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解析(7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这是推进我国在新阶段发展进程,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新的起点和突破。五大发展理念融合了我国新时期发展的内涵,再一次集体强调了近几年我国发展的关键,更是当下高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理念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未来高校思想教育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十一世纪现代化的蓬勃发展使得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时代的更新月异,在新形势下,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顺应了国际和国内发展的潮流,符合改革发展需要适应新的时展要求,而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正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个新契机。
一、五大发展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关系
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为了实现“十三五”时期的目标,会议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是我国发展要求的一面新的旗帜,创新是时展的永恒的主题,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发展的巨大动力。五大发展理念融合了新时期国家发展和各行业继续革新发展的全新奋斗方向,是我国继续实现强国梦的新的里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教学系统。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和思想意识的频繁交融,新时代的大学生有着许多新时展所赋予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在新形势、新时展背景下改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坚持走符合当前社会和学生发展需求之路。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注入了新鲜血液,是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承和发展。更是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一个里程碑意义的举措。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切合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当前世界已经进入了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是经济一体化的一部分,封闭而独立的存在必然不能长久存活,开放发展是各国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加强和外界的联系,频繁的交流必然导致文化融合。随着各种外来思想的渗入,各种价值意识也在新一代青少年中综合体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价值取向也成多元化趋势发展,对于当前的发展态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有些滞后,无法紧跟时展的步伐,更无法适应现代大学生思想发展的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也显得较为保守,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2.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缺乏人文精神
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中,普遍关注对课堂内容的讲解以及课本知识点的考核,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相对放松,更很少通过道德教育和人文精神将“以人为本”理念贯彻深入到大学课程中,教育没有重视学生的道德发展和人文情怀,学生只关心成绩而不注重自身道德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相反的,个人人格的缺失以及价值观的偏离都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和扩展。
3.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
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在这样的大浪潮中,个人的道德水平也受到了市场经济带来的挑战,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偏离了传统道德标准的现象层出不穷,再加上网上言论的公开性,这些消极的价值观瞬间放大,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恶劣的影响,甚至影响着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而高校的相关课程所涵盖的思想内容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并不匹配,这大大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教学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建设发展中受到了阻碍。
4.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网络发展的挑战
现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生活必需品,人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是不曾有过的丰富和多元,这极大的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而当前的大学生相对于过去来说更加具有个性化和国际化的特点,而我国大多数依旧采取填鸭式的课堂模式,既无法应对来自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带来的各种挑战,也无法满足大学生们对课堂教学的需求。所以,改革当前的教学模式,与互联网时代想适应是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的方向。
三、用五大发展理念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用创新理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
随着十三五规划的不断推进,我国走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十八大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是这个时代的冠名词,也是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个根本要求,更要高举“创新”的旗标,将全新的马克思主义成果和我国的重要方针政策贯穿其中。同时,加强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亲身经历加深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了解与认知,深化民族认同感,鼓励大学生对当前时政的讨论,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摆正学生的价值判断,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2.用协调理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分为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方向,就每一个学科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少,在五大发展背景下,各学科间加强联系和学科交流,同时还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其他科目的学习中也在思想和价值观上有所受益。加强学科间的交流,更能够整合科学知识,更加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思想水平。在新形势新时期下,重新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整体的规划,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3.用绿色理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下国家发展的一个新的举措,党的十七大指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同时开展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相关研究和探讨,十八届五中全会又将“绿色”作为五个发展理念之一,足可以看出生态问题是现展的一个重要一环,它已经从环境保护上升为学术净化的范畴,防止不良的网络环境影响到高校的学术发展,污染纯净的学习氛围。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绿色生态思想,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维护好绿色生态的教学环境和浓郁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绿色的学习方式和行为规范。
4.用开放理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发展
纵观我国历史,不难发现,每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都离不开开放发展这一开明政策的良好落实。改革开放更是一个开放发展的典型事例,我国通过开放发展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都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开放发展必然能够引进很多优秀的学术成果,摆脱以往传统和闭塞的状态,更加激发了学术的不断深化和升华,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引进来”和“走出去”,更能够提高整体思想政治教育乃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对学生来说也是受益匪浅的过程,加强学术交流和学术讨论,开拓大学生知识视野,开阔思想境界。
5.用共享理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发展
就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现状来看,教育资源并不均衡,我国东部地区相对教育水平发达,而西部地区教育水平匮乏,这种教育资源不平均的现象直接影响着我国教育的整体效果,而“共享”是针对这一问题的必然措施。创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共享平台,设立在线课程,将优秀的教学成果通过现代科技进行分享。高校之间更能够加强联系,取长补短,互进互利,实现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共享,以及教师和学生可以及时的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和讨论,从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整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2].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
[3]卢成观,石妹举.“五大发展理念”背景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难题和出路[J].商,2015(12):57.
[4]陈金龙.五大发展理念的多维审视[J].思想理论教育,2016(1):4-8.
[5]谷亚光,谷牧青.论“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创新、理论内涵与贯彻重点[J].经济问题,2016(3).
