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反思(4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反思(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反思(4篇)

第一篇:微电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

摘要:微电影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发挥了许多独特的优势,它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形式,使教育内容更加鲜活,使教育主体从扁平走向立体,使教育对象由被动化为主动。微电影能潜移默化地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与关键教育节点结合时能放大教育效果,可以充分表达大学生的情感诉求。因此高校应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微电影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微电影;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

如今,众多投资成本小、制作精良的微电影被搬上网络,深受大学生的追捧。因此,高校应该敏锐洞察微电影所蕴含的价值,努力使微电影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1微电影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可能性

1.1大学生已成为微电影创作的主力军

微电影具有投入资金少、制作周期短、播放平台多等优势,吸引了许多大学生投身到到微电影的创作热潮当中,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如今,只要是有兴趣和技能的人都可以写剧本、做导演、做摄影、当演员,都可反映现实,展现自我,表达自我,电影已不再是艺术家的专利,有才华的人都有机会参与。[1]各高校也积极发挥微电影的教育功能,组织校内师生自主拍摄学校的宣传教育片,国内众多微电影品牌活动更是吸引了全国各大高校学生制作作品参赛,这些作品都是大学生亲手制作,可见大学生已经成为微电影创作的主力军。

1.2微电影的传播具有便捷的互联网媒体平台

微电影事业的迅猛发展与互联网提供的众多媒体平台密不可分。优酷网、腾讯视频、爱奇艺、搜狐等多家知名视频网站都提供微电影在线播放,网友还可以在评论功能栏中点评影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其他网友进行讨论,并可以将微电影转发到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其他网络媒体中,吸引更多网友观看和转发。随着4G和无线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在线观看微电影变成了一件十分便捷简单的事。

1.3微电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广泛

微电影从诞生之日起,便得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成了各大高校研究、尝试的对象。大连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2016年制作的毕业季微电影《流年的回响》和《2016我们毕业啦》作品,取材贴近师生生活实际,引起师生积极响应,参与度高,参演人员既有在校的学生还有学校的教师。作品在网络上拥有较高的浏览量,弘扬了主旋律,促进了学校网络文化的蓬勃发展,成效显著。如今,微电影是承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媒介,它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精致唯美的剧情画面结合起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潜移默化地改善了学生的行为状态。

2微电影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优势

2.1微电影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形式

微电影作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育载体,在情节内容上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通过曲折的剧情、精彩的表演和唯美的镜头,激发了学生们的内心感受,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原创、转发点评、微直播和微访谈等多种形式,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和活动予以生动呈现。[2]大学生通过网络对微电影的评论和转发,使其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成为了教育的传播者和实施者,这个过程使教育的形式生动活泼,互动参与性十足,避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偏重理论教育,缺乏与学生参与互动的缺陷。

2.2微电影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鲜活

在课堂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较强,以文字材料为主、案例分析和主题活动为辅,对于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而言,这些教学内容略显枯燥。如今的大学生更愿意接受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多样的教育载体。微电影以有趣的故事推动情节的发展,通过设置悬念引导观众主动思考,运用哲理深刻的主题直叩大学生的心灵之门,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变得更加鲜活生动。

2.3微电影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由扁平走向立体

在传统传播媒介的制约下,作为传播主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授课教师往往是扁平的、单向的,教学效果无法得到学生及时的反馈,教师也很难掌握学生对知识真实的理解情况。以网络为传播载体的微电影,当教师作为教育主体进行教学时,学生们可以在播放微电影的网络平台上进行即时性的评论,发表个人的观点,畅谈自己的感受,教师由此可以根据这些反馈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优化教学环节,使教育主体变得立体而饱满,全面增强了教学效果。

2.4微电影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由被动化为主动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群体作为教育对象基本处于被动状态,讲台上教师卖力教,座位中学生“耐心”听,课堂上的理论共鸣难以实现。微电影凭借网络媒介的传播特性,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的积极性,他们热衷于进行评论和转发。有兴趣的学生甚至参与其中,成为微电影的创作主体,在编写剧本、录制拍摄、角色表演、剪辑渲染等制作环节中,充分思考,大胆设计,将思想情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微电影之中。

