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阐述(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技能人才,学生在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基本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但学生在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却比较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未来的职业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专业课程;融合方法
在高职院校传统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知识的培养,但是忽略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必须开展人文教育,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人文教育让学生形成善于学习、团队协作、注重实践的良好品格,人文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创新能力。
一、专业课程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高职专业课注重的是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但同时还应该提升学生的文化软实力。所以,高职专业教学应该做到和人文教育相结合,这是新的教育体制下高职专业课程教学的创新,即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加入人文教育的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知识修养。因此,要对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科学优化和完善,在现有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加入价值观教育,基本的关注点应该是诚信、合作、创新、责任意识的培养。加入道德观的素材,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世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另外,还应该借鉴传统教学方式的重要经验,不断探索设计出符合当代大学生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让人文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教师可以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常用的方法有互动式教学课堂、案例式、创设情景教学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和职业素养。
二、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综合课程的设计,构建人文艺术知识教育体系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艺术审美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高职院校对学生定位的影响,往往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所以高职院校需要开发人文艺术综合课程,需要重点把握素质教育的过程和拓展方向,形成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其中核心课程就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知识拓展课程,这并不是正规的教学模式,而是一种课外拓展的过程,主要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课外沟通交流的形式开展学习,这样就能实现人文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双丰收。
三、专业实践教学体现人文教育理念
高职学校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时需要另辟蹊径,单靠课堂教学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要学会利用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来开展人文素质教学课程。可以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学生的课外实训中去,让学生在实训操作过程中理解人文教育的理念,这样一方面便于学生融会贯通,另外一方面还能节约教学时间。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学生在实训课程中是否学到了实践操作技能,并不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学习。在新型教育模式下,教师要做到人文教育和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人文素质能力的培养。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去参加社会中的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通过活动改正自身的不足和培养良好的素质,在活动中体验助人为乐的滋味,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果在实训中不能体现人文教育理念,学生就难以养成合作探究、互帮互助的良好习惯,长期这样下去,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学习的机器,而缺失了人文情感。因此,在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人文教育理念,尤其在开展校外实训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在企业中工作学习,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工作中学会与同事交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具备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四、小结
高职院校把专业技能知识和人文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工作者要勇于创新研究,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要做好理论知识的创新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作者:李现 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兴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3(13).
[2]李作民.论民办高职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J].正德学院学报,2013(1).
第二篇:高职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实施,改变了以往单纯培养专业型人才的教育缺陷,而转向对综合能力过硬、高素质新型人才地培养,这也是高职教育深入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在高职体育教育中,需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导向,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职体育是构成高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优化学生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如何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对高职体育教学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已经成为当前体育教学当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以下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和相关课题研究成果,提出现阶段高职体育教育改革的可行路径。
1关注高职体育中“素质教育”的开展
