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探究(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体育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窗口,但体育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是创新的事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需要广大体育工作者不懈努力。笔者通过对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学校体育的特点,从素质教育入手,寻找体育教育的改革途径,为高校体育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关键词]素质教育;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作为对我国未来一个时期的教育发展有着高度指导意义的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在当今学校教育中已成为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可见,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正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和首要目标。高校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时代赋予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对于培养一代跨世纪的新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大多还处于提高认识阶段,真正有效的实际行动,尚在实验摸索中。笔者结合本专业的特点,为尽快找准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作一些探讨。
一、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
1、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不明确。长期以来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各持己见,使体育教学指导具有不同的针对性。主要表现为:以发展大学生身体和增强体质并重的“体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大学生体育运动技能为主的“三基”教学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和谐发展的“全面教育”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大学生“体育能力”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大学生竞技能力的“竞技体育”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基础的“终生体育”的指导思想。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指导思想不明确就使得体育教师在工作中难以适从,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混乱。
2、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结构单一,内容陈旧。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主要分为基础课、选项课、选修课以及保健课几种类型。注重大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需要,但在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中,仍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中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强调体育运动项目的知识、技能,造成学习内容过多,不能充分满足大学生的兴趣与实际需要。因此,传统体育课程教材结构和内容体系,体育运动方式、方法以及竞赛方法与全民健身运动相脱节,难以实现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及习惯,满足不了现代社会对大学生身心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要求。
3、尚未建立完善的体育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传统的教育观念,忽视了体育教育的综合评价体系,在强调教育方法与教学目的的同时,没有从根本上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只是重视学生体育达标与考试成绩的评价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体育意识、运动能力、习惯爱好、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等综合因素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体系必然影响高校体育教育的整体效果以及学生进行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4、重视学生的兴趣,而忽视了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目前,许多高校体育教学以追求学生的兴趣爱好为目的,一切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提高学生自觉锻炼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而对学生放任自流。兴趣只能作为一种积极因素渗入到体育教学中,才能保证教学过程的生动局面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改革途径
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时代赋予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我们要抓住机遇,改革创新,使高校体育的“多功能作用”在高校教育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根据目前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结合素质教育,我们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当前高校体育的着眼点应从单纯的体质教育、终身体育教育等向全面素质教育转移。学校体育应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首要目标,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体育学科的根本特征。但首要目标并不是惟一目标,体育是一种文化素养,在人的品质形成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兴趣、情感及意志品质的培养,着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科学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全面的体育观,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许多高校对体育重视不够,“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还根深蒂固,这些旧的教育观念不改变,素质教育就难以深入,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目标就会落空。
2、更新体育观念,建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新体系。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全面素质教育关系重大。当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从教学目的、课程分类、授课模式等都处于改革探索阶段。《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是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干的课程体系。当前应改革以竞技体育为主干的教学内容,在保留一些具有很高锻炼价值,又深受广大学生喜欢项目的基础上,增加娱乐性体育项目和民族性体育项目。另还可选编一些学生易于掌握,易于自我锻炼的内容,使他们在校期间,通过体育教学真正掌握一二种适合自己特点的体育健身技能与方法,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突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变注入式教学模式为愉快教学模式,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开展多渠道的健身育人方法,充分利用兴趣的作用,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提高身心素质。
3、加快建立科学的体育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素质教育不是完全摆脱以测试为手段的教育形式,而是要改变一味追求考试,造成人片面发展的不良倾向,使教育的结果体现在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上,而不是表现在单纯的测试结果或体育考试上。目前,对高校体育教育的评价缺乏科学的简便易行的检测手段和强有力的指导,必然影响高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建议教育部门组织有关专家集体科研攻关,尽快制定出科学评价体育教育质量的办法,以提高高校体育教育质量。
4、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首先要有一支思想作风过硬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在学校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的各个因素中,最具能动性并且起着关键作用的因素就是教师。这是由教育活动本身的特征决定的。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如果离开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的效果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从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高度严格要求体育教师,全面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
