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职业素质教育创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本文从国内外CDIO国际工程教育理念与卓越工程师的联系来探讨职业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以X校软件学院为例,研究基于CDIO的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素质教育的创新培养。
关键词:CDIO;卓越工程师;职业素质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的工程教育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2000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经过长期的探索,研发的CDIO模式是较为前沿的改革成果。这是一个让学生以主动、实践、课程间互相联系的学习方式,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用于全生命周期的一种较为前沿的工程教育理念,为我国的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和升级,为了提升我国人才的竞争力,教育部于2010提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我们以CDIO为研究框架、深入探讨如何为我国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一批具有创造力、创新能力工程技术人才。各个高校也以此为契机,积极调整培养方案,来培养基于工程实践的新型工程人才。
一、CDIO国际工程教育理念与卓越工程师的联系
CDIO国际工程教育理念(以下简称CDIO)是一种源自于杜威“做中学”的思想,也就是从实践中学、从经验中学,将实践与理论教育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以实践、主动地学习方式来学习软件工程,以达到课程与实践的紧密结合。CDIO国际工程教育理念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两者在基本理念、内容上有高度的融合性,都强调重视实践教育。我们可采取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来实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而且CDIO的大纲涵盖了一系列的知识、能力和目标,这些都包含工程师所需的各种能力和素质。CDIO这一教育理念强化实践教学,专业标准体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合。通过校企对接来实现课堂与实践结合,力求课程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相对接的一体化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中改变以往以学科为中心的形式,让学科与学科之间互相融合,通过让学生参与和实施项目来实现学生把基础理论的学习与工程设计、实践开发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获得产品设计构造能力,融合课程内容和学习效果,整合能力与目标,同时把职业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其中,实现课程的一体化设计。以X校软件学院为例,经过多年对本区域知名的软件企业和软件人才市场的探讨、调研和总结,在CDIO的教育理念下,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标准,制定专业培养标准。在我们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CDIO为核心的,使学生具备分析软件需求、软件开发、测试、设计、实施和项目管理的实践经验和基本素质,能胜任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的工程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软件工程人才,除了具备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具备软件设计、开发、管理的基本技能,熟知软件开发的国际标准和规范,具有的应用型软件工程高级专门人才不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具有国际竞争力。这一专业培养目标正体现了我们全面贯彻和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精神,强化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力求课程实现教学内容和岗位需求的有效对接,教学过程实现课堂与实践紧密结合,考核方法实现项目开发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同时把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教育贯彻全部过程,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理论、良好工程设计和实践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基于CDIO的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职业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在CDIO国际工程教育理念下,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建设卓越人才职业道德,培养除了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办、服务群众、贡献社会一般职业道德规范的人,更为重要是培养立足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更加注重学生个人能力、创新意识、人际沟通与交往、团队合作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我们引导和帮助学生提高受挫能力、适应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思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不仅有利于顺利实现角色的转化,提升卓越工程师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还有利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具体表现在:一是,有利于个人素质的培养。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有理想、有信念,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拥护者和实践者,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二是,有利于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卓越工程师最终是以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身份走上工作的岗位,除了一般的个人职业行为规范,还应强调个人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对社会发展促进作用。三是,有利于个人全面发展。在培养具有CDIO理念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具有人文精神和素养,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的大学生。四是,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素质教育培养了卓越工程师的科学思维方式和能力,拓宽了视野。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让学生从消极、被动的学习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主动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挖掘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营造的良好的学校、企业和社会的环境,为卓越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动力和支持。因此,基于CDIO的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职业素质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构建知识体系,主动实践。在职业素质教育方面特别重视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在整个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生命周期中,重视培养工程师具备的个人能力、团队协作、沟通能力、批判思维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整个教育过程重视学生个人与产品、项目、过程和系统的紧密结合,能把自己的愿景融入所开发的产品中,培养出能够以人民美好生活而构架产品、过程和系统。
三、基于CDIO的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工程教育发展速度快、规模大,但是跟国外工程类的大学生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国际化程度低、创新性不足,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较差,项目实践经验欠缺。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工程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工程教育的师资队伍以理论研究型为主,缺乏行业背景;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僵硬,缺乏知识间的融合与交叉,不适合当今的这是复杂多元的环境;在工程教育中缺少创新教育、对专业兴趣的培养过晚,缺少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教育。国外CDIO的软件工程理念及其实践的研究,为我们工程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模式和理念,我们可以通过这一途径来反思存在的现实问题。