我国体育教育发展历史悠久,在长期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提炼出不少成功的教学模式,同时体育教学还有着深厚的人文内涵,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必须客观看到,体育在素质教育当中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体育不仅关系到人类肢体运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同时还能够强化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强大的抗压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完善人格奠定良好基础,是塑造学生终身体育理念、培养学生健康生活习惯重要的内容。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理论知识和保健知识的讲解,能够使学生对体育有全面的了解,熟悉各种体育项目,了解肌体的运动原理,懂得基本的运动保护常识,掌握基本的体育项目技能,了解各项体育运动的指标要求,从而掌握更科学的运动技巧,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通过体育教学,学生能够运用更科学的方法进行运动,能够深刻领会体育的运动精神,促进身心健康,能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更多正能量。由于体育运动项目繁多,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实际选择更科学的教学方法,以此促进学生的应变能力、肢体协调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等。此外,不少体育项目属于集体运动形式,需要队员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完成活动任务,增加团队的竞争力,提高竞赛成绩。这一点对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主人翁精神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引下,高职体育教育需要进一步体现素质教育特色,从而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起到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作用。
2将“素质教育”作为高职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当前,素质教育理念已经在高职院校广泛推广,但是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职体育仍存在“为其他主课让路”的问题,这也是制约高职体育教育改革深入开展的一大瓶颈。不少高职院校在体育教育当中仍以应试为主要目标,只要考试有的内容,学校就会安排相应课程,如果考试没有相关内容,那么体育课程设置上也会取消相关项目,这就使体育教学受制于考试,学生难以在体育活动中获得乐趣,更难以实现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为了强化高职体育的素质教育作用,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改变应试教育主导一切的教学思想,以素质教育作为核心指导理念,促进高职体育教学地顺利开展,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利用体育活动激发强化学生终生体育观念的形成。教师应以素质教育要求重新定位高职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对当前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管理成效,充分发掘体育教学潜力,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发挥其重要作用。
3提高高职体育师资质量
素质教育与高职体育教学的有机融合,需要有高质量的师资团队为基础,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切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才能将理念创新真正转化为教学创新。因此,高职院校需要着力提升高职体育师资质量,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对素质教育的开展有正确的认识,能够理解其内涵和推进价值。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反思,着力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在教学当中具有责任感,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在学习中充实自己的教学能力。高职体育教师要积极参与科研课题,实现从传统的理论传授、技术训练教学模式到知识型能力型教师的转变。体育教师需要起到榜样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团队精神以及运动水平。高职院校需要为体育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培训机会,做到人才培训常规化,为教师创造更多机会参与体育教研、研讨等活动。通过内部素质与外部环境的优化,为高职体育改革与素质教育的融合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强化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现代高职教育中,主要包含了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两项内容。人文教育通过特定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高职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理念,通过体育教学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学生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以更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通过高职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和生活当中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着力提升自身文化修养,以此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对体育中的人文精神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同时,教师还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发掘和利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触发点,以此为切入点完善学生的人文精神,利用体育锻炼、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互助精神、奉献精神等,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不仅仅的体能与技能的锻炼,更是人文精神与体育精神的体现,使学生在体育运动当中有更多知识技能之外的收获,这也是素质教与学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5结语
高职学校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优化体育教育改革,以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基本点,结合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等,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更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和体育学习氛围。同时还需要对学校的体育设施、训练场地等进行改善,保证器械及场地符合体育教学要求,避免出现教育资源闲置或者浪费。高职素质教育与体育教育的融合,是未来体育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需要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为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崔振宇 单位:山西金融职业学院
第三篇:高职艺术生人文素质教育探讨
摘要:
通过对学院的艺术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状况的调查,发现高职艺术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不足、艺术职业学院的人文环境一般、学院的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程的兴趣较低,要完善高职艺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应提高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提升学院的人文环境、加强课程建设和激发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高职艺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对策
