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和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如何围绕育人目标,更好更有效地开展综合素质教育的评价工作始终是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点问题。该文结合高职教育的规律,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如何围绕育人目标,更好更有效地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始终是各高职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纵观现有的研究,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虽已在各高职院校全面铺开,但其教育内容、教育载体、评价指标、结果运用等还没有一个完整成熟、方便操作的体系,对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尚有极大空间。该文结合高职教育的规律,利用和发展现有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专家经验,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内涵及意义

1.1内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强调“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高职院校学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概括地说,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是指一系列经过系统化了的能够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指标集合,它能反映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状态,并确保该指标体系能科学、有效地收集学生成长信息,从而对学生整体发展状况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1]。

1.2意义。构建科学有效的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科学的评价体系具有导向功能,是引导学生行为的“指挥棒”;具有评判功能,是学生在校期间成长成才效果和质量的有效资料;同时也具有管理作用,可以方便学校管理层及时了解学生总体情况,有针对性开展相应的改革和实践[2]。

2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现状

第一,评价内容简单片面,体系结构尚不完善。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及技能技术型人才,要求学生在理论知识、实操能力、职业素质等三个方面都得到充分学习和提升。目前,各高职院校不同程度存在着重视学习成绩,忽视其他方面的现象,评价内容较为简单且比较片面。不少高职院校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评价内容的充分讨论、考核项权重的科学设计、考核结果的运用等都有较大的探索空间。第二,普遍缺少对劳动教育的考核和评价。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纵观各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几乎都缺少对劳动教育的内容设计和考核要求,不符合新时代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期望,急需要纳入评价体系。第三,重结果,轻过程,评价体系内在功用无法充分发挥。不少高职院校过分关注考核结果,轻视考核过程,尤其将评价功能重点运用于发现和表彰优秀学生,导致大多数同学过分关注分数,无法体会到综合素质教育的日常育人功效。少部分长期得不到关注的同学因此更加破罐破摔,自我放弃,完全失去了评价体系应有的引导督促功能[3]。第四,缺少信息化手段,无法实现有效及时的反馈,评价效果打折扣。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时,普遍是一学期一评价,在学期末,由学生进行自评并提交佐证材料。由于缺乏信息化手段,高职学生的日常行为没有被及时记录和鼓励,长此以往,开始的激情消散,越来越走向平庸化,评价体系的引导和激励功能大打折扣。而且,也由于统计时长过长,很多资料容易出现遗失,很多数据还需要去核实和计算得分,给后续的统计工作也带来了极大麻烦,且由于一次性合成,也容易因失误产生误录错录,给相关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无法起到相应的作用。第五,组织保障体系不健全,无法形成育人合力。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需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体系来为其保驾护航。目前,高职院校普遍由学生工作部门独立牵头完成此项工作,二级学院由辅导员负责落实。由于职责权限的限制,无法有效协调校内各部门力量,协同育人效果差强人意,评价体系的设计、落实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评价效果不尽理想。

3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对策

3.1开展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的原则。第一,评价内容多元全面原则。综合素质教育评价工作应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目标展开,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教学环节以及培养阶段的特点,科学设计校园文化及素质拓展活动,从知识、能力、素质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多元考察,同时,在注重高职学生共性表现的同时,提倡和鼓励学生个性的张扬。第二,评价标准科学合理原则。综合素质教育评价工作要从多维度、多方面进行设计,要分层分类确定考核内容,科学地进行考核项目的同类化工作,既不错过任何一项考核指标,也不人为地为了考核而考核,力争做到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同时,评价标准要易于落地操作,能够具化为可以评价的行为指标和观测点,方便信息采集和给予评价。第三,评价得分适时反馈原则。开展综合素质教育评价工作的初衷在于引导督促全体学生自觉地投入学习和实践。客观及时的反馈能促使他们随时掌握个人状态,及时进行自我调整,也能使相关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和不足,有的放矢地做好引导和督促[4]。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评价体系的最大效用。

3.2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构策略。第一,构建体系化评价指标。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养养成、职业核心能力、规划与就业能力等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培养学生信仰坚定、爱国明礼、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等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记录学生参加党、团组织的相关活动、日常操行、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的相关内容。职业素养养成主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文体素质、劳动素质、心理素质等素质特征,记录学生参加人文素质课程及活动、参加文体活动、参加劳动活动及心理活动等的相关内容。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培养学生在职业活动中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创新意识、英语水平、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化能力等素质特征,记录学生开展日常课程学习、英语计算机取证、参加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担任班团干部经历并组织主持活动等的相关内容。规划和就业能力主要培养学生开展自我探索、环境探索、确定职业方向、提升就业能力、完成就业准备等素质特征,记录学生开展职业规划书撰写与实践,企业实习实践,就业指导课程学习、就业技巧和就业能力储备等相关内容。第二,搭建信息化评价平台。搭建信息化平台,是做好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支撑。根据综合素质教育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将上述四大核心价值根据培养目标细化为若干个评价点,并给予每个评价点相应的考核分值,通过汇总最终得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得分。信息化平台要根据相关人员的不同职责赋予相应的权限,要实现所有评价点的全覆盖,要能完成学生参加素质教育活动的实时线上录入和查询功能,在经过既定流程的审核后,能实时反馈学生的得分和排名情况。学生能通过相应的模块了解自己的得分和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参加素质教育活动。拥有不同权限的施测者能够实时查看和审核所负责领域或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得分和资料上传情况,并能通过查看得分情况有的放矢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帮助。信息化评价平台还能够汇总和输出各院系、班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得分和排名情况,为相应的奖惩活动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5]。同时,信息化平台要根据不同职责设计不同的人机界面,尽量实现可操作、易操作性,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供重要的信息化支撑。第三,组建专业化评价队伍。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是个综合性工程,涉及校内外方方面面,必须建立专业化工作队伍,方能高质量开展。专业化工作队伍应该根据不同职责分工来进行配备。在学校层面,成立由书记、校长担任组长,主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的决策层,主要负责对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进行顶层设计和全面规划,并对各院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推进工作进行统筹指导。二级院系成立由书记、院长任组长,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任副组长的实施层,主要负责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方案落实与实施。制定二级学院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协调开展相应的素质拓展活动,指导辅导员、各班级推动落实活动方案。辅导员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工作的执行人员,负责学院方案的执行,负责所负责学生上传资料和分数的审核与评定,负责对相关班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教育引导,负责向各二级学院汇总和上报综合素质教育评价工作的开展情况[6]。班主任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工作的初审人员,负责初审本班级学生提交的材料并给予相应的评定。全体学生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教育对象,主要根据学校和二级学院的教育方案,自主安排、积极参与相应的素质拓展活动,获取相应的记录凭证,并在信息化平台上,上传自己的活动资料,参与评优评奖,并对学院相关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做好制度化评价保障。完善保障机制,是推进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工作行稳致远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应围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制定出台《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方案》《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分细则》《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信息化平台操作细则》《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优评奖办法》等制度和规定,保障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工作有标准、有流程、有规定,切实发挥评价工作对于引导和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的落地实施的至关重要作用。

4结语

围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势在必行。各高职院校应结合院校实际,不断对评价体系进行修订和完善,以期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和能量。

作者:王杰 单位: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