作者:张瑞虹 单位: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二篇:高校校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摘要:扎实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顺利完成学业的内在要求。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除了要着力利用好基层党组织、班团组织以及各种教育活动以外,还应积极以校报等媒介为抓手,不断提升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努力帮助大学生实现成长成才。
关键词: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宣传部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着力挖掘和发挥校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有的功能,助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
一、高校校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功能
高校校报的发展几乎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保持了同步,有着优秀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成为见证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见证者之一,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当前,校报已经成为我国各大高校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和窗口之一,在影响高校学生思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播党政声音,坚守思想阵地
高校校报作为高校校党委、高校行政部门的机关报,是高校舆论的重要窗口和喉舌,也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国家最新时政消息的主要媒体,其在影响和改善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状况、传播民族精神与爱国精神以及公民道德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深入发展的今天,各种新媒介例如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络、微信公众平台等走入校园,高校校报的生存地位遭遇了严峻挑战,但应该承认的是,高校校报仍旧在高校舆论传播以及大学生思想引导等方面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在传播党政声音以及坚守思想政治阵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
(二)贴近师生实际,反映校园生活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非“空中楼阁”,它是真真切切的。[1]同时,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也往往较多地在其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所展现出来,可以说,校园生活既是反映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重要窗口,也是高校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平台。高校校报在日常工作中除了要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政策等进行解读,积极向学生传递主流思想,更要积极广泛地反映大学师生的真实的校园生活,如对学校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报道、挖掘事件背后的原因、经过等,从而间接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助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三)挖掘基层经验,及时进行推广
高校校报在坚持向高校师生进行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等方面的宣传和报道的同时,还注重对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经验、先进人物等方面内容的挖掘,通过与大学生实际生活想贴近的真实案例以及事迹等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发展,积极引导大学生思想的转变,尤其是近年来各大高校校报持续进行内容等方面的改革,注重对大学生身边的底层生活以及事件的深度报道,出现了较多的通讯,减少了以往的大篇幅的相对枯燥的豆腐干报道;另一方面,近年来有些高校还积极另辟蹊径,开辟了相关的大学生“众言堂”,让学校的广大师生有一个可以发表自己内心真实感受的机会,使得学生各个方面的声音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呈现,努力把握高校师生的最新的舆论动向,为更为有效且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改善提供基础。
(四)培植大学文化,努力办报育人
大学文化是一所学校从建校以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该校历届师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等的总和,其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以及日常行为等方面的改善是极为深刻的,当然也是非常隐性的。[2]例如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等就是一所大学的文化的集中体现。优秀的大学文化是每一所大学所努力的目标,正因为其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能够积极调动起广大学生的思想波动,通过非权力因素来更为深刻地来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等施加积极影响,潜移默化般地将价值观念等传播到大学生的内心深处。而一所大学的大学文化的建设从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其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努力进行培植。高校校报作为高校党政部门的机关报,在高校校园思想政治宣传、大学氛围的塑造以及大学生人心的凝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理应在努力培植优秀高校校园文化、不断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等方面继续发挥积极影响,体现出应有的担当。
二、总结
总之,作为高校校园生活的重要展现窗口,校报应努力积极与校内其他媒介例如校园电视、校园网络、微信公众平台等的协调和共生中寻求积极突破,努力突破现有的发展困境,持续有效地提升自身在影响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方面的影响力,真正科学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
[参考文献]
[1]郭映芬,韩赛.浅谈高校校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112-114.[2017-09-08].
[2]陈文.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提升策略———在新媒介环境下[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4,24(02):22-24.[2017-09-08].
作者:董志宏 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第三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体系研究
[摘要]随着高校的深化改革,高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也逐渐发生变化。尤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改革,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更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首先分析了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阐述了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体系建立的重要性,并从将创新精神融入思政教育中、有效利用自媒体时代的丰富资源、创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体系的建立策略,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体系
引言
通过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深入研究,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2017年高校要普及创新教育,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有了新的方向,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创新教育,通过自媒体等手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使大学生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一、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传统教育模式中的教学资源仅仅停留在教材之上,适当配有一些额外的读物,使本就较枯燥的思想教育变得索然寡味,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失去了兴趣,甚至反感、厌学。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自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愈加凸显:院校整体学习风气一般,学生们缺乏上课的热情,尤其是思想政治课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导致学生旷课、逃学现象频发;大多数学生理想信念淡薄,对前途一片茫然,缺乏奋斗目标;部分学生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缺乏爱国情节,对政治问题的理解颇为幼稚、极端;小部分学生一切以自我为重心,思想散漫,政治感情淡漠等等。同时,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收效甚微,学生严重缺乏诚信,考试作弊,对教师、家长不诚信,并且意识不到这种诚信缺失的行为会对自身造成怎样的影响,甚至还认为弄虚作假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互联网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科技的发展具有双刃性,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很多学生上网成瘾,经常在课堂上玩手机,在课余时间留恋网吧,甚至通宵打游戏,影响听课效果。
二、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体系建立的重要性
