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策略综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策略综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策略综述

1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1.1部分教师素质与素质教育有差距

在高等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中,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待人接物的原则、治学态度等,都会使自己的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和感染。目前,高等院校一些教师较为注重自己专业能力的提升,但是相对轻视甚至忽视自己人文素质方面的积淀;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他们自身往往教学经验不丰富、人文知识不深厚、知识结构不规范、综合素质待提高却又在工作中忽视对自己的充电学习。而许多高等院校对新进教师的选拔也常常是只重视其专业水平和学术成就,相对忽视对其人文素质方面的要求,对新进教师的培养也只重视其业务水平的强化和提高,而对其人文素质的提高既无要求也无措施,由此造成一些年轻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缺乏,这也直接影响了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

1.2部分高等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数量偏少

当前,高等院校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普遍都会有“思政”课,但对开设其他人文素质类课程则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所以,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有的高校是能少则少;有的高校虽然开课名单中列出了一长串素质教育课程但是每一学期由于授课教师本人的种种原因而并没有真正为学生开设,学生实际可以选择的素质课程仍然偏少。另外,有的高校虽然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开课质量,都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人文素质类课程数量偏少,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选课热情,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进步。

2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对策

2.1树立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

2.1.1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较高人文素养的人才。高等院校需在培养目标上突出全面育人的观念,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形成具有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这既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民族复兴对人才的客观需要。

2.1.2树立“技术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同等重要”的观念

现代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业”,求真务实,具备探索精神和人文情怀,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生,更全面地认识社会,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把人文素质教育的推广当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把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促进高等院校中的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相互交融、和谐发展。

2.1.3树立“做人”教育与“做事”教育相统一的观念

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素质,“人文教育是做人教育,教人求善;科学教育是做事教育,教人求真”。在强调人文教育时强化人生教育,在强调科学教育时强化人文精神的贯彻,尽量在教学过程中将“做人”教育与“做事”教育统一起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和谐人格的高素质人才。

2.2加强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

“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影响深远。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能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一定的保障。

2.2.1引入优秀人才

学校可以制定优惠政策,聘请或引进一些在人文学科有特长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本校的教学和研究队伍中;甚至可以邀请校外专家、名人开设本校的某一课程。如,开设《新闻写作》类课程可以邀请本省、本市、本地的电视台、广播电台或者报社的新闻部主任或首席记者或主编参加到此课程的教学中去,他们丰富的学识、经验和阅历必将使原本枯燥的课程妙趣横生。

2.2.2重视对教师的再教育

教师是否具备广博的知识,是否善于融会贯通运用人文知识改进教学,人文素质课程是否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等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影响很大。学校可以采取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参加人文素质类学术会议、参加人文素质类课程的网络培训、参加人文素质类课程讲座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对在岗教师进行人文教育的再教育,以提高本校教师的人文知识功底和人文修养。

2.2.3加强教师的个人素质

作为教书育人的实施者,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一个教师真正的魅力在于他的思想和人格力量,它对学生的影响甚至会持续一生。因此,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要想学生有素质,教师先得有素质;要使学生“学会做人”,教师就得先会做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举止风度、社会责任感、道德水平、治学态度、敬业精神等优秀的人文素质修养,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都会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所以加强教师本人的个人素质势在必行。

2.3构建完备的人文课程体系

加强素质教育,构建完备的人文课程体系必不可少。高等院校应根据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建立层次分明的、内容完备的、整体优化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安排上,学校应当提倡并鼓励有特长的教师多开设一些人文素质类的课程并全力为其顺利开设课程提供条件。自己学校教师开设某类课程有困难的话可以聘请外校知名教师授课,以保证充足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课源,使学生有更多的选课余地。同时,学校制定配备好相应的选课指南系统,使学生在选课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专业、个人兴趣、自身能力,有意识地选择结构适宜、难度合理、适合自己的课程。此外,高等院校要争取和省内其他高校保持教师资源共享的合作关系。素质教育类教师在省内高校流动教学,有利于学术文化的交流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设方面的取长补短、协调发展。

3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具有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确立,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将不断提高。培养和提升高等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利于实现高等院校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展现当代大学的良好精神风貌、为全面建设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而在高等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就需要切实把握高等院校学生的典型特点,通过人文学科教育、知识理论的传授和校园育人环境的陶冶,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内化和发展,逐渐养成一种平稳的健康的价值取向和内在品质,最终使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多维知识视野以及高品位的人格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作者:李晓筝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