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0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0篇)

第一篇: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的原因及意义

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由民族类大学承担的,为更好地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行为的特性、及时提出新的调整建议,各高校不断探索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新路径。据有关数据统计,自从1998年之后,全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1998年共22万少数民族大学生,到2005年则增加到95万,导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发展出现了较为沉重的压力。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由于生活习惯、学习方法、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差异,由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引起的暴力事件增多,并且因为事后处理问题的滞后性,导致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甚至上升到民族问题。另外,不时有境外暴力恐怖分子对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煽动,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也在不断地煽动学生的情绪,意图在根本上动摇中国,分裂社会主义大家庭,由于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还没有完全的成熟化、理性化,也容易受到非法分子的利用。有的大学生受到民族主义与地方性保护主义的影响,歧视其他民族。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在推动西部的发展、边疆建设、民族融合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高效工作者亟待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民族观,尽快融入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潮流中。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的差异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与大部分非少数民族大学生有所不同

少数民族大多拥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习惯,这些文化与非少数民族文化存在较大差别,即存在特殊性。而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入学之前由于长期生活在本民族人群当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这种带有特殊性的民族文化。这些独特性影响着少数民族学生在思想意识、竞争意识、学习动机等方面较之非少数民族学生存在较大差别,而在来自偏远地区、民族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大学生身上这种差异表现得更加明显。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面对学习压力、经济拮据压力和人际关系不适应时,其解决方式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很大的不同

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数量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相比存在差距,因此不少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学后在学习上感受到来自其他同学的压力。另外,由于种种原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经济能力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差距,这种心理落差也对他们造成一定困扰,这些都是引起他们思想波动的主要根源,这也是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文化取向的差异使他们对大学生活无法像非少数民族大学生那样能在较短时间里迅速适应,这种不适应直接导致他们自我归属感的匮乏,同时对自己民族的亲和力增大,所以少数民族的大学生与非少数民族的大学生无论在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并不能完全相融合。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相比,民族意识强,但政治观念相对淡薄

民族意识,就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和利益的自我感悟。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本民族的文化氛围之中,与其他文化接触相对较少,受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就形成了民族认同感,即民族意识。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民族意识强,因此对于关系本民族利益的政治事件关注度较高,例如:民族地位和民族关系,而与本民族牵扯较少的政治事件关注程度则明显下降,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甚至对此产生冷漠的情绪。

三、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针对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和社会环境的特殊性,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以课堂教学为中介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教育部统一规划,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之类的课程由专门教师统一授课。在课堂中,教师要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学生为本,从教育者本身做起,从而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同时要求教师应以少数民族的相关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进行教学,与时俱进,不能生搬硬套。教师更应该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贴近生活和实际,关心和爱护少数民族大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侧面加强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因材施教,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问题的处理,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兼顾每一个学生的感受。

(二)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建设人才

在政治教育内容上,引导他们与现实社会积极、和谐地融入,利用多方位、全面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思想管理方法与教育方法。由于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经济发展、教育师资相对薄弱,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自身实际状况,采用适当的政策倾斜,使他们接受的教育机会增多,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文化水平。

(三)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大都先天的地理条件不足,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使其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方式。这种居住方式导致少数民族对外交流困难,从而使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传播和继承受到阻碍。但随着社会主义程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阻碍着少数民族和非少数民族的道路已经被逐渐开通,国家、民族和政治层面的认同,也拉近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间的亲密关系。但在少数民族文化和非少数民族文化不断交融的同时,少数民族文化应有的特色和精品正在逐渐消逝,有些民族传统正在慢慢遗失。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应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让中国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因此,高等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要有针对少数民族文化节日的保护,更要有对少数民族文化重视的强烈意识。我校由于少数民族学生较多,学校各类学生组织积极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才艺的舞台,在传播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增强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信心与自我认同感。

(四)完善学校教育制度

很多少数民族人民都多才多艺。少数民族学生所在的学校应建立相应的学校具体制度,发扬优秀的校园文化,为他们发挥自身长处提供平台。通过具体的课程设置、管理引导、文化熏陶等手段,使少数民族学生认同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念、理性信念、国家主权等,以此来具体、实际地完成少数民族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同时,在选择专业教师的过程之中,必须要考虑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必须保证民族歧视主义的倾向一点不掺杂,也没有民族的风俗信仰与禁忌。另外,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采取专门的政工队伍,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饱满的热情的同时,使老师与学生在情感上有深层次的沟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育方法,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学生的特长。同时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使管理专业化、专门化。

四、总结

各高校在立足自身特色的同时应加强与民族高校之间的沟通、联系,提高民族的认同感,加强相互之间的凝聚力,做到与时俱进,不断促进符合现实情况的民族教育制度的完善。通过学习上的帮助、经济上的帮扶、生活上的关心、心理上的关怀、就业上的扶助等措施来做好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全方位服务工作。

作者:夏欣 单位: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第二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构建与重大纪念活动设置研究

一、以重大纪念活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基本特征及设置原则

(一)基本特征

以重大纪念活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具有广泛影响力、强大渗透力以及持续推动力等基本特征。

