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实践活动中特殊教育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数学实践活动的意义
第一,教师角度,数学实践活动课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是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特点。通过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这些活动要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想得出,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孩子角度,在孩子们的眼里,数学实践是轻松的,也大都经历探索和体验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和其他学科之间联系的活动载体,是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加以综合应用的一个组合内容。
二、如何实现数学实践活动
1.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身边的事物更加感兴趣,实践活动课应比一般的数学课更生动,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情景,以便于学生在他们所熟悉的情景中,兴趣盎然地主动获取知识。如“在一分钟能做什么”一课中,联系学生经常看动画片、喜欢听音乐的特点,看动画片、听音乐,体会一分钟有多长,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情况,安排在一分钟之内跳绳、踢毽、拍球、仰卧起坐,写汉字、做口算题等多种活动,这些活动是学生平时所熟悉的,因此,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轻松地体会了时间的长短。通过实践活动课,引导学生自己主动获取信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在实践活动中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作用与价值。学生在实践活动课中巩固知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在解决问题实际需要中涉及过去所学的知识,因此,对这些知识记忆更深刻;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伴随有高兴、愉快等情感体验,因此更不易被他们所忘记。
2.提供自主探索实践的平台
2.1让教师的角色在不断的思辨中得以认同。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的教师在组织者作用,不仅在课内,而且延伸到课外。引导者角色不是张扬而是隐性的;教师要勤于观察、善于等待,巧于激起学生的思维碰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放收得当,放得真心、实在,收得自然、适时;在合作者角色方面则是显性的,教师和学生完全置于平等地位,遇到个别问题自己不能解答时,决不掩饰,教学相长,真正形成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共同学习体。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可以帮助学生选题,但决不可代替活动,要充分给学生自由时空,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活动中学生无论表现如何,教师应是一个鼓励者,应给学生以积极的评价,使学生觉得参与实践活动是一件快乐的事。
2.2让课堂文化在教学细节中绽放光彩。
通过数学课堂上的数学活动与师生互动,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数学课堂文化,强调的是“价值、观念与行为”。在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课堂文化”已被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所认同,并在数学教育中努力构建。价值、观念与行为,并不是单纯靠技术训练来完成,而是通过感染、熏陶、引导、启发、培育而成,是需要通过启发教育来实现。而数学实践活动课正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实践活动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之一,教学中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实践活动课的规律与功能,使实践活动课“活”而不乱,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切实打好基础。让我们和学生一起好好走进实践活动课。
作者:武海军 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