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创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创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创新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新媒体时工科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必然性,然后分析了新媒体时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基于深度挖掘的新媒体时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阅读行为、思维习惯趋于浅薄化、碎片化、娱乐化、低俗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在当今理工科院校注重专业技术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如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这是每一个教育实践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一、新媒体时工科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必然性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说,美国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人文教育;英国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要求学生必修人文科学的课程;日本要求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修习包括人文科学课程在内的综合化的教育课程;德国理工科大学中的人文课程已经占到课程总量的四分之一。在其他国家逐渐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我国正处于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应认清新媒体时代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我国理工科院校仅培养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专业人才和高等教育培养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需求相距甚远,作为高校工作者,有义务、有责任让大学生用人文之“道”引领科学之“器”。

二、新媒体时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2018年10至12月,课题组对甘肃的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工业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5所学校开展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6%。参与调查的男生共计317人,占总样本的63.4%;女生共计156人,占总样本的31.2%。本次调查问卷主要就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认知、教育现状、学生对于当前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新媒体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此外,课题组还与相关人文素质教育教师及学生代表进行了座谈。总体来说,本次调查所获数据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及代表性,可以为本课题开展研究提供有效数据支持。

(一)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认知不够,学习人文知识主动性较低

很多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知识匮乏,对人文素质教育不甚了解。问卷中就“您听说过人文素质教育吗”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6.5%的学生知道它的含义,53.7%的学生不知道人文素质教育,接近40.0%的学生表示略有耳闻。问卷调查中的“您是否有主动涉猎所学专业以外的人文知识”这一问题,有68.4%的学生选择了“有时会”,26.0%的学生选择了“经常会”,仅有5.2%的学生选择“没有想过”。可见,理工科院校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现状有一定的认识,大部分学生对于人文知识学习还是有意愿的。

(二)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实施有限

第一,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效果有限。针对“您是否能够比较熟练地写作通知、请示、总结、报告等文书”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有23.0%的学生表示会,78.0%表示不会,知道一点的仅有9.0%。在调查“对于各种校园人文活动,您持什么看法”这一问题时,接近一半的学生表示“既能锻炼能力,又能提高见识”,仅有4.3%的学生表示“对活动不感兴趣”,另外45.0%的学生表示没有印象。第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单一、内容单调。针对“您所在的学校开展的人文素质选修课程情况”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7.8%的学生表示几乎不开设选修课程,76.9%的学生表示选修课时少、内容单一,表示选修课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生占15.3%。关于“您对您所在的学校所设置的人文类公修课持什么态度”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内容很有趣,可学到不少东西”这一答案的学生占46.5%,选择“不重视,学习目的仅为考试”这一答案的学生占23.9%,另有28.5%的学生认为“内容枯燥,开不开都行”。可见目前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有限,或者说成效不大,学生对学校开设的人文课程有一定的期望。

(三)学生对于当前学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不高

第一,学生对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教师及教学手段不满意。在调查“您认为目前学校教授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师及教学方法”这一方面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人文素质教育教师自身素质及教学方法、手段,满意的学生占26.0%,不满意的占68.0%,表示不好说的学生占6.0%。第二,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环境欠佳。问卷中关于“您对学校人文氛围和校园文化生活的评价”这一问题结果显示,“比较满意”的学生占52.5%,“不满意”的学生占35.7%,“非常失望”的学生占6.5%。从调查结果来看,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环境并未达到理想的状态,还有部分地方亟须改进。深入调查后发现,理工科院校常常局限于“保护性”媒介素养教育,在环境布设上过于重视理工学科的发展,致使理工科院校学术人文素质教育受到影响。