1.广泛的影响力

受众人群广泛。一是最直接的受众为主会场全体师生。一般而言,由于主会场空间有限、存在安全隐患等因素,学校无法安排全校师生参加重大纪念活动的主会场仪式,而是按照院系、班级分配名额作为代表参加。在主会场,受众接受的信息更为充分,受到的影响更为直接,因此传达重要价值观的重大纪念活动更为深刻、直接地影响主会场受众。二是重要受众为全校师生。学校举办重大纪念活动一般都要经历提前计划、宣传发动、活动准备、活动开展、活动结束等若干个阶段,在提前计划、宣传发动阶段几乎全校师生都可在传统媒体、自媒体、新媒体的传播下知晓。知晓过程便是教育内化的过程。在活动准备和开展阶段,学校会安排在重要地点或学校地表式建筑前举办裙带活动或系列活动,路过的师生都会受到所举办活动影响。活动结束后,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并没有立刻消失,而是在强大震撼力的惯性下持续缓慢减弱,直至消失,生活、学习在校园里的师生不可能不受到场域影响。三是衍生受众为自媒体、新媒体端受众。当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新媒体已然影响着人们的理念思维、生活习惯。抢占意识形态领域的高地是党的宣传、教育部门的重要职责。由新闻热点、事件关注衍生出来的全社会关注的重大场域正在由自媒体、新媒体传送到世界各个角落。影响时间长久。一是活动区间影响广泛。每一个重大纪念活动都包含计划、准备、开展、结束等阶段,并形成以活动开展为中心的由里到外、由强变弱的活动场域。活动开展的那个阶段影响力是最强的,计划、准备以及结束阶段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二是活动区外影响广泛。在传统媒体助推下,纪念活动影响力呈现规则、正态化形态。校报、橱窗海报、板报、公告等媒介随着事件的进展,无论是从信息量披露、信息形态,还是从人主观理念上来看,都呈现出规则的倒U形态。学校在重大纪念活动计划、准备阶段少量信息,开展过程中大规模信息公布以供受众间评论交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互动,结束阶段受众总结、反思、回味,尔后缓慢内化。新媒体、自媒体打破传统媒体信息结构整体性、冗长性桎梏,将要传播的信息打碎,生成若干个信息点、信息段快速传播,受众在短小信息启发、诱导下激发起强烈的好奇心寻觅相关完整信息,从而实现对重大纪念活动所要传导价值观的认知、内化。在新媒体、自媒体助推下,纪念活动影响力呈现不规则、非正态化的形态。当然,即便短小信息不能诱发受众兴趣,也不排除受众对重大纪念活动的初步认知。价值体系广泛。一是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相比,以重大纪念活动为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可以向受众传达更为宏大的价值体系理念。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规范、系统表述核心价值观,但受众因长期的授入疲劳、惰性反推力使得价值观内化变得十分困难;思想政治理论课因被受众熟知的固定程式容易被受众厌倦。二是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相比,以重大纪念活动为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可以向受众传达更为艰深的价值体系理念。晦涩难懂的价值理念在历史事件重新演绎下呈现出多样化、生活化存在形态,则容易被受众接受、内化。当然,价值观话语权不是通过价值理念传播量度来衡量,而是通过价值观自信形态来度量,国家所要倡导的核心价值体系在重要历史事件诠释下转变成可接受的理念价值形态,容易被受众接受、内化。

2.强大的渗透力

以重大纪念活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具有强大的渗透力。首先,之于受众,渗透力是强烈的。历史事件重演、历史人物内心独白、事件背后深刻意义阐释通过该场域逐渐影响着受众,以强大的渗透力左右着置身其中的受众的思想。听主题报告的过程,便是价值理念被受众吸收、内化的过程;座谈会受众间交流的过程,便是与历史人物跨时空思想交融的过程;参与程式仪式的过程,便是受众心灵被沐浴的过程;事后感想讨论的过程,便是明辨是非接受真理的过程。场域张力是强烈、持久的。其次,之于组织者,渗透力是强烈的。教学相长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特殊互动辩证的过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单向过程狭隘认知相对的是,受众是被教育的对象,而组织者或教育者也是被教育的对象。重大纪念活动的组织、设置是一个时间较长的过程,组织者在策划、组织、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同样经受教育,可切身感受到重大纪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渗透力,每一次活动中都有新的感受,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很大的改变、提升。最后,之于媒体受众也是强烈的。媒体受众不是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但时刻接受着活动所传达主流价值理念的影响。重大纪念活动所要传达的价值理念通过官方微博、微信传达到各个受众个体,从而实现价值观的初生产;受众或直接转发或添加评论予以转发或转发感受心得等,从而实现价值观的再生产。价值理念多次再生产,将活动所传达的晦涩、高冷的价值观体系转变成具有强大渗透力的广大受众耳熟能详的价值形式,从而被媒体受众接受、内化。

3.持续的推动力

一是对理论创新的持续推动。在人类文明长河中,优秀精神食粮是必不可少的要素,而历史事件铭刻了人类不断突破观念壁垒、精神禁锢的历史,重大纪念活动将历史事件孕育出来的经验总结进行反复追忆从而形成刻画在历史长河中不可磨灭的印记。在重大事件助推下,原有理论基础上生成更具生命力的认知体系统领人类社会演进。重大纪念活动是让人类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阵地,当然以此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场域浓缩先进价值体系精华,是实施学生群体价值理念灌输的最好教材。二是对价值生产的持续推动。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而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无可辩驳的是,没有永恒的真理,理论在相对静止的时间、空间里奉为真理。社会在不断发展,引领、推动社会前进的价值体系需要不断地更新。重大纪念活动表面上是缅怀历史事件、人物,实质上是一个重要的载体,以载体遴析出凝练的价值精华作为推动价值体系的动力。三是对文化传承存在持续的推动力。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当然可以通过代际模仿来实现,而重大纪念活动是重要的节点,可以通过受众反复练习从而接受优秀传统文化。

