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教学论文(9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素质教育教学论文(9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大学数学教学人文素质教育探讨与实践

一、大学数学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相对于科学知识、专业素质而言,是一种基础的社会文化素质,其实质是如何做人的问题。人文是指人性和教养,这是每个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人文素质教育正是在这方面给人以指向并授予人以能力和方法的教育。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发展,是以个人的爱好和自我价值取向为基础,通过校园文化和社会影响去熏陶,获得人格的塑造和教养的提高。在社会科学,如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领域,接受人文精神教育比较直接,易受感染,但人文精神已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自然科学中也时时彰显着人文精神。不分文理生,大学数学教育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接受的教育,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也是如影相随的,大学数学教育既是知识的教育,也是人文素质的教育,我们应该坚持二者的统一。在有文字记载以前,简单的数学(数字和算术)就出现了。数学一直以来就是人类文明的主要文化力量,在埃及和巴比伦,数学源于人们生存的需要;在古希腊,数学是哲学的一部分;在我国古代,数学包含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中。19世纪,数学与艺术同时从古典进入现代,20世纪以来,抽象化成为数学和人文学科的共性。但是在今天,伟大的数学家柯朗提醒我们:“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的应用,忽视了数学与其他领域的联系,……数学教学逐渐演变成毫无意义的单纯解题训练。”实际情况确实这样:学生上课来了,下课去了。刚才还聒噪的课堂上只留下黑板上写了又擦、擦了又写的一堆公式与符号,耳际仍回荡着做题、解题,其他的什么也没有留下。下课后,手机、游戏机成为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毫无疑问,数学本是生动活泼的,现在却变成了程式化的解题,变成了应试教育下的产物。这种数学教育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面,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造成了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导致了部分学生内在情感缺乏,人文精神失落,迷失了正确的价值观方向,对数学学习及其他领域的事物缺乏热情和执着的追求。究其原因,是人文素质的缺失。2007年3月,日本学者野依良治严肃指出:“如果我们的价值观不改变,我们将面临灾难。”怎么办?“科学与人文以及社会科学应该成为统一系统。”作为高校数学教师,就要为这一目标服务,为这一价值观而努力。

二、大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人文素养

大学数学教师除了具有扎实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数学修养,还要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熟悉人文方法,同时更应具备若干人文素养,这也是任何一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人文精神。

1.强烈的责任感和亲和力

责任感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有的素质,只有具有强烈责任感的教师,才能将教育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将全身心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来。如果教师没有了责任感,教学质量就难以保证,“教书育人”就是一句空谈。教师的亲和力恰是责任感的一种体现,慧眼识珠,能发现学生的灵气和潜能,并且及时给予引导和赞赏,肯定学生的能力;同时,善于发现学生的不恰当行为,并能用巧妙委婉的方式轻松制止,而对于有悖原则的问题,能够恰到好处地严格要求学生。关心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师的职业特征,任何时候,有责任感的教师都会心怀一份激动,心怀一份荣幸,心怀一份庄重,挑起“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历史重担。

2.爱心与宽容

教师的爱心可以从细微处入手:学生的笔掉地上了,轻轻地捡起来还给他;天气骤变,提醒学生及时添衣;学生病了,送去暖暖的贴心的问候;学生犯了错误,不当面批评,私下里悄悄与之沟通,将问题化解于无形。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爱心,就会在和谐美好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学会做人。宽容是教师对学生关爱的体现,同一课堂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由于各地教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的差异,学生的学习基础有高有低,学习数学的能力有强有弱,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提前考虑到这一点,以宽容和包容的心态对待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且这些学生可能在其他方面很有天赋。比如:有的学生数学不好,但他擅长写作,又善于与人沟通交流。从这方面,我们不能否认他是一个好学生。就如李时珍三次参加乡试,总也考不上,却喜欢摆弄药材,历时26年完成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并且医术高超,被称为神医,名震天下。

3.博学多才,具有演讲力

要带给学生数学以外的知识,使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教师需要博览群书,充分了解数学史:它不是简单的数学家的故事集和数学成果史,而是数学思想史;了解数学文化:大量的问题、猜想、谬论,丰富的思想方法、认识论等,其实教师要掌握的远比这宽广得多,数学教师还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包括历史的、哲学的、宗教的、艺术的等广泛涉猎。一位教育学家说:“只有把自己知识的百分之一用于课堂讲授的教师,才是精于自己学科的人。”除此种种,教师更需要用语言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堂教学不是表演,也不是舞台上的演讲,却是语言的艺术。具有演讲力的教师能够用幽默风趣的语准确恰当地传授内容,他善于控制课堂,往往在无形中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学习效果往往很好。