3以微电影为载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3.1以微电影为载体进行思想引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全过程各环节利用微电影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剧本立意需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剧情设置上要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具有普遍性的典型事件进行合理改编,通过演员的精彩表演、画面的精致拍摄、后期的精细剪辑,最终呈现一部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的优秀微电影。通过微电影的全程化参与使其感染学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最终达到思想认同的教育目的,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青春动力,激发他们勇于拼搏的自身潜能,使微电影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思想引领的教育效果。

3.2将微电影与关键的教育节点相结合,放大教育效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夯实日常基础教育,久久为功,又要充分利用关键时期和重要节点,放大教育效果。在开学典礼、“五四”表彰、毕业典礼等教育活动节点上,在微电影创作中融入历史元素、社会元素、生态元素,不但可以让微电影成为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发展的工具,更可以成为帮助学生提升审美情趣的便捷桥梁。[3]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每年都会原创一部毕业季微电影,通过撰写大学生活趣闻往事的剧本,选取校园中标志性的典型场景,浓缩毕业生在学生时代的学习生活,在数千人的毕业典礼上现场播放,引领学子们在镜头中重温青春的过往,回顾往昔的韶华,更加深了毕业生爱校荣校的学子情怀,切实放大了毕业生感恩母校的教育效果。

3.3以微电影为平台满足大学生的情感诉求

平民百姓的生活情感和思想愿望,容易与人数占绝大多数的普通观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4]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对于感兴趣的事情往往愿意投入大量的精力,主动倾注个人的情感。高校可以借助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微电影为载体,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诉求,鼓励和指导大学生拍摄有关诚信感恩、志愿服务、安全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微电影作品,通过影片浓郁深切的情感表达,促进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4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微电影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健康发展

一是要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微电影这一传播媒介的正确认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微电影所承载的育人功能;二是学校要加大对微电影教育的支持力度,整合学校技术设备资源,组织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原创作品进行全程指导;三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第二课堂作用,在全校范围内打造微电影的精品文化活动,为微电影在高校生存发展培育文化土壤;四是要扩大微电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范围,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职业生涯规划、学业指导、心理辅导、主题班会等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提升教育教学活动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五是完善相关方面的规章制度,加强网络文化的规范管理,在高校中形成风清气正的微电影创作环境。

4结语

在互联网蓬勃发展、信息科技广泛普及的浪潮中,以微电影为载体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顺应了“微时代”的网络传播趋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发挥微电影的优势,促进微电影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闫硕硕,马文彬.由微电影的特征谈其对大学生的自我塑造[J].电影文学,2012(9):155.

[2]吴华.“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6):17.

[3]吕志伟.运用微电影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56.

[4]韩春萌.微电影的审美特征与当前的价值取向[J].电影文学,2015(2):13.

作者:刘峥 单位: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校园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摘要:校园亚文化是某种观念支配下的一种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校园亚文化在高校中日益盛行并得到青年学生群体的广泛认同和接受,对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产生极大的影响。校园亚文化具有双重属性,高校要积极通过网络平台的优势进行引导,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流价值观,消除校园不良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校园亚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7年8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学生群体占比为24.8%。[1]大学生成为“无网不欢,无时不网”的一族。受到各种网络文化的浸染,校园文化也深深烙上了网络时代的印记,与高校立身之本“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相违背的校园不良亚文化也日益泛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不断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因此,加强校园亚文化研究,促使其向主流文化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1校园亚文化的内涵

1.1校园亚文化及其特征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政治、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人们进行交往普遍认可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具有多样性、传承性、时代性等特点。亚文化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存在的一种文化形态。亚文化是社会关系、社会观念异质的表现和反映。1950年大卫•雷斯曼将亚文化理解为具有侵略性的力量。如今,亚文化日益走进人们的视野中,并悄然无声地走进大学校园,形成了校园亚文化。校园亚文化不同于校园主流文化,是校园主流文化的一种补充,对于校园主流文化既对抗又依附。任何亚文化的发生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当下的校园亚文化主要是以网络时代为背景产生的不同于主流文化的特殊文化。校园亚文化受社会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具有双重属性,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政治教育具有促进作用又带来巨大挑战。校园亚文化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自发性。以“95后”为主的当代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居民”,善于通过互联网渠道了解、获取各种信息资讯、娱乐八卦等新闻,对于信息的掌握不再“唯书”“唯师”。当代大学生个性张扬,对待世界和社会都有自己的认知,善于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解读世界。大学生群体作为校园亚文化的创造者,由于自身的特点以及所处的环境,使得校园亚文化具有自发性、独特性。二是时代性。文化源于生活,不同的社会时代背景衍生出不同的社会文化。高校亚文化具有动态性、时代性,总是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网民数量的不断攀升,在高校领域催生了各种网络亚文化,如“手机文化”“表情包文化”等。三是多样性。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精神领域的校园亚文化种类和内涵也不断丰富。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的专业选择日益多样化,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高校亚文化多样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越来越强,视野不断拓宽,他们不再满足有限的传统的知识获取方式,善于通过各种线上线下平台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遨游在网络世界中,从而极易受到各种良莠不齐信息的影响,形成不良的校园亚文化。

