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体育教学中的特殊教育,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提升人格魅力,建立平等与交流意识
奥斯古德和塔南鲍姆建立的关于认知态度一致性的理论认为,教师的表扬或称赞有利于学生克服缺点、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并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对于这些特殊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教师的鼓励,更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教师应该更多地进行适时的鼓励和口头的表扬,例如,“好”“不错”“有进步”“太棒了”等,这些口头的评定对提高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王×同学曾经是笔者所教的一个有着严重听力障碍的学生,即便上体育课她也需要配带助听器,从第一堂课开始,笔者就十分关注她,把她的位置调到前排,故意放慢讲话速度,不时地询问她是否听清楚。课上笔者会鼓励她跟着同学一起练习,并且及时给予鼓励。2周之后,笔者接到了她家长的电话,她的家长十分感谢老师对她女儿的帮助,说孩子现在越来越喜欢上体育课了,再也不会像从前一样故意逃避体育课了,觉得和同学相比自己一点都不差。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应充分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2、尊重个体差异,制订个别化教学计划
体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更看重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对于学生的运动能力也有着很高的要求,由于学生本身在运动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很难达到统一的教学要求,尤其是对待这些有着特殊障碍的学生,更不能和其他同学一样。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只有走在最近发展区内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才能有效激发学生潜能并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因此,可以根据特殊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内容与目标,以此增加这些学生的成功体验,在教学中,则采用集体教学、小组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组织方式,使得他们能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张×是笔者教过的第一个有着智力障碍的学生,从第一堂课开始笔者就看到了她的与众不同,上课站队的时候永远是站在队的最末尾,练习的时候永远是远远地站着看着,之后了解到她有着三级智力障碍。为了改变她,笔者制订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感受体育课;第二步,参与体育活动;第三步,按相应目标进行考核。在第一步的实施战略中,先从最开始协助老师拿器材开始,每当她同笔者准备器材的时候,笔者都会告诉她这节课要学什么、怎么做,同时希望她也能跟着一起练习,从最开始的羞涩,到现在每节课前能够主动询问笔者是否需要帮助,大家都看到了她的改变,更感受到了她被需要的渴望。紧接着,笔者便实施第二步,加入到同学中,进行体育项目的练习,在实施这一过程中,遇到了一点小波折,那就是刚开始大家都不乐意和她同组练习,感觉她会成为小组的累赘,不过在老师的极力开导下,同学们还是慢慢接受了她,并且开始主动地帮助她,鼓励她。因此,很顺利地进行到第三步,在上学期学习的排球垫球中,相对于其他同学24个优秀来说,笔者给她制订了只要垫球12个便记为优秀的标准,最后在大家的帮助下以及凭借张X自己的努力,她在排球这一项中,垫球15个,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对于这些特殊学生来说,由于他们肢体活动能力有限,学习动作较慢,完成动作质量较差,天长日久连尝试的勇气都容易丧失。对这些学生我们不能冷漠视之,要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激励。学生只要敢于参与,只要有一点的进步,只要达到一个微小的目标,只要有一点拼搏精神的显示,就应该给予赞许和肯定,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自身的能力,从而提高自我评价水平,增强自信心。
3、夯实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能力
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应勤于学习,不断充实,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永远给学生以充实感、新鲜感。对于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师来说,建立残疾儿童教学的新理念,构建残疾儿童课程内容,设置评价体系,以适应残疾儿童自主发展的需要,是特教教育中提出的更高要求。体育教师要善于学习和钻研专业理论,不断追求专业技能和教学管理的完美,不断探讨适应残疾儿童身心健康的教学方法,注重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逐步成为残疾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促进者,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对这些特殊学生的教育,不在于教了多少年,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用心教了多少,我们虽不是从事专门特殊教育的老师,当面对这样一些特殊孩子的时候,同样有责任有义务让他们享受到参与体育的运动乐趣。我们不能够把他们与其他同学一起来对待,对他们的教育目标、指导思想、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应该有所区别,教师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在这方面的专业化水平。思想上,要平等对待他们,给他们一定的人文关怀,让他们都能够在体育教学中建立和感受到自主的尊严;行动上,可以根据所碰到学生的自身特点,积极探讨制订出如何提高其自身的身体机能,增强其身心健康,提高其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的好方法,并加以实施,让他们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体验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4、注重和家长的沟通,构建与家长情感融汇的桥梁
要想对这些特殊孩子取得教学上的成功,还有一条那就是离不开家长的支持。要摈弃以往体育教学与家长无关的想法,要让家长摆脱以往消极的安全第一的观念,要敢于让孩子参与到科学的锻炼活动之中,并加强与学校、教师的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进程,注重日常体育活动的开展,将日常的间断性的体育课,延伸到日常的生活之中。积极构建与家长情感融汇的桥梁,让家长能配合老师,一起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在对张×进行教育教学中,笔者积极寻求家长的支持,接班之后没多久,便和她的家长通了一次电话,除了详细了解她的情况之外,还把笔者的想法告诉她的家长,那就是让家长能够配合老师,能够主动询问她在每节体育课中的表现,并及时给予鼓励。在最后的考核中,笔者还与家长商定让孩子亲自参与考核,以坚定孩子的自信心,正是有了家长的支持,张×同学一年来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得阳光开朗了许多,会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并且能够和同学主动进行交流。每一位体育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从“师道尊严”的权威中解脱出来,俯下身子,去聆听学生的心声,从体育教学的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从决定学生应该做什么、学什么、怎样学的主宰者转变为与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残疾学生同样是独立的、有潜力的、有人格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体育教师要善于去研究学生,帮助学生,保持与学生平等的姿态,做学生的合作者。教师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使每一位学生在体育课中都能快乐成长。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都有被爱的权力,而他们这些有着特殊残疾的孩子则是折翼的天使,他们更需要被爱。作为学生他们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更无权剥夺他们享受运动的权力,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享受运动的权力,这样,他们才会享受到被爱。
作者:冯铁男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