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素质教育必要性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素质教育必要性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培养更多幼稚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是我国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开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如果能够帮助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在其求职发展过程中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指导,则能够更好的助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本文,尝试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现状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分析,探究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融入其中的必要性。当前,由于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加之经济下行压力大,因此大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即将毕业时,许多大学生为自己未来的就业发展感到困惑和迷茫,担心自己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在工作岗位上无法凸显自己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前进和发展指明正确的道路。因此,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中融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就显得极为有必要了,其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求职就业理念,有助于学生找寻到适合实际的理想职业。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中融入思想得到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高校之所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科学合理的对自身情况进行评估,了解自己的性格,喜欢的工作类型,对个人情况做出准确的评价,进而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学生求职就业路上,如果没有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那么学生可能就无法对自我能力素养进行准确的感知和判断,甚至是无法找到自己喜欢且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岗位,这样可能就会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找工作随意、盲目,就业缺乏长远规划,因此频繁跳槽,对工作缺乏热情,工作时积极性差,不够认真负责等等。而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中融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找准发展目标定位;另外一方面则可以将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中国梦等积极正面思想与学生的职业兴趣及目标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在实现自我职业理想的同时,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此外,二者的融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在反思中逐渐成长为更加具有竞争力的优秀人才,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1.2实现就业导向,形成个人发展精神动力。高校实施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实质性的目的就是为了指引大学生逐步学会对未来从事的职业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但是在校学习期间,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学生更加关注的往往是文化知识的学习,他们对于知识灵活的实践应用方法了解不够充分,基于这样的原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就应当积极创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学生对自身知识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之后,则需要不断增强学生的职场工作能力。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可以使得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清晰而明确的认知,了解自身的学习目标。而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实际上也知道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借助相关知识可以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精神动力,其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价值观。

1.3有助于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生个性化意识可谓是越来越强烈,各种新思想、新观念层出不穷,这些观点既有积极正面的,同时也有消极负面的,如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等,如果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被这些错误思想所干扰,那么他们在求职时可能也难以做出正确选择,如有的学生可能会为获得金钱而甘愿做出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这些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实际上是极为不利的。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中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密切融合,可以及时的纠正学生错误的求职发展观念,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优缺点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

1.4提高学生对就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在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就业指导工作实践的过程之中,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最为关键,老师必须要以简单的指导为主体,主动的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专业方向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和鼓舞。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了解个人的就业需求,宏观分析不同的职业进程以及职业规划,加深个人优点和缺点的理解和认知,从而在此基础之上主动参与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个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水平。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中融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2.1增强思想觉悟,树立融合意识。在当前的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想使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融合在一起,首先就要保证负责相关教育的工作人员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想得到素质教育内容有深刻的了解和认知,并将相关内容融入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然后借助多种方式渗透到学生心中,促使学生明确积极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自身未来发展的积极作用,从而使学生与教师都能够增强思想觉悟。其次,高校在开展相关教育教学工作时,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帮助教师与学生构建良好的沟通交流关系。如在教学中当教师发现学生对自我定位存在困惑时,教师要及时的与之进行沟通,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掌握学生的求职现实需求、思想状态以及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等等,然后对学生思想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及时的予以纠正,将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逐步增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引导他们尽早发现适合自我需要,同时又对社会进步有积极作用的岗位,不断的提升自我能力和素养,在未来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2完善教育制度,促进二者相互融合。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实施质量效果与完善的教育机制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如果教育制度不够健全,那么相关的教育工作也将会受到影响,这样二者的融合也将会困难重重。所以说,在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融合时,还需不断对现有的教育教学机智进行优化和完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构建一个教学评价体系,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对相关教学情况进行评估,了解二者融合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然后有针对性的予以调整。同时,高校还可以在学生入校之初,就为他们设置一个成长发展档案,对学生在校内的学校发展情况进行实时记录,如学生在校期间受到的惩罚,获得的奖励等等,然后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可以将档案发放给学生,让他们对自身的发展情况做出准确的定位与评估,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层面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明确自我的职业发展方向与规划。

2.3强化交流沟通,提升融合水平。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教学并非是教师单方面的独角戏,该课程开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准确的对自我进行定位,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合理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而教师如果只是单方面的输出观点,显然是无法帮助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的,因为教师所能够传授的主要是理论知识,对于学生内心的所思所想,教师可能并非真的了解,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学生指导的作用和价值也就难以有效凸显了。而如果师生之间构建了良好的交流沟通关系,教师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及时的为学生答疑解惑,那么在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就业进行指导时,也就更加的得心应手,而且,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予以正面引导,这样也能够更好的发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中的积极作用。当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想强化交流沟通,提升二者融合水平也并非易事。一方面其需要教师转变自身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正视师生之间沟通与交流的作用及价值,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还需要学生积极配合,在教师与其进行沟通交流时,不能过分抗拒,而是要做到和谐沟通交流。此外,学校与家庭也要注意师生营造良好的沟通交流氛围,做好师生引导工作。

2.4顺应时展需要,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他们不论是在文化素养还是专业素养层面上都有着其他群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其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伟大中国梦实现的践行者。在未来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无论他们做的是何种工作,他们都是在为祖国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但是,如果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落后,在工作中不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缺乏为社会奉献的意识,不会团结协作,那么这样的大学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中,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融入到相关的课程之中,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正视自己的职业对于社会发展进步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上走的更远。由此可见,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中融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以及作用,其既能够保证学生找到适合自我发展需要的理想工作,与此同时还能够为社会做贡献。总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中融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帮助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目标,指导学生灵活就业的秘密武器,其能够帮助学生在求职发展路上结合自身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这样既能够促使学生尽早找到心仪的工作,而且还能保证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将自我的能力与价值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注释:

[1]胡昌林.新时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方法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09):178-179.

[2]季昌勇.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J].化工进展,2020,39(06):2523.

[3]宋岩静,白冰.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作用[J].国际公关,2020(05):89-90.

[4]周长长,王云欢.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才智,2020(17):99.

作者:吐尔逊古力·买买提 单位:新疆职业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