(二)设置原则

重大纪念活动的设置必须遵循吸引性、平柔性、参与性以及感染性等原则,形式容易被受众接受、价值容易被受众内化、活动具备可持续性,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影响力、强大渗透力以及持续推动力。

1.吸引性原则

从传播学理论来看,所谓吸引性原则,就是重大纪念活动通过仪式维度产生引力效应。从社会范围来看,有着深远影响力和渗透力的重大纪念活动,既不失重大纪念活动本来的严肃庄重,又带有浓厚的悦纳色彩,最重要的是构建宏大的场域,营造预设的情境,借以形成强大的引力,有力提高公众关注度。

2.平柔性原则

实践证明,在没有引发受众兴趣和好奇心的基础上,采用目的性较强的生硬的灌输方式容易激起受众的内化逆反心理,因而降低教育活动的效度。所谓平柔性原则,就是没有设置任何前提条件,充分尊重受众主体性,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平柔性原则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实践表现。重大纪念活动在情境的设置、氛围的营造、宣传发动的力度、环节的设置、时间地点的安排上,都要充分遵从受众的内心感受与接受程度,以平柔方式展现教育者所要传达的价值观体系。

3.参与性原则

所谓参与性原则,就是受众置身于重大纪念活动现场或以其他方式积极参与活动。因此,这里的参与,排除被动参与,强调主动参与或可接受参与。参与活动与受众是否在活动场域中并不存在必然联系,任何重大纪念活动的设置,都要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程度、内心感受,才能激发受众纳入活动情境的意愿,才能实现活动的广泛参与性。

4.感染性原则

所谓感染性原则,就是教育者以重大纪念活动的特定空间、特定符号、特定程序、特定仪式构建成特殊场域,充分调动参与者的情绪,影响参与者的政治态度和道德倾向,带给参与者强烈的心灵震撼,实现参与个体间的心灵共鸣,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特定空间让受众置身于历史长河之中,特定符号具有强烈的冲击力,特定程序诱发受众心灵共鸣,特定仪式迫使受众强化历史记忆,使得教育者所要传达的价值观容易被受教育者接受。

二、重大纪念活动设置基本路径

(一)设置仪式场域,强化学生历史追忆

重大纪念活动的目的就是借助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追忆,理析藏匿在事件深处的价值取向,从而达到受教育者与历史经历者价值趋同,实现重大历史事件价值观的再生产。一是纪念活动的设置。其一,召开纪念大会、座谈会、学术研讨会;其二,开展主题庆典活动;其三,出版专刊、特刊、文集、纪念集,发表纪念文章等;其四,以校名、建筑物、纪念设施、纪念品纪念等方式;其五,以网络方式实施纪念。二是时间空间的选择。时间选择一定要以频度合适为原则,频次过密会降低纪念活动的重要性,频次过疏会降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空间选择一定以程度适当为原则,抗日战争等重大纪念活动一定要选择在学校最重要的会场,而重要历史人物诞辰类纪念活动可以放在一般性会场。三是程序仪式的安排。考虑到受众的可接受度,简洁明了是首要问题,确保受众容易接受;考虑到受众可模仿度,姿势、体态等应容易被受众模仿、重复,语言、内容应容易被复制、传播,提升纪念活动的影响力。四是符号情境的设置。符号承载记忆,应确保符号能准确无误地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复制、传承下去;而情境增强感召力,使得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信号被放大,不断地加深民众印象。民众既是纪念符号的接受者,又是纪念符号的传播者,纪念符号以其直观、生动的形象将其意识形态嵌入广大民众的记忆,成为民众的潜意识。

(二)组织参与体验,增强学生时代认同

重大纪念活动本身具有角色体验作用。隆重严肃的重大纪念活动往往按照一定的程式、仪式,利用纪念场馆、碑文等纪念物和音乐、重要讲话等符号情境来渲染氛围、实施心理暗示,达到有效的个体间情感互动、跨时空理念认同交流,从而调动受众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感,促使他们逐渐产生角色意识,并由此产生情感共鸣和心理体验,进而在思想上得到理念价值的陶冶,并产生时代认同和历史使命感。“形式在纪念表现中只起到‘催化’的作用,要真正达到纪念目的还要依靠纪念对象与纪念主体间的信息交换。”通过深刻体验、频繁互动可以实现这种信息交换。以组织学生开展纪念“一二•九”活动合唱比赛为例。组织者可以将合唱舞台布置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下抗日救国场景,以纪念气氛的营造、群情激奋的音乐、同仇敌忾的图像画面为切入点,演唱者通过演唱红歌增强体验,使得参与者在情境中充分感知和体验掩藏在事件背后的内涵,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进而产生强烈的时代认同。

(三)开展启发教育,引发学生价值思考

以价值导向为视角,重大纪念活动通过强大的文化、精神场域使置身其中的受众在不知不觉中从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生态、行动方式等方面对核心价值产生认同,从而实现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引领、心灵抚慰、人格塑造。换句话说,重大纪念活动通过传达上层建筑核心价值、社会主流价值,给大学生群体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一般而言,大学生先天形成的对重要历史的认知,往往因受自身道德认识、价值判断局限而相对片面或肤浅。而高校举办重大纪念活动,通过追忆、缅怀等纪念手段,以重演、体验为纪念方式,让大学生群体在所设置的贴近历史事实的情境中感受、认同共同理念和价值取向。因此,高校重大纪念活动必须主题思想凝练、主导价值鲜明,才能真正激励、影响大学生。