我国有关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话题由来已久,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教育界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十分重视,教育部在1998年就提出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高职院校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也开始了探索历程。但是,从近几年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成果看,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论文主要探讨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目标、作用、意义。其中有些论文对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缺乏系统性的论证;有些论文结合学院自身实际和特点的研究比较少;还有些论文缺乏对学生的特点分析,可行性和操作性不强。总体来说,对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随着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科技等不断发展和进步,加强高职院校艺术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形势下的时代呼唤。学院的高职艺术学生重视专业教育而轻视人文教育的状态急需改变。作为福建省内唯一一所艺术类高职院校,更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学院目前办学理念的改变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促进福建海峡西岸艺术人才的交流和培养。在新的形势下,高职艺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究竟如何,有什么问题存在;如何结合高职艺术学生的实际,探索适合高职艺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对高职艺术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职艺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为了客观深入地了解艺术职业学院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状况,本课题组设计了调查问卷,以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的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共发出问卷1300份,收回有效问卷1286份,完成率达到98.9%。本次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学院的人文环境、学院的课程设置、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程的兴趣等四方面,且每个方面又设置了多个问题。
(一)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存在不足
长期以来,一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片面地强调市场导向性。由于受职业性的影响,一些高职艺术学生重视专业课程,而轻视人文课程,导致艺术类专业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人文知识匮乏和人文精神欠缺,这是艺术类专业学生较为普遍存在的共同现象。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认识的状况,课题组对学院大学生就“对待人文素质课程和专业课程的重要性问题”的调查,94.8%的高职艺术学生只重视专业课,对其他的人文素质课程不关注或者很少涉及,仅有5.2%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课程重要。在教学实践中还发现,对于人文的涵义方面,只有12.5%的学生知道人文的含义;85.4%的学生听说过人文,但是具体的内容不清楚;甚至有2.1%的学生对人文完全不知道或者没有听说过人文这个词。另外在回答人文素质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的问题时,97.2%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对自身的成长不重要,仅有2.8%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一般重要;在对待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态度方面,98.6%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课程只要及格能修满学分即可,只有1.4%的学生觉得人文素质课程应当认真学习;在是否有阅读过四书五经等中华传统文化书籍的问题上,99.2%的学生对四书五经等中华传统文化书籍的内容难以理解,读了一半就不读了,只有0.8%的学生坚持读完。此外,99.8%的学生不愿意去上人文素质的有关课程,因为对人文教育对自己收获不大,认为是浪费时间,最终对人文课程没有太大兴趣。由此可见,学生本身头脑当中就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根本不重要。
(二)学生感觉学院的人文素质环境一般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新校区的地理位置在福州的西北方向,距市区较远,处于福州市闽侯县城关甘蔗镇新区内,由于建校时间短,校园人文环境的硬件和软件方面还有所欠缺,没有老校区的“人文荟萃,环境幽雅”的格局,新校区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还有待加强。根据调查了解,有95.3%的学生觉得学院的人文环境一般。比如在硬件方面,学院缺乏人文景观的布局和设置,缺乏宣传栏、广播、标语等方面的内容;在软件方面,学院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较少,学生的课余生活较单调,在学生身上体现不出对学习与生活的激情。(比如,有80.3%的学生生活很茫然,比较消极被动;只有19.1%的学生生活悠闲、快乐,没有太多想法;仅仅有0.6%的学生生活充实,觉得有意义和有目标。)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还发现,大约有90%以上的学生居然对自己的人生规划目标模糊或者没有目标,这是令人感到震惊的,没有目标的人就如同一只小船在大海中毫无方向的漂泊,永远也到达不了想去的目的地。
(三)学院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以市场需求选择和调整专业、改革课程结构,形成了严格技能训练、注重实践教学、“宽基础、强技能、活方向”的办学风格;以培养舞蹈、音乐、艺术设计、文化事业管理、播音主持、服装设计为主的艺术专业人才为培养方案的重点方向。近几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也存在人文素质课程和专业课程比例不协调的情况。如在调查学生“对学院课程设置的看法”时,有97.2%的学生认为学院的人文素质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失衡。目前,学院的人文素质课程才10门,还包括政治、语文、英语、体育、心理和就业等课程;而专业课程多达30门,如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专业课程包括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展示设计、产品设计等33门课程。在学时方面,以《大学语文》为例,大专三年的学时才58学时,占总学时的6.4%。由此可见,学院课程的设置缺乏合理性,人文素质课程的比例较少;另外,一些课程的内容安排也不大合理,如许多课程的内容多以知识性为主,而忽略了课程内容与技能之间的联系。高职艺术学生在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知识的构建等方面缺乏系统的、感性的认识,在课程知识的传授方面还是针对性不足,没有结合高职艺术学生的特点。
(四)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程的兴趣较低
高职艺术学生的特殊性在于文化基础差,生源入学成绩普遍偏低;人生目标模糊,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不足,学习习惯不好;高职艺术学生的学习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较高,而对于内容枯燥的内容,则学习效率较低。如,在语文、英语、计算机、思政等课程的课堂上存在着共同的现象,总有一些学生迟到、旷课,或玩手机、睡觉、或做其他科目的作业;而且学生的精神面貌无精打采。在“专业课是否有必要渗透人文素质教育问题”时,有96.8%的学生认为专业课没有必要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以计算机课程为例,92.8%的学生认为,会打字、会使用聊天工具、会上网等,这就算掌握计算机技能了;殊不知,这些内容仅仅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皮毛而已。尤其是对公共课程的学习,如对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的兴趣不是很高,成绩偏差,有90.6%的学生认为“我本来英语基础就不好,会背背单词、写写英语作文、说一些简单的口语就足够了”。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上课迟到、玩手机和没有精神,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学生本身更重视专业(技能)课程而相对轻视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即使课上老师讲得再形象生动、再精彩,学生的注意力也是分散的、不能集中。另一方面,学生前面刚刚上完专业课,又赶来上文化课,即使想听也感觉身心疲惫,反正没有兴趣,干脆就睡觉或者玩手机,有的学生甚至在宿舍休息,直接旷课。这就势必导致一些艺术类学生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较狭窄。
