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5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5篇)

第一篇: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

摘要:受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模式以及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现代化教学的需求,为了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需求,我国高校必须对当前的体育教学现状进行有效的改革,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人性化的教学理念,进而实现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以及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本文立足于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对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进行阐述,并且就我国体育教学的未来发展进行科学的展望。

关键词:人性化视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教学问题分析;发展展望

伴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教学改革对高校的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础性的体育知识,同时还要求站在学生的角度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开展人性化的教学[1]。本文主要对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进行探析,希望对我国体育教学的发展起到经济的促进作用。

一、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已经倡导人性化的教学模式,但是教师的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成为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当前我国很多的高校体育教师在入职之前接受的教育是传统教育模式,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喜欢创新,对新的知识以及新的教学方法缺乏学习的动力。教师的这种状态对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人性化的发展是不利的。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作为主导者如果不能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是不会取得有效的教学改革成果的[2]。

2、未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效统一

虽然人性化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改革中已经盛行,但是受传统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很多的高校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依旧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对于实践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实践教学能够充分的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意义重大。

二、当前人性化体育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分析

从整体来看虽然我国体育教学人性化改革效果不够明显,但是毕竟教学改革起步的时间比较晚,经验有限,教学成果不太明显也是情有可原的。即使这样,但是不能否认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人性化的改革还是取得一定的成效的。下面就当前我国体育教学活动人性化改革取得的成果进行具体的阐述:

1、在教学思想中渗透人性化理念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体育教学的新时代,再加上个人自身锻炼意识的不断提升,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活动更加注重人性化的发展。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也注意从学生角度出发,切实的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考虑。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人性化的教学理念,促使学生实现个性全面化的发展[3]。

2、注重科学的教学方式

当前我国高校会根据自身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科学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选择在本质上是以人为理念的体现,科学的教学方式不仅有效的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于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课程设置更加科学

基于人性化的教学理念下,我国高校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也更加体现人性化与科学化。很多高校课程的设置都是立足于自身的发展。不管是课程的数量还是课程的质量都比较丰富。比如在教学中会出现传统的体育方式如羽毛球、体操等,甚至还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方式比如武术、散打等,当然在智力方面也不会缺失,比如国际象棋以及围棋等。为了更好的与时俱进,我国很多的高校甚至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加入比较流行的元素,比如街舞以及瑜伽等。这种时尚流行元素的加入使得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4]。

三、人性化体育教学改革的展望

1、人性化教学理念的发展

当前,我国的经济文明以及社会文明都在很大程度上的获得了发展。在此背景下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这对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是大有裨益的,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人性化教学理念的渗透,就我国的体育教学的改革现状来看,人性化的教学理念将会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

2、教学方法得到不断的改进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改革不管是在教学方法还是在教学模式上都日益丰富,并且这些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不断的优化。在高校课程资源日益丰富的前提下,我国高校体育课程项目开设的数量也日益增多,人性化的教学理念也得到了的巩固。基于人性化的教学氛围中,体育教学的方法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学习方式也更加丰富。

3、教学氛围更加和谐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体育课程的教学氛围比较压抑,进而导致更多的学生不愿意学习体育知识[5]。但是基于人性化的教学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氛围更加和谐。这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吻合的。只有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当前我国高校体育人性化的教学改革效果不太明显,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并且人性化的教学发展模式将会成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为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承勋,韩永红,樊申元.终身体育视域下高校武术教学改革谈[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42-43.

[2]陈勇,王满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分析与展望[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08:87-89.

[3]苏焕龙,刘莉,李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人性化视角分析[J].运动,2013,06:101-102.

[4]朱二刚,马倩,杜天华.体育权利维护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实现路径[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6,03:50-54+64.

[5]许定国,易树平,张雄,董凌燕.基于目标管理的公共体育课程综合改革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15,05:72-76.

作者:程婷婷 罗铮子 单位:扬州职业大学

第二篇: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分析

摘要: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在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之外,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行为方法、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体育文化作为体育的精神载体,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小觑。体育教学想要真正突破传统教学思想和模式的束缚,就要令体育文化真正渗入高校体育教学。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文化;必要性

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已进行多年,然而从当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来看,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究其原因,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目光仍旧集中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却无视大学体育教学在精神方面的贫乏。在当今的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必须要站在时展的最前沿,把握体育文化发展的新特点,并利用文化的导向作用,全面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1体育文化的概念与作用

体育文化是一切体育现象和体育生活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与人的体育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体育文化属于文化范畴,它与其他文化一样,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意志、观念、精神,规范着体育行为的进行,也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影响。在高校层面上,体育文化通过高校师生在体育授课与学习、体育生活的实践中得来,既是体育文化的一部分,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体育文化通过校园内的各项活动、各种体育实践行为得到传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体育信念、体育道德,具体如下。

