~7米处放置一个呼啦圈作为投掷点,四个学生分别站在各自的呼啦圈里双手持软式排球掷。练习过程相同,对于能够掷入的同学,可增加难度调整投掷圈的位置,还可以尝试让学生单手投掷。体育练习形式多样对于技术动作教学的开展能起到促进作用。另外,为了防止一个学生扔另一个学生捡的情况出现,练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利用立体呼啦圈,进行跑与走的游戏
跑与走是人类基本技能之一,处于8岁~10岁年龄的学生,跑步是他们很好的锻炼方式,也是他们比较喜爱的一项运动。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跑与走的内容主要有直线跑、自然跑30米与50米、往返跑和各种走的练习等。因此,利用立体呼啦圈改进跑与走游戏,能够起到发展学生急停急跑能力的作用。其一,跑与钻组合游戏。在场地上沿直线每隔10米放置一个立体呼啦圈,让学生排成四路纵队每隔两秒依次出发,通过每一个立体呼啦圈,完成最后一个立体呼啦圈后从右侧直线跑回到队伍最后。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可以适当改变立体呼啦圈之间的距离,距离长,可使学生快速奔跑能力得到锻炼;距离短,可提升学生急停急跑的敏捷性,使学生移动速度得到全方面的锻炼。游戏中为了保护学生的身体安全,教师可在立体呼啦圈的底部与前后放置垫子,避免学生发生身体伤害。其二,小火车钻山洞游戏。立体呼啦圈可以个人进行游戏还可以小组进行比赛,如教师对“小火车钻山洞”游戏进行改编,利用立体呼啦圈作为小山洞开展跑与走的游戏,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帮互助、齐心协力的集体主义精神。练习中6~7名学生手拉手依次穿过场地中的立体呼啦圈,不能松开手。如此在不仅考验穿过的学生,还考验其他学生能不能很好地配合,快速又顺利钻过立体呼啦圈,从而使学生得到身体锻炼,也培养团结协作意识。
三、利用立体呼啦圈,开展身体素质的训练
除了在体育课堂中进行形式多样的游戏和辅助练习,利用立体呼啦圈还能开展针对学生速度、柔韧性以及灵敏性等方面的身体素质训练,这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一,柔韧性训练。学生的柔韧素质通过关节运动的幅度,也就是按一定的运动轴产生转动的活动范围而表现出来。充分利用立体呼啦圈的高度以及材质可以进行柔韧性训练,学生站在立体呼啦圈的一面,一腿跨过立体呼啦圈然后另一腿也跨过,接着再次跨过另一面,如此为完成一次,然后不同的腿交替按相同的动作进行返回。动作熟练后,学生可改变练习次数与频率,达到一定的训练效果。其二,灵敏性训练。学生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能够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运动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的能力称为灵敏素质。根据立体呼啦圈的形状,可采取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进行快速敏捷性练习。从指定位置出发,按照“前进→左侧横向移动→后退→右侧横向移动→左侧横向移动→前进→右侧横向移动→后退”的步骤,回到出发位置为一组练习。多次进行练习,可提高脚步灵敏性,这能为学生在以后学习各种复杂技术动作时快速适应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姜秀.呼啦圈秀出大舞台———铜山区柳新实验小学[J].体育教学,2018(02).
[2]王伟年.呼啦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教学,1999(02).
作者:戴彦重 单位:浙江省舟山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