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索

摘要:

“互联网+”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教学传播方式。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新特征,分析“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充分利用“互联网+”特点,为高校创造思想政治教育产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路径

“互联网+”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风向标,推动文化进步,这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带来机遇,也为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存问题指明了方向。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要在切实分析“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利弊影响的基础上,一方面把握好“互联网+”带来的广阔空间和便利条件;另一方面针对“互联网+”出现的网络信息庞杂、监管缺失所带来的种种恶意曲解等弊端,以及学生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不良认知提出解决对策。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弘扬正能量,提升中国软实力,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使“互联网+”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助推器,既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又是亟须加大力度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新特征

(一)教育途径多样化

网络的连通性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及思维方式,学生的眼界更为开阔,思维越来越呈现出跨时域化、行为化、创新化、群体化、交互化的新特点。[1]互联网的发展也使高校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更加多样,网页新闻、贴吧论坛、报纸杂志、学者专家讲座等各种平台都能让学生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知识。网络的便利也使学生与社会融合度增高,每个人的参与度都大幅度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更易于接受新事物,从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二)思维模式“浅表化”

“数字化”、“开放性”的特征使得网络成为当下最大、可贯连全球的互动平台,这虽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减小了阻力,但同时,“互联网+”特有的信息爆炸使得大量未经筛选的内容展现在学生眼前,主流思想政治教育的声音逐渐弱化。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入学生学习生活的难度加大,对学生进行正确导向的难度也更大。不仅如此,“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使学生眼花缭乱,面对大量信息的冲击,学生无暇筛选,逐渐形成大致浏览内容而无法深入分析的思维方式,这使得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时,下意识地使用了这种“浅表化”的方式,只知表面而不知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内涵,这种不求甚解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互联网+”的积极影响

1.“互联网+”使受众眼界更为开阔,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奠定了文化基础“互联网+”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运营成本低、交互性强,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高效的素材来源。教师授课时可以在网络数据库中找出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佐证自己的观点,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网络上的最新资讯和时事信息。网络作为引导和影响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正能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可以更便捷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网络上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接受者和传播的载体,使其传播范围变广,受众人数增多,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率。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达6.32亿”,①这一数字仍在快速增长,这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传播效率更快。

2.“互联网+”加深了社会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度“与社会脱节”是大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看法,由于教师缺少社会经验,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苍白无力。而今天的学生,已融入互联网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主动或被动地接受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各种信息,若教师对社会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了如指掌,则可以有效引导对学生教育的方向;如果教师能和学生一样,快速了解社会热点,则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师者的教育。同时“互联网+”还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变化的反应强度和速度。当代学生通过互联网与社会产生了密切关系,网络的便利使人人都可以变成自媒体,既在制造新闻又被成为新闻。“时效性”不再仅局限于新闻传播领域,也成为互联网传播的标志,高校教育体系也越来越重视将当前发生的时事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3.“互联网+”使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加多样、更加开放,由传统的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互动、一对多式的传播传统的教育方式是由传播者、受众和传播内容这三个要素构成,在这一系统中传播者是中心,其特点就是由传播者通过讲授以及媒体的辅助,把内容传递给受众或灌输给学生。传播者是整个传播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灌输内容的地位。[2]在这种模式下,传播者是主动的施教者,受众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传播者向受众灌输的工具。在传统教育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权威机器的强制力得以保障实现的。而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在这一进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逐渐改变传统单向、一对一的传播模式,转为双向互动的模式,学生不再是单纯的接收者,而是伴随着思考和质疑;互联网交互性的特点,使每个人都可以进入虚拟网络中参加平等自由的讨论。在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网络交流中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有利于在网络条件下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互联网+”的消极影响

1.“互联网+”自由的环境允许网民在网络上随意表达错误观点,这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巨大冲击。目前的网络环境相对混乱,内容良莠不齐,学生的价值观因此受到冲击和影响。特别是对于未经世事的学生来说,更是不同程度地出现政治信仰迷茫、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受挫的现象,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带来巨大危机。同时网络营造的公共话语空间不断解构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威,削弱主流媒体话语效力,依靠主流媒体支持的传统教育体系面临着“互联网+”自媒体化的危机。在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可传播的网络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流传播地位呈下滑状态。学生作为与社会联系较少的群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在塑造的过程中,不良网络信息极易导致其价值观念模糊。这不仅表现在理解正确的思想时产生偏差,而且会在行为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出现道德意识淡薄、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偏激、自负傲慢以及不负责任等问题。