1.1体育文化对学生心理产生积极影响

体育运动是人类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的活动,这种行为中包含着强烈的情感意识因素,其中一些情感是可以浓缩概括为优秀的体育信念、体育精神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文化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加理解体育运动的精神内涵,产生强烈的情感动力,更加有激情地投入到体育的学习中。

1.2体育文化培养学生的优秀体育素养

高校体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流于表面地使学生掌握运动项目的技巧,而是要使学生形成优秀的体育素养,树立“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等思想,真正理解体育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体育技术动作的教学,学生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掌握了动作和技巧,但这种记忆不可能是永久的。只有进行体育文化教育,使学生理解体育动作技巧背后的深刻内涵,体会体育技术与体育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进一步去理解体育运动所蕴含的独特的精神意志,并自发地将这种神圣的情感刻在内心,最终发展为自觉的体育素养。

1.3体育文化有助于高校德育的进行

文化具有导向性作用,体育文化也是如此。优秀的体育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身心,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健康心理的建构,同时将体育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的进一步自我完善提供保障。

2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文化的缺失

运动技能、体育知识和体育意识是体育教学的三个基本维度,任何一个维度的缺失必然会带来体育教学的偏颇。然而如今的高校体育教学往往明显偏重于运动技能的教学,这是由于技能教学具有考核标准明确、教学内容固定、收获对学生的体质发展的效果明显等特点,便于实施。过于偏重技能教学的后果就是学生缺少对于体育的基本理解,依旧将体育概念与跑步跳远、足篮球等具体项目挂钩,并不把体育视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体育文化修养及其低下。造成这种现状的最大缺口,就是体育文化的缺失。加强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必须要重视体育文化对人的塑造功能,使文化的熏陶与技术教学相配合,进行全面地培育。体育教学本该是一种整体性的教育活动,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身心整体的体育文化修养。只有当体育文化修养得到良好的训练后,学生才会具有自觉的意识去进行体育锻炼、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实现“终身体育”思想的真正扎根确立。

3将体育文化融入体育教学改革

3.1注重当下体育文化发展潮流,紧跟趋势

体育教学改革要与当下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创新结合起来。改革就是革命,是一个不断前进发展的过程,高效体育教学改革必然要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必须从中吸收优秀的资源来丰富自身,既适应社会的需要,也适应学生的需要。同时,体育教学改革也要不断地进行自己内部的发展和完善,不断创新理论和方法,随体育文化共同发展,齐头并进。

3.2重视“轻体育”发展方向

轻体育是一种轻松、愉快,运动量相对较小,自由、简单的体育活动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现代社会休闲体育的主要活动载体。随着体育文化的发展、体育运动的全民化进程,轻体育日渐成为社会体育的主流,得到人民大众的认可,其影响之大,必然应当成为大学体育教学中不能忽视的一部分。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喜爱新奇事物的特点,相对有趣的轻体育项目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积极地参加到活动中来,使他们在体育运动中更容易收获快乐,这是符合体育文化的内核的。当然,轻体育只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值得重视的发展倾向,它过于偏重娱乐性,缺少严肃性,必然是不能取代传统体育项目的地位。

3.3进行文化熏陶式教学

将体育文化与体育教学改革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采取与技术动作教学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重视师生间的对话与交流,重视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的作用,营造一个充满良好氛围的空间,使学生在一个崭新的情感状态下去接触体育文化、理解体育精神,比起操作和练习的教学训练,更将重心放在感受、感悟上。这也要求教师淡化对于学习成绩的评价,转而注重学生在该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的丰富度,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使体育文化走进学生的心中。

3.4学校硬件设施的改善

学校的硬件设施是体育教学工作得以开展的基础。若想开展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仅依靠原有的传统体育设施是远远不够的。体育文化的宣传更多地需要在校园媒体平台上进行,以长期性、综合性、多样性为宗旨,营造校园内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例如:可以使用校内宣传栏及橱窗来张贴海报,以及通过校园网上传优秀视频与资料,供学生进行了解。另一方面,传统的体育场馆设施也需要做到相应的加强,支持学生进行自主的体育运动及活动,否则体育文化的宣传就成了一种徒劳。

3.5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文化既是校园文化有机的一部分,也是体育文化中重要的成分。通过校方组织举办体育文化活动,既是宣传体育文化、发扬体育精神对大学生的熏陶作用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促进校园气氛和谐的有效方式。首先,校方应着重组织举办体育文化节。体育文化节不同于校内运动会,它注重文化气氛的塑造与精神气质的传扬,而非竞技比赛。通过丰富多彩的展示性内容与有趣且简单易懂的游戏活动形式,使全校的师生都积极参与进来,丰富自身体育知识、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并拥有一个舞台去展示自己的才艺、表达自己对体育的理解与内心情感。其次,校方也应重视校内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的建设,加强这些组织的影响力、竞争力。体育俱乐部与社团通常由爱好体育的学生自发组成,他们为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投身实践,其热情与行动力是不可小觑的。校领导应加强对这些社团的建设,首先要以体育文化精神为指导,引导其正确的活动和发展方向。其次要加大对这些社团的体育资源的投入,支持他们更好地进行自身的宣传与建设,多多参与进全市、全国范围内的相关体育比赛活动,扩大自身影响力,更好地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苏华.高校体育文化发展初探[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11-112.