1.2校园亚文化的表征

一是丧文化,即丧失文化,是指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理想和目标,终日无所事事、碌碌无为,身体犹如被掏空,成为生活中麻木的行尸走肉。在社交平台以“葛优瘫”“懒猫瘫”等表情包的方式快速传播,以戏谑的口吻表达出无力、无奈的心境。此种“未老先颓”的心态是社会转型时期多种矛盾的深刻反映,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大学生不思进取的心态。二是宅文化,即御宅文化,指在相对私密的空间里专注自己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文化。由于网络购物、在线视频、即时通讯等互联网应用的兴起,大学生偏向于在宿舍、家里等相对较为封闭的空间内生活,偏向于网络社交以替代实体人际交往,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现代社会注重个人生活和个人价值的表现。三是星文化,即追星文化,指大学生群体作为明星狂热的崇拜者,对明星有着着迷、冲动、不理智的言行,甚至把生活重心全部转移到关注明星动态、观看艺人节目、搜集偶像资料中。因对明星的羡慕、敬佩、赞美、欣赏等情感,常常表现出一些较为极端化的言行。校园亚文化具有多样和双重属性,根据研究需要,笔者仅是根据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存在的几种典型的不良校园亚文化进行分析论述。

2校园不良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校园亚文化具有双重属性,不良的校园亚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诸多挑战。

2.1对校园主流文化的消解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给学生带来人生智慧和精神力量。但是,随着校园不良亚文化的滋生,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校园亚文化的快速传播和渗透,使得一些大学生容易出现理想信念淡化、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丧失,甚至出现了各种拜金主义、攀比之风等不良思想行为倾向。如,校园不良亚文化的“替文化”泛滥。一方面,除了“替课”“替服务”,还不断衍生出“替考”“替跑腿”等内容,使大学生在潜意识里形成了一种“唯金钱论”,认为金钱是万能的,钱可以解决一切;另一方面使得大学生不愿付出相应的积极努力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一切,而是采取弄虚作假、蒙混过关的手段,与校园倡导的主流文化背道而驰。

2.2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冲击

高校是立德树人的阵地,但是,校园不良亚文化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巨大冲击,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生活造成消极影响,助长了不良之风的养成。转型时期的不确定性,打乱了所有与年龄匹配的可能,也在不断强化社会环境压力,从而给大学生带来焦虑。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大学生很容易看到有人一夜暴富、一夕成名,有人炫富、有人拼爹,刺激了大学生对于物质享受和金钱的崇拜,更加剧了大学生心中的焦虑。此外,随着人生社会评价标准的改变,大学生面临着从学校的“好好学习—成绩优异—前途光明”的单向度评价体系向社会“水无常形”的多向度评价体系的转变。在社会,除了勤奋,机遇、出身、眼界等都是评价一个人的维度,也成为了左右个人前途的砝码,从而滋生了一种“靠文化”。“靠关系”而不是凭能力成为很多大学生的信条,靠自身努力取得成功的动机被弱化,还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

2.3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目前,高校大学生主要以“98后”为主,他们是生活在一个宽松的多元化环境下的一代,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热衷于感性刺激和享乐,集体主义观念较差,这些都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被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宣传校园主流文化的主要方式。校园不良亚文化之风的盛行,使得大学生对高校主流文化采取消极态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带来巨大冲击。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被异化。校园不良亚文化的泛滥,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被扭曲。如今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及其他一些社会实践等,常带有功利主义思想,为的是入党、评优、评先,缺乏奉献精神,使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被异化。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淡化。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内容都较为陈旧,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难以解决大学生的现实需求,难以有效应对由校园不良亚文化所引发的各种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高校管理者的做法简单,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可,育人效果大打折扣。