4.客观公正,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一件事,不偏不倚,这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教师自己的尊重。学生感觉到了教师的公正平等、一视同仁,他就会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追求一切美好的事物,有利于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组织管理课堂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教师要通过公正民主的态度,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通过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协调突发的各类问题与矛盾。只有以身作则,考虑学生的情感,才能有效管理课堂、组织教学。

三、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1.数学教学中贯穿数学史,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课本中字斟句酌的叙述,未能表现出数学创造过程中的斗争、挫折,以及在建立一个可行的结构之前,数学家所经历的艰苦漫长的道路。学生一旦认识到这一点,他将不仅获得真知灼见,还将获得顽强地探究他所攻问题的勇气,并且不会因为他自己的工作并非完美无缺而感到颓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再现数学历史情景,学生在课堂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在历史上也必定为数学家们所遇到。让学生认识和把握数学思想,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再现历史,在再现数学思想形成的过程中,数学家对自己学科的痴迷、执着、顽强甚至献身的励志故事,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同时,数学家又有其不同之处,他们的研究并不仅仅限于数学领域,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经济学等工科领域,甚至社会科学、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中都有数学家对数学的非凡应用,这种涉猎的广泛性,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积极的价值观。同样,现代生活中,掌握了数学,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将会无往而不胜,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领域也处处留下了数学的足迹。其实只要我们留心,善于发现,数学是无处不在的,数学文化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其挖掘出来,为数学教学服务,为学生成长服务。

2.介绍数学方法论,重视理性思维的培养

近看大海波涛澎湃,远看则风平浪静;“一叶而知天下秋”,是说关注局部预测整体,至于“草色遥看近却无”则强调整体观察,不可限于局部所见。这是大自然中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其实在高等数学中,整体与局部的互动也无时不在:函数的在一点的连续性、可导性、可微性是局部性质,在区间上的相应性质则是整体的;把有限看作局部,无限则是整体;数学中也存在大量的矛盾:正与负,有限与无限,常量与变量,微分与积分,连续与间断等概念之间看似不可逾越,但矛盾并不永远是对立的,它也是统一的:考虑变量、负数、极限、积分都是以常量、正数、有限、微分出发去分析,而且有些时候,矛盾也可以转化,如:对可去间断点,补充或改变这点的函数值就可变为连续点。数学中处处都存在着辩证的思想,通过有针对性地渗透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3.加强文理融合,挖掘数学中的人文内涵

大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合适的时候引导学生体会丰富的人文内涵:古希腊学者希伯斯冒着被抛进大海的危险向“万物皆数”提出质疑;对数学和物理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阿基米德,不仅是理论天才和实验天才合于一人的理想化身,更是一个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的英雄楷模;罗巴切夫斯基在提出非欧几何后,不但没有赢得社会的承认和赞誉,反而遭受到各种歪曲、讥讽和攻击,但他仍然坚信真理终将会被人们认识;西方理性数学的倡导者泰勒斯,生活清贫,甚至遭到人们的嘲讽,但仍醉心于钻研科学;魏尔斯特拉斯、戴德金等众多数学家为了数学研究终身未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怀尔斯教授10岁看到费马大猜想就下定决心:他必须解决它。经过数十年数学知识的积累和8年的孤军奋战,他终于用130页长的篇幅证明了费马大定理,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同样地,陈景润在不足6平方米的斗室里潜心研究,终摘得哥德巴赫猜想的桂冠,成为中国科学春天的一道盛景等,这些无一不给学生以启迪和心灵的震撼,使学生养成公正、坚韧和勇敢的个性特征,养成捍卫客观真理的个性特点。大学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输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用这种精神去鼓励学生对科学、对知识的探求,培养他们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奋斗精神。在日常的数学中灌输人文理念,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的人格魅力和情感智慧得到提升。