[2]袁懿,李小荣.高校体育教学与体育文化之我见[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2):92-93.

[3]贾佳.当代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20):101-102.

作者:殷培红 单位:塔里木大学

第三篇:高校学生体质与体育教学改革

摘要:主要运用测试法、数理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要求对新疆塔里木大学2014-2015级学生体质进行测试,分析学生体质的变化趋势,针对新疆高校现行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为新疆高校学校体育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和形成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新疆高校;学生体质;体育教学

0前言

学校体育是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历史时期,体育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也必须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标准是衡量学校体育科学发展的依据之一.新疆作为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其体育教育的改革还滞后于国内其他发达地区[1].因此,依据新疆高校学生体质的动态变化和教学实际,建立适合新疆高校的体育教学,形成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塔里木大学2014-2015级学生作为测试对象,总共2000人,其中男生1200人,女生800人,平均年龄19.23±0.71.

1.2研究方法

1.2.1测试法

以《标准(2014年修订)》为测试标准,对监测样本进行了现场测试,测试指标包括: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身体机能(肺活量),身体素质(男子一分钟引体向上和女子一分钟仰卧起坐、男子1000m和女子800m、立定跳远).

1.2.2对比分析法

将样本测试指标和全国大学生体质标准均值比较分析,为新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1.2.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所测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身体形态指标现状分析

身体形态是反映个体身体发育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指标之一[2].从表1看出,14-15级男、女生身高平均值为172±4.36cm,158±3.83cm,男、女生体重平均值为57.71±6.96kg,51.72±4.83kg;其中男生身高均值高于全国均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生平均身高高于全国均值0.1,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女体重均值低于全国均值,分别为0.5,0.82,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从总体上肯定了新疆高校近几年来的体育教学改革对促进学生身体形态的发展是有一定效果的.

2.2身体机能指标现状分析

肺活量是评价呼吸机能的重要指标[2].表1显示:14-15级男、女生的肺活量均值分别为3931.68±621.48mL,2443.89±487.6mL.分别比全国均值低56.31和63.48,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新疆高校大学生心肺功能与全国均值相比有一定的差距,造成这一原因在于新疆学校体育教育的落后,教育方法陈旧和单一,学生对健身的需求无法满足,特别是女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学.

2.3身体素质指标现状分析

身体素质是评价大学生体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反映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水平和运动技能水平[3].表2表明,14-15级学生男生上肢力量的男生引体向上、腰腹力量的女士仰卧起坐的均值分别为12.87±2.84,19.76±3.11,比全国均值分别低3.8和1.48,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新疆高校男生上肢力量和女生腰腹力量素质有待加强.反映学生下肢力量爆发力的立定跳远男女均值为231.61±16.86,171.19±15.78,比全国均值低0.49和0.22,经统计学检验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反映学生耐力素质的1000m(男)和800m(女)均值分别为247.93±45.99和259.86±33.94,比全国均值高15.72和16.5,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新疆高校学生耐力素质较弱,需要加强.综上所述,新疆高校学生身体形态指标表现出好的发展趋势;机能指标的肺活量和全国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下降比较明显,特别14级下降明显;身体素质的男生上肢力量和女生的腰腹力量下降明显和全国有显著性差异,其他和全国基本持平,耐力素质同全国相比呈现显著性差异.在所有指标中15级均好于14级,这充分说明了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暴露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薄弱环节.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和健康,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应受到社会各界重视.

3新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策研究

3.1根据学生体质变化情况设置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及目标

青少年的身体素质随年龄的增长在提高,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素质的提高是保证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基础,所以体育锻炼是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质的测试显示新疆大学生身体素质较差的现状,首先,要根据新疆区域的实际和学生体质现状明确教学改革方向,把“健康第一”的理念始终贯穿于体育教学改革当中.其次,教学改革要以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基础,把体能训练贯穿于体育教学始终,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3.2转变教法旧模式,建立新体系,实现科学化的体育课程新体系

新疆高校大部分体育课开设在一、二年级,并且每周只有一次课,而且学生选取不同的体育项目,每次课都是学习运动技术,对于基础素质练习较少[4].因此,根据新疆高校学生体质现状,改变重技术的旧模式,建立全新的科学的健身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学生潜力.根据学生的爱好、需求和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需要组织各种类型体育课.另外,应加强体育课的课时,要在高年级学生中开设体育选修课,使学生保持必要的体育锻炼活动,保证后期阶段的学生仍有健康的体格.