(一)符合时展的需要
在国务院提出的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意见中曾提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被提上日程,并要受到全校师生的重视,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学校应摆正思想政治教育的位置,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根据学生特点,形成有效的、科学的教学体系,将大学校园变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将创新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科学的严谨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平台,学校将思想政治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走出校园,通过接触社会上的人、事等,多方面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思想政治的教学不再只停留在讲台之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将枯燥无味的思政教育转化为音频、视频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媒体覆盖面广、互交性强,能够利用多样的手段将众多信息整合,使学生能够享受到更广范围内的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上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同时自媒体拥有更广的发展空间,可以大规模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在自媒体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得以拓展,教学手段也在摸索与实践中不断创新。其整合了众多的信息资源和媒体形式,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与网络,搜索相关的有用信息,利用视频、音乐、图片等辅助课堂教学,一方面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一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三)缓解就业压力
近年来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多,而可供选择的职位却在逐年减少,大学生的就业压越来越大。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创新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高校可以将创新教育和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技能,使学生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知识的遗忘、遗漏、错记等现象,导致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不牢靠,对后期的就业、择业产生很大的阻碍,所以学校开设的课程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寻求更好的发展。在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中,学生可提前体验社会工作的方方面面,为将来真正进入社会工作做准备。因此,将创新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既能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压力。
三、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体系的建立策略
(一)将创新精神融入思政教育中
高校需要全面掌握各专业课程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具体状态,进而引入创新课堂教学。由于每一门学科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传授过程,从学术研究角度分析,都是一种不断创新与探索的过程。所以每一门课程都是创新教育的源泉与载体,只有主动开发课程的创新资源,才能从无形中引导并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而课程开发途径不能过于单一,需要从专业课程教育和思政课程共同抓起。在开设创新课程与思政课程时,要从专业知识传授与创新精神上共同开发,以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创新精神为依托,引导学生的创新人格形成。此外,学生亦可以通过与社会近距离的接触,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学会在社会上生存的相关技能。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提高创业能力,开展创新思维的训练,全面训练学生的市场捕捉能力、市场调研能力等,在处理重大活动或者决策时,能够将多元化的解决方法运用在社会实践当中。在创业品质、职业操守、双赢意识上构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方法为主要课程内容,包括专利战略、TRIZ理论、创业计划等方面,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有效利用自媒体时代的丰富资源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自媒体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网络环境是引导学生思想意识的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教育互动融合的过程,应当时刻把握时代脉搏,掌握信息技术,建设信息技术平台,为学生提供可以交流与互动的网络平台。根据我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指导思想,能够明确加强校园网络建设的现实意义。而在构建网络平台的过程中,应当适时融入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的内容,构建服务创新创业意识的交流的空间与渠道。同时利用微信、微博、校园BBS等各类校园网络影响学生的思想成长,形成由网络引导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活动的实质交流构建。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下,以灵活的互动方式接受创建精神,并从中学习到正面的思想教育信息,构建完善的主体文化意识,进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教育互动融合的最终效果。
(三)创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的载体,在文体活动、讲座报告、社团组织等一系列活动中,需要教师融入创新校园文化,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创新问题,并体验基于生活氛围的文化驱动力。基于自媒体时代的时代特色与特征,应当从创业典型和校史校情为主,引导学生体验企业的历史意义和深刻内涵。通过深度挖掘校园历史文化,将高校文化历史作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基础,引导学生认识创业艰辛,并邀请学生感受高校创业经历,从珍惜当下的思想觉悟启发学生的思维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创业不易,从而珍惜当前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励志成才并坚持不懈。此外,应当邀请典型的创业个案,到高校中进行宣传与报告,让学生在典型的创业案例中体会鲜活实例,进而在思想上形成创业创新观念。以这些典型创业案例为依托,鼓励青年学生的创业意识与精神。同时组织学生到创业教育孵化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与学习,在了解真实的创业环境和气氛的情况下,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引导不同创业主题,树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思想格局,进而形成积极创新的校园文化。
(四)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我国高校在将创新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思想政治的教育是多元化的,可以是马克思主义教育也可以是基础法律建设,可以是世界观教育也可以是信仰理念等等。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学校可以利用这一点,在创新实践中加入与大学生实际情况相关的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同时适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相结合,在创新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加入职业生涯教育的课程,使大学生对每个阶段的奋斗目标有明确规划,学生在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之后,通过逐步的创新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做到有根据、有计划。学校应设置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学生们利用在社会实践中学到的知识尝试自主创业,锻炼实践能力。学校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符合改革精神,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体系建立的现状进行了深入探究得知,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体系的建立能够符合时展的需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效果、缓解就业压力。通过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创新精神、有效利用自媒体时代资源、创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能够有效的建立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体系,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更好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文辉,李生,苏碧芳.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路径创新[J].当代职业教育,2017(3).
[2]巫春庚,雷志成.自媒体时代的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创新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5(32).
[3]李礼.载体创新: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选择[J].当代继续教育,2016,34(1).
[4]李柯.自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创新机制探讨[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29(2).