四、结语

大学数学的教学不仅是传授学生数学本身的理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数学的方法、思想和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使其能够敏捷地、创造性地应用数学。最关键的是通过数学的学习,提高其人文素养,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积极向上的具有开拓精神和创造精神的优秀人才。

作者:刘江蓉 单位:武汉轻工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第二篇:高中生物教学素质教育实施探究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质量成倍增长的信息时代,学校的任何一门学科教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人类的全部知识教给学生,并让他们记住这些知识,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将科学方法论教学有机地结合进去。从而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如高中生物课本中生长素的发现,遗传规律的发现等。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心地挖掘出许多讲科学方法的内容。比如运用生物科学发展史知识,向学生介绍科学方法,如在讲“循环系统”时,介绍哈维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发现血液循环。至于在讲到细胞亚显微结构时,采用的是不具有任何分化特征的“模式细胞”。这是一种理想模型,在现实世界中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但它又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纯化反映。这种理想化的方法,常常在科学研究中用来对付较复杂的实际事物及其作用过程,使问题的处理大大简化,突出了主要特征,便于进行逻辑思维,略加修正即可得到实际结果。这是生物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在适当时机向学生介绍。总之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关键,生物学教学应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学法渗透。

二、在实验教学中,加强探索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生物课中的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获得基本的操作技能,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素质,初步掌握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都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可以在实验教学中按下列模式进行教学:

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动机,改进实验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3.启发学生思考,把主动的直观引向抽象思维;

4.通过教师点拨和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5.组织课堂练习,达到对实验的巩固和强化,并使学生学以致用。这样做学生不仅特别喜欢上实验课,表现出积极热情,而且还踊跃动手参与操作,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有目的地观察研究生命现象,从而培养了观察和思维能力。

三、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生物学上处处是迷:生命究竟是怎样产生的?细胞为什么要分裂?染色体为什么会有规律运动?光合作用的机理是什么?等等,都可引出丰富的猜想。我们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不要求他们解释猜测的逻辑过程,也不对看来十分“荒谬”的猜测进行批评性的评价,但我们教师应讲解一下提出假设的一般方法,例如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细胞学家巴斯德从乳酸杆菌使啤酒变酸和细菌使蚕生病这两次发现,终于提出了细菌致病的一般原理。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必须以事实为基础,但也不能等待事实材料的全面系统积累;提出的假设要能够综合地解释已有事实,预见未来的事件,并包含能够中实践中检验的结论。

作者:阮德江 单位:重庆市永川萱花中学

第三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素质教育创新

1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素质教育有形式化倾向:

素质教育呈现出很大的形式主义,究其原因是为了发展素质教育而做的一些掩饰工作,这对学生素质的提升几乎没有作用。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场景:老师的课件五彩缤纷,多种多样,老师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忙忙碌碌。在貌似时尚的小学语文课堂背后隐藏着极大的危机。素质教育成为老师比拼课件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老师各出奇招。真正的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引导,以教学内容为依托,教学方式必须为教学内容服务。而仅仅追求形式和技术的教学方式,没有重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需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会学到多少东西,甚至学生会为了出彩的课堂疲于奔波、应付,最终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1.2学生缺乏自主活动:

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性是素质教学推崇和重视的,看重学生智慧和潜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在自主的活动中才能被有效的培养、激发、调动。所以,这就要求小学语文老师在定位学习目标、内容以及选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有效的结合班级的交互活动,真正的尊重并确立学生为教育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然而实际情况是,老师重视课堂知识的讲解工作,学生的实践环节被老师的讲解活动占用,学生缺少必须的实践,缺失自主活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兴趣就不能很好的被激发。

1.3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

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是相对应试教育而言的,这两种教育模式截然不同。我们应该了解,素质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而然实际上,在升学等体制的影响下,小学语文课堂存在很大的应试教育体制残留,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方法是以知识为基础并走向知识,试图在各知识点之间找出联系和关系,然后辅以相关的记忆方法,把知识点生硬的装入学生脑中,没有顾及到学生的心理素质、合作精神等的培养。

2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对策

2.1从主客体关系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品格。要想开发思维就必须常有疑问,学生要学会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比老师自己提出问题效果要好很多。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索,脑、手、眼、口等共用,把问题妥善的解决,这样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其二,老师的主导作用要充分的发挥。老师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为基础,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让教学技巧和教学环节上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不仅乐学、爱学,更让所学的知识转变成实际的能力。在课堂教授环节发挥主导作用。老师在这一环节以所学内容的重点为基础,简单、明了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的探究,发挥示范作用。其三,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挥老师要重视,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切实的发挥指导作用,当学生的思维有所偏离时,老师要及时的纠正。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升自身的各项素质。

