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企业人才素质教育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强化企业人才素质教育,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强化企业人才素质教育

一、企业人才需求的角度

1.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沟通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企业希望招聘到的毕业生个人能力不一定很强,但需要合作意识很好。在现实中,十几人、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团队随处可见,所以,团队协作是员工必须具备的素质。团队协作精神的基础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不可能有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合作的;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很难做到相互宽容、乐于奉献、积极进取的。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掌握最丰富的资源。如今,信息技术发展得很快,网络拉近了世界的距离,网络横跨了专业的鸿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如何获取知识、获取哪些知识等方面,网络提供了无尽的选择和各种诱惑。如何有效地、积极地利用网络,使之成为帮助我们成长和进步的朋友,取决于学生对网络的认知和自我约束能力。

3.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对研发有浓厚的兴趣、较强的责任心、良好的道德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一定的坚韧性、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独立自主的能力、个人的生活习惯、谈吐以及修养等。

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定位

高职院校的任务是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的专门人才。所谓“高素质”是要求高职培养的学生在思想道德品质、知识技能等各方面都要达到一定的素质水准。高职院校侧重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知识技能可以通过不断的强化和训练来提高和深化,而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经过长期锻炼、学习所达到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属性,能对人的各种行为起到长期的、持续的影响,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定位,应该与知识技能的培养相结合,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和高职教育的专业特点,制定一套适合本专业的素质教育内容,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深化专业知识体系、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专业素养,实现高职素质教育的目标。

三、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应有的放矢

素质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不具备明显的实用性,也很难在短期内测量学生学习过后的效果。实施素质教育的难点首先并不在于教学的本身,而在于学生观念上是否认同。因此,我们应将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活动中。例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我们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以此为载体来实施素质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以及就业观、创业观教育,通过专业教师的引导学习,学生首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了初步的认识,再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社会资源等,给自己确定了学习和创业的规划设计,明确了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成了指导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不畏艰难、开拓创新、自我完善的指明灯。由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尊重主体个性和发展需求,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有用,使德育不是停留在口头说教上,而是渗透到学生的意识中,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再如,素质教育应根据学生的年级段不同而分层次、有重点、分阶段的递进实施,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养。对于大一的学生,由于对“职业”的概念模糊不清,因此,这一阶段需要形成职业意识,培养行为规范,增强纪律法制观念,团队集体观念;对于大二的学生,由于已经学习了专业基础知识,因此,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掌握专业技能和提高综合素质,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职业观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健康人格、创新意识、自立意识、自立能力、耐挫折能力、社交能力的关键阶段;对于大三的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即将从在校学生转变成为社会劳动者,在这个角色转变的准备阶段,素质教育的重心是培养学生职业竞争意识和职业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岗位群发展趋势,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对不同年级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不同,我们可以通过专题讲座、课堂讲授、观摩学习等方式实施。除此之外,还可以将一批逐渐形成的具备相对稳定内容、独特教育功能且具有一定影响的实践体验活动进行梳理、改造、整合,建设适合我院学生的素质教育课程,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人格的形成而服务,为实现其职业理想奠定坚实基础。

四、网络时代对高职素质教育的影响

1.因特网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地交流、讨论与沟通。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将其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而学生被动地接受也许已经过时的知识,同时也抑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因特网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模式。教师和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获取知识,拓宽了学习渠道,增加了师生之间交流、讨论、互动的机会,教师和学生都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师生在虚拟网络环境中交流的普及,师生之间直接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就被弱化,这种长期的“冷面无情“的交流将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接受道德与理想教育的兴趣,对前途产生迷惘的情绪,失去行为规范。学校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正面、积极的引导学生。

2.因特网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并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一方面,网络的不断延伸,使得时间与空间的差异与距离不再是无法逾越的障碍。学生们除了学习学校开设的固定课程之外,还可以在虚拟世界里任意翱翔,获得感兴趣学科领域的信息,经过分析理解之后,掌握这些知识。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求知的欲望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另一方面,从教师主导到网络主导的改变会影响学生价值的取向。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一直起着主导作用。而网络环境下,教师被取而代之,网络成为教育的主角。这一变化对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讲,学校是把个人集中起来,培养学生的凝聚力和责任感的场所,在集体生活中学生们需要纪律与自我约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还必须教给学生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等;而所有这些网络是无能为力的。综上所述,网络对高校素质教育的影响有利有弊,一方面,因特网为教育开辟了令人向往的广阔前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全新的网络教育模式,空前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另一方面,网络将会动摇教育的目的,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改变学习内容等。面对网络教育环境,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利用它,使之有效的为教育服务。总之,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有机的整体。高职院校应紧随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市场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素质教育的策略和内容,在复杂开放的信息社会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指导性、学校的保障性,不断创新素质教育的理念、形式和方法,将素质教育融入到职业教育之中,实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康莉 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