(四)注重情感通联,促进学生内化自育

只有富于情感的教育活动才具有感染力、吸引力、渗透力。重大纪念活动所展开的历史是人经受的历史,必然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之上的人类活动总集。重大纪念活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以情感人,使置身其中的一些个体受到感染,这些被感染的个体影响感染着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其他个体,情感被迅速传播,并在持续影响力的共振下得以强化。重大纪念活动以情感交流促发个体积极的情感体验,将外在情感转化为内在情感,内在情感反过来增强外在情感,这个过程便是受教育者内化自育的过程。情感通联内化过程是大学生自我比较、判别、取舍的过程,把活动中产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内在需要,本身就是一种德育自觉的过程,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重大纪念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场域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深刻的渗透力和持续的推动力,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有效载体。有别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高校在设置重大纪念活动时应遵循吸引性、平柔性、参与性、感染性等原则,使得重大纪念活动成为广大受教育者欢迎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仪式场域的设置中实现学生历史追忆的强化,在参与体验的组织中实现学生时代认同的增强,在启发教育的开展中实现学生价值思考的引发,在情感通联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内化自育的促进,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生命力。

三、结论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而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历史重任,在教授学生专业技能同时,引导他们逐渐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紧依靠全校师生力量,实施全员化战略;牢固占领课堂阵地,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主动借助校园文化载体,实现柔性化渗透战术;积极延伸教育平台,确保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渗透。高校实施全员化、全程化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规划、设置强大并具有广泛持续影响力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样式,根植于个体思想中,从而强烈、持续地影响个体内在观念,规范个体外在行为,将学生逐渐塑造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青年学生群体,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从重大纪念活动核心内涵角度可以看出,重大纪念活动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基本特质。一是贯古通今文化积淀。重大纪念活动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可以对个体施加强烈而持续的价值复制影响。二是此起彼伏时间锲点。在一段时间内合理分布着若干个重大纪念活动,且它们之间存在轻重缓急、孰轻孰重等特点,以重大纪念活动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可以绵延不断地持续对个体施加影响,避免产生审视疲劳或后劲不足等问题。三是广度深度场域凸显。之于广度,重大纪念活动所传达的理念价值是与中央精神高度一致的全社会所能接受的价值体系范畴;之于深度,重大纪念活动所传达的理念价值远远高于事件本身以及事件所要诠释的内涵。高校借助重大纪念活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场域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传承、践行、整合价值观体系,已然成为全员化、全程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着力杠杆,引领学校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程,实现国家意志、民族品质、社会主流价值在个体的内化自育。

作者:汪锋 任海华 单位:南通职业大学党委办公室 南通职业大学国际合作教育学院

第三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析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当今时代不但为高校学生的成长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平台,而且对高校学生的德、能、勤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大学生在当今时代要承担历史、社会发展的艰巨使命,除了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较强的专业能力外,还要强化思想道德品质,而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最重要的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科学规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新解读,用“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精简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表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为通俗化、大众化的表述。

二、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动力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的精练概括既在行为上为大学生提供了切实依据,又在理念上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学习活动,不但有利于在高校教学中进行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才培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激发大学生的危机感,使其自觉形成竞争、效率、创新和自立意识,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使高校学生德才兼备。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备条件

2013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曾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高校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辨清行为方式上的是非曲直,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是贯彻《意见》精神的必然要求,也利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时代性。

三、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性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必须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家国意识、社会责任感,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要求。现实中,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还没有成熟,他们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鉴别力也有待提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现实需要。

(一)意识形态认同的迫切需要

每个社会都有一种被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让社会形成统一的精神力量,增强凝聚力,提升战斗力,使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新时期,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社会结构不断变化,加上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冲击,容易使辨别能力不强的高校学生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提高大学生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使其明确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排除一切干扰,驱除杂念,正确区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坚定信仰,立志成才,成为符合社会和时展需要的人才。

(二)社会转型期倡导正确价值观的需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难免会受到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有些大学生政治信仰模糊,对思想政治教育态度冷漠,喜欢用自我发展的观点对待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存在信仰危机;有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生活上追求物质享受,择偶上将钱权作为主要衡量标准,道德上注重实惠、实用,职业选择上偏重经济和权利价值,知行脱节,高智力,低素养,眼高手低,忽视社会发展需要,淡化诚信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感,漠视团结协作观念等。高校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产生这些迷茫、困惑、疑问的过程,是他们的价值观发生裂变、不断更新和重新塑造的过程。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很强的指引作用,利于凝聚高校学生共同的价值追求,进而使他们形成价值共识,产生思想共鸣,实现全面发展。

(三)传播互联网教育正能量的需要

当今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对于高校学生来说,网络是获取知识、搜索信息、与人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也可以成为学生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平台。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鉴别能力较差的大学生而言,无疑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容易让学生进入一个虚拟的世界,在思想上迷失,在道路上迷途,进而动摇其在国家民族问题、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要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大学生运用网络知识,增强新媒体时代的强大力量,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帮助大学生提升认识世界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在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才能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深化宣传教育,获得认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从传播开始。通过宣传,使高校学生充分理解、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从价值上、情感上、理想上给予认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功能。在价值认同方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平台;同时依靠政府在政策制度、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高校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以此来提升大学生的价值认同感。在情感认同方面,可以开设学生喜欢的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共课,开展以节日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和业界精英、创业模范等进校园活动,以此来传递正能量。充分借助微信、微博、微电影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形式和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发挥宣传和舆论引导作用,在不知不觉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想认同方面,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建设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开展人格塑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心传递教育等,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做到真正的“内修于心”,培育大学生的理想意识。

