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五官素描教学改革初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体验式五官素描教学改革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体验式五官素描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

在现代素描教学中,造型体验式素描教学模式是针对素描训练中的观察环节提出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以石膏五官素描教学为例,造型体验式素描教学有三种由表及里的造型体验,即视觉体验认识五官、触摸体验五官、立体造型体验塑造五官。造型体验阶段的素描观察训练,运用艺术的手段对自然物象进行审视、触碰、再创造,为进一步的素描表现夯实观察的基础。

关键词:

造型体验;素描教学;石膏五官;观察训练

基金项目:

盐城师范学院素描学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3YCTCKG036)。

素描教学的历史演变随着人们对绘画的认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艺术家较为推崇“艺术是自然的模仿”这一美学思想,而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达•芬奇也曾主张镜子即为画家的老师。系统的素描教学始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意大利的美术学院,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课程,素描基础教学以培训丰富严谨的造型手法为主,以丰富深奥的透视知识、精准透彻的形体比例、游刃有余的结构解剖等阶段性的训练为主要内容。这种学院式素描教学体系的建构,正是依托于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是自然的模仿”的美学思想,以真实再现自然为描绘目的。稍后的欧洲学院派美术教育,在素描基础教学中则过多地强调绘制人体必须符合古典审美的理想比例和唯美形体,统一的审美标准完全占据了当时的素描教学。所以说,不同时期素描教学的不同要求,反应了人们对造型艺术的不同认知,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

一、构建现代素描教学理念

近年来,中国绘画艺术跟随国际潮流进步迅猛,艺术家的思考模式和表达形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不同的艺术样式风貌接连呈现,艺术门类以及表现表达方式已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作为绘画基础的素描教学正接受着声势浩大的严格检验,一成不变的素描教学旧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今艺术表现多元化进程和大众的个性审美需求了。在现阶段素描教学中,除了新形势的影响,还存在不能满足学生艺术需求的问题,给学生带来不少困惑。对那些在全新的艺术思维和新技巧方面有着“迫切需求”的学生,倘若教师不能给予观念上的因势利导和行动上的多元化启发式的引导,使学生的素描潜能得不到挖掘,让他们被动接受先前一元化的教学体系,迫使学生的艺术观念受到挤压,思维受到限制,这些均令教学者深思。因此,改革我国现阶段单一表象的素描教学体系和实施方法,践行新的多元化创新型的素描教育理念成为美术教育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高校美术教师对过去素描教学停留在外部的观察方法作出深刻的剖析和反思,促使观察方法能有层次多方位地有效发展,让新型素描观念指引我们重新搭建和架构素描教学的平台和体系,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依据多年的素描教学实践经验,笔者发现,在以实践教学为主的素描教学中倡导新型合作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参与性协作关系的培养作用巨大。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可以形成积极引导与主动参与的交流方式,经由师生共同参与的引导、交流、参与甚至讨论,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基础素描阶段要解决基础造型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奠基性、实践性。笔者认为,在教学实施阶段,应让学生通过对造型结构的观察、理解和掌握,探索一些表现自然对象的形式和技法。重视创造想象力的培养,是现代素描教学的首要任务。通过转变观念,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开启诱导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潜在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按部就班的单一教学方法向多元化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转换,感知表面形体与内在结构在描绘物体中的内在联系,把隐藏在表面形体的结构因素通过深度观察表现并揭示出来,拓宽学生的观察认知领域,提高学生在有限条件下充分认知对象的能力,丰富学生的造型艺术语言。

二、石膏五官素描教学

在素描教学实践中,可将素描课程分成若干个阶段,不是先前的静物、石膏、头像、全身、人体的阶段,而是将素描的绘画步骤的各种阶段进行分段教学,使学生了解每一阶段在素描练习中的重要性。这种新型的分段教学包括素描基本绘画元素训练、素描观察方法训练、素描情感表达训练、素描表现方式训练、素描创作能力训练等,通过这一较为系统的教学平台,开拓发掘学生的造型思维和创作潜能。本文笔者以石膏五官素描教学为例,以视觉认识体验、触摸认识体验、立体造型体验为线索展开探讨。