作者:刘兴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第四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困境及重塑
【摘要】随着高校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将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建立,将是高校政治教育发展的重点问题。本文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困境与重塑问题进行研究,以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权威;困境;重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权威,是学校发展以及开展学生教育活动的重要指导,不仅对学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还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教育。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文化价值观开始充斥在大学生的周围,这样就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开展。因此,接下来将主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发展困境以及具体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一、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困境与重塑研究的重要意义
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困境与重塑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对目前大学生的实际思想信仰状态进行科学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这样就可以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发展策略;其次,可以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进行分析,找到实际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开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发展困境
(一)大学生缺乏信仰问题严重。根据实际调查发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发展困境表现在大学生缺乏信仰问题严重。在社会多重价值观的影响下,大学生的信仰存在严重的盲目性和迷失性,一些大学生不知道自己的信仰是什么;而另外一些大学生则是进行盲目的信仰。正是由于大学生的这种盲目的、缺乏理智的信仰行为,使得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开展。大学生追求更加自由的信仰,但是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行为以及思想的正确指引,这样一来就会使学生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从而严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落后性。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来看,教师还是一直采用单向的道德灌输,空洞的口号和说教等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样就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缺乏实效性与科学性,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不适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更不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权威性的实现。(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大学校园来说,学生可以获得自由的学习和发展时间,而且大学的校园环境也是十分开放的,这样学校的学习氛围以及教育氛围的建立就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而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需要具备良好的校园环境,这样才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开展,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因此,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良好的校园环境的问题,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权威性的树立。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重塑策略
(一)指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信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重塑策略,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这样才有助于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首先,学校要对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展开实际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学生的信仰问题。对于那些不正确的思想价值要进行科学的指导;其次,通过实际调查,了解大学生的信仰树立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促进大学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进一步确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权威树立的过程中,高校需要进一步创新自身的教育方式,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有助于政治教育权威的科学保证。例如,随着新媒体环境的不断扩大与发展,学校可以在网络虚拟载体建设中注重方式和内容并重,不断丰富网站栏目建设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国内形势政策、党建思想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影视音乐等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均纳入到网站建设范畴之内,鼓励学生在网站上提出自己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观点看法,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网上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权威性。(三)建设良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氛围。首先,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这样就可以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学校要认真组织思想政治培训工作,创造思想政治教育浓厚的校园环境,进一步感染学生,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重塑。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重塑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文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希望可以更好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权威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新西部(理论版),2017(12):12-19.
[2]唐晖.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浅谈[J].科技展望,2017(12):34-40.
[3]黄静,丁威,贾霄锋.互联网思维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大连干部学刊,2017(06):23-39.
作者:路培炎 陈炼红 单位: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第五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路径
[摘要]大数据时代下,海量的数据信息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迎来发展契机。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亲身调研,对影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提出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路径
高校作为输出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关系着我国未来的发展。大数据时代下,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信息技术在给高校师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价值冲突、网络犯罪等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们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较大的挑战。高校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利用网络的优势,正确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及社会主义责任感,有效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大数据背景下影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
教育的实效性是指教育的实际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特指高校通过对未来社会主义人才的有效培养,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及社会主义责任感。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与以往相比变得更为复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指教育工作者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这一强大的工具,采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内容,对高校大学生所产生的实际教育效果。同时,大数据背景下影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也变得复杂多样。