(二)营造和谐校园,保障基础

高校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但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传播氛围,而且校园文化活动还能对大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1.健全的制度做保证

学校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管理有序、科学合理的和谐校园。首先,要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在学校各项规定、制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并且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调整与更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项价值标准,被师生共同遵守,真正做到“外化于行”。其次,要提高师德水平,建立师德教育长效机制。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是学生模仿的对象,直接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应建立师德教育长效机制,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专题性的教育培训内容,以此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2.校园文化强基础

校园文化由校园硬环境和软环境组成。校园硬环境是指校园中所有外在的东西,包括校园的位置、建筑及其周边环境和校园内部的教学设施、后勤保障等。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师生保持愉悦的心情和健康的身体,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实现环境育人的效果。校园软环境是指校园内所有无形但却真实存在的东西,包括校园的文化氛围、校风、班风、教师的文化道德修养、教育方法及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情况等,它们时刻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在制订校训、培育校风和学风时,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开展学生诚信教育,以诚信为宗旨规范学生言行;开展英模教育、榜样教育,号召学生学习身边的模范人物;成立爱心小组、帮扶小队,帮助学生养成助人为乐、敬老爱幼的良好品质。可以在不同场所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如在体育场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在荣誉室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等,让学生在深刻领会学校精神的同时,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通过软环境与硬环境的结合,使学生时时刻刻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并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住进每一位学生的心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

3.校园活动衬氛围

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而且可以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坚定理想信念。开展以传统节日、纪念日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教育活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播民族传统美德;支持学校社团组织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文体活动,如演讲赛、书法赛、歌唱赛、拔河赛、各类球赛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其中,丰富和净化校园精神环境,在高校营造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行合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种从理论到实践的教育,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实现知行合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也是大学生提高自身实力的重要途径。

1.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整体教育计划,通过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演讲赛、歌唱赛等,让学生产生爱国主义情怀;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革命英雄纪念馆、烈士陵园等,让学生接受心灵洗礼,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开展大学生下乡支教活动、社会调查、社区活动,使学生体验艰苦生活,并学会将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实现人生价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社会实践,真正发挥其引领作用。

2.搞好课堂教学,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作用

积极探索科学的教育方法,开展多元化、综合性教学,以典型案例和选编故事片来吸引学生,大胆进行教学创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实践教学,通过插入专题讲座、报告等方式来丰富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索中获得真知,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3.健全激励机制,加大监督力度,强化应然到实然的结果

健康积极的激励手段是调动高校和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措施。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实践调查活动、专题讨论活动、艺术体育活动等,让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自觉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对于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精神奖励或物质奖励,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和法律意识,及时制止学生的一些错误思想和言行,使学生德才兼备,健康成长。

 

作者:郑丽芳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

第四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互联网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的有利方面

(一)互联网给高校学生和教师减轻了部分负担。

互联网的便捷性为高校学生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资源分享以及人际交流等提供了更加便捷快速的方式。互联网的虚拟性也减轻了学生和教师交流的部分心理负担。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可以不必面对面和教师交流,学生对于自己的见解、情绪的宣泄以及心理变化等也可以找到合适的窗口,从而可以缓解自己学习的压力。虚拟的交流环境可以让学生更放松,从而更能表现出思想和价值观的变化,也使得主客体能够实现平等、创新、自由的交流,思想政治的教育能够取得明显的效果。

(二)互联网有利于新理念的产生和发展

互联网以其丰富多变的教育资源和社交资源,为大学生的思想和知识储备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工具。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传统的理念和观点都会随着互联网的变化而发生着改变。例如互联网的丰富资源对传统媒体如广播、报刊、杂志的冲击,改变了传统媒体传播慢、信息量少等特点,从而促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改变。优秀的互联网资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丰富了他们的人生经历,改变了他们传统的思维发展方式。新的科学技术也促使了新的理念的产生和发展。

(三)互联网的双面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提供了新的课题。

互联网的便捷性和广泛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比较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互联网的复杂性以及网络资源的冗杂等又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程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互联网既有有益于学生思想政治发展的一面,也有它不利的一面。尤其是当前大学生过分追求新鲜刺激事物,对于网络资源的优劣缺乏必要的甄选和辨识以及对网络诱惑的抵制缺乏必要的自律等,都为当前思想政治课程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二、在互联网环境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问题

(一)当前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还不太完善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与互联网结合越来越紧密。但由于目前的研究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互联网思想政治体系存在着一些偏差,而这些偏差给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产生了比较大的阻碍。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体系的建设离不开院校的支持,而目前院校对于课题的开发和支持力度远低于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这也给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体系的建设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二)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还处于不断建设当中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还基于传统教育教学方面的教育队伍建设,对于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比较局限,大都以校园网络为主,教育队伍的建设缺少针对性和建设性。其主要原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数量本身就相对较少,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来源也大都来自于其他的专业或转行而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比较局限,尤其是当前发展迅速的互联网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学认知不足。