(1)教师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式单一一方面高教教师的主要来源是高校毕业生,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企业的实践锻炼,所研究的课题不多,在指导实践创新上也是能力有限。另外一方面,老教师偏重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自主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的能力,在实践的环节经验不足,能力有限,理念上也是重理论轻实践,这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相当不利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基本上通过讲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和记忆基础知识,这种单板、机械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2)教学目标单一、缺少针对性、时代性。卓越工程师是一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教育目标应该更有针对性与时代性。信息技术的变化是瞬息万变的,在人才的培养上更应该把学生的个体差异与社会要求、时代的变化结合在一起,激发卓越工程师的个体发展,多样性发展,让更多的学生成为能够结合符合时代需求、更适应多元社会发展要求的卓越个人。人的个性发展是指人大自主性、独特性、创造性的发展,并不是对个性的纵容。目前高校产学研相脱节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缺少对软件工程师这个群体在工作中的团结协作、奋斗努力的情感体会。因此,在软件工程师的培养过程当中,高校与企业、科学研究要增强合作,有针对性为卓越工程师职业素质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当前的高等教育中不管是教育体制还是机制尚不能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上体现的更加明显,培养出来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实践经验缺乏的大学生远远与信息时代的发展不相适。我们因着力解决为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吸纳新知识、处理新信息能力、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卓越工程师。
(3)教学内容缺乏广泛性、丰富性,较少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工程学科是一门与现代技术发展很密切的学科,也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体,与人文学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培养卓越工程师中,我们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对中华民族几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能够继承和发扬,也善于借鉴和利用外来文外,在领略不同的文化后孕育和创造新的文化和技术。这就需要教学内容要丰富、多样,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日常教学中可以增加特色,多参观大型企业,多举办交流活动等更加灵活丰富的教学内容,从而推进大学生切实体会到企业氛围、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
四、基于CDIO的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职业素质教育的实践摸索
(1)深化高校教学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现行的教学组织以及教学政策进行优化调整,重视实践在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性,提高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的比例,注重项目的开展,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动手实践与研究创新的能力。加强课程的过程考核,实现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改变过去传统的单一的、机械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改变过去以考试为主的单一的学习考核方式,消除传统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在课程实施中注重过程的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带有明确的能力培养导向,更好地来评价教学效果。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结合、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结合,鼓励学生参加一系列实际或是模拟的社会实践项目,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时常体验到“学习研究生产”的环境中。在CDIO的理念下,从项目的开发到运行以及课程教学中让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从注重理论变为注重实践,从灌输式、单一式的知识的学习变为活学活用,知行合一,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理念下,学校注重实践环境的构建,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强调教师采用一体化的课程设计方式、用项目地形式来组建团队,组织专业的课程。学习通过这种学习的模式不仅掌握到了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有了实践的经验、锻炼了能力,体验项目训练的完整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实践教学中始终贯穿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低年级的时候注重对软件工程师的职业素质、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等进行培养,通过项目的为驱动,加强学生的团队建设来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在高年级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和下企业体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当然,创新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学校的保障作用,学校要着手设计和建设一批能够适合启发创新思维、体验创新实践的相关的人才培养基地来满足需要。
(2)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质量。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改变队伍强理论弱实践操作的现状,提高整体的素质。可将高素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纳入到兼职教师队伍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师资水平、体现高质量办学,实施“双师双能型队伍建设计划”,通过自己培养与引进人才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教学水平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教师队伍。鼓励专任教师结合专业的特点,面向生产的第一线,参与企业实际生产、运营、技术研发等过程,提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构建“项目化课程教学”团队,推进项目化教学改革;重点培养骨干教师承担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优化教师队伍;实施引进和聘任专家、学者、选派优秀教师访学等。提高CDIO的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职业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校应该重视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鼓励和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改革,变被动为主动,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学生的特点,不断地将这一教育理念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
(3)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完善校企合作、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通过聘请企业一线工程师指导学生参与实际项目,通过项目开发加强学生动手能力,落实企业学习阶段的课程。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重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专业教师与技术人员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行业用人对接的三对接协同教育模式。高校和企业有深度融合,成为了利用共同体,高校培养的人正是适合企业需要的,同时可以根据行业的需求变化对培养方案进行适应性的局部调整。
(4)课程改革强调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紧密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重视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政治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充分发挥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通识教育的调节功能,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树立正确的三观,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专业学习当中。增强道德与法律的作用,不断完善学生的品格,增强道德修养与综合能力。以人格卓越促进专业卓越,引导学生发挥技能、完善自我、奉献社会。特别是项目团队的组建和管理能力的培养。这个项目团队可以按专业组建也可以跨年级组建,让团队更加顺利开展项目的实践的同时又让学校保持良好的实践氛围,让学生充分体验以团队为模式的项目体验,从中培养沟通、协调与协作能力。总之,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培养适应软件产业发展的国际化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要不断的进行改革以CDIO理念为核心的的教育教学改革。注重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注重个人素质、学习能力、职业道德等职业素质的培养,为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林健.形成具备竞争优势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特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
[2]厉威成.CDIO模式的教育理念及其实践研究[D].西川师范大学,2012.
[3]肖大力.卓越工程师培养视阙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D].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
作者:张丽玉 单位:泉州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