二、完善高职艺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分析,结合高职艺术学生的特殊性和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的实际,笔者认为,提高高职艺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
常言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想要从根源上切实抓好高职艺术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学院应当制定人文素质教育的整体规划和目标,确保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有制度和规章可以遵循。学院要坚持“德艺双馨”的校训与“立德树人”的理念,一边抓大学生的职业技能,一边抓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学院的实际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与做法。比如,学院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放在专业课程设置的前面,调整专业课程的安排;用文件的形式明确规定艺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调整学院人文素质课程的主要内容等。
(二)提升学院的人文环境
主要措施是深化为学院“内涵”建设,特别是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这里主要涉及的是学院的校园人文环境和校园文化活动。高职艺术学生每天都生活在校园中,学院人文环境的变化与他们密切相关。近年来,学院在建设校园人文环境方面加大了力度。比如,在校园操场和道路边增加了一些名人名言的雕刻,在各个系部教室的墙上张贴富有人文精神方面的格言、图画;通过学院的网站、广播站、宣传栏、文化长廊、宣传标语等形式加强人文环境的影响力;开展校园宿舍卫生检查保持校园环境卫生的整洁;通过植树节、世界卫生日、环境保护日等节日活动(高职艺术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院要给他们一定的可以施展才华的空间和时间),开展多种形式与专业密切结合的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发动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这些措施不仅对高职艺术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利于提高高职艺术学生的人文素质,还体现了一所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反映了校园的人文和精神。同时,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高职英语写作大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和省职业技能大赛和联合国的“丝海梦寻”大型舞蹈演出等系列文化活动。这些都为提升高职艺术学生的人文素质内涵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加强课程建设
要加强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认为学院现有的人文素质课程较少,主要是公共基础课,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与实践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课程。在此基础上还应相应地增加《人际交往》《电影欣赏》《美学概论》《社交礼仪》《文学欣赏》《演讲与口才》《中华传统文化》等以提高高职艺术学生人文素质为主的人文素质课程,从而构成完整的、系列的、全面的高职艺术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高职艺术学生通过系统的、全面的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能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主义意识和民族精神、增强法治观念、提高道德素质和培养健康的心理,成为具有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艺术专业人才。
(四)激发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兴趣
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激发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在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学院要积极探索各门公共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从课程的教学模式到教学方法、从理论课程教学到实践课程教学都应有所创新,为提高艺术职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奠定基础。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角度出发,创新和运用了启发式教学、对话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案例分析、视频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高职艺术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兴趣。此外,通过积极探索考试方式的改革,注重学生的道德认知与实际行为、学生日常的思想状况,改变以往用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课程成绩的做法,加大平时检测成绩的比重,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另一方面,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第30个教师节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讲话中指出,做一个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和要有仁爱之心。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队伍的建设关系到学院人文素质课程建设。学院目前人文素质课程的师资队伍主要有思政课教师、公共文化课教师、心理健康课教师、艺术专业教师、辅导员等,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产生影响。近年来,学院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培训和进修,而且采取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有效政策,为在校老师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比如与台湾高校的交流、院团之间的合作,都让教师开拓了视野,及时地更新了教学观念,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又如,学院还引进了部分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人才。这些都为提升学生学习人文素质课程的兴趣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综上所述,高职艺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不足、学院对人文环境的建设不够、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程的兴趣较低等。针对高职艺术学生的年龄特质和专业特点及结合本院学生的实际,创建学院人文环境,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就能培养出具备良好素质的艺术人才。
作者:赖超 单位: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永红,苏谦.高职艺术类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调研现状分析[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4):74-77.