(三)对于网络舆论以及“网瘾”等突出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系统的干预

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就是为大学生建立正确客观的价值导向,而正确的价值导向需要正确的舆论支持。而当前大学生对于网络舆论的辨识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尤其是互联网部分资源内容的复杂低劣以及文化糟粕等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的文化认知和思想认知存在偏差。另外网络游戏等带来的“网瘾”问题也改变了学生传统的思想政治理念,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而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对互联网带来的问题缺乏系统的干涉和纠正,这也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最重要的一个方向。

三、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的对策

(一)加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合理引导和干预

互联网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而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则以互联网为主要阵地。另外,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新的变化,因此对于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教师一方面需要做好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工作;另一方面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大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合理引导和干预,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培养新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针对当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相对学院和学校要逐步培养能够适应当前网络发展的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当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任务。这就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一方面需要认清当前的互联网教育形式,努力提升自我教学教学素质,认真学习互联网等相关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要接受系统的岗前培训和定期的岗位培训。相关单位也要为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必要的技术和培训支持,以便培养出新型的符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教育队伍。

四、总结

总而言之,当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还处于不断地探索阶段,而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从高校学生的新理念和新的价值观入手,提升自我教育教学素质,努力构建科学的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贡献。

作者:梁晓健 单位:广东金融学院

第五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研究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形式,在高校教学体系中位于重点建设地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为了实现意识形态工作目标而实施国家设立和安排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教师传授和传播以及大学生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创造了现实基础和基本载体。从这一意义上看,高校思政教师的“教”与大学生的“学”构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活动过程。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与“学”又统一于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均为教学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接受的主体。”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以高校思政教师为直接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实践活动。作为一个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育人的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达到一定的效果,并以此作为衡量课程教学成败得失的基本标准。《计划》提出将“以教育教学实效性为评价标准”作为指导思想的内容之一。因此,从课程教育实践的总过程来看,教学实效性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和价值的实现程度,贯穿于课程教育的各个环节和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是指根据社会和时展的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知与行的能力为核心促进其思想品德全面发展的实际效果。”简而言之,教学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施效果的集中体现,反映了思政教师教育引导大学生实现内化与外化的程度。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空间相结合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是一个多方面因素共同起作用的发展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影响其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外部因素如社会风气、人际关系、家庭环境等,又有内部因素如教师队伍、学生主体、教学方法等。各个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发挥。”其中,开发和利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以及创造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因素。人类任何实践,都是活动在特定空间中又改变活动空间。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个主客体互动发展的社会精神文化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是在特定的教学空间中并不断地利用和改造教学空间来进行思想价值观念的传授和传播。正是如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是一般的空间实践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空间实践活动,这种特殊性就在于这一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利用开发的物质性社会空间,更重要的是改造人的精神空间,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建设人的精神家园。空间是制约和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和条件。从这一意义上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够与空间相结合,更具体地说,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相结合,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空间,为提高教学实效性创造空间价值。这种结合具有现实性,一方面,这一教学活动本身就处于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客观场域和活动范围;另一方面,这一教学活动又必须利用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并通过改造物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来改造精神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质上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价值理论来填充和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空间,使之形成真善美的思想境界,反映了教育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精神实践互动和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之间的双向构建过程。”这一双向构建过程实质上也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维度反映了思政教师教育引导大学生实现内化与外化的程度。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有着内在联系,能够通过开发和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高校思政教师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相结合创造出教学空间,以及在利用和改造教学空间进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又创造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空间教学法。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空间教学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空间教学法是一种教学实践与教学空间相结合,旨在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空间教学法不仅仅是在空间中的教学,而且是创造空间的教学,旨在扩大和拓展思政教师的“教”和大学生的“学”的场域和范围,使教学实践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相统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内化与外化相统一在更多形式、更高层面、更宽领域上得以实现。如北京大学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正建立和完善“多维立体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体系”,把立体化思维、多维度践行、全方位建设相结合来开展思政课教学,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空间、课程空间、理论空间、网络空间、实践空间等,这种教学体系是高校构建和运用空间教学法的典型范例。有鉴于此,空间教育法的实现路径在于“理念———模式———教学”相结合。第一,树立多维空间理念。这是指思政教师根据空间理论和运用空间思维来审视和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把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论作为思政课教学实践的具体指导思想之一,从观念上大大开放空间意识,既形成一种新的教学理念:(1)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置于社会物质空间与社会精神空间相统一的总体高度;

(2)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放在多种形态空间相统一的具体层面;(3)通过物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来影响精神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树立多维空间理性是运用空间教学法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思想基础。第二,构建多维空间模式。多维空间模式是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的各种具体空间形态所构成的功能体系。多维空间模式实质上就是一种“全空间”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集高校内部的课堂空间、课程空间、理论空间、交往空间、网络空间、制度空间以及高校外部的实践空间、生态空间于一体,并通过教学实践与大学生的思想空间相连通相互动,以空间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全覆盖。“全空间”充分发挥显性教育、亚性教育、隐性教育的功效。“显性教育、隐性教育和亚性教育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活动形式,三者统一于促进大学生内化和外化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应将三者进行优势互补,使之教育效果相得益彰。”思政教师和大学生是构建这一模式的主导主体和参与主体。构建多维空间模式是运用空间教学法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物质基础。第三,实施多维空间教学。在树立多维空间理念和构建多维空间模式的基础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就在于实施多维空间教学,即高校思政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论指导下充分利用各种具体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来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空间教学法实质上就在多维具体空间的意义上推动传统课堂教学由小到大转型升级,既包括高校内部空间的扩大,也包括高校外部空间的拓展。“由‘小课堂’向‘大课堂’转变是关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单纯的课堂教学很难实现其无障碍接受,开放式教学,走出去,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大课堂’里体会、感知、验证‘小课堂’里的接受客体,更有利于大学生接受。”实施多维空间教学是运用空间教学法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实践基础。