2.2从功能指向上,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是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方式,目的在于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素质。我们要以素质教育为依托,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坚决的贯彻这一思想。老师以教材为基础,让小学生学会审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品质。使用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领悟合作精神、培养交往能力,具有较好的表述能力和心理素质。在自由的学习氛围下,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我们要勇于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真正的实现素质教育。

2.3从教学内容上,体现能力本位:

教材是小学语文开展教学内容的依托和蓝本,但是,教材内容仅仅发挥培养小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作用,而最重要的是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能力,这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一方面,要切实的提升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高度,把隐藏在教材背后的知识挖掘出,培养学生真挚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学会汲取语文中的养分,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老师的带领下深入的了解小学语文教材以及开展学习的内在目的。不仅如此,老师还需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托,给学生传达更多“美”的东西,这对道德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3结束语

自素质教育出现之日起就被人们所追捧,这种和应试教育相对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好处,不仅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而且对学生进行创新的培养。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的关键阶段,而作为实用性较强的语文学科,小学生有必要夯实基础。这就要求小学语文老师努力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以素质教育为引导,创新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为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做出贡献。

作者:闫莉莉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站前小学

第四篇:高中体育教学素质教育实施策略

一、素质教育对高中体育教学的要求

(一)确立主体地位。

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制约,最终必然导致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具体内容如下:

1.对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心理特征研究,对教学方法进行设计,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进行体育运动,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自强能力。

2.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参与体育活动的喜悦感与满足感。

3.给予学生自由选择项目的权利,为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4.建立创造性教学机制,重视分组练习,营造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引导学生互帮互助,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共同发展,保持学生有充裕时间进行体育练习,同时要求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与耐心教导,促进教和学的统一结合,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前翻滚练习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球体和方砖的滚动方式,思考规范的动作流程,逐渐理解动作要领,如讲解跳马技术时,可先向学生讲授物理学中斜上抛的原理,让学生理解人体运动轨迹与发力点之间的关系,进而掌握动作技术。

二、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

(一)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要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行素质教育理念,首先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如进行长跑训练时,教师除了教授跑法技术外,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使学生学会控制奔跑速度,掌握换气间歇时间,缓解身体“极点”,以及长跑过后补充水分和盐分,消除身体疲劳等。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引导,让学生成为体育学习的主人,这样具有科学性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真正掌握体育知识,还能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拼搏精神。

(二)加强学生心理素质训练。

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具备强健的体魄,更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身体和大脑结合的独特性,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如在短跑练习中可组织小组赛,赛后让学生进行总结,并对结果进行合理评价,从而让学生领悟到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此外,深入学生群体,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共同进步,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建立强大心理素质有深刻意义。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教师不能仅用考试成绩的优劣判定教育质量的好坏,要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判定,因此,教师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学生体育成绩进行多维评价,如对学生体育考试成绩实现加分减分制:一方面根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对学生体育训练成果进行分数评定,另一方面是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增加加分项目,对完成项目考核的学生进行加分。此外,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选择合适的项目对学生进行考核,如比较受学生欢迎的篮球、足球等项目。

(四)发展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个性。

体育教学中要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将体育活动延伸到课外,发展课外体育活动并非以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的,而是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根据科学计划和要求,结合学生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练习,如可在年级中组织进行足球比赛,并采取淘汰赛制,在其中选取运动天赋较强的学生,进一步培养体育技能和良好体育习惯,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从而建立丰富的个性和生活态度,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体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也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阶段,因此,体育教师要将素质教育理念真正落实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培养探索能力和心理素质,使他们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