(一)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作为影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础性因素,具有时代性,对其他各因素有着支配与影响的作用。从广义上讲,社会环境可以扩展到国际世界的范畴。大数据时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有了更加便利的传播途境,国外文化及环境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从国内社会环境看,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科学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发达的大数据时代,海量的数据信息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处于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注意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冲击,防止其给大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
(二)网络信息技术因素
大数据时代下,我国的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力量。因为网络具备开放性、及时性、交互性、隐匿性、虚拟性、共享性等诸多优点,使其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特别是易受新鲜事物影响的当代大学生。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在网络上搜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加之网络资源的及时性,使国际上最新的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被社会大众所广知,从而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网络的交互性决定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通过上传信息发表自己的观点。网络的隐匿性允许人们采用匿名的方式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及观点。网络的虚拟性将世界以整个平面的方式展现给了大学生,大学生可以拥有不同的身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网络的共享性是指现代每一个人既可以是网络信息传播者也可以是信息接收者。网络的这些特点使当代大学生甚至社会大众深陷其中,也正是因为网络环境使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具变动性,先进的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三)教育者及受教育者因素
教育者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与发动者,他们制作、控制、传播网络信息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受教育者有选择性地学习。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教育者即为教师,受教育者即为学生,二者关系明确。但是大数据时代下,教育者和受教育的范围不再固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既有定位明确的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也有广大的学生群体及在网络上信息的广大网民。受教育者不再仅仅是当代高校的大学生群体,通过网络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通过网页浏览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大网民也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呈现出分离的状态
在以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的主客体有着明显的定位及不同的本质属性,两者间尽管具备一定的对立性。但同时又具备相互促进和共同进步的不可分离的统一性。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者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改变以往教育过程中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把学生作为课堂的客体,而应当更加侧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生生之间的相互沟通,教育者要更加及时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并未高度重视网络上海量的数据信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从而导致网络信息的负面作用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教学方式有待更新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仍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很多高校并未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给予其应有的重视。只重视理论课堂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及网络道德规范的传授,对于如何塑造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涉及较少。另外,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联性较弱、内容缺乏变通,大学生自己策划、自己组织、自我教育的实践环节更是匮乏。
三、提升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一)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水平
拥有一支高素质水平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是有效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础与前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包括专职干部队伍、理论课教师队伍、教育工作学生骨干队伍,专职干部队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新阵地的排头兵,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必须加强对这支队伍的建设,加强相关新技术的培训,使其能将现代网络技术有效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二者进行有机整合,将自己发展为既具备理论知识又拥有实践经验,既具有科技意识又拥有创新能力的高校所急需的复合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施者,他们的工作是在教学一线,相比其他工作者而言,他们与学生的接触机会更多,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个性了解也较多,学生也更容易对授课教师产生一定的依赖与信任感,授课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也较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激发大学生对政治信息的需求。所以,高校必须选择一群理论知识扎实、综合素质水平高、网络技术水平高的理论教师组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队伍,以深入挖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潜在的吸引力。最后,培养一批优秀的、综合素质水平高、思想政治素质高、网络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青年大学生,调动青年大学生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主动性,使其做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网站创建维护、改版、升级等工作,遵循“依靠学生建网站,支持学生管网站,指导学生用网站”的原则,使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对思想政治问题进行相互交流与讨论,进而引导大学生在网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切实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建立网上网下互动、全时关注、全程覆盖的立体交叉教育网络
大数据背景下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显得至关重要。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要求相关工作者不仅需要熟练掌握现代网络科学信息技术,还要求其必须继承与发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优点、成功经验及有效的方式手段,开展多形式的、多层面的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将传统的信息传播载体如期刊、报纸、电视、广播等与现代丰富多样的网络媒体进行有效结合,利用当前大学生可以充分接触到的微信、微博、手机短信、QQ、E-mail、网络论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等,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大数据时代下,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的的特点及诸多优势,组织当代青年大学生利用网络载体进行问题讨论研究,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辐射力、吸引力、感召力、渗透力,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上网下互动、全时关注、全程覆盖的立体交叉网络。在虚拟和现实之间,形成高校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信息回路,从而营造良好的、健康的、活泼的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品位得到较大的提升,使网络思想政治实效性得到较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2]王力.网络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3]刘瑾.关于提升山西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以文化多样化为视角[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5.