3校园亚文化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

高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之一,要善于利用网络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深入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1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的建设,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大学生便于参与的网络平台,开辟大学生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工作理念、宣传手段、传播内容的创新,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高校要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优势,开展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为一体的网络主题教育活动,扩大校园主流思想文化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通过校园公共微博、微信等平台建设,定期向广大学生推送典型人物及其光辉事件的网络文章,产生榜样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应密切关注学生的网络思想动态,及时发现潜在的、倾向性苗头问题,善于通过网络平台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网络平台的议题设置和主动发声能力,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导向,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答疑释惑,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主动权。

3.2深入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培养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以及增长见识、锻炼意志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实大学生活中,社群服务活动有限,青年学生缺少组织训练的渠道,使大学生很难获得幸福感、成就感。因此,高校应多为青年学生提供社区服务岗位和机会,特别是利用好互联网做好社群活动的组织动员,鼓励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增强大学生的幸福感。高校应在寒暑假或者节假日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红色文化景区,接受老一辈革命精神的洗礼;参加各种研学交流活动,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同时,要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育教学规划当中,设置一定的学分和学时,并提供一定的经费保障,积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摆脱“宅文化”,不做“低头族”,勇于跨出宿舍,走出校门,走进社区,走进基层。

3.3大力加强校园主流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要善于发挥校园主流文化的滋养心灵、涵育德行、引领风尚的积极作用。高校要鼓励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参与丰富多彩的线下人际交往活动,促进人际关系的良性互动,而非局限在虚无缥缈的网络粉丝圈中。学校可以通过各种社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学术、艺术、娱乐等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展示其一技之长,为其搭建舞台,使之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可以挖掘校内的“草根”明星,选树传颂“校园好故事”“校园好声音”,用好身边人、身边事讲好励志故事,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使大学生群体的“星文化”转化为以成功人士为榜样和引领的自我激励,激发拼搏进取的精神。此外,还要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完善各种文化活动设施,增强校史馆、图书馆等的显性育人功能;培育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1).

作者:叶大扬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第三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摘要]随着校园网络的不断发展,校园网络亚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日趋突出。校园网络的亚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具有双面性。面对校园网络亚传播中产生的问题,笔者认为,应有效开展大学生的媒介素质教育,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堂,加强教育管理者队伍的建设,以充分发挥校园网络亚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影响。

[关键词]校园网络;亚传播;思想政治教育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从社会发展史看,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随着当今高校的校园网络系统逐渐成熟和完善,大学生群体越来越依赖于校园网络。在此背景下校园网络亚传播逐渐形成。

一、校园网络亚传播的内涵

校园网络亚传播指,随着当今时代校园网络的日益完善,学生群体的网络行为对校园网络形成依赖,校园网络平台成为大学生进行社交活动、学习生活和休闲娱乐的主要平台,由此形成校园网络信息传播的子系统[1]。校园网络亚传播的完善和成熟依赖于信息内容、高校学生群体、网络媒介、大学校园四个基本要素,校园网络媒介覆盖面的扩大为校园网络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校园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学习等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形成了成熟的传播环境;大学生们运用校园网络了解时效新闻、进行学习科研、人际交往等活动,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处于校园网络空间中,形成了庞大的受教育群体。基于此,校园网络亚传播的形成具有同质化的性质[2]。首先,校园网络主要的传播阵地受到校园网络的限制,集中于校园内部,传播的对象大部分为在校大学生;再次,信息传播仅限于校园信息。为满足大学生群体的信息需求,校园网络传播的内容大多为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最后,网络行为与现实行为具有相关性。大学生生活在校园环境中,而校园网络在受到校园生活环境影响和制约的同时,大学生之间的现实交往也会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

二、校园网络亚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校园网络亚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影响