3.3提高体育理论教育和体育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理论指导实践,体育理论是体育实践的基础,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体育理论的普及,让学生首先对体育的基本概论、基本原理有所了解,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参与体育运动是为身心健康、增强社会适应、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活动,而不是单纯的增强体质的手段.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体育课的延续.因此,新疆高校应在体育教育改革目标制定中把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实施学校体育目标的重点和主要途径.

4结论与建议

根据学生体质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出新疆高校大学生女生的身高、男女生的体重等身体形态以及立定跳远等素质与全国大学生基本保持一致,肺活量、耐力素质及男生的上肢力量、女生腰腹力量等方面与全国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15级学生比14级学生体质好.因此,根据新疆高校学生体质发展趋势,教学改革应制定科学的教学体系;转变教法旧模式,建立新体系,实现科学化的体育课程新体系;加强体育理论教育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和管理.

参考文献:

[1]宋正刚,我国高校学生体质测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22(6):14-15.

[2]于红妍,张亚平,常冬青.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效果的真实性评价设计[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5,9(2):7-8.

[3]杨伟林.中学生弹力带健身操创编与健身效果的实验研究[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1.

[4]杨伟林.新疆南疆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机制建立与实践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4,11(1):98-99.

作者:杨伟林 单位:塔里木大学体育部

第四篇: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摘要: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识理论,对高校体育教学理念选择与体育教学主体确立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基于传统高校体制教育观的弊端与新型高校健康教育观的形成,建构主义强调体制教育观与健康教育观的融合;基于教学效能与教育本质论断师生之间的关系,建构主义要求新型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确立。在建构主义的引导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策略乃是主客观结合、内外部整合、宏微观融合。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建构主义的引入对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丰富的理论内涵不仅能够指引整体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且对具体学科的教学工作也起到指导作用。在微观层面,建构主义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能够产生一定的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对体育教学理念选择、体育教学主体的确立、体育教学策略的选择等方面的指导意义。

1建构主义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价值

1.1建构主义在高校体育教学理念选择中的价值

建构主义对高校体育教学理念的创新选择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为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要求教师转换角色,由传统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组织者与促进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其具有较强的社会化意识。建构主义能够为教学增添情境、互动等要素,满足学生增长知识与技能的需求,对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观的转化,丰富高校体育教学文化内涵,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目标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在教学理念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误区,需要汲取科学的体育教学理论,满足时代与社会对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建构主义所提倡的思想恰好符合当今高校体育教学所需要的生态化与人文化的相关要求,立足于理智、辩证的原则,在实践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个性,兼顾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将体育教学复归生态化,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这是高校体育教学理念的最大应用价值。

1.2建构主义在高校体育教学主体确立中的价值

建构主义在理念层面为高校体育教学确立了核心价值导向,从理念中提取相关观点,不能发现其也为高校体育教学主体的确立提供了重要依据。建构主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重新确立两者之间的关系。基于建构主义理论,高校教学活动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与学习的能力,而这一教学模式必须保证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学目标、教学设计都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兴趣、需求进行规划,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引领作用,改变传统的控制教学活动展开的角色。体育教学活动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存在一定差别,其更加强调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对于大学生来讲,体育教学的意义不只在于促进其增长体育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领会体育精神,认识体育活动对于人生发展的意义,教师从中不仅扮演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而且是体育精神与理念的引领者,其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选择适宜的体育项目,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更加彰显,而要实现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必须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2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两种观念

2.1传统高校体制教育观的弊端

受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影响,我国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在目标设定、内容选择、方法应用及思想贯彻等方面依然保留着苏联模式的特点,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渐具有符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模式。但是,就课程选择上看,我国高校仍以西方竞技体育为主,将主要教学精力放在了学习体育的技术上,形成了以竞技体育项目的技术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是我国长期体制教育的影响,其形成的体制教育观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根深蒂固。传统高校体制教育观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忽视学生的兴趣与个性特点,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与兴趣因材施教,教师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对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制约了学生的兴趣发挥与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挥。同时,在传统高校体制教育观的作用下,体育教学考核的标准过于统一,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对体育教学观念、内容选择的重要性。“学生在目前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在短时间内,所学习的内容繁杂而浅显,没有根据自己的喜好掌握1~2门运动项目的运动技术和技能,更形成不了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和锻炼习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严重脱节。”[1]

