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职业学校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为中等职业学校提升体育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体育课程任务,促进学校体育达到学生“健康第一”的总体目标,本文使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俱乐部制改革开展分析。研究发现,当前中等职业类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局限主要体现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课程关联性不强;传统体育教学模式难以体现学生自主性;传统体育教学模式难以凸显体育的竞争性特征;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灌输多、探究少。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势为课程设置相对灵活,更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学生意愿,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以体育竞赛为主线,更有利于体育精神的树立;学习与研究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在改革中应注意充分结合学校具体情况进行试点改革;积极引导体育教师参与到改革各项制度的制定;加强改革过程中学生、家长、教师等主体的意见反馈。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校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中等技术劳动者,此类人才的核心素养应该是以职业方向为核心的综合素质,而中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各类人才,应该是在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良好表现的综合型人才。体育运动能力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而当前我国中等职业类学校的体育教学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特别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其人才培养需求的现实情况下,需要对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更多的尝试和探索,使中等职业类学校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达成体育教学目标。
1中等职业类学校现有教学模式的局限
1.1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课程关联性不强
在我国中等职业类学校当前的体育教学模式下,尽管有部分学校进行了选项制改革,但大部分学校仍是采用与教材相对应的,统一安排课程内容的模式。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学生在某一特定项目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期与教师的变化,使教学内容关联性不强的问题出现[1],这不仅造成了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难以使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得以顺利达成。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课程关联性不强的问题,还体现在不能体现运动技能学习的客观规律,而只是在某一项目某一些运动技术的重复学习,使学生难以将技术转化为能力。
1.2传统体育教学模式难以体现学生自主性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类体育教学模式虽然是按照一定的经验和理论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总体安排,但是因其机动性差,导致本应成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不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挥其自主性[2],甚至不能根据自身喜好和特长来选择教学内容,学生的积极性也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不仅少了培养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机会,也容易造成对体育课的态度产生消极影响,是体育课堂教学仅仅是盲目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不能有效带动学生体验体育更深刻的本质。
1.3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灌输多、探究少
传统的中等职业类体育教学模式同其他文化课一样,大多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灌输,在体育方面来讲就仅仅是进行技术动作的讲解示范,在练习和纠错后,力求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大多是进行单向的信息传递,而几乎没有相互的交流。另外,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也缺少对运动技术运用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仅仅是学会动作,而难以在课堂外再次参加体育运动时得以较好地运用。
1.4传统体育教学模式难以凸显体育的竞争性特征
在中等职业类体育教学的传统模式下,由于课程安排相对固定,教学内容比较统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教会大部分学生相应的内容,而不能体现体育竞争性的基本特征,即在课堂中安排体育比赛的时间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参与体育比赛的机会少,而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深刻的体验体育竞争性的本质,使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确实促进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
2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势
2.1课程设置相对灵活,更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
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课程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依照不同运动项目运动技能学习的客观规律,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3],更能体现对学生情况和运动项目特征的重视。另外,俱乐部制教学还可以在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的前提下,个性化的进行教学定位、设置教学大纲、选择教学材料,使俱乐部教学更体现学生的需求。
2.2充分考虑学生意愿,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进行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和个人特长,选择相应的运动项目,这相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不仅充分的体现了对学生意愿的尊重,也有利于其积极性的保持,学生对自身喜爱的运动项目能够保持更高的热情,为他们真正融入体育运动,养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3学习与研究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在俱乐部制的体育教学班级中,由于整个学生群体都对某一项目有一定了解和较高热情,学生整体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逐步的进行自主学习,举行学习研讨和部分教学内容或自身进行比赛的统计和研究,不仅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学生在教学中更好地提供了学习运动技术和培养能力的机会。
2.4以体育竞赛为主线,更有利于体育精神的树立
有学者曾提出,应对学校体育教学进行专项化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从而养成经常参与运动的习惯。这与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特点不谋而合。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以运动项目为依托,着重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在教学中也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比赛,从而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体育精神。
3中等职业类学校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建议
3.1充分结合学校具体情况进行试点改革
中等职业类学校进行俱乐部是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基本情况,例如学生的就业方向,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统计等,另外,教师的因素也必须考虑其中,例如教师的成员结构,教师的技术水平和精力等,其次,还要考虑场地设施条件、器材条件等,只有满足俱乐部制教学模式需求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试点改革,从而逐步的进行过渡。
3.2积极引导体育教师参与到改革各项制度的制定
体育教师是教学模式下的能动因素之一,进行教学模式,还需要体育教师群体进行统一谋划,现代教学改革强调多方协商,俱乐部制教学改革同样要广泛征集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才能在教学改革中相对平稳的进行过渡。
3.3加强改革过程中学生、家长等主体的意见反馈
进行俱乐部制教学改革,还要建立与学生代表包括学生家长的长效反馈机制,将其意见定期的开展征集工作并进行讨论,使改革动态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内,避免俱乐部制改革流于形式,不能达到教学模式改革的初衷。
4结语
中等职业类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一环,未来,需要加强对其人才培养过程中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进行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根据学生兴趣进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实践,有利于中等职业类学校体育摒弃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病,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从而逐步达成健康第一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小明,邵斌,柏慧敏,等.大学“公共体育专业化”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探索——以上海大学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1):64-68.
[2]许剑.体育教学模式概念的系统分析——兼论体育教学模式概念的三元运行机制[J].体育与科学,2006,27(3):75-78.
[3]许斌,戴永冠.俱乐部制体育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4):45:117-121.
作者:钟海波 单位: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