据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每天花在网络上的时间普遍较长[3]。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校园网络系统的完善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已经在很大程度和范围上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这主要体现在:第一,校园网络亚传播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领域和更多渠道。校园网络是高校一个特殊小群体的信息发散地,高校中的新鲜事会通过校园网络得到传播。因此,校园网络亚传播的形成不仅成为教育工作的媒介,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平台,且校园网络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使更多的大学生愿意甚至自愿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第二,校园网络传播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更新速度慢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结合校园网络的最新消息向学生传授思政教育知识,这一方式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知识更新速度慢的缺点。

(二)校园网络亚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据2016年对高校大学生的上网内容进性调查发现,大学生运用网络的目的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娱乐、搜索信息和学习。其中,22%的大学生认为上网对他们的课堂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4],这说明一部分大学生不能够正确处理网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这一现状同样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第一,校园网络亚传播对传统的思政课堂提出了新的挑战。当传播的思政教育课堂受到校园网络传播的冲击时,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伪科学思想的渗透和影响,部分大学生过分相信网络信息而忽略传统课堂的教授内容,这给高校的思政教育带来了挑战。第二,校园网络亚传播使大学生群体道德观念逐渐淡化[5]。一方面,网络信息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者的道德观念,而网络制度规范的不完善导致大学生在校园网络内的言行难以受到约束。另一方面,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群体对于善恶观念的辨别还不够成熟,对于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不够成熟,面对网络信息的纷繁复杂,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和利用。

三、加强校园网络亚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影响的对策

(一)有效开展大学生的媒介素质教育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指的是指导大学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6]。良好的媒介素养可以使大学生正确地辨别各种信息资源,自觉抵制来自网络的不良诱惑,从而有效避免大众传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媒介素养的提高是校园网络亚传播的重要一环。在校园网络亚传播过程中,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媒介素养,能够使其在运用校园网络时更好规避各种不良信息;教育者也能够通过网络亚传播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以校园网络作为安全的媒介来辅助传统课堂,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但是,当前大学生群体媒介素质教育的内容较为模糊。笔者认为,当前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定期课程、讲座或者举办关于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活动,来增强大学生对网络素养的了解和对网络不良信息的判断力和警惕性。同时,在面对校园中的突发事件以及矛盾冲突等问题时,教育者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权威性和管理性。外界力量的引导与学生自身素养的提高,能够有效形成对信息的筛选和信息处理能力,从而巧妙地转化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

(二)基于校园网络亚传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堂

第一,搭建完善的教学平台,构建虚拟的思想政治教学网络课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堂通常由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教学课件发送给学生,学生通过自由分配时间进行学习。同时,网络的虚拟性有利于学生在网络上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不仅能够加强教育主体对知识的充分理解,更能进一步加深学生与教师的沟通。第二,科学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与其他网络传播的有效结合[7]。例如,对在校大学生兴趣爱好、心理特点及其关于思政课教育的接受程度进行调查了解,有利于教育者在准备网络课堂过程中,能够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校园文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学生为角度准备教学内容。大学生在阅览信息时,能够快速地被自己所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吸引,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三)加强教育管理者队伍的建设

第一,改善校园教育管理者与大学生队伍的交流方式,建立有效、高效的沟通方式[8]。在校园网络亚传播的影响下,针对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高校的管理队伍应该采取科学的、合理的教育内容,改进方式方法,促进双方有效沟通。大学校园的管理队伍中最主要、与学生最亲密的角色就是辅导员,作为处于第一线的教育管理者,将校园网络亚传播作为增进师生之间的媒介,能够发挥校园网络亚传播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影响。第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和知识素养。教师需要善于将校园网络上的信息经过筛选之后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结合,把握学生的兴趣点,满足大学生的知识需求,深化思政教育内容。高校可以通过对教师网络素养进行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利用网络亚传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瑜.“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现象实证研究[J].青年研究,2015,(1).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5.

[3]陈友洋.基于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z1).

[4]何麒,狄成杰.基于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2014,(7).

[5]熊伟.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分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6,(1).

[6]张瑜.论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9).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赵华安.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群体事件研究[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0,(4).

