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价值培养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价值培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价值培养

摘要:在提倡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今日,心理素质健康的培养问题逐渐突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学生们健康成长与否的重要因素,也是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教育的重要问题。随着体育运动在全世界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识到体育运动的好处,体育已经成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综合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当代大学生体育体能的逐渐提高,体育心理的问题就愈加凸显。为培养全面身心健康发展的学生,体育心理素质培养非常重要。为此,本文通过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分析,探究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价值与意义,提升高校对体育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加强体育心理素质培养,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体育心理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现状;培养;价值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预备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水平将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需要全面发展实施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心理素质的培养能够减少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滋生,培养适合社会发展有耐力、耐心、有创新精神等的高品格人才。竞争一直是伴随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许许多多来自校园内、校园外的竞争,学生承受着多方面的压力,极易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预备役,应该储备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技能以外,还应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强壮的体魄,健康的心理。所以体育心理素质的价值与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

1体育素质内涵

素质是指人先天具备或者经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培养、锻炼,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内在的身心特征和基本的品质结构。素质通常表现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上,一个人的素质由人的自身身体状况、知识水平、社会行为而显现的,是人的一个综合体现。人的素质可分为三个方面,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职业素质。对当代大学生来说,素质教育就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体育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体育心理素质,它促进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的发展,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体育心理素质教育现状

(1)体育课程较于其他知识技术类课程少。目前许多高校均有开设丰富的体育课程,但是对体育课程的安排上,数量都比较少。部分高校对于体育课程都显得不那么重视,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懒怠心理,经常逃避上体育课,降低了体育教学的质量。(2)忽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只对体育运动的技术做指导,忽略了学生的体育心理需求。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人格性情均有不同,心理素质发展的程度也有不同,教师在对待学生个体的时候,没有根据学生个体的需求制定符合学生自身的体育教学内容,紧以完成教学目标为教学目的,不顾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导致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因为达不到教学目标,常常产生焦虑、压力,从而对体育课程产生抵触情绪。(3)体育教学场地限制。部分高校因体育教学经费有限,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除了一些基础体育运动项目有场地外,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其他排球、网球等运动,基本上没有专门的场地。这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对体育运动的追求。

3当代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培养的价值与意义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预备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希望,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心理素质教育是改善学生心理问题,增强学生抗压能力,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所以体育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体育心理素质教育能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能力。体育运动通常是以“更高、更快、更强”为目标,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再活动中形成对自己的评价,对自身身体素质、体育能力能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如在田径训练中,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不一,田径训练能简单明了的测验出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情况和体育心理。(1)通过体育集体活动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精神。有一些体育活动是自己不能独立完成的,有效的合作能使体育活动更好的完成,在这样的体育活动中就能使学生产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2)培养学生顽强奋斗的精神。体育活动通常是会带给学生劳累和疲惫的,如果劳累和疲惫能轻易打到学生,那么这个素质教育就可以说是失败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可以清晰地提升自我认识,不断鼓励、进取,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的体育活动,塑造顽强奋斗的精神。(3)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当代大学生的体育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长期进行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体育心理素质教育能够让学生意识到体育运动的价值,自发自觉的进行锻炼,有意识的去进行体育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机能。

4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体育心理素质方法简析

(1)提高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个性化教学。体育心理素质的培养需要在充足的体育活动中才能完成的,所以高校应增加体育课程的设置,丰富体育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安排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心理素质的教学方式受到当地环境,文化差异,学校教学方式的影响,“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的,世界上也没有相同的学生个体,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不一样的,需要因材施教。(2)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念,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在了解学生个体的差异后,不能对学生个体一概而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观念,对学生的体育心理进行疏通引导,以鼓励,提升学生体育自信等方式激发学生体育教学的主观能动性,自主的学习,自主的运动。(3)组织体育赛事,提升学生体育参与的积极性。在校内或校外,组织体育赛事活动,赛事的公正、客观、可观性能够行之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在体育赛事的组织下,学生能够通过活动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也可以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培养学生顽强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还可以通过赛事胜利或失败,帮助学生建立体育自信心和面对失败的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学生面对人生积极进取、乐观的心态。

参考文献

[1]张宁.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之研究[J].教师,2011(20):13.

[2]胡悦.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特点及引导策略[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2):58,49.

[3]章玮,乐肇炜.中职学生体育心理素质培养与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17):165.

[4]张汉飞.浅析当代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培养与研究[J].知识经济,2016(9):157.

[5]左雄伟.论当代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的内涵及意义[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23(9):92-93.

[6]石玉.当代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培养与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5):23-24.

[7]朱虹.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培养研究[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0,12(4):93-94,96.

[8]曾佳.基于培养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的价值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8):115-116.

作者:周济汶 单位:西安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