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护理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微课在护理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微课在护理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摘要]从微课概念出发,基于微课课程应包含的内容,微课教学所具备的特点,分析微课教学对护理学院学生和任教老师产生的作用,畅想未来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微课教学的具体方向。以期对高校护理学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微课;护理学;教育

十八大上,教育部长袁贵仁在报告中说“高校要自觉利用一切有效手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从而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1]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现在,国家和高校已经开始着手加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力度,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到了新的历史日程。李仕群、武静在《新形势下中医护理专业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一文中提出,中医护理是一门社会与自然互为融合的有机体,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它与中医护理中强调预防、养生、保健、心理、康复等异曲同工,其不仅接纳、融合现代护理思想技术,还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2]。不难看出,不断加强护理学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升个人思想素质,转变护理课程思想教育模式,成为了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是高等院校未来的发展方向。

1微课的概念

在国外微课程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s课程,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1min演讲(TheOneMi-nuteLecture,简称OML)[3],而现今热议的微课概念则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Penrose于2008年提出[4]。在我国,最先提出微课概念的是胡铁生,其观念的提出基于当时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信息化教育严重不平衡的状况,其认为微课教学具有“短小精致,使用便捷;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半结构化,便于扩充;资源丰富,情境真实”的特点[5]。由此可见,在日常本科生教育教学中,合理运用微课技术,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

2微课内容设置

关于微课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笔者觉得首先应该从做人讲起,也就是培养护理系学生“讲医德,树新风”的精神面貌,不仅将“仁”义思想贯彻其中,更为重要的是要将大医精诚的思想发扬光大。具体说来,应注意以下几点。

2.1融入“仁”的思想

“仁”是中医思想的核心,现代以人为本的理念便是对这一概念的最好诠释[6]。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学条件的日益改善,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凸显,越来越多的人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医学服务,对人际关系的要求也越为宽泛。模式化的操作流程、呆滞的面部表情、客套的语句不仅损害了患者与临床护士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其直接影响了医院整体护理服务质量。例如,护理本科生实习就业前可以通过录制微课视频的形式,反复强化实习生“主动问候患者、真诚服务患者”的临床意识。使临床实习护士对护理服务质量体系有一个整体了解的同时,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助人的医德风范。临床实践证明,给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就诊环境,熟练运用沟通技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患者病痛折磨,耐心接受医护人员提供的帮助。

2.2注重“大医精诚”理念

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其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即有“大医精诚”一篇,对医德有“精诚合一”的描述。其认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可见,医护人员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原则便是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7]。如果在日常教学中不涉及普世观,那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个人意识”的不断加强,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护士根据患者的贫富贵贱加以区分,会让护士更为看重自己的荣辱得失,失去了初为医护人员的基本水准,更磨灭了当初在蓝丁格尔铜像下的铮铮誓言。“大医精诚”这一理念与现代护理人员人文素质要求也极为吻合[8]。其当中蕴含的医学伦理思想、护理伦理内涵,符合我国文化背景和基本国情,是对医护人员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的又一次实战。在日常教学中,应始终贯彻这一理念,让“大医精诚”这一理念渗透到本科日常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新一代有责任有担当的护理人才。例如,在学生实习定点医院,可以制定志愿者帮扶政策,并挑选形象气质佳的学生录制课程视频宣讲这一政策,让实习护士能通过微课堂时刻提醒自己,牢记蓝丁格尔誓词。这一方式可以提高实习人员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认识,让护理工作者更为了解患者,让患者体谅护理人员。最为重要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上对医护工作者的厌恶情绪,形成一种全新的社会风尚。

3护理学微课设置的几大特征

在前面叙述微课概念时提到了我国微课概念提出者胡铁生,其认为微课教学具有8个基本特征。这几个特征在日常护理教学中也可应用。

3.1短小精致,使用便捷

我们提到的微课与以往我们所接受的传统教学最大的特点便是短小精致,使用便捷。传统教学中,老师需要将大家召集起来,在指定地点按照大纲所述要求,依据教材进行讲述,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课程内容重复,教学方式呆板,更为重要的是收效胜微。甚至,由于书本内容与现在所处的医疗环境、医学条件差距较大,而产生脱离实际的情况,学生厌学、罢课的现象也偶有发生。微课这一课程模式具有时间短、内容精的特征。所谓时间短,即在15~20min内片段化教学,所谓内容精是指其能将知识碎片化、场景化,重新组合。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段,轻松掌握学科知识,避免疲劳应战。