(四)大学生人文经典阅读的不足

广泛阅读经典作品,有助于涵育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养成高尚的情操和完整的人格,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方法,有利于达成人文素质教育目标。但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阅读经典的效果受到影响。一方面,大学生阅读以新媒体为主。在调查“您主要通过哪种方式来阅读人文经典”这一问题时,有62.3%的学生表示主要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而通过传统方式阅读经典的学生仅占到14.7%,几乎不阅读经典的学生占23.0%。另一方面,大学生新媒体使用时间较长占较大比例。在调查“您每天上网时间情况时”问题时,有12.6%的学生表示日均超过六个小时,有62.9%的学生表示日均超过四个小时,有24.5%的学生表示日均不到两个小时。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大众正在走向以新媒体为主、传统媒体为辅的阅读道路,这种阅读方式有利于学生接触大量的经典作品,助力人文素质教育。但同时,快速的阅读、表面化的阅读,并不利于学生从经典作品中吸收精华,涵养自身品格,使人文素质教育成效大打折扣。

三、基于深度挖掘的新媒体时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实践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发展道路

当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大多数理工科院校秉持着“技能为先,素质为后”的教育观念,将人文素质教育放在了专业教育之后。对此,理工科院校应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了解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转变教育观念,将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放在同等位置上。作为专业课教师,更应该兼顾自身“授业达人”和“人文使者”两个身份,坚持把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紧密结合起来,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品德与人格教育、诚信与责任教育、爱心与感恩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二)注重师资培育,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的教师队伍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首先,高校可以引入专家、名师,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对本校人文学科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教师的个人素质和教学水平。其次,高校管理层应立足实际,谋划人文素质教育新举措,关注人文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强化他们的归属感和使命感[2]。最后,理工科院校可选拔优秀教师,与其他文科类或综合型院校共同合作,建立“人文素质教育教师资源库”。如此,优化队伍结构,为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保证。

(三)优化图书资源,加强人文阅读软硬件建设

理工科院校只有在硬件和软件建设上狠下力气,才能创造良好的人文阅读环境,为人文素质教育助力。图书馆作为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内藏丰富的人文资源[3],因此,理工科院校在图书馆建设方面应积极变革,以图书馆为平台,引导理工院校大学生阅读人文知识和典故,通过世界读书日、图书馆宣传周等活动,推荐人文经典书目,使学生在人文阅读的环境中增强人文修养,提高人文学习兴趣。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素质教育氛围

理工科院校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充实人文景观等校园环境,使其透射出人文性、时代性和多样性,达到促进学生陶冶性情、砥砺品行、完善人格、塑造精神的效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高校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的软硬件建设方面特别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接与传承,用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元素充实校园文化的人文内涵,同时,借助新媒体技术用主流文化价值观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五)利用新媒体教育影响,拓展人文素质教育渠道

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并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阅读行为、思维习惯。新媒体只管随时随地提供信息资源,至于阅读是浅薄的还是深刻的、是碎片化的还是系统化的,则更多地取决于阅读主体的主观行为,而非阅读对象的客观存在。娱乐化也绝不是洪水猛兽,寓教于乐本是古圣先贤津津乐道的教育方式,在娱乐中寻求知识不该受到指责。对理工科院校而言,其应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和技术,丰富新媒体人文素养内容,扩大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覆盖面。

(六)加强新媒体监管,创造有利于人文素质教育传播的环境

新媒体从本质上来说属于技术范畴,而新媒体监管对于顺利传播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有积极作用。所以,理工科院校要由此入手,从以下几点创造有利于人文素质教育传播的环境。第一,以教师、辅导员为主要力量,建立专门的教师交流平台,培养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教师要把握相关人文素质教育新媒体平台的舆论方向,保证课程及推送内容的积极健康性。第二,要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对他们进行定期的新媒体安全培训,确保新媒体载体传播人文素养知识的安全性。第三,学校的网络安全工作人员不定期对大学生校园新媒体平台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学生的新媒体平台使用安全。

四、结语

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不能脱离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要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更是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注重开展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利用多种教育手段及方法,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韩佩.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7.

[2]黄煜镔.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的难点与探讨[J].大学教育,2018,100(10):140-142.

[3]朱淑君.行业特色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困境及对策[J].教育评论,2019(5):3-8.

作者:王志宏 贵彩虹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