作者:孙建 单位:赤峰市元宝山区平煤高级中学

第五篇:高中化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探究

一、回归课本,挖掘教材资源

在以往的化学教学中,我们的教学或许过于依赖化学教材。或是直接脱离教材,针对教学脱离教材的事实,我认为教学应该回归课本,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首先我们要了解编书者的设计思维和排序思维,要理解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这些内容,为什么会按照这样的顺序安排,只有做到“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继而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彻底理解化学课本上所提到的一系列概念和原理。在学习“原电池”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原电池”的构成原理和示意图以动画模拟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直观看到原电池的构成情况,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次要关注教材中提到的实验现象。对于教材中所涉及的实验现象,在实验的开始阶段,教材并不会直接给出有关实验现象,而是会一步步地启发学生尝试和探究。比如在做“金属钠和水反应”的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提示从浮、熔和红等关键点进行探究,进而完整有效地归纳出实验的准确现象。再者要精心利用教材中的化学习题,让化学题目真正达到解惑和归纳的目的。在化学教材中有这样一个题目:“我们将pH为5的盐酸稀释1000倍,那么pH是否会变为8呢?”不少学生在看到这个题目之后会想当然的认为盐酸溶液稀释了1000倍,PH很显然应该是8了,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于是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pH没有变成8呢?”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给学生举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同学们都有喝过糖水的经历吧?那么谁能告诉我如果将糖水无限制的稀释后,糖水会变成苦水吗?”以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简单明了地理解了盐酸的pH为何不会变为8,如此我们再来讨论盐酸稀释的化学原理,便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化学教学不应脱离教材,而应该回归课本,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才是化学教学的“王道”。

二、倡导民主,鼓励创新精神

民主氛围的营造是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关键,所以在化学学科教学中,我提倡倡导民主,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如何才能在班级里成功地营造民主的氛围呢?一方面教师要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彻底下放给学生,让学生结合教材和教师的指导主动探索化学知识,教师要给学生成为“小老师”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将自己的见解大胆地在课堂上表达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言的机会。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倡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这种呆板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教师应该尽可能采取合作学习、讨论学习、竞赛学习、游戏学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这些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中完全放松自己,从而营造充满民主氛围的课堂。只有在民主的课堂中,学生才能彻底放松自己,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才能被彻底激发。比如在检验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的实验中,我并没有按照教材中给出的检验方法让学生按部就班地检验,而是让学生在班级里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进而将验证实验变为探究实验。在热烈讨论的课堂中,有学生提出:“我们可以通过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的物理性质区分二者,比如检验它们的密度。”在此学生的启发下,有的学生提出:“我们可以将一片菜叶放到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中,看其下落情况。”有的学生也不甘落后,提出:“我们也可以在其中放入小金鱼啊,看看小金鱼是否会存活。”学生的思维逐渐得到发散。最后我让学生在这两种方法中选择出最优方法,讨论的结果是“不应该随便以一条生命为实验的代价,我们应该爱惜小动物的生命”。由此最优方案便应运而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学生的思想得到解放,而创新思维也在不断讨论和思考中变得更灵活。

三、沟通交流,实现情感共鸣

在素质教育中,情感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支撑,只有师生之间实现有效的情感共鸣,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得到大幅度提高。要想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多与学生沟通,比如在学习“二氧化硫”的有关知识时,教师让学生结合学习过的知识测量二氧化硫的酸碱度,我们发现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很快找到解决方法,但是仍然有极少数化学基础差、学习不认真的学生想不到用紫色的石蕊试纸检验二氧化硫的酸碱性,这时,面对学生的这一学习现状,教师不能直接进行批评和埋怨。对这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显然已经习惯了教师的埋怨和批评,为了彻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要做的就是以真诚的心鼓励学生。为了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无障碍沟通,教师可以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小事入手。情感共鸣的实现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如此之大的作用,所以教师只有真诚地付出,才能得到学生真挚的回报。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环境下,高中化学应该回归课本,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以民主为基础,鼓励创新精神;沟通交流,实现情感共鸣。只有这样,化学教学才能向着正确、高效的方向发展,学生也才能更好地成长。