四、总结

总之,在新形势下,从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论的视角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扩大和拓展教学空间,运用空间教学方法,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钟文苑 卢文忠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 广东警官学院

第六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建设

1前言

网络正在改变并且重塑人的思维方式与思想理念,是影响当代人类物质和精神世界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化结合,也是其历史发展的必然需要。

2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中建设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

从实际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存在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手段单一,市场化水平不足的实际问题。由于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于传统教育方式,有着它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大大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发挥,出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迟滞和落后,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最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适应现代化、网络化的发展实际,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与社会认知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共鸣,不能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促进大学生综合发展的方向前进,使网络负面信息和庸俗媒体占据大学生思想意识发展的主体,对大学生的发展失去规范性,学生价值观导向引导必然会跟党和国家的要求有一定的偏差。

3加强网络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特点,同时也应该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还应该将网络化这一社会和教育发展趋势有机地融合。通过网络化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向,更有效地争取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成长的共鸣,开辟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与新空间。

3.1加速推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网站

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宣传不足、影响不高、建设不力的实际,应该整合高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有资源,通过建立重点网站、博客、微信公众号、APP服务软件等形式,建立起服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大学生发展的网络资源平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载体,特别应该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基础影视资料做到深层次加工,使网络与大学生发展,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更为实际而有效地结合,让大学生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点,促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深层次研讨,以网络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转变主动思辨、主动学习、主动成长的主动发展的人,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与网络化的新平台与新结构。

3.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管理的市场化

要告别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将资源看做是单一工具的观点,立足于社会这一大市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以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为核心,建立起市场化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积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管理的新模式。要以网络资源的市场化价值挖掘作为前提,创新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新思路,坚持以市场化、法制化作为开发和管理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根本原则,建立起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和市场化规律运行的管理新体制,科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加工、整理、应用和开发,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实现市场化发展。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借用市场化的手段开辟网络资源,利用资源交换和二次加工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为大学生更好地接纳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的蓬勃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3.3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切实监管

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成为教育资源的利用者,也应该成为教育资源的开发者,同时也要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资源的监管者。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出发,优化网络资源的平台,做到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有效监督,打击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腐朽思想、反动言论的行为和趋势,净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结构、环境和资源。在监管的过程中还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思想政治教育事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思想进行进一步地加工、整理和推广,使有生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处于网络平台的核心和关键,加速高品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的有效推送和普及,提高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的教育效果和品质。

3.4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生活化建设进程

生活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被广大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难于接受和理解的困境成因就是生活化建设不力。新时期,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进程中加速生活化的速度,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大众化的描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做到深层次结构,使大学生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切感,做到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和价值发挥的保证。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建设过程中应该以大学生生活作为平台,展开资源传播、资源利用生活化的建设思考,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置于大学生生活之中,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和理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4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的类别和形式,新时期高校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整个教育机制、大学生和整个社会的重要性,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运行规律、创新方法的全面探索,加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与网络建设,实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旋律,做到对思想政治教育深层次价值和积极正能量的充分弘扬,在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间、新结构、新体系的同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向高等教育的核心、高点、未来的方向发展。

作者:陈宇飞 单位: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第七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浅析

一、导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1、恐惧心里现象很严重,导致了思想政治意识不强。

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从一出生父母就对自己的未来做了很好的规划,在家里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缺少独立生活的经验和能力。所以,不管在生活还是学习中一样遇到问题或挫折,就会有恐惧心理。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容易受挫,思想意识很容易出现极端。另外,很多学生觉得以目前自己的学历,毕业之后找工作很难,现在的工作要求非常重视学历问题,而自己只是一个大专或本科学历,毕业之后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所以导致了他们对生活与学习失去了信心。他们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学业,拿到毕业证书而已,整天过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考试中经常作弊,学生与生活中比较散漫,为了打发时间还经常上网沉迷于游戏等现象出现。如果高校对大学生的这种思想不及时的给与制止,很容易让他们的极端心理更深入。

2、目前,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之风一直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

例如,有些党员利用自己的职权贪污受贿、违法乱纪等,这不仅给国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财产损失,还影响了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正是因为受到这样的不良之风影响,导致很多学生入党的目的竟是为了发展个人需要,他们把这一途径竟然看成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的一个手段。正是因为这样,导致了很多高校学生的政治取向有问题。

二、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上存在的问题

1、集体意识淡薄。

如今的高校学生多是大班授课,本班同学在一起的时间非常有限,甚至有的同学直到毕业,连本班同学都认不全,班集体意识不高。甚至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处事原则,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和能力都有待加强。

2、以自我为中心且承受挫折的能力弱。

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家庭条件相对优越,因此有活力、有个性、知识面宽、有特长。但他们多数个性要强,不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与他人分享,团结协作能力差,应对挫折能力差,造成这批学生中心理疾病患病率增加。

三、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路途径

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承担教育的主体,是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的示范者和领路人,他们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业进步和思想素质起到关键的导向作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必须要把坚定的政治思想素质建设摆在首要的位置。一名思想政治素质高,理论基础知识扎实,态度诚恳,作风民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教师能够对学生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和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尤其是加强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和新兴学科识、时事知识的学习,才能对不断涌现的各种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合理的评价。