作者:郑悦 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第四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初探

摘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加强教育效果是新时期大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教育亲和力的内涵与意义,分析它的重要特质,得出提升新时期大学生教育亲和力的现实策略。对于调节大学生思想变化,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帮助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亲和力;内涵;意义;特质;策略

“亲和力”最初属于化学研究的专有名词,是专指分子与分子之间紧密联系的特点,但现在很多时候被用于人们的交往行为中,某人与他人相处时表现出一种亲密、和善的态度,往往就会无形中让人觉得这个人拥有亲和力。亲和力是决定合作与否的重要因素,只有双方具有沟通交流的想法,才可能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进行较为系统的分类和规定,所以很难从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现状出发,提出切实有效的实现途径。因此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内涵和意义,了解其重要特质,进而研究其应对策略,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提升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内涵和意义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突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1]。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内涵

在社会生活领域,“亲和力”最早出现在社会心理学家AlbertMehrabian于1971年出版的《Si⁃lentMessages》一书中[2],书中使用了immediacy一词表示“亲和力”,Mehrabian也因此被公认为是最早定义“亲和力”的学者。他的“亲和力原则”认为,亲和力是一种交往行为,通过这种行为能够无形中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很快被应用到教育领域[3]。学者们的观点主要有三种:第一种看法认为,教育亲和力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艺术,丰富教学环境、改进教育内容、改革评价机制,在教育过程当中所孕育出的一种亲近与融合的能量。第二种看法以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不能仅仅是一种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吸引力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个人素质;另有学者以为,有亲和力的教育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彼此互信[4]。我们认为有亲和力的教育是指通过有吸引力的教育活动,在教育的主客体之间所形成的彼此之间主动学习的氛围;同时,又是教育者发挥各种主客观因素,通过各种活动和方式使自身不断表现出的独特教育魅力。

(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意义

1.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的有效呼应

教育首先是为人服务,对“人的本质”的熟知和理解是其重要目的。马克思的人本理论认为:“社会性、主体性和个性都是人之为人的内在属性。”[5]这种观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人的本质,社会性侧重于人及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主体性主要是指人在现实生活中所具有的普遍性或共性;个性则侧重于每个人个性的独特性。正是这些特点决定增强亲和力的规律应该围绕实现“人的本质”而展开的。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人的本质的全面的解释和概括,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方向,给予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从根本上讲,作为分步骤性、个人的思想教育实践,它与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目标是相通的。

2.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培育四有人才的内在要求

“德胜才者谓之君子,才胜德者谓之小人,古往今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大多是才华横溢但德行欠缺。高校的基本任务是培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品德健全的继承人,与其他教育不同,高等教育直接面向社会,培养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不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社会服务,都需要堂堂正正、爱岗敬业、诚信友善、乐于奉献的人才。”没有准确的政治看法就等于没有灵魂。人的素养中最重要的便是思想政治素养,社会最需要的就是具有优秀思想政治素质的人才,于是,高校要把加强教育亲和力的工作作为重要的议题。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教育的亲和力即是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能够促进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教育内容,并能够把其内化于心的过程。在教育者与受教育的关系中,亲和力就是双方通过合理的互动,拥有能够进入彼此的内心世界和适应对方生活模式的能力,并且让学生进入我们的舞台中,了解教育者的教育目标和经验。

3.是应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难题的有效途径

大学阶段是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加强教育的亲和力是应对当前教育实践难题的重要方式。首先,有利于加强教育观念变革,从源头改良教育的前进方向;其次,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培养品学兼优的有用人才。现今的高校受教育者大多是95后的年轻人,他们的思想、价值观还没有健全,思想观念容易动摇、意志薄弱、依赖性强。所以,增强亲和力需要从他们的认知规律、个人思想上的需要和环境出发,让他们能够参与其中,增强思想品德修养,形成健全的人格,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他们学有所成。最后,有利于实现教育理想,培育我国教育的后备军。

4.是提升教育者师德魅力和教育能力的重要内容

想要成为一个称职的伙伴,或是充满生气的推销者,抑或是好的父母,亲和力都是不可或缺的,没有亲和力的话,我们看到的只是对自身观点一味地灌输,并把是非、责怪和不安强加在别人身上。加强亲和力首先可以提高原本枯燥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教学,思维更加发散,能够让“思想政治课”更好地成为一个更加自由民主的交流平台;其次,教育不能成为理论复制的大课堂,而是要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尽快形成健康的人生观;最后,加强教育亲和力,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教育的长效机制,增强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不断壮大优秀教师的队伍。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重要特质