作者:丁光廷 单位:江苏省铁富高级中学

第六篇:小学数学教学素质教育渗透浅析

一、抓住学生兴趣渗透素质教育

众所周知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由于小学时的学生大多处于6-12岁之间,这时候的学生对玩的兴趣是非常大的,孩子的天性就是玩。他们在上课时很容易走神,教师如果不善于观察那么很有可以能一节课都是在做无用功即使教师的讲解能力非常的出色,学生如果心思不在课堂之上那么怎么才能在课堂教育上渗透素质教育呢?例如:在学习“圆”这门课时,老师可以向学生举一些与学生玩耍的相关的一些玩具。比如孩子们经常玩的玻璃球、皮球、足球,这些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这样不接可以提高孩子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抓住学生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善用学生的兴趣点融入到教学当中这样的课堂既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听不进去,也不会让老师上课忙于管纪律从而浪费了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那么如何才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师要善于观察,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才能知道学生的兴趣点所在,知道学生们所喜爱的游戏是什么玩具是什么,在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的时候,我想每个学生的心思就都会在课堂之上,这只是教师更要把握好尺度,给学生培养一些素质习惯时,不要给学生一下设计太多毕竟人都是会犯错了,在学生犯错时在给学生进行一个教育,我想这样的效果也要好过每一个教师每天不停的教导了。

二、学习数学逻辑培养学生严谨的精神

数学是一门统计与计算为一身的学科,通过反锁的计算得出结果本事一门十分枯燥的学科,数学是我国从小就开始学习的科目之一,我想着其中不单单因为他是我国三大主科之一,而更重要的则是数学也是给一个人的成长能够带来非常大的影响的科目,素质教育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导学生如何做人,而一个严谨的态度我认为在今后学生所经历的事情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严谨的要读对一个人一生的帮助我想就不用我跟每一位老师所说了。数学的好处在人的成长中是非常多的,他锻炼着每一个学生的心态,并帮助每一个学生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性和对待事物严谨的心态,在小学所学习的数学因为孩子都是在打基础的阶段,数学并没有很多繁琐的计算,更多的是对数学概念的会更生动理解与对数学逻辑的培养。这就是教师在教导数学要抓住的点,要在平时的教学之中就贯穿这一个点,无时无刻的帮助学生培养严谨的态度与素质教育,真正的做到再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例如,在做计算题的时候,老师要提醒学生做题要仔细,不要急于求成做完题要仔细检查,培养学生做完题要仔细检查不要因为自己的粗心而丢掉不该丢的分。

三、增强自身的讲课魅力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老师是传播道理,教授专业,解答疑惑的人,但教师在传播知识的时候要时刻思考一个问题就是自己教学时的态度是一个什么样态度,教师所传播的知识时如果是一个非常恶劣的形象我想即使学生的成绩非常高,但这样的教育又有什么用呢?学生是不是真的得到的良好的素质教育还是仅仅是学到了知识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做人了呢。因此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讲解技巧以保证给学生在讲解时学到的不单单是知识还有人生的道理。教师还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俗话说的好一个老师想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要保证自己的有一桶水,因此教师要想保证可以给学生一个好的教学的话首先就要保证自己的专业知识足够充足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学到知识时学到更多的人生道理,教师再有了足够的知识就是要考虑自己的讲解技巧了,讲解时多用一些丰富而生动的语言这可以牢牢的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的语言会让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从而对教师所说的东西更加用心关注,我想这是教师只有轻轻的点出一些道理,学生也一定会自己进行思考的。教师教学时的态度更是重中之重,术利用一个什么样榜样的引路人这知己影响了学生对一些事物的认识,教师在平时的一举一动都要注意。例如,在课堂上,老师要以自身为榜样,在教学生问题的时候,不要嫌麻烦去说学生笨,这样不仅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将这种陋习传染给学生造成不好的学习氛围。小学的学生年龄小,没有自己的认识对教师所教的大部分都是去模仿,我想如果教师有什么陋习,学生必然也会被传染。因此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中之重,而这必定也会在数学的素质教育中贡献出一份力量。

四、总结

上文是我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自己的看法,我相信在每个教师的不断努力下也一定会让每一个在学习数学科目的学生得到应有的功效,素质教育就是在指怎样做人,每一个老师都是学生应该学习的对象,不单单是在学习上,而在人生上的学习更是非常重要的,我相信在每个老师的不利下一定也会给学生创造一个素质的“无烟环境”帮助学生们更加好的成长。

作者:刘全利 单位:重庆市渝北区第三实验小学校

第七篇:初中英语教学素质教育研究

一、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方面的问题。

在素质教育要求提出后,英语教学方式就要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学生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还要在英语写作、英语口语、英语阅读和听力等方面具备较高的水准。深受“考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英语课堂上只是注重对语法和知识点的讲解,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口语交流的训练和培养,这就造成了人们常说的“哑巴英语”现象出现。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相应的英语交流和沟通,根本满足不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改善。

