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素描教学区域石刻文化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从高校素描课程教学来看,亟须建立一套既有区域民族文化特色,又能传承学科特质的教学体系,以传统改造西学,让学科研究更接地气,以“传统+现代”“东方+西方”的方式“和而不同”,为素描教学研究注入地域品牌特色。现今的艺术学科教学缺少区域民族传统的介入,该文探讨在“和而不同”的文化视野下,构建一套既契合区域视觉特色,又能传承先进文化的教研体系,具体以渝西地区石刻造像图式介入素描教学研究为例,用以点带面的新方式融贯中西,改进与丰富原有的素描教学体系,发掘区域化背景下传统石刻造像艺术在当下地方高校素描教学语境中的应用,在大同中谋求不同。
关键词:
和而不同;素描教学;民族化;区域化
基于“和而不同”的理念,传承地域民族艺术,推进特色文化的快速发展,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一些高校的艺术教育观念较为落后,教育模式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存在不足,导致高校艺术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现状并不理想。该文针对这一问题,以渝西地区石刻造像图式的素描教学转化为例,探讨如何从素描学理与民族传统艺术中找到合适的介入点,以“和而不同”的文化视野,构建一套既能呈现区域视觉特色,又能传承先进文化的素描教学体系。从宏观来看,地方性高校素描教学对区域性民间艺术的吸纳不足,一些地方性高校美术基础教学与一线高校的美术基础教学相比存在一定的不足,地方性高校要想在发展中逐步赶上不是时间问题,而是必须走一条区域化创新发展的特色教学道路,从区域化角度研究地方性高校的美术基础教学在实践过程中植入本土民间美术的造型元素,并通过“民俗文化艺术+基础教学”的方式,构建一套适合地方性高校的、与区域资源相匹配的特色教学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也可以增强其民族自信心、认同感。
一、国内外、市内外同类研究现状
对于传统石刻造像图式如何介入现代素描教学的同类研究状况,由于涉及多个交叉学科,国内外的此类研究尚属空白。而从渝西石刻造像的艺术学、美术学方向研究来看,近年成果丰盛。谈及此类研究必然绕不过“大足学”。兴于20世纪40年代的“大足学”,以大足地区为中心,覆盖周边的渝西地区,以石刻、摩崖造像为主体,兼及该地区丰富的文化遗存与历史文化。那么何为“渝西”?据《乾隆府厅州县图志》卷三十五记载,永川、昌元、大足为合州巴川县。民国时期成立川东地区公署,新中国成立后设江八县地区公署,重庆直辖后该区域从方位上看属渝西地区。1945年到1956年是渝西石刻造像研究史上的春天,石窟艺术的专家、学者纷至沓来。中国美术家协会考察团来渝西地区考察,编辑出版《大足石刻》图册图录4本。1954年起,四川美院雕塑系师生考察渝西地区石刻造像。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大足石刻研究》收载目录近30篇,从雕塑、美术角度论述其特色。在这一时期的石刻造像艺术研究中,有了艺术学、美术学方面的论述。林树中在《四川大足的古代雕刻》一文中进一步提出,巴川地区宋代的石刻作品在艺术的表现能力上达到很高造诣,这说明中国的雕塑艺术如同绘画和瓷器工艺一样,经过了唐代的高潮,至宋展到一个新的成熟阶段。渝西石刻造像研究于1980至1990年间向着纵深发展。1980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发行《大足石刻》32开中、英、日文版图册,同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先后发行16开本《大足石刻》图册等。以大足为中心的渝西石刻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一个有组织研究的历史阶段。1982年10月,大足石刻学会成立,学会成立后编辑出版刊物《大足石刻研究通讯》。此外,从美学、艺术角度论述大足及周边石刻摩崖造像的著述颇丰。1990年至今,以大足为中心的渝西石刻造像研究虽然又有新发展,但是就石刻造像形态的当代转换研究方面而言,研究成果寥寥无几,其中有李耘燕的《虚实观与中国石窟——以大足石刻为例》、刘春尧的《四川雕塑传统的当代启示》、王红的《大足石刻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等。从图文方面看,课题研究的参考资料丰富,内容多元,这为开发区域石刻造像的视觉资源,为今天的艺术教育、文化产业推广服务提供了极好的活化标本,进而为课题的深层次开发改造并接上地气提供了无限可能。从另一个侧面看,此类研究在当下崇尚民族品格与文化精神的时代极具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从历史来看,“老江八县”的石刻造像遗迹众多,资源丰富,其中大足被称为石刻之乡,现有石刻造像、摩崖造像遗址四处,分布在宝山乡、转洞乡、季水乡、石桌乡。其中宝山石刻造像较为集中,历史悠久,人文性深厚,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足石刻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另外,还有永川陈食佛崖寺摩崖造像、潼南五硐复兴岩摩崖造像等。