1.石膏五官之最初体验———视觉体验认识五官。五官形体的认识体验既不是一般意义的辨识,也不是广义的深入研究,而是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借助视觉体验、移步观察,获取更多的石膏五官直觉信息。想要达到石膏五官的精准效果,必须保证造型轮廓的准确并注意物体整体的存在感。要求轮廓准确是素描基础绘画最基本的要求,更何况是精妙的石膏五官。就拿鼻子来解释:也许正对着它时,概括看是梯形;又或许侧着看时,可概括为三角形;从上面看时,没有鼻孔;从下面看时,只剩鼻孔。这就需要我们移动步伐、移动视线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这样才能不仅仅依靠从生理学得来的先知进行了解,而是用艺术家的眼光了解石膏鼻子的外形。那些从一个角度观察得来的看似外形的线只是经过透视变化以后形成的狭窄的面,这对以后进一步素描表现时增强空间立体效果认识有很大作用。

2.石膏五官之中期体验———触摸体验感化五官。人的每一根手指都有神经脉络,手指的运动连接到大脑里不同的中枢神经,透过经络,对大脑里不同的区域产生不同功能的活动效果。触摸体验主要借助于身体的重要部位(这里通常是指双手)来感知石膏五官的位置、关联、大小、体积、软硬等,通过触摸物体的内部结构和质感、量感,使我们从意念上得到感化。结构是十分重要的造型要素。以石膏五官中的鼻子为例,它的结构主要指解剖结构,我们可以先从解剖书本里了解相关理论知识,理论上学习研究鼻子的骨骼和肌肉的相关位置名称,并通过视觉感受石膏鼻子的外形特征、所在头骨的位置、各部分骨点之间的关系等。单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视觉体验到的外部形状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更近距离的接触,才能加深对鼻子结构的了解。可以先触摸石膏的鼻子,了解构造,甚至可以触摸我们自己的鼻子,摸到哪些部分是坚硬的,哪些部分是柔软的,哪些部分是类似半球体的形状,哪些部分是笔直的形状等。如果是触摸自己的鼻子,还可以感受到肌肉运动的收缩与扩张,面部由于表情的变化和鼻子不同的特征所出现的表面肌肉的不同运动范围和形状,以及各部分体积的大小,这些感化对解决石膏鼻子的结构问题和石膏独有的质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石膏五官之高级体验———立体造型体验融合五官。具备了最初的认识体验、触摸体验以及相关解剖的理论知识,可以尝试进行五官的立体造型体验。立体造型体验可以是多渠道、多方位的,这种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利用可塑、可雕的易变形的材料进行表现对象特征和体积感的实践活动,在融合中体验,在体验中融合。当今美术教育的新形势,要求教师必须重新审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接受新素描教学观念的洗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进行各种相关艺术学科的大融合,探寻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学习的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深度参与到教学中去,从而获得认识体验和触摸体验所带来的深刻感受。在具体操作中学生可以利用特定的可雕塑可变形的材料,如利用泡沫板、雕塑泥土、铁丝、卡纸等来做五官中的鼻子。整块泡沫板是做减法,先减成类似对象大体形的多面体,然后不断细化,雕成鼻子;雕塑则是用泥土捏成多面体;铁丝是缠绕;卡纸则是裁剪折叠等。这样的课堂效果毋庸置疑是热烈的,效果也是明显的,这种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的方式,既使学生掌握了物体各部分的结构特征,又像是为素描表现进行了一次由整体到局部或者局部到整体的演绎步骤的彩排。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石膏五官造型体验式素描教学,较为系统地认识研究了描绘对象,并运用了艺术的手段对自然物象进行审视、触碰、再创造,为进一步的素描表现夯实了系统观察的基础。这三个由表及里富含逻辑的阶段会把素描基本功训练提高到以观察对象为前提的多重表现与理性研究相结合的高度,让学生的选择、感觉、判断、尝试等有机的活动都参与到素描基础训练中,使学生在画面中展现的,不只是单一角度视觉表象的记录,而是传达出造型体验对内在真实的揭示,从而产生一种新的艺术生命。诚然,造型体验式素描基础教学还有许多有待进一步探索的地方,其进一步改革与完善要求美术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有高瞻远瞩的新视角,形成敢于打破顽固旧观念的魄力,实现以素描造型教学为核心辐射至相关艺术门类并相互融合,借鉴吸取,不断提出大胆的创新设想,用小班化教学为实验平台,以理论支撑并总结实践经验,最终实现大范围先进教学模式的推广,以便培养出更多适应现代教育的高素质的艺术工作者。

作者:陈晶晶 单位:盐城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