2.教学方式方面的问题。

由于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师采用的是口头加板书的方式给学生传授英语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枯燥繁琐,使得一些学生学习英语比较吃力。英语教师在对知识讲解之后,为了应付考试,教师会给学生提出大量的英语试题让学生进行练习,这种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完全忽略了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应不了当前的教学水平。

3.教学兴趣方面的问题。

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的素质教育,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对语法的讲解,课堂上缺乏和同学之间的互动,这样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课堂缺少活跃分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只是为了达到考试要求,找不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所在。而从当前的素质教育要求下来看,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为学生提供英语互动交流的时间,多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样才有助于教学兴趣的激发。

4.课外学习方面的问题。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初中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课余时间都在参加各种培训班,因此在课外活动生活中缺乏对英语知识的学习。而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的课内外学习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同时也能提升英语教师的课堂效果。

二、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改进办法

1.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学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为此,初中英语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英语听力、阅读、写作以及英语口语交流等能力的培养。依据这种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在学生英语口语训练的过程中,相应的增加一些时间,让每一位同学都有用英语交流沟通的机会,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哑巴英语”的现象。

2.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初中英语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让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达到考试要求。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目标的导向下,相应的减少自己英语语法等方面的讲述时间,多为学生留一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此期间英语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应该给与学生认真耐心的讲解。与此同时,在课堂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英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组织学生进行英语对话,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以上谈及的问题可以看出,初中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明显不足,造成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学习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地位,让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为此,英语教师应该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学生放在主要位置,多为学生提供积极发言发问的机会,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英语课堂气氛。

4.改进学生在课外对英语的学习态度。

初中英语教师应该主动学生在课外对英语的学习态度,要提醒并鼓励学生加强对课外英语的学习,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英语教师在课后应该要求学生多看一些英语的电视节目以及英语书籍,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初中学生对英语文化、英语知识的理解,还能相应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重要意义。当前,素质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对初中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对其今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素质教育在课堂中的渗透,但是素质教育不应仅仅只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还应该把素质教育融入到所有的初中学科当中,从而提升初中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作者:王炜 单位:湖北房县上龛中学

第八篇:语文教学素质教育培养探索

一、文化品质素质教育的培养

文化学习素质就是主动学习,自觉学习,自己会学的素质,换一种说法就是“学会学习”的素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语文有工具性这一命题出发,语文教学的目的也就应该包括这样两个层次;一是教学生认识和掌握工具;二是指导学生会运用工具进行语文实践。通过实践培养能力,培养素质。如介绍字典等工具书的使用后,应该及时组织大量的“使用实践”,由学生自己去解决以后碰到的字词问题。再如掌握了现代文阅读的规律、方法和思路,应该放手让学生到现代文的海洋自由翱翔。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保证。作为一个人民教师,不仅要会教书,还要学会育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思想品德教育的好坏将会对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应贯穿教学工作的始终。在内容上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和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遵守纪律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等。对于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人们早有共识,不再详述。

二、审美素质的培养

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是一门不仅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能力,而且熏陶其情操,培养人格素质的特殊课程。全面提高人文素质,为学生打好人生的底子,是现代社会发展对语文学科的必然要求,也是语文学科最根本的任务之一。而以往的教学中社会功利观念的影响,片面强化语文工具性,教学中知识至上,分析为主,淡化了美育教学要求,同时反过来也影响了语文作为工具学科的知识教学,对此,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借助语文这个美的载体,通过丰富多彩、情意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熏陶自然美,感受社会美,欣赏艺术美,培养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从而塑造美的心灵,完善美的人性,创造美的人生。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说:“教师应当对学生指明并揭示文艺作品中的真正的美,并要保证使学生正确理解和领会真正的美、祖国自然的美、人物品格与品行的美、他们在社会上生活与活动的美。”现在的语文课本精选了大量的古今中外名篇佳作,这些篇章或对美好的事物追求,或对英雄人物歌颂,或对祖国大好河山赞美。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些进行审美教育。