(一)较强的心理接受度和行为和谐度

亲和力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日常教学中,受教育者对教师的情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当学生被教师的言行所吸引时,他们往往会主动克服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反之,就算是简单的学习任务也不愿意去完成,表现出一种不思进取的学习态度。因此,注重个人亲和力的提升不仅能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同时有助于学生德智的培养。

(二)较强的知识契合度

作为教师不能再固守老一套的教材和教学模式,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的年轻人,他们思想活跃,接受知识的渠道丰富,因此,不论是何种年龄层面的教育者,都要与时俱进,及时了解互联网的动态,及时进行教学计划的优化,帮助学生全面地吸收所学的内容。

(三)较高的关系融洽度

微笑是人们进行交流的最切实有效的语言。当我们在电梯里对一个陌生的邻居微笑时,一种和睦的邻里关系很有可能由此产生;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的人在相处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种种的隔阂和障碍,但一个笑容,一声问候便可以立刻让彼此消除陌生感,进而开始彼此的对话和交流,这就是所谓的关系融洽度。

(四)较高的环境共享度

教育者即教育主体,是指在教育过程当中,针对性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群体或个人。作为合格的教育者,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板着脸,带着平和的心情上课,能使学生放下紧张的情绪,亲切和随和上课体验,促使他们能够在自由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有助于增强知识的接受能力,师生的交流的途径也变得更加通畅了。所以,教师在上课前不但要认真准备上课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气氛,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可能是一堂成功的课的必要条件。

三、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现实策略

(一)不断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

老师要把握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回忆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多方面是做得不够的,缺乏新理念、新思考,不能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教学中,大部分老师仍用几十年前的教学方法,死扣教材,学生的思维活动都被安排在条条框框里,这样只会让学生对学习敬而远之。虽然教师的专业化是以教师职业的知识作为基础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是只会教书的教书匠,很难让知识深入人心。学生需要的是具有一定专门知识储备,并能够促进他们个性成长的导师。诚如密尔在《论自由》中说:“人性不是一部可以按照固定模式建造,并能精确按照程序工作的机器。人性宛如一棵树,在内部力量的作用下,充分地发展各个方面,成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事物。”[6]正确的教学模式必须是以教学主体而不是教学技术作为真正的价值根源,教学过程应渗透着彼此的情感、经验、态度、价值观等丰富的人文因素。彰显亲和力中人的价值,既不是要摒弃传统的模式使教学活动回归原始,也不是要盲目使用亲和力使教育失去规矩,而是要提倡教育亲和力在发挥功效时,使教育功能与其内在的人道主义之间相互配合,从而促使人的价值得到完美展现。增强教育亲和力,一方面要借助亲和力来丰富人的知识,同时又要使人成为人,让人拥有合理的人生追求。亲和力的展现需要教师进行爱的教育,如果只是教学内容的重演,那么这种教育就成为枯燥的教学模板,而不是充满生命力的教育活动!近年来,《百家讲坛》创造的影响力使中国古代文化从被忽视的尴尬境地一度成为广大观众津津乐道的品牌节目。“故事化”的创新运用是促成近来许多电视节目受追捧的关键。这对我们教育内容的变革应当有所启发。突破传统课堂一味地灌输讲课,将案例教学带入课堂,可以使教学的形式更加活泼,内容更具吸引力,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真正内化于心。其次,教育者要掌握人的思想的形成规律,科学教学,课堂上要精彩互动,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在这方面,可以参考互联网上那些广为传播的情感教育类节目。

(二)切实增强日常教育重要阵地的实效性

1.党团工作

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任务,学校学生的党建工作在其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当前具体实践来看,现在学校的学生党建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1)学生入党动机多样化,对入党的目的和认识存在理解的偏差,入党功利化现象明显;(2)学生党建工作方法单一,思想陈旧,内容枯燥,对学生的吸引力明显削弱;(3)学生党员发展上存在着“轻”“重”不合理的情况,主要表现为:看重“理论学习成绩”忽视“思想道德修养”、看重“发展”忽视“培养”、看重“数量”轻视“质量”。因此,增强党团工作的亲和力迫在眉睫。入党培训的门槛与“思想政治课”成绩相结合,培养目标更加科学。党课的全面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润物无声的作用,对学生好习惯的养成作用巨大。在推荐参加党课培训的学生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学生日常表现和专业课成绩,而且要把学习中“思想政治课”表现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在这一要求下,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党课的教学培养效果也可以提高。

