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素质教育实施的影响因素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化观影响。几千年来,传统文化思想在中国传承—代又一代。我国自设立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以来,读书、考试、做官就三位一体地发挥作用,“学而优则仕”一直是历代莘莘学子读书追求的目标。在中国人眼里,读书一直是高贵、品行与地位的象征。“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观念根深蒂固。这种经过几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形成了一种深厚的历史惯性,表现为中国家庭历来对子女教育非常重视,重视、鼓励、帮助子女通过教育走上仕途,以博取功名。尽管现代教育的意义与过去相比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现实社会。正是在这种报偿利益的驱动下,天下父母无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期望孩子通过读书光宗耀祖。为此,家长把很大一部分精力、财力都花在了孩子的学习上面,他们为孩子购买各种学习资料、请各科家教、报各种补习班,以培养孩子的“考试能力”。不少学生家长更是不惜一掷千金,千方百计花钱让孩子上名校。殊不知,正是在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高标准、严要求”之下,却又给自己的孩子套上了沉重枷锁。由于每天学习时间过长,全国有超过一半的中小学生睡眠不足,不少孩子患上了神经衰弱、脊柱弯曲、近视眼等疾病,还有不少孩子患上了各种心理疾病。据调查,我国中小学生中有5.2%的孩子存在明显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2.“学历至上”的用人观影响。制约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另一个障碍就是“学历至上”论。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再加上国有企业改革等多方面原因存在,使得我国就业竞争日趋激烈。长期以来,我国在用人机制上坚持“学历至上”论,即以学历作为衡量人才的最重要标准。在现实社会中,往往是高学历者才会有好的就业机会。同时,在就业体制上,劳动力就业市场对职业教育的支持也很不够。“上大学是高贵,上职高是低人一等”。一个高职学校毕业生的工作机会和工作条件往往比不上一个受过普通高等教育的毕业生。这些观念和体制都在无形地驱使着整个社会片面追求“考高分、进名校”。近年来,在人才市场上还出现了一种“高消费”倾向,即用人单位在聘用人才时以“就高不就低”心态来选择毕业生,这种盲目攀高的学历风还有越刮越烈的趋势。一些用人单位竞相打出“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中专靠一边站”等旗号。近年来,我国国家公务员考试持续升温,该考试也一直主要面向本科学历人群进行招录。片面追求学历的用人观,扭曲了人才多元化、多层次的良性格局,影响了人们的教育观念,并成为“应试教育”的驱动力。
3.“优胜劣汰”考试选拔观的影响。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对教育活动进行考察始终不应脱离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不够发达,使得教育投入不足、教育整体水平偏低,教育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在我国,升学压力将长期存在,而只要有升学竞争存在,就需要进行“优胜劣汰”的选拔。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特别强调教育的社会选拔功能,注重以分数来选拔人。我国在基础教育甚至在学前教育阶段就非常重视选拔“人才”,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进幼儿园都需进行考试的使人哭笑不得的现象,而为了上好的初、高中,学生必须得参加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小升初、中考),只有考分高的学生才能升入到好的学校。于是,学校通过考试把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选拔出来,集中精力加以重点培养,而其他多数学生则成了教育的弃儿,失去发展的机会与前进的信心。再拿高等教育来说,由于我国是穷国办教育,资金短缺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尽管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人数在不断增加,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人都上大学显然是不现实的,就算是能上大学,而宝塔中的重点大学又为数甚少,真正能上名牌大学的学生数量毕竟有限。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风气显著“降温”,相反,由于就业压力的加剧,高考竞争愈演愈烈。如此艰巨残酷的任务,决定了学生在步入幼儿园这个基础教育大门的那天起,就一直处于被淘汰的危险心态之中,就必须承受巨大的压力,这无疑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4.“分数至上”教育评价观的影响。长期以来,在“分数至上”教育评价观的影响下,不少地方政府在对学校进行评估时,一直将升学指标等作为评定各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依据,并逐年增加对学校的“期望值”。政府对升学率好的学校进行大肆表彰,对升学率差的学校则重重惩罚,甚至对其校长进行调离、撤职。这样,对升学的引导已经变成了政府的行为。社会舆论评价学校更是以“升学率高低论英雄”,升学率高就说明该校教育质量好。升学率高的学校备受家长青睐,升学率低的学校则会受到舆论的谴责,不仅招不到好生源,而且该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也似乎低人一等。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实际上也还是围绕分数、升学率等指标展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是以分数高低定优劣。于是,从小学开始,孩子们就被分成了三六九等。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绝大多数中国孩子身上都被贴上了尖子生、中等生、差生的标签。
二、转变观念,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氛围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它对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增强创新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实现“三步走”战略、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会产生直接影响。观念是实践的先导,而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更新观念。
1.转变人才观。国以人立,业以人兴。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人才是关键,国民素质是基础。分数不能全面反映人的素质,分数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早期的分数高低很难决定一个人一生中学业乃至事业的成功与失败。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查阅了1977年到2009年32年来全国的124名高考状元后发现,“他们一个都没有成为所从事职业领域的顶尖人才”。而当初在学校里成绩平平甚至被老师认为是差生的人,在社会上可能会更有所作为。要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必须转变以学历为本位的人才观与用人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以能力为核心的公平竞争用人观。人才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既有高级人才、中级人才,又有初级人才。同时,人才的培养途径也应是多层次、多结构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树立科学人才观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造就创新人才、将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无可比拟的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基础工程。