2.2新型高校健康教育观的形成

随着传统高校体制教育观弊端的不断涌现,转变高校体育教育观,形成符合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观念已迫在眉睫。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场域不能只局限于学校的范围内,必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使学校教育的内容与学生毕业后的生活相连接,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期间掌握几种体育知识与技能是远远不够的,伴随着毕业后工作与生活压力的增大,如不形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便失去了高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出台了学校教育加强健康体育教育的相关政策,主张全面实施的素质教育,形成高校体育健康教育观,改革传统体制教育的固有思维,将健康理念贯彻到体育教育过程的始终,确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体育教育的核心目标,这是保证学生健康生长的基本条件,也关系到民族体魄与国家竞争力。“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其掌握一至两种体育技能和终身锻炼方法,是实现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目标价值取向从社会价值转向个人价值,多元化转向自主运动能力培养的有效方针。”[2]在高校健康教育观的指导下,需要不断加大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转变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与兴趣,将终身体育与健康体育紧密结合。教师主要扮演引领者的角色,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突出对学生的健身、健美等内容的教育,改变重视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打造高校的健康体育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2.3体制教育观与健康教育观的融合

高校体育健康教育观的形成对传统体制教育观产生了较大冲击,但两种观念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关系,科学的高校体育教学观是两者观念的整合,保留体制教育观的优势,同时广泛引入健康教育观的主流思想。在两种教育观的作用下,高校体育教育面临大范围的改革,以课程设置为例,在健康教育观的主导下,高校体育课程要与时展与社会要求相适应,并结合高校学生的自身特点,把竞技性与健身性、娱乐性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兴趣,多增设健身体育项目,附之竞技体育项目,制定弹性的选课体制,以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终身化的体育锻炼意识为目的,满足社会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要求。但是,不能一味注重健康教育,而忽视了课程设置的整体性,不能破坏高校教学的正常秩序,体制教育观能够在这方面给予保障,必须巧妙运用两者观念的优势,发挥其最大功效。实际上,两者教育观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能否成功融合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在体育教育活动中能力的发挥。高校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身的职责,认真剖析教学中的每个环节,明确教学中存在的各个问题,不断树立健康教育观,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转变思维方式,充分理解高校体育教育“健康第一”的重要意义。教师在树立新思想的同时,也要辩证的看待传统体制教育观的重要价值,根据实际教育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教学工作,不能够忽视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3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主体确立

3.1以教学效能论断师生主体关系

教育效能是指检验教育有效性的程度指标,教学效能是教育效能的重要部分,也是对教师实际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检验,通常能够根据这一指标论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价值发挥程度,也可以以此论断师生之间的主体关系。基于教学效能的研究领域,增进师生之间的主体关系,尤其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注重教师的认知性教学行为,注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产生的互动关系。许多学者运用人际关系模型来概括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研究在这一模型下,采用“顺从”与“协同”不同的方式对教学效能产生的影响,检验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关系程度。实际上,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对教学效能的监控与检测能够改变师生的关系样态,提高教学效能必须转变教师为中心的角色地位,提高其引导性价值,并给予学生的情感性关怀,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3.2以教育本质论断师生主体关系

关于师生主体关系的论断,许多教育理论都做过相关的阐述,从上世纪中后期开始,分别经历了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及双主体论。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框架下,认为教育的本质便是教书育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关键,“严师出高徒”的理念被绝对化,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也不例外。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主要可以囊括三种类型:其一是过于突出教师身份,以师道尊严支配权力的高压型;其二是过于盲目认识教师角色价值,缺乏对学生管理的责任意识的放任型;其三是利于手中各项权力,事无巨细安排学生各项事宜的管制型。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受特定时期的教育本质观影响的,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不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导致教师难以正确认识自身的角色定位。随着哲学认识论的深入,对教育本质观的论断产生了变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重视,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发挥着主导性作用,而学生具有选择教学内容的权利,并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与特点,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在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绝对性权威被弱化,并逐渐形成了相互理解与宽容的主体性关系。在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现实背景下,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论更加符合体育教学的特点,也是对教育本质观的全新解读,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对于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来讲,便于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打成一片,既赋予教师一定的主控权,又使学生拥有足够的选择空间。

3.3新型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确立

在传统的哲学理念中,教育活动只有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主体间性的概念并没有被引入。事实上,随着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人的主动参与性与创造性被极力重视,教师与学生都在教育活动中都扮演重要角色,需要从不同视角赋予其主体的地位。在体育教学改革中,新型主体间性师生关系是变革的主要趋势,从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上讲,不仅要在认识层面将其视为体育教学活动重要主体,并要遵循学生主体的发展规律,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打破传统哲学对于师生关系的认识。在现代哲学理念的指引下,转变学生的角色定位,由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认识者、学习者、被教育对象,转变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确立其主体地位。“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一方面进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身体教育,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在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3]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不只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从认识与实践双重角度互相视为主体,从根本上抛弃主客体关系的哲学观,把体育教学活动看作主体间的交流,重新界定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职责,形成对新型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完整认识。