5、调整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体育课课堂教学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存在着教育学的双色边缘,存在着教师与学生两种不同的社会群体。实施素质教育时,教师要充分处理好这两种群体角色之间的关系,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使素质教育的实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但学生是作为主体性而存在的,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强调学生参与教学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要维持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扮演辅导角色的教师要透彻认识教学的情境,明了学生学习的困境,体察师生之间观念与行为的分歧,促进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提高教学效果,使高校体育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唐健.论大学生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105-107
[2]高谊.试析高校体育中的素质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100-102
[3]张洪潭.辨析素质教育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致力点[J].体育与科学,2001,(4):52-54
第二篇: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素质教育融入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融入素质教育的意义。之后,文章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素质教育融入的践行思路,包括: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人文体育理念的形成;注重心理素质培养,构建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坚定的意志品质;差异化对待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关注身体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机能。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学生;素质教育;融入;践行思路
1、引言
体育课程是高校中各种专业的必修课,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是随着高校教育理念的不断转变,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不断多样化而产生的。把素质教育的理念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是为了丰富体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是对体育课程本身学科价值的深入提炼和丰富,同时对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理念也有重要意义。
2、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素质教育融入的践行思路
2.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人文体育理念的形成
体育运动中,有很多方面都能体现出人的道德品质,因为体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公平竞赛,竞赛中要有争取优势的雄心壮志,但又要注意培养有关竞赛的道德,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尊重裁判,尊重对方与同伴协作等。而我们传统的体育课程注重的是体育技能与体育只是的传授,很少有教师去关注引导学生重视这些道德方面的教育,教师们想当然的会认为道德教育是政治课范畴的,体育课程中用不上。其实,体育本身也是一种基于“人”的活动,从体育诞生的那一天起,体育就与道德紧密联系到了一起,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道德越发的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包括加强对兴奋剂的检测,恶意犯规的惩罚,不公平裁判的处理等等,一切这些相关规则的制定和使用目的都是为了维持体育运动的公平公正。因此,教师需要利用这些环节来逐步的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还要注意体育运动最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以培养“德技相长,文理兼修”的适应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的[1,2]。
2.2注重心理素质培养,构建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坚定的意志品质
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环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的综合,体育运动与心理素质之间存在关系是由二者的本质所决定的。另外,心理素质还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交往,决定着人们的交际能力,一个拥有健康心理的人才能在社会中拥有良好的交际圈[3]。体育运动中,有很多都是涉及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尤其是一些团体项目,比如排球、篮球、足球等,这些运动决定性的要素往往不是某一个队员能力有多强,而是要看整体的能力,尤其是整体的配合是否默契,而这种默契的配合就来源于队员之间的有效沟通,队员之间的良好感情。所以,教师需要在集体运动中,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拥有稳定的心理素质,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健康心理在体育比赛中的沟通,另外也是促进队员之间的交流,同时拥有稳定的心理素质,也会促使学生形成坚定的意志品质。比如在比赛遇到逆境时,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形不成坚定的意志,很可能就放弃了,但如果具备这种良好的心理,则会顽强的挺过去,最终还可能会取得比赛的胜利。
2.3差异化对待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体育运动是与人自身的身体素质密不可分的,很多人因为受到身体运动天赋的限制而无法开展某些体育项目。但每个人的特长也不同,有的人身体强壮,适合力量型的运动;有的人小巧灵活,适合技术型的运动。因此,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要因人而异,合适的人要配给合适的体运动项目,这样才能发挥最大限度的能力,才能使运动的人获得信心。在具体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先对学生的具体状况进行调查,看看哪些学生有过哪些运动的背景,身体天赋如何,有什么兴趣爱好,运动潜力如何,然后在有针对性的为每个学生安排最适合的体育运动。教师可以尝试开展“体育俱乐部”,比如篮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兵乓球俱乐部,让相同爱好的学生在一起切磋、探讨,相互促进和提高。最终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属于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发展,而且这种发展是属于自己特有的,并且通过这种发展还有效的调动了自身相关能力的提高。
2.4关注身体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机能
很多人肯定认为,体育部就是在锻炼身体,发展身体素质吗。其实未必,我们以往的高校体育课程更多关注的还是让学生学到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而且身体素质能达标即可。比如每年体育课程都要检测男生1500米,女生800的训练成绩,看是否能达标。但测完以后也就是给个成绩就了事,至于说学生为什么达标,为什么不达标,如何量化,又如何科学分析这些数据并将其运用在为学生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上,恐怕没有教师去认真对待。而恰恰这些都是最直接影响到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因素,所以在新时期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需要把体育课程中每一项运动都科学的转向学生身体素质的形成上,强化学生的身体机能,避免出现以往重技能传授,轻素质教育的情况,让体育课程真正有效的服务于高校的素质教育。
3、结语
长期以来,高校体育课程更多的都是培养学生有一些基础的体育运动技能,锻炼一下身体,定期的考核一下学生的身体状况即可。很少有学校在继续深入的探讨体育课程的其它作用,导致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始终无法有效被开发出来,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简单,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素质教育的理念给新时期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一定要把握住这个基于,把新时期高校体育课程与素质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推进高校体育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军.体育与人文教育[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4).