[2]程华薇.艺术类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2(1):74-76.
[3]孙兴民.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4(16):89-91.
[4]刘晓音.中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对比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29-31.
第四篇:高职现代学徒制素质教育研究
摘要: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同时,提升高职教育教学水平,使得高职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将“现代学徒制”与“素质教育”融合,设计新型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考核评价体系,实现高职教育的“高等性”、“职业性”和“人文性”。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素质教育;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技术型人才的重任。而“现代学徒制”是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其是在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提出了“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意见中提出的,这一举措将“现代学徒制”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具体应用研究推向了高潮,使得本文的选题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然而,也正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开展,促使高职院校在重视专业技术学习的同时,而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重理轻文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也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埋下隐患。因此,将“现代学徒制”与“素质教育”相融合,在强调提高专业技术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1“现代学徒制”与“素质教育”的定义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工学交替、实岗育人,校企联合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1-2]“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并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3-4]“现代学徒制”与“素质教育”融合的这种新型教育模式是在倡导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基础上,以“素质教育”为理念,以实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高等性”和“人文性”为目标的全新理念人才培养模式。
2新教育模式的基本思路
“现代学徒制”是符合高职院校发展的当下热门话题,而“素质教育”则是国家倡导的,二者的有机融合,不仅突出高职院校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也充分考虑了学生素质教育的“人文性”,是顺应时展的产物,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目标。在将二者结合的同时,也需注意分析“现代学徒制”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促进新型教育模式在“文”、“工”、“学”三方面的协调发展。
2.1新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建立新教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内容。遵循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基本理念,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形成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新概念培养内容。采取人文素质教师、理论教师和实践师傅三管齐下的人才培养方式。人文素质教师旨在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疏导,理论教师采用讲授和实验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理论原理,实践师傅则对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技术予以指导。面对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形式,高职院校学生基于自身理论知识方面的不足,必须提升其自身素质,因此人文素质的培养在高职院校中就显得格外重要。在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中,除了要有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必须增设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课程,此外还可由辅导员或班导师定期为同学进行座谈和心理辅导,或者举行一些促进同学之间交往和信任的社科创业活动,从而实现高职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理论教师,就是学校中专业授课的教师,其在进行理论知识教授的同时要与实践师傅进行沟通,合理设计教学方案,为学生进行实际应用之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实践师傅主要是企业工作人员,具备足够的实践工作经验,在学生“学徒”过程中能够给予专业的技术指导,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
2.2新教育模式的考核与评价体系设计
新型教育模式下,是教育、劳动、人文三种制度的有机结合,其考核评价体系也存在不同结果,因此其评价也应从学生人文评价、理论知识评价和职业水平评价三个方面进行。学生人文评价。主要涉及学生选修人文课程、社科创业活动及学生人文精神风貌等。理论知识评价。通过过程考核和学期考核,对理论教师所教成果进行总结评价。职业水平评价。由第三方考核认证机构,对实践师傅所教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最终由考核评价体系,综合评判出“现代学徒制”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的考核结果,提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上述内容,可以建立三级评价体系,第一级为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即新教育模式的目标层,第二级为三个分层目标内容,第三级为分层目标中具体实施的过程和考核的方法等,这里将其称为操作目标层。
3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引入现在备受关注的两个热点话题,即“现代学徒制”和“素质教育”,并将其融合,核心目的是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通过探索“现代学徒制”与“素质教育”融合的高职教育模式的涵义,分析现有关于“现代学徒制”和“素质教育”的研究现状,构建提高高职院校“高等性”、“职业性”和“人文性”等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方案,为确保此设想的培养方案能够顺利进行,还对新模式的参与人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估,创建新模式考核评估体系。此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不仅能够进一步增强校企合作和资源共享,同时还能促进高职教育教师水平和学生素质的提升,最终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作者:杨佳 哈娜 单位: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梁幸平.订单式培养与现代学徒制对比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3):50-52.
[2]杨林叶.现代学徒制在中国职业院校实施的条件分析[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2014,19(1):59-62.
[3]眭依凡.素质教育: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J].中国高等教育,2010,(9):10-13.
[4]崔晓琰.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