4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策略选择

4.1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客观结合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便是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形成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养成良好的体魄,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改善生活方式,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真正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主客观因素的结合,即从主观上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客观上设计科学的教学制度,加强各项体育设施的投入。“对于每一位大学生来讲,掌握1-2个运动项目的技术与技能就足够,没有必要什么项目都接触。”[4]从我国目前的体育教学情况上看,多数学生受制度的限制,无法完全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只是被动接受体育教学,达不到体育教学的目标与效果。因此,高校要努力实施弹性的选课制度,充分放宽可选择的体育项目范畴,实现多元化体育目标载体,学生可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基础水平、不同的需求自行选择体育项目。高校要针对大学生不具备接收多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现状,对应试体育项目进行改革与调整,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以俱乐部或社团的形式,激发其对体育项目的热爱,高校体育并非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全面的体育项目,而是在体育活动中体会乐趣,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教师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转变教学思维观念,提升教学能力,引导学生从主观上热爱体育运动是高校体育教师不断思考与加强的重要方面。

4.2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内外部整合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便是整合内外部资源,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方式的转变、内容的调整。建构主义强调要利用情境、协作、互助等教学环境要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丰富体育教学的形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这些教学环境要素的构成是在具备良好的内外部资源基础上实现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学的内部资源是指在教学体系范围内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等人力资源,各种体育设施等硬件资源;影响高校体育教学的外部资源是指在教学体育范围外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体育教学相关制度,以及政府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等。整合内外部资源符合建构主义的价值理念,根据外部政府的政策,以及高校的具体教学改革措施,结合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特点与要求,设置与之符合的高校体育教学制度,不断加强体育硬件设施建设,最重要的是整合教师与学生等人力资源,使其转变思维观念,在符合政策与制度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具体体育项目为学习版块,并不断尝试完成技能习得,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4.3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宏微观融合

建构主义除了在传统的学习观与师生观上给予一定的启迪,同时提供了一个研究问题的全面视角,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审视。首先,从宏观层面分析,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需要全面贯彻十八大以来,我党关于进一步落实加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的政策,适应全民健身的热潮,在体育教学中积极贯彻终身体育的理念,帮助学生良好的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加强体育教学活动与社会体育活动的联系,从宏观层面促进体育教学的改革。其次,从微观层面分析,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觉悟与能力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效,对教师的培训是重要的策略。另外对体育教学的相关评价过于固化,建构主义认为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与经验体会都是不同的,统一的评价标准并不具有科学性,这就要求在微观层面建立多样化、多维度、立体式的评价系统。“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活动的展开需要依赖于一定的评价技术与手段,对评价过程中的各项指标与设定的变量进行比较分析与价值判断,这一环节是能否保障评价公正性的关键。”[5]实际上,最为重要的是宏观与微观层面的融合,以宏观层面内容为指导,确立改革的方向,以微观层面内容为抓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小梅,李军汉.浅析健康教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136-139

[2]马金凤.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2):105-109

[3]周冰.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缺失及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4):94-96

[4]赵京华.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江苏高教,2008(6):88-89

[5]魏胜辉,颜海波.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异化与规划[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5):10-13

作者:安妮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第五篇: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表现为“工具论”的国民体育的价值取向逐渐减弱,而“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人文体育价值观逐渐增强。体育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催促我国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由单纯的、统一的、工具性的“应试化”的体育教学向凸显个性特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文体育教学转变。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人文体育

人文体育是新时期人们重新认识我国体育的新视域,将其与传统的生物体育相对提出,旨在强调体育的人文内涵,突出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我国传统和现有学校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是“身体的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而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这显然不符合人文教育观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思想[1]。在当前体育教育改革的环境下,应把握时展的脉搏,树立人文体育思想,创新高校体育教育,实现高校体育从注重技能的科学体育观向促进身心发展的人文体育观转变。