[2]杨玲,王俊红.体育的人文内涵与和谐社会建设[J].河北学刊,2008,28(4).
[3]万美荣,杨德敏.体育运动能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心理素质[J].新余高专学报2007,12(3).
第三篇: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素质教育的课程观探析
摘要:本文探析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结构组成、体育素质教育课程观的特性及其基本价值取向等几个层面,提出了教师在开设素质教育课程时的几点基本注意事项,以期能使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成效越来越具体地显现出来。
关键词:课程观;素质教育;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结构
课程是实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目标而设定的教学目的、内容、范围、课时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了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过程。它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教育内容的总和,解决了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长久以来,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结构、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课程观的特性、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课程观的基本价值取向等方面,高校体育教师存在许多误区,随着高校体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这些误区越来越尖锐而具体地显现出来。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认清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课程观,并以此作为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一、高校公共体育素质教育课程结构
高校体育课程结构是指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和内在联系。目前我国体育课程结构由显性体育课程和隐形体育课程组成,显性体育课程又分为体育学科课程和体育活动课程。其中,体育学科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这些课程协调一致,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任何一方面都不可予以偏废。
高校体育学科课程。这是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课程的基本形式。它是依据大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需求,从体育科学中精心选择相关内容并加以合理组织,制定有关标准、规定教学顺序、安排教学学时的课程。必修课是高校体育学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了保证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培养大学生基本的体育素质及基本体育技能,要求所有大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但是,它在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例一旦过高,易造成大学生过重的学习压力,制约大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发展。选修课是为了适应大学生全面提高体育素质的需要,允许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学习的体育课程。体育教师应该在观念上正确看待体育选修课,充分重视选修课,把它放在与必修课同样重要的位置,使选修课在大学生素质发展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高校体育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发展为中心,以学生从事某种体育活动的动机为出发点而设置的课程。它突破了学科的局限性,主张学生通过自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对培养实用性人才有重要的作用。它较好地弥补了体育学科课程偏重知识传授,缺乏实际操作,造成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差等种种缺陷,与体育学科课程形成学用并存、优劣互补的有机整体。
高校体育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比,它必须是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情感、仪表、态度、理念、信仰、价值观等方面。此外,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教学设备、体育设施、体育器材、体育传统风俗、体育俱乐部、体育宣传设施、体育教学规章管理制度等也都是隐形教学的组成部分。在体育素质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注意并且合理利用这些隐性课程,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二、高校公共体育体育素质教育课程观的特性
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即是对“人”的教育,而身体素质教育则是其它素质教育最基础、最重要的教育,体育对于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体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其它素质的提高具有特殊作用。健康的身体既是良好道德品质的载体,也是知识的载体,抓智育没有载体不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没有载体也不行。重视体育不只是要求学生有一个好身体,还要通过体育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优良的品质和心理素质。
1.生成性
体育素质教育课程不是一种先验的、固定的、既定的制度化教育要素,而是一种不断生成、不断发展的过程。在新的教育理念下,随着教育方法的不断发展和不断丰富,这种素质教育课程也不断得以充实和完善。因此,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师要具备强烈的课程参与意识,与大学生共同构建,共同生成新高校体育课程。
2.整合性
知识经济的时代,各个学科日益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课程的整合已是全球高校课程改革的趋势。高校体育课程的整合旨在改变科目过多、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主体地位的弊端,以满足大学生选择的需求,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为主题。针对这个特性,大学体育教师面对缺乏整合的现状,应开设综合课程,改变课程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与现代社会的联系,使大学生在体育训练中获得全面发展。
3.实践性
知识是学习者在实践中逐步获得的,不具有绝对的客观性,并非终极真理,而只是过程,是个人经验的统一整合。体育素质教育课程应该从强调知识积累转变到对创造知识的引导。高校体育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人士给学生灌输书本知识,而要以引导者、协调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从设计课程目标、实施课程策略、选择课程评价等各方面进行知识的实践和创造。
三、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课程观的基本价值取向
1.倡导人的全面教育