渝西地区石刻造像作为重要的传统宗教道场,历史积淀深厚,其石刻、摩崖造像本身就极具东方美学价值,是区域性传统视觉图式研究的典型代表。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艺术瑰宝融入当下高校的造型艺术教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也是一个可以重点打造的特色教学品牌。从地理方位角度来说,大足、永川、璧山、潼南、荣昌属于成渝走廊的中间地带渝西地区,毗邻四川的安岳、自贡、乐山一带。从学术研究角度来说,川渝石刻造像艺术同根同源,本是一家,作为西南石刻造像的上下册关系,渝西区域地处接点,其石刻造像艺术精华颇丰,极具艺术研究价值。通过高校的高精尖创研团队对传统石刻造像图式进行当下艺术视觉语言改造,直接推动造型研究成果转化为能代表区域民族文化形象的品牌。同时,通过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共建同创,双管齐下,互助共赢。
三、“传统+现代”:素描教学“三部曲”的新思考
当下的高校艺术教育应当思考如何突破西方文化的“中心主义”,使区域的文化观念、精神价值得到尊重与最大限度的认同。一方面,在全球化语境下,现代艺术教育观念如何介入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另一方面,渝西石刻的视觉图式语言如何转化为素描教学形态,这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的双向运动,也是传统文化精神的自我更新。文章立足于本土文化特色,着力探讨当下素描教学语境下传统精神的植入与应用。具体教学实践内容有三个支点:
1.“互换式”介入——改造素描传统写生
通过“互换式”参照模本的形式,置换东西方石刻石雕艺术复制品,在石膏像写生中引入渝西石刻造像的石膏复制品进行写生。通过置换模本教具丰富了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东方造型元素、自发研究传统文化精神。
2.“三段式”渐入——设计素描的文化形态元素研究
其一,是以实物写生为基础的“结构分析素描”;其二,是以打散、解构、重构为基础的“解构素描”;其三,是更为宽泛的“构成素描”,这种提取构成形态、置换空间结构的“构成素描”更接面构成设计。
3.“一步式”进入——超写实素描中东方造型元素的应用
以大足石刻为代表的渝西石刻造像是我国传统雕塑的经典之作,其形象极具传统人文精神与地域特色,又能比肩欧洲雕塑艺术。通过“一步式”进入方式嫁接经典的传统图像为超写实创作提供了绝佳的图片资源,对渝西地区石刻图片有目的地选择与制作,使其直接进入超写实素描教学。在教育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到本土地方性艺术资源,通过教学过程加以运用和消化,诠释他们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一次次思考。传统石刻造像的视觉图式在素描教学中的转化研究分为“三部曲”,以教学实践为主,配合艺术人类学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梳理归纳,具体案例理论结合实践进行分析,每部分的教学方法侧重点不同。首先,“互换式”介入——基础素描的传统写生训练,以教学实践为主,配合石刻文献分析。然后,“三段式”渐入——设计素描的文化形态元素研究,是以田野调查采集为基础的复合型发散式教学实践。最后,“一步式”进入——超写实素描中东方造型元素的应用,以教学实践研究为主并配合艺术学理论进行分析。
结语
以大足石刻为代表的渝西石刻造像位于重庆的西部,该区域位于成渝中段安岳、乐山、潼南、永川、大足、江津一线,石刻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深厚,其中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渝西地区作为重要的传统宗教道场,历史积淀深厚,其石刻造像本身就极具东方美学价值,是区域性传统视觉图式研究的典型代表,这种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如何融入当下的造型艺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也是这片土地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历史财富。大足石刻作为重庆的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坐落于毗邻重庆的渝西地区,车程40分钟内,由于地理位置近,交通方便,为现场教学观摩提供了地利条件。加之研究团队成员有来自高校的专业教师与相关科研人员,这为教学理论支撑朝传统文化纵深的引入提供了活化参考。在全球化语境下,强调“和而不同”的理念,可以让区域性民族文化传统融入高校艺术教育,突破西方的“文化中心主义”,使自身的文化精神观念得到尊重与最大限度的认同。此外,大学要走包容之路,借助西学,中西融合,既要立足于先进的传统民族文化,又要去其糟粕,改造旧学观念,更新思维,与时代接轨,正视这一传统与现代的双向运动,也要坚守自身的文化特色,走民族化道路。强调“和而不同”,这也是传统文化精神的自我更新。
作者:杨渝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