一、人文体育思想的形成

回顾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现代体育也随西方文化的入侵传入中国,清朝末年,洋务派通过引入兵操等手段开启了我国近代体育文化的大门,兵操成为19世纪初学校体育的主要内容。由于中国历史背景和国情与西欧不同,因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体育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也没有一个能概括各种体育活动的概念或术语。在《体育之研究》(1917年)一文中指出:“体育者,人类自养其身之道也,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这是我国最早解释“体育”一词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1922年颁布新学制以后,我国学校“体操科”改为“体育科”,内容由兵式体操改为田径、球类等运动和游戏,把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加以实施,“体育”也就代替了原来意义的“体操”[2]。由于中国人民饱受列强的欺凌,为了洗雪“东亚病夫”的耻辱,取得民族独立,民族主义依然是国人高度认可的精神价值。在这个时期的体育文化中,社会功利化表现突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体育事业也得到迅猛发展,这个时期体育领域表现出以培养世界大赛的冠军为最高目标,统一动员和调配全国的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来夺取竞技体育的好成绩的“举国体育”,国民体育表现为“工具论”的价值取向。伴随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对外交流的增加,受国际奥林匹克精神的影响,人们开始思考“举国体制”下办体育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着体育的军事、政治功能逐渐弱化,全民健身运动逐渐兴起,“以人为本”的人文体育观逐渐形成。新世纪我国推行素质教育,体育的教育功能发挥巨大作用,为完善体育教育功能,一些专家学者相继提出建设性思想,稳步推进体育教育改革。胡小明在《人文体育观的渐进与生物体育观的淡出》一文中正式提出“人文体育观”,旨在关注体育中“以人为本”的精神;继而学者们开始对“生物体育观”、“人文体育观”展开讨论,周西宽在对体育基本观念的研究中提出:“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和体育生物科学是体育的两大科学基础,前者的应用往往影响体育的发展方向,后者的应用则往往决定体育发展的实际效果和水平。”王汉华在《人文精神“解读”》中认为人文精神的概念包含人本主义层面的内容,即对人的关怀、尊重和对人的主体性的期盼和高扬[3]。总之通过对人文体育观的研究,使“体育的文化属性”在体育发展理论中凸显出来。人文主义的特征从教育学角度讲,它试图通过对人文学科的学习来解决“心灵”问题,即人文知识性的东西转化为“精神”层面,以达到人的全面发展[4]。“人文”精神反映在体育上,表现为尊重人性、人生、人权、人的本质以及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地位,以身体活动的方式提倡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价值,要求体育成为个人享有的一项权利,体育成为个体的需要,是人生的组成部分。“人文体育”是指人文主义的体育,它是尊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方式,既要求发展人的体力和技能,也要求把人的情绪、态度、理想、意识等作为教育价值取向的重要内容。当然,支持这一观点的精神思想就是“人文体育思想”。

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贯彻人文体育思想的必要性

(一)贯彻人文体育思想是高校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在现代的体育教学观里,突出“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培育身心完美的高素质、能力型人才是重要任务。因此,体育的人文思想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在这种形势下,教育部也修订了新的教学指导纲要,把“体育课”修改为“体育与健康课”;把“达标”修改为“体育与健康合格标准测试”,充分体现了“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传统教学中,体育教师处于体育教育的中心地位,单方面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弱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育教学模式单一,只重视课堂技术、技能的传授,考试也是检测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手段,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体育技术、技能的机器而已。受这种应试教育的束缚,使得学生的主动创造意识无法得以体现,学生自身个性特征与自我发展得不到保障,从而无法贯彻体育教育思想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因此,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应引入人文体育思想理论,从改变传统体育教育观念入手,加强体育教学理论创新,打破体育教育中的技术、技能传授观;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思想的认识,不断学习新知识,进行人文理论研究;结合体育教育目标,使学生除了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意识,不断满足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全面发展。体育的生物观向体育的人文观转变能够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现代体育教育必须更加重视“人文精神”的作用,人文体育思想的理念会使大学生的体育活动与社会生活和谐统一起来。通过积极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健全人格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树立终身体育观,让体育服务于人和人类社会,这是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贯彻人文体育思想能促进高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人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高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体育教育的功能化转变催促我国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高校体育教学的“应试化”必须得以改观。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高校体育才能健康的发展,而可持续发展中最深刻的内涵在于体育的人文本质,体育教育离开了人文精神,必将走入歧途。近些年人们对人文体育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人文体育观念正逐步得到贯彻和普及,无论是中小学的体育改革还是对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解,体育教学渗透健康内容,越来越人性化,以教师为中心的体育课教学逐渐得到改观,全民健身日益得到重视,休闲体育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渗透着人文精神的体育教学理念得到较好的发展。

1.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是高校体育发展的主旋律

《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指出“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这就意味着发展要以人为中心,要弘扬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人的全面发展是21世纪的主题。体育教学是促进个性发展、完善身心、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体育发展对实现人类发展起到建设性作用。新世纪的体育事业将融入“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成为人类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事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成为新时代高校体育发展的主旋律。高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大学生最终成为有主体意识的社会人,即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以人为本”教育思想是对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社会本位的打破,实现社会本位目标和学生本位目标的统一;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目的地去获取体育的知识、技能,增强运动兴趣、提高体育能力,不断满足全面发展的需要。

2.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能推动高校体育人文创新体系的构建

高校体育人文创新应突破整个学科体系中“知识学习”与“运动实践”两分法,区别“文化”、“知识”、“能力”、“技术”等不同意义上的体育内涵,试行“体育文化—体育知识—体育训练—运动技术”的四组合施教系统,实现其体系创新对学生的艺术哺育与审美吸引以及对社会的人文化育和健康引导,实现对当前教育改革的人学建构和人文体育建设的文化奠基[5];实施高校体育中“育体”、“美体”、“育人”、“育心”四个方面的创新,塑造学生成为能适应社会又全面发展、人格完整的高素质人才。