2.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对社会主义文化有意渗透,企图将西方的普世价值强加于中国,这又使得互联网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中国目前的监督管理政策未跟上“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导致问题层出不穷、屡禁不止。由于网络监管不力,人们在“互联网+”的虚拟环境中的言论缺乏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扭曲事实,误导网民。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中国网民中,初高中学历占绝大多数,这部分网民由于受教育年限较短,相对容易被影响,在互联网中散发传播的扭曲、错误思想政治教育言论会通过对网民的影响扩散到对全社会的影响。高校学生在频繁浏览互联网信息时,既要受这些负面言论的影响,又要受那些“已经受影响网民”的二次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要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运用到互联网中,激发高校学生的理性思维,在网络中发挥积极影响,发出自己理性的声音,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初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实现“互联网+”背景下的双向发展。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一方面通过理论知识传授,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内化教育作用;另一方面,它承担着提升社会责任感、国家认同感的重任,要将学生培养成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满腔热血的有为青年,使学生真正热爱国家、认同本国文化,进而提升整个国民的凝聚力。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不容乐观,成效也不尽如人意。主要问题在于授课过程缺乏情感和人生体验的融入,不能引起学生共鸣。这不仅会让思想政治教育遭到学生抵触,而且难以培养青年一代的价值认同感。针对这种情况,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充分利用“互联网+”为高校创造思想政治教育产品

文化产品通常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以文化为载体,以网络为平台,抓好内容创作,生产更多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反映社会主义价值观价值取向和标准的文化产品,创作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网络文化作品,将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内化于心。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鼓励网民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3]高校教育更要把握这个重要方向,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便利与优势,在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业务素质的同时,加强网络教学技能,关注网络动态,及时了解学生所关注的热点,走在时代前沿,将思想政治教育同社会热点相结合,使之生动而不空洞。“互联网+”已成为社会发展前进趋势,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必定要跟紧时展,承续“慕课”、“微课”教学,创造出更多更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产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宣传、网络建设,增强网络中主旋律的传播。根据高校自身特点,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僵化弊端,在内容、方式上加大创新力度,结合当下社会生活,融入新内容。

(二)突入网络阵地,占领思想政治教育制高点

网络作为一个包罗万象的开放平台,监管机构无法监管到细微之处,要想在网络中掌握话语权,就必须占领网络制高点。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高校学生在网络学习的时间比例明显增高,传统教学改革也正朝着网络教学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转型升级,突入网络阵地。在这方面,亲民的执政理念可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升级的重要参考。坚定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亲民路线,从“直播发微博祝福全国人民”到“深入调研‘精准扶贫’”等行为,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亲民爱民、平易近人的领袖风范;而“”对“”的有爱举动,用自身行为给群众百姓做表率,充分凸显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符合百姓对家庭、对亲人的有爱期许。也正因如此,“爱着”的各种网络段子及动图获得众多网友点赞转发,更是激起了民间热情,一首感动亿万中国人的网络歌曲《爱着》随之走红。“相亲相爱,家庭和睦,国家才会强大”成了网友们的心声,“”、“”成为学习的榜样,同时也激起众多网友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须华丽的语言和生涩的理论,而要通过最草根、最实际、最民生的方式实现内在感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建设集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校园教育网站,教师通过网络与学生交流对话,对学生所关注的热点进行解析、教育,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学生认可。贯彻教育与服务相结合的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凸显人文关怀,加强网络互动,掌握舆论导向,以此来吸引学生。引导学生,构建多元化、生活化、互动化的网络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生活,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教导。

(三)加强网络监管,严厉打击网络不良行径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宝库;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4]政府需要加强对网络环境的整治与监管,健全信息传播和接收过程中的监控机制,建立严密的监控体系,净化互联网文化传播环境。2015年12月,义乌互联网大会就曾强调“绿色元素”,旨在创造绿色健康上网环境。网络空间的虚拟性、隐匿性使互联网得以飞速发展,网民参与度明显提高,但也正因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网民在网络交往互动中不易受约束,甚至有网民利用虚拟身份为所欲为,在传播不良信息时肆无忌惮。网民在上网方便自己的同时,更要考虑网络利益和公共利益,约束自我行为依法上网,做到“繁杂中追求有序,虚拟中追求自律”,[5]让网络空间更加健康、和谐,共建绿色网络。“共享共治是历史的选择。”让国际互联网成为一个干净的公共空间。为减少、杜绝网络暴民的不良行为及网络谣言,可通过网络实名制来加强网民自我约束,明确问责制,划定网络红线,完善网络规范,加强网络规范教育,使网民明确自己的不端行为会引发的后果及承担的责任;要利用法律武器严厉打击网络不良行为,这也要求公众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共同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改善价值取向选择的外部环境,为高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好基础;要全面提高网络宣传的质量和针对性,随时了解网上信息,及时删除网上垃圾,从源头上净化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绿色网络环境。

四、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落到实处,就必须把握“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结合起来,通过制度创新、方法创新、内容创新和加强监管,让学生认可、信赖和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从而激励他们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作者:卢? 任念文 单位: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参考文献:

[1]宋劲松.论网络社会情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J].求是,2010(5):70-73.

[2]易三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传播学原理分析[D/OL].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2016-03-26].

[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定[EB/OL].(2011-10-25)[2016-03-25].

[4]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峰会在筑举行陈刚致辞[EB/OL].(2015-05-07)[2016-03-25].

[5]让世界互联网大会点亮中国精神[EB/OL].(2015-12-10)[2016-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