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竞赛育人与素质教育比较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教育也在逐渐摆脱传统教育,向国际教育看齐走竞赛育人与素质教育道路,适应中国发展现状。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和中国竞赛育人与素质教育的状况,比较中美竞赛育人与素质教育内容与形式上的差异,以及教学理念与手段的差异。
【关键词】美国;竞赛育人;素质教育
一、美国竞赛育人与素质教育状况
(一)美国竞赛育人与素质教育现状
美国1979年举办了第一届商业竞赛,到1997年已经有264个学校参加商业竞赛。20世纪末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在美国高校广泛传播应用实施,不仅“一流大学”开设了创业课程,一般高校也都进行创新创业授课并积极参与商业竞赛。而素质教育是美国教育的核心,用多样化的教育培养有用的人。美国素质教育更注重个人的综合素质成长,需要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去帮助不同的孩子成长,生活作为人生的第一课,美国素质教育更愿意从生活中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美国竞赛育人与素质教育经验
美国竞赛育人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有了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美国高校有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体系,竞赛创业理论课程从小学课程里就开始着手一点点渗入,到高中就具有相对完善的竞赛教育体系,到大学参与竞赛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且美国的大学、政府、社会企业家等努力一起创造良好的竞赛环境与素质教育环境,社会各界人士都为美国教育提供服务与帮助。
二、中国竞赛育人与素质教育状况
(一)中国竞赛育人与素质教育现状
近年来,中国的竞赛育人理念也在不断地改进与实施中。在高校里,清华大学作为领头人,联合了九所大学成立的“九校联盟”,是教育部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示范高校,将专业知识的教育和竞赛教育的方法结合起来。而在对于教师的专业培养上,不仅要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培养,也要经常聘请企业家和投资人作为指导老师进行指导。中国的竞赛育人的环境还在不断地完善,但是国家的支持、各高校的努力也使竞赛育人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完善。
(二)中国竞赛育人与素质教育问题
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中,高校的教师由于教研压力过大,以至于只注重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竞赛,但是却没有意识到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一些教师把学生的竞赛结果和自己的教师评比与一些利益挂钩,在参加竞赛时忽略了竞赛过程对学生思想上的教育意义。高校的教师在带领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的时候,不仅要给予学生知识上的指导,还要善于激发学生们对竞赛的兴趣,再加上合理的奖励制度,使得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的活动中来,竞赛育人的目的也会逐步实现。再者,规范有序的竞赛对于学生的成长有教育的意义。虽然我国近些年来,各式各样、不同级别的竞赛层出不穷,也吸引了很多学生教师的积极参与。但是由于部分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的参与,一些缺乏管理的竞赛活动也随之多了起来。不仅仅是存在“应试”的现象,还常常成为各校招生的手段。那么这也就对教育系统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竞赛环境不仅需要每一个竞赛者的自觉遵守,还需要发起者坚守底线。
三、中美竞赛育人与素质教育差异
(一)教育内容与形式上的差异
美国在教育内容与形式上比中国更具有多样性。中国在教育内容上与教材一致,由于中国的教育体制,学生也不得不学习书本上的内容,但是忽略了思维模式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中国在教育形式上因材施教,而美国在教育形式上因人施教,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在教育内容上更注重帮助学生思维的建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
(二)教学理念与手段的差异
美国教育理念为“人才理念”与“素质理念”,斯坦福大学就是典型的“人才理念”高校,注重知识的实用价值,使学生所学知识可以直接运用到实际中去,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而素质理念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精神,更注重培养学生抓住机会的眼光和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中国的教学理念更注重的是“上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教育手段更是单一,不能根据学生需要去改变教育手段,都是要学生去适应教育手段。
四、结论
综上所述,美国竞赛育人的结构是相对较为完善的,其教育理念、课程配套、师资力量在世界上也算是处于较前的位置,与此相比,中国的竞赛育人只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该体系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多问题。当然中美在竞赛育人的教育理念上也会有很多的不同,这也是中国该体系发展不成熟的原因。那么,中国在竞赛育人的体系发展过程中也要能够谦虚地请教,学习美国该体系中值得借鉴之处。但是不能直接照搬过来,而要结合中国的教育模式,不断地探索适合自己的竞赛育人与素质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志颖,余丹.美国创新教育对中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启示.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5):109-111.
[2]贾玉英.中国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及培养探析.山东社会科学,2016(S1):7-9.
[3]陶晓玲,缪小莉,王奕力,尤雅雯,沙天伦.美国高校素质教育对中国的借鉴——基于中美高校素质教育的比较.科教文汇,2015(20):26-27.
作者:霍楷 赵晨旭 单位:东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