3.“终身体育”观在高校人文体育发展中具备核心价值

终身体育是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它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终身体育已成为现代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着现代人的生活意识和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高校体育目前在运行机制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培养目标本身缺乏可持续性,当学生出了校门便失去了与体育的联系,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大为减少,包括在对我国体育人口的统计上,在校学生仍占有较大比重。这些表明,真正实现体育社会化还有较大差距。高校体育要不断改革,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改革的执行者,首先要加强理论探究,转变思想,把人文体育思想贯穿到教学实际中去,使“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体育课”得到彻底改观;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使学生自觉从事体育锻炼,达到锻炼促健康,健康促发展的良性状态,从而树立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同素质教育、全民健身相统一的,高校体育应该把封闭式教学转向开放式教学,加强与社会的交流与联系,加快体育社会化进程,这也是新时代体育发展的要求。高校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体育事业的发展进行资源储备,产生出终身体育的执行者和建设者的基地。高校贯彻人文体育思想对推动全民健身意义重大,是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高校人文体育的体制机制和课程建设

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反映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人的本能需要,再现了体育运动人文关怀的理念,突出了高校体育教育人性化的宗旨等。高校体育教育应紧紧围绕《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进行实施,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行为意识、掌握运动技能、树立终身体育观念。教学大纲的设定应围绕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生存水平的发展需要、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彰显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的人性化特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人文体育要有创新的体制机制作保障,人文体育课程结构应突出多元化、复合型结构的特征,形成显性体育课程和隐性体育课程的协调统一,使课堂教学、课余锻炼、运动训练及竞赛、各种休闲体育活动、体育学术沙龙、社会实践等相结合,从内容、形式、时间、空间等方面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得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能够做到自觉锻炼、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身心愉悦地进行身体活动。

(一)加强高校人文体育的体制建设

学校应建立科学的、适宜于发展学生人文体育思想的管理体制和领导体制,使体育课程能满足对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各级领导应积极组织学生的文体活动并参与其中,运动场上时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带动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把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到实处,以体育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发展,使学校的综合实力得到提高。

(二)夯实人文体育的物质基础

评估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是体育场地及场馆设施是否达标。体育活动场所和体育人文、艺术环境是体育隐性课程的物质基础,高校体育教育应有必备的体育设施。结合体育设施可从多角度出发,开展众多运动项目,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6]体育环境好的学校,彰显着强烈的体育文化氛围和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从而影响着学生的良好体育观念及行为。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依据《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制订并执行体育课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案。体育教师上课过程中要突出人文思想背景下的学生主体地位,保证学生课堂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地让学生亲身体验行为过程,通过自身实践,获得真实本领。教师通过设计课程,把程序化的学习过程变成探究式、启发式的实践过程,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使被动学习过程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的主动学习过程,这样学生会积极思考、自主发挥,有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开创性思维,有利于对学生体育教育目标的达成。

(四)开展休闲体育活动

开展休闲体育活动、丰富体育课程。休闲体育是高校体育隐性课程的表现形式,人们在闲暇时间内,自愿选择某种身体活动来追求快乐体验,从而为全面发展自己提供精神财富动力的一种积极生活方式[7]。高校可以以院、系为单位组织学生休闲体育活动,确定自己的优势、特色项目,开始是有组织的,逐步过渡到学生的自觉行为,和《体育与健康锻炼合格标准测试》相结合,形成班班有体育、人人有项目的体育第二课堂。开展课外休闲体育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培养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五)开设人文体育理论课程

开设体育文化选修课应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能使高校体育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是对体育教学课程的补充。加大对学生体育文化的传播,是提高学生体育文化修养的必要手段。就笔者的初步调查,真正开设体育文化选修课的学校并不多,首先体育管理部门及体育教师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另外广大体育教师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用理论探究、理论创新来促进人文体育的发展。

(六)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教学评价上,淡化由技能、身体素质等方面展现出来的“锦标主义”,应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愿、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健全发展,强化激励、发展功能,使学生能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达到由评价促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卢伟,林顺治.以“人文体育”理念探究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20):96-97.

[2]何勇.中国近代进步体育思想的形成研究[J].学术探索,2012(7):90-92.

[3]冯霞,尹博.人文体育观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5-27.

[4]陈瑞玉.对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人文体育思想的认识[J].体育与科学,2009(3):93-95.

[5]杨薇.推进高校体育人文创新教育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9):60-61.

[6]宁雷.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现状与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4(6):85-87.

[7]张杏波.高职院校休闲体育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19-22.

作者:徐学峰 田福勇 单位:保定学院体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