[4]神彦飞,金绍荣.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困境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7):127-131.
[5]陈国成.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作者:王德峰 单位:福州大学
第六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的融入
摘要:十八大以来,不少高校致力于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为有效提升融入工作的亲和力与实效性,借鉴哲学解释学于前见、对话和视域融合等理念,总结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融入理念、融入方法与融入路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其成因在于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博弈、主客二元思维范式下的权柄意识、工具理性对价值性的消解、IRE教育模式的独白等方面,并提出培养合理前见、倡导对话辩证法及注重视域融合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解释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非常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立德树人的重大工程,只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而哲学解释学作为一门关于理解的学问,旨在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之间的理解与沟通,以及文化怎样在理解过程中不断创新的理论,为人文科学的接受研究提供了哲学层面的理论指导,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关于“人与人、人与文化的理解和沟通”的教育。基于此,本文期望借鉴哲学解释学的方法来寻求解决办法。
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融入理念形式化:文化自觉的淡漠
融入理念形式化是指表面上看来各高校都在大张旗鼓地推行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给人一种“传统文化热”的感觉,但实际上更多是在形式上“热”,并没有从内心深处认可传统文化。融入理念的形式化主要表现为文化自觉的淡漠。文化自觉是指文化主体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觉醒和觉悟,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并自觉承担起文化责任。可见,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和大学生在文化自觉方面是比较淡漠的,主要表现在:高校对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不足、相关教育活动较为形式化,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有关传统文化的教育机制;不少大学生则对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到位,缺乏亲近感和自豪感。
(二)融入内容的符号化:总体设计的缺乏
融入内容符号化是指在融入过程中,将优秀传统文化当作符号生硬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只知字面意思,不能领悟其精神本质,且整个融入工作缺乏整体布局。首先,融入的内容较少。众所周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主要由五门核心课程组成,然而只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涉及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只是为讲授爱国主义引申出来的一点内容,其他几门思政课均没有集中出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其次,融入的内容和方式都较为枯燥,教师在教授相关内容时还是按照传统模式,甚至重复中学的内容,缺乏深度和新意,这就使学生感觉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套、陈旧。最后,课程设置不合理,高校开设的传统文化课大都作为选修课让学生自由选择,即使有学生选修,其课程要求和考核形式也都较为简单。
(三)融入方法的单向性:教育手段的固化
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仍以灌输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由于师生之间缺乏平等对话交流,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无法全身心参与到教学中。目前各高校互动式教育模式效果也差强人意,因为对话往往是由教师发起,学生只是被动参与,且讨论内容往往要迎合教师预设的标准,否则,教师就会通过暗示引导学生与其一致。不得不说这种对话交流带有隐性灌输的痕迹,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教学,这种灌输式教育方法很难使学生从中领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难免会使学生认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无用的、枯燥的、无趣的理论知识。
二、传统文化难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解释学原因
(一)文化自信的迷失: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博弈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曾多次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2]但是当前普遍存在文化自信迷失的现象,国人对传统文化不够自信,有的甚至怀疑传统文化的价值。究其原因,文化自信的迷失与当今的时代背景有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各种思潮纷纷涌入国内,冲击着国人固有的价值观念,也动摇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而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很容易被一些新鲜事物所迷惑,从而动摇自己的理想信念。当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大学生中滋生,这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家国情怀、仁义至上、艰苦朴素观念格格不入,文化自信在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博弈中逐渐迷失。
(二)主体性的滥觞:主客二元思维范式下的权威意识
“主—客”二元思维方式将世界分为主体和客体,以“对象化”的观点看待世界,强调主体对客体的控制、占有和利用,从而导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的对立。目前,“主—客”二元思维方式也泛滥到思想政治教育,受此影响,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呈现出一种命令与服从、主导与被动的教育关系,教师享有绝对的权威地位,控制着教育过程,学生则成为被主宰和改造的客体。在这种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把自己的理解和认知,作为客观真理灌输给学生,如果学生的回应超出预设的标准,教师就利用其管理者的角色,使学生“回归正途”,而学生却丧失了话语权,只是被动地接受灌输和改造。
(三)功利主义的盛行: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消解
工具理性是指人在依靠理性达到自己期望的目的时,只受功利的驱使,以效果最大化为导向,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的一种思维倾向[3]。价值理性是指人关注自身的行为所表现和体现的价值,即是否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荣誉、忠诚等[4]。人类依靠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同时,思维方式也随之改变,开始对科学盲目崇拜,认为其无所不能,直接导致了功利主义的盛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难逃其影响。目前,有些高校过分强调能给学生带来直观利益的专业理论知识,忽视给学生以潜移默化影响的人文知识,导致传统文化课程开设非常有限。即使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涉及到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讲解时也不够重视。学生则迫于就业压力,在选择课程时也存在功利主义倾向,青睐实用知识。至此,功利主义之风蔓延,工具理性占主导地位,消解了价值理性的地位和作用。
(四)对话教学的异化:IRE教育模式的独白
在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大多采用IRE(Initiation?Response?Evalua?tion)教育模式,这是由美国学者卡兹登提出的一种关于课堂交流的话语结构,I是指教师主动发起提问,R是指学生的被动应答,E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5]。于是,不少教师误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对话就是对话教学,IRE教育模式就是对话教学。然而,IRE教育模式里的“对话”实质上一种“伪对话”,是对话教学的异化。这种模式下的教学,一般都是由教师提问,学生只是被动回答,更不敢质疑教师。其实教师在提问之前心中已预设标准答案,然后依据心中的预设答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并且在对话过程中,教师也会设法“诱导”学生往预设的答案靠拢,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荒疏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解释学探讨
哲学解释学相关理论蕴含着丰富的方法论意义,可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一)融入理念:摈弃不合理前见,培育合理前见