我国新一轮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三个现代化”和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大学生具有爱国精神、集体主义,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文素质;具有适应终身体育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身体素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新时期的四有新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也是高校大学生必备的最基本的素质。正如同志所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它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在竞争激烈的知识时代,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一个大学生的核心素质。它不仅关系着大学生的个人生存问题,还关系着我们国家的发展与兴旺。因此,我国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课程要把创新素质的培养作为最终的目标。
我国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课程培养目标把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和终身学习联系起来,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现代快速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由于加快的生活节奏使人们精神过于紧张;摄取能量过多,造成高血压、肥胖症、心脏病等“文明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终身的体育锻炼,呼唤着终身体育教育的良好开展。而高校体育教育在终身体育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人们奠定终身体育的关键时期。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重,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大学生的身体状况很难达到健康的标准,主要表现为身心情感方面处于健康与患病之间,即“亚健康”状态。因此,高校体育教育不仅要重视大学生的健康体魄和健康心理,还要重视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
2.倡导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
纵观21世纪的世界体育课程改革,倡导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已经成为体育教育发展的趋势。我国的体育教育改革纲要中指出:“要改变高校体育课程过于注重体育知识传授,强调培养高校大学生形成积极学习的态度,使大学生在获得体育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要想实现这一课程改革目标,就要加强和完善实施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4]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欠缺,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都不够丰富。体育课程目标的表述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承,过分注重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接受学习和被动学习,忽视了大学生“身、心、社”全面发展的要求,忽视了大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探究等多种方式的学习,也忽视了大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提高运动参与能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社”的全面和谐发展。高校体育教师要深刻理解新课程的理念,认清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对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四、高校公共体育教师在开设素质教育课程时的注意事项
1.高校体育教师要认清楚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在教学中的相互作用
高校体育教育在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的教学中具有不可相互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不但要提高从事的必修课的教学能力,还要加强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的教学能力,而且还要强化隐性课程的教学意识,从而全面提高从事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高校体育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自主学习、锻炼,还要在此过程中培养体育兴趣和爱好,让学生逐步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2.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体育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一般主要通过六种基本途径来实现。第一,开展社会调查,跟踪和预测体育的发展动向,以便掌握有关体育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和教学经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素材;第三,开发和利用体育设施,包括体育活动场馆、体育设施、图书馆等等;第四,研究大学生体育学情,制定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第五,利用校外资源,包括各种体育俱乐部、各种机构、人文环境等;第六,提高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各种渠道。
3.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公共体育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师应创设一个民主、开放、和谐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多鼓励他们进行大胆的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教师还要注意发挥指导作用,明确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对学生加以指导,避免学生走入歧途。
4.高校体育教师的自身锻炼
高校体育教师要迎接严峻挑战,勇于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不断地接受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技能,转变工作方式,学会终身学习。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但强调大学生需要拥有健康体魄,还要拥有健康心理和健康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于昊.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应强调素质教育观[J].职业技术教育,2005,(35).
[2]任永星.构建合理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3]祁龙祥.高校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及运动技术的地位[J].体育学刊,2003,(04).
[4]管勇生等.新课程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J].体育学刊,2004,(04).
[5]赵俊荣.论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体育科学研究,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