2.转变教育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府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导者。实施素质教育特别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理解和支持。近年来,不少地方领导对素质教育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还习惯于以升学率作为考核教育部门和学校工作的主要指标。这无疑助长了“应试教育”的倾向,使素质教育的宏观政策遇到层层阻碍,难以在中观和微观的层面得到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需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要坚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把推进素质教育情况纳入上一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政绩考评的内容,并配套相应的奖罚政策和制度,确保政府在决策和执行上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同时,各级教育部门不得再以考试成绩、升学率对学校进行排名,不得对学校下达升学指标。
3.转变成才观。要实施素质教育,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子女受到很好的教育,这无可非议。但家长需认识到,接受大学教育诚然是子女成才的重要条件,但绝不是唯一条件。未能在高校接受教育,同样可以通过工作、实践、自学成为某一行业、某一领域的有用人才,同样可以展示自己的价值。家长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支持者,应努力配合学校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家长应结合子女的兴趣、爱好,理性、科学地教育子女,不能违背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盲目地给子女施压。要把舔犊情深、望子成龙与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统一起来。
4.转变教育评价观。在“分数至上”教育评价观的影响下,教学沦为了考试的附庸,学校、教师、学生如泰山压顶,都在为分数疲于奔命。“重分数,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重成才,轻育人”,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目标直接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造成了学生的片面发展。正是在这种狭隘教育评价观的影响下,分数价值高于人的价值,升学目标取代了人和社会发展的目标,育人的宗旨就这样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了。于是,一个个无限丰富、充满多种发展可能性的生命个体在这个过程中就被抑制甚至被扼杀掉了。如此一来,完全扭曲了教育的功能,背离了教育的根本宗旨。在强调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而且将对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构成威胁。因此,必须转变“分数至上”的教育评价观。
三、深化改革,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设良好环境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涉及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是一场涉及社会用人制度、人才培养模式、招生考试制度等方面的综合性改革。
1.改革社会用人制度。改革社会用人制度,发挥其对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在用人机制上,政府要改革过度追求高学历的社会用人制度,要从“学历至上论”转为“能力中心论”,要制定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就业政策,为培养新型人才提供政治保障。政府可规定不同岗位相应的人才规格,高中毕业生能胜任的岗位,不需招大专毕业生,大专毕业生能胜任的岗位不需招研究生。同时,政府、企业和社会在招聘、用人、待遇等各方面都应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公平公正地将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建立以素质和实际能力为准则的人才选拔机制和就业、用人机制,真正从根本上摒弃仅仅以学历、资质和以分数取人的偏向。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发展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管理人才,而且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为此,必须调整教育结构,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模式。政府除了要大力发展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外,还要大力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电大、自考等)。同时,还需沟通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联接渠道,使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与成人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一起构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政府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3.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素质教育要真正落实,科学评价是关键。只有做到科学评价办学质量,只有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评价制度,才能引导和促使学校教育回归素质教育的正常轨道。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打破以考分多少来评定学生好坏的评价标准,改变将分数作为招生录取唯一标准的做法,要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进行相应改革。要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制定正确的中、高考指导思想和命题原则,试题应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完善招生录取办法,要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
4.推进新课程改革。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而采取的重大改革措施,是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对中小学来说,新课程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5.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对中小学提出了教育要立足学生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努力、实践能力的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校每项工作中,落实到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课堂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载体,课堂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要改革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课堂气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有所成,学有所得,学生素质才会有所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强大的合力,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氛围,素质教育才能得到全面的实施。
本文作者:马文琴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