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指出“一种解释学的处境是由我们自己带来的各种前见所规定的。就此而言,这些前见构成了某个现在的视域,因为它们表现了那种我们不能超出其去观看的东西。”[6]伽达默尔认为前见是客观存在的,不仅不能消除,反而是理解的前提和基础。由于每个人的阅历和处境不同,前见也各不相同,有合理的“生产性的前见”,也有不合理的“阻碍理解并导致误解的前见”。同样,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教育主体也有自己的前见,即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知、情感和理解等。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解释是基于自身的前见来实现的,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并非以“白板”似的头脑去思考和理解,而是带着自身的前见与教师的观点进行融合贯通,所以,前见是理解的基础,那么如何培育合理前见呢?
1.从二元对立转向一体融通
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二元对立的融入思维,强调主体对客体的征服、控制和利用,具体表现为:把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当成两个独立的内容,在教学中要么侧重于传统文化,要么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等重要,不分主客,两者的融入不是内容的简单叠加,而是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层面。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应在几门核心思政课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其次,应大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如邀请专家学者举办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讲座,或者利用传统节假日,结合当今形势重温经典。最后,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可以适当地引用传统典故和圣人语录,用优秀传统文化来感染大学生。
2.从权威意识转向本真倾听
传统教育模式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教师身份和话语权的权威性,认为教师在理论知识、人生阅历、判断能力等方面都超过学生,逐渐形成一种“教师说学生听”的顺从式教育模式。解释学认为“一切理解都必然包含某种前见”[6],因此,我们应重视师生双方的前见,一方面教师应认识到自身前见的局限性,自己并不是真理代言人。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前见,学生的观点也有其可取之处,甚至有超越教师的地方,这就要求教师搁置“权威”,放低自己,以平等的姿态来倾听学生的声音。伽达默尔认为“谁想听取什么,谁就是彻底开放的。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彼此的开放性,就不能有真正的人类联系。”[6]本真倾听意味着教师消除权威意识,以真实的自我来倾听学生的声音,构建师生平等的“我-你”关系,彼此尊重和欣赏,真切地感受到对方的存在。
3.从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
目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工具理性取向明显,表现为:过分强调内容的现实需求性,教育者往往把传统文化当做客观知识来传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枯燥乏味、不亲切。另一方面,大学生则过于注重学习的实用性,不少人学习目的即为通过考试,获得学分,因此不愿意花时间在传统文化上面。哲学解释学从本体论的角度,认为价值理性比工具理性更根本,只有价值理性才能解决人存在的意义,重塑人的尊严。教育者应当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具有思想、情怀和价值的人文知识,价值理性才应该是终极目标。因此,当前的融入取向只有从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才有助于加强对教育对象生存境遇的人文关怀,更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融入方法:解构独白式教育,倡导对话辩证法
由于受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影响,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主要还是教师说、学生听的独白式教育,师生之间缺乏对话。“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7]同时,“对话”也是哲学解释学的核心理念,在教育上就是强调师生之间沟通对话、共同发展的生命互动过程。
1.从绝对的主体性转向包容的主体间性
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采取的是“我讲你听”的传统教育模式,建立在主客二元对立的“主体性哲学”基础之上,从而衍生出“我—它”这种主客体间的控制关系。这种模式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简化为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单向度活动,要么强调教育者的主体性,要么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割裂了师生之间的交互关系。而主体间性是指“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双向互动、主动对话的交往中体现出的相关性,是对主体性的发展和超越。”[8]可见,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更加注重师生间的交互关系。哲学解释学的对话辩证法注重多主体的交互作用,强调平等的“你—我”对话关系,为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提供了理论支撑。因此,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应采取“你—我”的对话关系,倡导包容的主体间性。
2.从单向度的独白转向交互式的对话
由于教师身份的固化使得教师成了“知识和真理的占有者”,因此,在教学中的对话往往由教师来设计、主导和评价,而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是被动的,这样的对话实则是由教师主导的单向度的对话,即角色性(教师)的独白。伽达默尔认为,“对话就是理解,是一种交往关系,表现为解蔽、敞开,以求达到视域的融合。”[6]哲学解释学强调在教育领域“去独白”,建立起师生间平等的“我—你”关系,进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互式对话。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过程,只有由单向度的独白转向交互式的对话,学生才愿意敞开心扉发表自己的观点,师生之间才能以“真正的我”进行对话。
3.从缺席的旁观者转向在场的参与者
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文本(教材的创建者)三者在进行对话时,有时是一种“旁观”的态度,并没有以本真的“我”参与到对话中来,使得对话效果大打折扣。伽达默尔认为“对话就是对话双方在一起相互参与着以获得真理。”[6]哲学解释学强调对话主体的共同参与,不允许以旁观者的身份置身事外。因此,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过程,各方必须同时在场并积极参与,各教育主体间没有话语霸权、思想强迫,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积极参与对话过程,从而不断扩大彼此的前见。
(三)融入内容:摈弃两个中心论,注重视域融合
所谓两个中心论,分别指“读者中心论”和“作者中心论”,前者主张以读者为中心,尊重读者的多元化理解;后者则主张以作者为中心,强调文本作者的原意,两个中心论各执一端。伽达默尔认为“理解其实总是这样一些被误认为是独自存在的视域的融合过程。”[6]因此,理解实际上就是理解者和文本从各自的视域出发不断进行对话、融合,直至相互理解。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摈弃两个中心论,注重视域融合。
1.“读者中心论”批判:从任意解读转向严肃理解
“读者中心论”即重视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倡导文本的意义只有在理解过程中才能产生,是文本和读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动态变化的,而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作者原意。因此,文本只有通过读者的解读,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否则只是一堆词汇的堆积,没有任何价值。受此影响,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教师倾向鼓励学生对教育文本(教材、教参等)进行多元化解读和创造性理解,但容易偏离文本主旨,最后演变成任意解读。因此,多元解读并不是对文本的无限演绎,应受到作者和作品的制约。根据哲学解释学的观点,对文本的理解应是通过对话,达到读者和文本的视域融合,这样的理解既尊重读者的个人理解,又符合文本的基本准则,是一种严肃解读。
2.“作者中心论”批判:从涵义复制转向意义重构
“作者中心论”认为,理解一个文本,就是要理解文本作者寄予文本的原意,作者决定了其作品的思想和意义。德国著名哲学家施莱尔马赫提倡用“心理移情”的方法对作品的原意进行重构和再现,以便尽可能地接近文本作者的原意。受此影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强调追寻作者的原意,这里有两个作者,一个是文本作者,另一个是“潜在的作者”教师,因为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会结合自己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对文本进行了“再创作”,成为了文本的第二作者。但“作者中心论”容易导致教师“照本宣科”,以及把自己的讲解当成绝对的权威。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不在于简单的涵义复制,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生成,是创造性重构文本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EB/OL].(2014?10?16)[2017?03?09]
[2]罗宗毅.坚定文化自信要处理好四个关系[EB/OL].(2017?01?16)[2017?03?09].
[3]梁茜.哲学解释学视域下的英语学科教学理念与范式转变[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91?95.
[4]李颖.基于哲学解释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89.
[5]张光陆.解释学视域下的对话教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3.
[6]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349,469,157,154,46.
[7]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1.
[8]邵庆祥.论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J].中国青年研究,2009(3):96?99.