2.社团工作

素质教育是我国新时期教育的关键,大学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基地。学生社团,是经由学校认可批准,根据学生兴趣、专长等组织起来的团体组织,是促进学生在课堂之余,通过实践活动培养科学的思维模式,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与团体合作的意识。学生能够有选择地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活动,巩固自身的特长,弥补不足,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复杂又多变,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社团活动在和谐的氛围中顺利开展。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在家总是“唯我独尊”,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从而促进他们形成合作意识,更加顾全大局;同时,通过对社团规章正确认知,能使学生更好的管理自我,从而促进健康习惯的养成。

3.社会实践工作

教室的空间是有限的,教学的空间是无限的,大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走出教室,在社会实践和网络的巨大平台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要纳入亲和力教学计划,学生不能仅仅靠课上的基本学分来评价其表现,课外实践学分也同样应该纳入评价机制。它们可由社会服务或调查活动、志愿者活动、创新创业实践、听取报告等内容组成;同时高校应加强校园网站管理,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抓住热门有效的话题、增强师生互动引导。

(三)运用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方法组合

1.“角色扮演式教学”,促进学生价值内化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上的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式教学”是指提供一个有争议的社会问题,让他们以自己的理解表演其中的人物角色各抒己见,从而使学生自主解决各种争议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模式最早被应用于许多文学课领域,学生对一首诗歌,一个话剧涉身其中的进行感受和扮演,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其中的文学价值内涵。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空间和更多的展示机会,因此应当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当然这种教学方法对教育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1)对各种问题情境的身体力行的体验,可以帮助学生在短短的学习过程中迅速了解现实世界中人们的各种行为,深刻地感知他们的行为特点和原因;(2)全身心的投入的角色扮演,能够激发学生对问题的研究,激发他们对问题中隐藏的社会价值观的分析和判断,进而促进教育活动中先进想法的产生;(3)对角色表演的自我判断和分析,可以反省深藏内心的价值判断,有助于学生检查自己的行为和观念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促进他们对个人价值认知;(4)角色扮演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配合,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整个班级的群体的互动和情感的交流,有利于共建价值观念体系,一方面让学生在活泼放松的课堂氛围中,促进价值内化。另外,它也加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一些不容易发现的固有的个性特征。

2.隐性教育,增强教育影响力

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其产生的教育效果各不相同。教育的显性教育表现为教材、课堂和老师交流,作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7]。但显性的思想教育由于专业性较强,缺少针对性,再加上传统的教育方法,教育效果差强人意。而隐性教育发挥教育功能是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为载体,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尤其是对学生的个人品德的形成意义重大。隐性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老师无意中的一个错误行为,可能会对学生产生终生的负面影响。“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节”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要树立隐性教育意识,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在各个方面给受教育者以积极的人生影响。

3.体验式教育,促进价值认同

体验式教育,是指教育者在原有认知基础上,引导他们在教学情境或亲身实践中把教育要求与自身内在认知相结合,引发大学生内心情感触动,通过批判与反思,最终认同与接受[8]。这也是提高亲和力的重要方式。体验式教育的实施主要通过大学生亲自参与理论课教学、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以及个体自主活动中的自我教育实现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每学期定期开展学生自主教学的活动,包括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都由学生独自完成,促进学生对中心思想的理解和巩固。体验式教育中的社会实践,是增强教育亲和力的关键步骤,可以包括社会调研、志愿者活动、专业实习等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能力。此外,大学生在课余活动中,通过自主活动进行个人思想教育体验,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体验式教育充分关注了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亲身实践,能够加深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感悟,对于增强教育针对性和说服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亲和力是一种沁人心脾的人格魅力。立德树人,不仅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更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在拥有好的出发点的同时,也要注重教育的实效性。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是要做到:“教育无痕,润物无声”。

参考文献:

[1]本报评论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四论学习贯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6-12-13.

[2]邱海锋.增强高校辅导员亲和力的路径选择[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9(10):14-15.

[3]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6-88.

[4]约翰•密尔.论自由[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45.

[5]屠瑞恒.谈学校隐形教育对学生的德育影响[J].才智,2008(15):69-69.

[6]曹山娜.加强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9-10.

作者:张君 张斌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