3.2主题鲜明,目标明确

微课另一重要特征就是主题鲜明,目标明确。我们日常听课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抓住老师授课重点,甚至有些同学反应一堂课下来并不能准确说出老师这节课授课的意义和目的所在。微信课程不同于传统教学,你能通过浏览微课内容设置轻巧的发现并告知自己该课的自学意义和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利于学生较快地捕捉到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意识。其不仅注重老师的“教”,更注重学生的“学”。

3.3半结构化,便于扩充

半结构化这一特点是指视频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进行录制、改编和扩充。我们知道,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的知识储备、实验项目、教学结果都将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改变,课程内容的讲解与设置也应产生相应的转变。微课基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传播,而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基于爆炸性的突发事件与科学条件的突飞猛进。让书本知识与学科前沿巧妙挂钩,让理论实践与研究进展充分接轨,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更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医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3.4资源丰富,情境真实

微课教学依附于微视频而存在。护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不能脱离其实践性。传统的教育让学生们只重视理论忽视了护理实践。本该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教学却转化成了以课本为中心。我们要牢记护理对象不是课本而是活生生的人,所以“场景化”教学很重要,要把场景化教学融入到护生心中,编制“场景化”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刻意识学的知识要能灵活运用,而不是为了考试需要。情景化教学是一种课堂交流活动型教学方式,教学从设置情景开始,就应基于教学内容和要求,充分掌握并分析学生知识储备和能力基础,教学过程应符合教材知识结构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让学生身临其境又不脱离书本教学。

4微课在护理学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教学意义

现在的护理学生多为90后,他们具有自己的个性,他们成长在互联网产业高速发展的现代,刚出世就感受到了信息大爆炸的冲击,海量的信息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新兴媒体不断地向他们涌来。这批学生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和能力,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和接受能力远远超乎70、80后乃至前辈人的想象。他们大多不愿意接受枯燥无味的书本,想告别老旧、不合时宜的事例,教学改革成为了他们的迫切需要。微课教学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产生的,微课所具备的经济、快捷、方便、紧跟时代的这几大特征符合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学习的向往。对任课教师而言,目前护理师资队伍普遍存在学历偏低、教学能力不强、教学意识薄弱、专业知识陈旧的状况。一方面,专职教师只重视护理理论水平的提高而很少了解临床护理的进展,他们往往过分注重学生的理论水平,而忽略了医德医风意识的培养、思想政治素质的塑造,“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素质”的局面偶有发生;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国内普遍存在的护士床位比不足,科室忙人手紧的局面时有发生,老师难以从仅有的闲余时间中抽出时间备课、寻找事例,从而导致所授课程照本宣科、枯燥乏味。微课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将课堂从室内搬向室外,从书本理论走向实践生活,这一模式的运用,巧妙地将书本所授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更为注重学生自己动手学。老师可以通过拍摄小短片,录制情景对话的形式将日常所进行的工作拍摄下来,并通过微信平台向学生灌输,学生也可以联系自己的临床实践,在需要的时候反复聆听老师的授课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更能让护理学课堂借助于微课教学上一个新台阶。

5护理学微课教育展望

总之,随着社会信息化、现代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护理”的学科应用模式成为了未来发展的趋势。微课这一全新的学习方式所创立的课程教学环境将逐渐被高校所采纳,运用微课教学也将更为有效的提高护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增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促进护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应从微课的设计和开发角度出发,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基于教材知识,着眼实际,全方位、有意识地收集信息,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更好地向护理学院学生展示新的学习方式。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护理教学模式将迎来新的变革。

参考文献

[1]简俭.新形势下中医护理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J].社区医学杂志,2014,6(11):21-22.

[2]李仕群,武静.新形势下中医护理专业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6):73-74.

[3]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16.

[4]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5]朱士俊,李泽平.医院文化与人本管理的理论及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12):705-708.

[6]熊兰,肖彤.医德医风实践体系在医疗院校实践中的运用[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6):118-119.

[7]王向荣,肖强兵.“大医精诚”理念在中医院校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应用[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11(3):74-75

作者:熊兰 王学年 林静 石溪溪 肖彤 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