作者:彭雪华 崔发展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第七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问题及策略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高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它承载着一定的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然而,载体在运用的过程中存在教育工作者运用载体的能力和水平有限、载体运用所处教育环境提供的支持有限、各载体间整合运用的模式有待突破等问题,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寻求其有效运用的对策并使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和科学化进程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工作者运用载体的能力和水平有限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综合素质包括运用载体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关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教育工作者除了思政课教师外,还包括高校辅导员、其他教师、行政人员和后勤人员等,他们在运用载体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如下的问题。
1.对新兴载体的认识程度不够
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有一定的深入了解,却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关注和认识。随着科技发展,不断涌现出的现代媒体为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便利,但由于教育者缺乏足够的认知,大部分教育者选择使用自己习惯熟悉的传统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很少有人将新媒体带入课堂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结合进行教育工作,这样就容易造成教育载体形式陈旧单一,新兴载体无法充分发挥其价值等问题的出现。
2.使用载体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教育者之间存在年龄跨度大、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一些年长的教师对新事物接受的速度较慢,掌握现代载体的能力较年轻教师相对弱。由于他们缺乏对新兴载体的认知,很难将载体的特性与教育内容有效结合,这将导致他们无法科学、有效地使用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欠缺创新教育载体的意识
思政课教师以外的其他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工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造成他们缺乏创新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意识。以行政人员为例,他们每天投入于教职工和学生日常生活的时间较多,欠缺对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的投入,导致他们运用教育载体的次数减少、能力下降等问题的出现,从而导致他们缺乏对载体的创新意识。
(二)载体运用所处教育环境提供的支持有限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进行一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环境支持力的欠缺会影响到教育者对载体的选择,教育者无法选择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例如,一些学校经费有限,对现代科技设备的储备和更新换代都停留在原地,很难使上课的同学都能体验新媒体,教师想通过新媒体展示教育内容时,由于环境的限制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从而无法选择适宜的载体。此外,活动载体是有效地将知识外化的一种载体,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就能感受到教育目的。比如参观名胜古迹、英雄纪念馆等,教育内容可以直接展现,这种直观性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而这种效果远远高于课本知识的直接灌输。然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考虑到学生出行安全、征得学校和家长允许等客观问题,教师想带领学生进行课外实践的活动次数和频率削减,这无疑是环境对载体选择的一种限制。
(三)各载体间整合运用的模式有待突破
我国教育载体丰富多样、各放异彩,不同载体有其不同的形式与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以选用一种或多种载体进行展示,理论上没有一种教育内容对应某种载体的具体要求。就我国目前教育情况来看,都是单一载体应对一种教育内容,或是某种载体一直应对一种或两种教育内容,多个载体整合在一起同时展现某一教育内容的模式很少出现,学术上对载体整合运用模式的研究也寥寥无几。这表明教育者对他们的载体整合运用的程度不够,有待理论与实践上的突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理论指导的缺乏导致教育者对载体的整合运用没有参照,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就是盲目的实践。因此,载体整合运用的实践要想突破,迫切需要载体整合理论的指导,这是一个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效运用的对策
(一)提高教育工作者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理论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网络信息素质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包括思政课教师,还有行政人员、后勤人员等,他们与思政课教师相比没有那么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因此,提高教育者的政治理论素质是要务。学习好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正确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思想问题和现实问题,在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实际工作中遵循理论的指导。科学文化素质从字面理解是科学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总和,既要拥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又要掌握一些文化知识,它反映了一个人所达到的精神文明水平。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教育者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创新和运用载体的能力和水平。例如,新兴媒体的出现给大学生带来了影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更是一把双刃剑。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教育工作者应提高运用网络媒体的能力和水平,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和信息化的社会的形成,为应对时代需求,必须培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网络信息素质。培养和树立他们的网络意识,加快转变教育角色,具备应用网络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利用网络载体信息,与学生沟通交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指导,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教育者网络信息素质的提高不仅使他们可以有效地运用网络载体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还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开拓新途径。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为载体运用提供殷实后盾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1]一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进行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活动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有效运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前线,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方面,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将资金投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完善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增设大学生在校实习岗位、帮助和解决贫困生的学费问题等,做好大学生们的物质生活保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有了保障,大学生们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精神建设中。此外,高校应将部分资金投入到有形载体的建设和完善中,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校教育载体更新换代,科技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了效率。通过网络载体对教育内容的展现,不仅增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达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有效运用的目标。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人的思想品德的发展,人的活动在不断地改变环境,使其有利于人的发展,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环境关系基本观点所得出的一个结论。[2]高校政治环境对大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政治环境是大学生生活、学习和发展离不开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应正确处理政治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把政治环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覆盖面,实现高校政治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协调发展。“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3]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首先应把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好,以此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将图书馆、教学楼、大屏幕、宣传栏等处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在历史纪念日或重大节日时加大宣传力度,例如七一建党节,设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发展史的展板,加强大学生群体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增强内心的拥护和热爱之情。其次要建立健全文化规章制度,提高学校对校园文化环境的重视程度,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便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高校的运用。最后还要开展校园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让参与的同学们受到教育,感受到活动的教育目的,这也是活动载体区别于其他载体的魅力之处,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高校作为培育民族的脊梁和未来接班人的主要阵地,注重校园文化的构建,优化高校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完善高校教育载体运用规章制度、确立载体运用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丰富,不同的载体具有不同的功能。有效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的最优化。各载体间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有效运用。一方面,完善高校教育载体运用规章制度,确保载体的有效运用。另一方面,确立载体运行机制,实现高校教育载体育人功能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数量众多,有以课程载体为首的主导性载体,还有如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大众传播载体等的多样性载体。高校确立载体运用规章制度,在整合载体运用过程中确保主导性载体的优势地位,要将相关的载体整合,目的是使他们相互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高校在向大学生传授课程时,可以将传统的课程载体与网络载体相结合,课程载体历史悠久,具有较强的权威性;网络载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将二者有效结合,实现载体的合力,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大化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有效运用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我们应基于全局化的载体运用理念之上,对种类复杂多样的载体进行整合运用,发挥每一个载体的独特性质和绝对优势,实现载体合力最优化,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6.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6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2.
作者:喻畅 赵明远 单位: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