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为了有效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文章主要针对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解决对策,即构建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构建完善的互联网管理体制,构建科学的大学生引导机制。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机制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而且在学习和工作上对人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了巨大挑战,高校的教育工作改革势在必行,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
一、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不利于正确三观的树立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同国家的文化、思想与我国传统文化相互渗透和相互碰撞,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等都对我国价值体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大学时期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互联网的开放性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和资源的绿色通道,一些热门教育资源会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另外,由于信息资源来源比较复杂,可能会对大学生的文化观念、思想意识和价值判断产生不良影响。
(二)不利于课堂的管理
高校在教育中必须要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但是大学生上课时都会携带手机,会不时地收到各种信息或电话等,如果学生的手机响了,势必会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教师的教学情绪,对其他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干扰。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在上课时,由于对学习缺乏兴趣或者缺乏自制力,会拿出手机刷微博、刷朋友圈、看小说或者玩游戏等。可见,由于手机的便携性、隐蔽性,再加上互联网的虚拟性,影响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也降低了道德规范的约束力。
(三)不利于交流能力的提高
在互联网时代,很多大学生与同学、朋友之间的交流,甚至与教师的交流都是通过QQ、微信、微博等更加快捷的方式来实现的,这样不利于他们面对面交际能力的发展。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学生在网络上妙语连珠,但在面对面与人交流时却张口结舌,甚至存在交流障碍。网络交流和面对面交流所产生的落差,容易使学生出现焦灼、孤僻等问题,有的学生甚至选择逃避现实。大学生沉溺于虚拟的环境中得到虚拟的满足,容易自我封闭,从而使人际关系淡化,不利于交际能力的提高。
二、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构建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通过对我国优秀文化、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等来提高教师的文化理论素质,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师的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教师坚定信念和立场,对是非有明确的判断,使自己的教学更具有说服力和信服力。其次,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互联网信息素养。思想政治教师只有对网络知识和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来开展教育工作。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文化飞速发展的时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熟练地使用互联网,更好地促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健康、良性发展。
(二)构建完善的互联网管理体制
互联网与大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这点,完善基于互联网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体制,同时在全过程中都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例如,针对当前大学生利用QQ、微信以及微博交流的这一现象,教师可以积极组建QQ群、微信群等,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也可以在微博上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的传播,提高教育的效率。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多融入一些大学生感兴趣的新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让学生放下手机,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构建科学的大学生引导机制
沟通意识作为一种思想,是积极、主动、自觉沟通的倾向,可以通过科学的引导来进行改进。首先,高校可以通过沟通教育或自我训练,帮助大学生培养沟通的主体意识,形成沟通思维,将无意识的沟通变为有意识的的沟通,树立科学的沟通观念,使他们拥有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交心理素质。其次,高校要为大学生创建沟通平台,例如,公开演讲、辩论比赛等,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沟通实践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全面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结语
信息时代,我国高校应将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构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创新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方式,让大学生从互联网上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敏.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11):72-76.
[2]刘成荣.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4(20):51-52.
作者:张慧芳 单位:山西大同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