三、思维、交际素质的培养

新课标“教学原则”强调,语文教学“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可以说,语文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学生思维的训练。因此,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能依据一定的思维规律,利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良好品质,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思维素质的培养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所谓思维素质,是思维能力的表现形式,是衡量一个人智能水平的重要指标和发展思维能力的突破口。思维素质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批判性和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素质的培养必须立足教学过程,依据思维规律,通过纵向拓展思路、横向深入探索、灵活转化问题等方式,使思维主体逐步形成,主动探索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交际素质的培养有两个方面,即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表达能力是交际能力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故称之为“表达交际素质”,它在现代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日常生活,各种交际等都离不开表达交际素质。当今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一个人的适应力、竞争力、推动力等都需要靠口才加以展示,现代人才观认为,没有口才便不是完美的人才。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才的必备素质,口才已列为聘用人才的重要条件。社会的开放扩大了人们交际的范围,人与人之间的口语交际明显增强,语言的交际价值日趋体现,直接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事业的成败。

四、总结

一个人语文素质是以上三种素质的总和。其本质是会学习,会做人,会审美,会思考,会交际。它是一种修养。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能说会写”。因此,语文素质在人的全部素质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只要从观念、方法、思路上对教材建设、考试制度、教育评价机制等进行彻底改革,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约束,迎来素质教育的美好明天。

作者:韩建奇 单位:甘肃省武山县城关学区

第九篇:小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浅议

1.统一认识,确定思路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近几年来,各级领导一直都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对各地的教师进行激励和鞭策,同时也对教育改革工作给予支持和肯定。为了统一认识,学校从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目标入手,加深全体教职工对中小学教育必须“转轨”和如何“转轨”的理解,进而理清实施工作的思路,即全面启动,整体规划,区域推进,分类指导,抓点带面,树立典型。在全面启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山区与沿海学校的不平衡性,学校与学校自身发展基础不同,在制订总体规划、提出共同目标的同时,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校提出分层次的要求,充分发挥各校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同时,运用抓点带面的方法,总结推广典型的经验,加强分类指导,以各个局部的突破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2.更新观念,调整认识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往往偏重于对小学生语文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对语文能力的培养。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能力是指人们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如果教师只注重于传播书本知识,忽略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那么,我们教出来的学生势必成为书呆子。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大不了解决“一餐问题”,而“授人以渔”则教会了其一项生活技能,解决了其以后的生活问题。而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生死记硬背的情况,不正是“授人以鱼”行为吗?要想改变现状,我们要彻底抛弃以分数衡量学生好坏的观念。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绝不可忽视教给学生适当学习的方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先摒弃“授人以鱼”的旧观念,提倡“授人以渔”的新思想。

3.实施素质教育,开拓创新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教师有创新精神。在新的教育形式下,要敢于标新立异。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科教兴国必须从娃娃抓起,小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石,是科教兴国的前沿阵地。而小学语文教育更是小学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小学语文教学包括字、词、句、段、篇的教学,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写一篇好的文章。那么如何写好一篇文章呢?首先教师应当要传播给学生写作知识,当然这不能机械地进行,否则就不利于小学生素质培养。新时期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打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怎样做到这一点呢?首先,作文题目不宜定得过死,要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平时多进行一些半命题或自由命题的作文训练;其次,把作文课堂适当移到课外,如,写游戏活动,可把学生带到操场,先让学生进行活动,一边活动一边让学生说说感受;最后,回到教室让学生把参加实际活动的过程写下来,这样就容易多了,内容丰富,语句生动形象,学生们写出来的作文既有真实性,又具有生动性,同时,学生们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4.注重德育,弘扬民族精神

小学语文教学是对学生德育的前沿阵地。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着培养新世纪接班人的重任,如果小学阶段忽视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势必影响到将来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因此,从长远看,德育的成败事关中华民族的振兴。文学作品里饱含着丰富的感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激发出学生高尚的、健康的、向上的、火热的感情,但是,光这些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注重净化学生的心灵,既让学生产生健康的“情”,又懂得正确的“理”,情理一体,才能使学生在动心动情中受到思想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改革开放的特殊国情中,各种思想都普遍存在,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充当一个小学生的过滤器,以使学生从我们的言传身教中得到纯净的、健康向上的、积极的东西。另外,素质教育并不是要我们摒弃一切传统的东西,优秀的传统文化要进一步让学生继承和发扬,要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

5.总结

总之,只有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做到科教兴国。而小学语文教学中率先实施素质教育,无疑是在为我国教育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林华明 单位:福建省漳浦县赤土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