2、加强学生社区的文化建设。

要努力优化校园和学生园区的文化环境,形成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为此我们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吸取大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优秀产品的营养,净化心灵,振奋他们的精神,增强自身的抵御能力,进而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不受外来腐朽文化的左右。同时,用现代高新技术的手段来提炼、丰富和完善中国的各种文化内容和形式,使校园文化、学生园区的文化活动得以丰富多彩地开展。

3、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构筑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柱,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真正深入头脑、扎根人心,转为广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引导广大同学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进一步坚定广大同学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

四、结束语

总之,高校是我们国家培养人才集聚的地方,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重要。当今,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收到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高校学生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素养和思想品质,才能成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同时高校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寄托着中华民族的未来。

作者:王坚 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第八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自控力培养对策

一、高校学生自控力的现状

自控力是学生良好的进行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自理能力之一。目前高校学生自控能力的缺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一是思想封闭,通常所说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这些学生做事忽略别人的感受,而且容易大题小做,把一些不必要的事强加给自己,造成精神负担加重。二是情绪善变。经常因为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就情绪起伏较大,为一点小事就忽喜忽悲。三是意志力薄弱。这些现象男女生表现都比较明显,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而影响自己,遇事不冷静,处理紧急情况能力较差。四是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这些学生头脑发热就容易做出不理智的事,自我评价过高,一点进步就沾沾自喜。自控能力的缺失造成了很多大学生英年早逝,纠结于一点小事以致于轻生,结束自己的生命。大学生自控能力差还表现在,做事往往全凭自己的喜好,自我约束能力差。

二、影响高校学生自控力的因素

1.虚荣心,虚荣心是现今大学生中基本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虚荣心在很多情况下指引在大学生的不正确的一些行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顾自身的实际能力去追求一些奢侈的东西,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的心理需求。

2.猜忌心,在大学生中很多事是我们不愿或不想问出口的,因此就会猜忌别人的想法,或者猜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就会臆造出很多虚假的画面。在这种猜忌的情况下会发生口角,引发同学矛盾。

3.愤怒情绪,极易暴怒、冲动和发脾气,缺乏理性的思考判断,通常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一味的我行我素。

4.抑郁情绪,这里的抑郁是说学生长期的陷入一种自我纠结中,不是短期存在的抑郁情绪。通常在这种情绪主导下,学生会无缘无故的陷入自我忧伤中,沉寂于自己的伤感失落中,感觉不到幸福的存在。这些不正确的心理状态在逐步的占据着大学生的思想,也许不会直接导致大学生行为的失控,但是长期下去会造成大学生自控力的丧失。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自控能力培养存在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

(一)容易沉迷于网吧

沉迷于网吧这种现状存在于多数的高校中,通常来说还是在男生身上发生的较多。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在多年高中生活的压抑下产生的上网乐趣,或许是一直保留了这种上网的习惯。在大学中时间和金钱也更为的自由,因此就导致了大学生沉迷于网吧,无法控制自我的上网时间,经常占据上课时间去打游戏。

(二)缺乏自我规划能力

长期的依赖父母的生活,使高校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缺乏自我规划的能力。容易人云亦云,盲目跟风去做一些事情。在所谓的学长学姐的鼓吹下,轻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大学是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场所,以至于学期末成绩烂的一塌糊涂。缺乏经济规划管理,在花费上不懂规划,支出上随心所欲。缺乏时间上的管理,不能合理的利用课余时间,导致生活更多的陷入虚度光阴中。

(三)缺乏健康的心理管理能力

高校学生处于走向成熟的过度期,在心理承受力上有限。一旦遇到自身无法处理的事,就会难以控制自我的情绪。这也是很多轻生现象发生在高校学生身上的原因。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会造成学生的不良行为,会造成大学生的悲剧。

四、高校学生自控力培养的对策

(一)树立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新理念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当有一个全新的转变,将以往的说教和只是形式上的教育转变为正真的“以学生为本”。思想教育者要树立新的理念,进而转变自身的身份,从教育者转变为服务咨询者,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

(二)营造学生自控力培养的良好校园氛围

校园是学生长期生活的地方,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可以在无形中影响学生的行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对于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针对网络成瘾的学生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加强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控力,培养学生健康上网的习惯。其次树立正确的大学生生活理念,注重对自身能力提高的同时,加强对学习的重视程度。最后,正确引导学生的人际交往,实现健康的人际交往环境。

(三)分段指导,培养高校学生的自控力

自控力的养成是长期的教育结果,高校思想政治生活教育中,不同年级的自控力培养应当有不一样的侧重点。比如说:大学一年级就应当注重知道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合理的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强调自理和自立能力的培养。大学四年级就应当促进学生自信、自强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为就业打下基础。

五、小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自控力的培养,对高校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有重要的意义。在文化与思想多元化发展的今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就更为的重要,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高校教育责无旁贷。

作者:于健 单位:白城师范学院

第九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策略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遍应用,给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模式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媒体传播的隐秘性、虚拟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势变得复杂。

第一,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复杂性,增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新媒体中传播的信息是没有经过筛选的,有正能量的信息,也有色情、暴力、反社会等不良负面信息,学生在没有形成成熟正确的判断能力时很可能会被这些信息误导。同时,新媒体传播的隐秘性,容易使得某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走向歧途。第二,新媒体技术更新速度的迅捷,要求教育者熟悉并熟练运用这些技术去和学生沟通交流,这对教育者也产生了一定的挑战。第三,新媒体技术的虚拟性,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网络的匿名性特点使学生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心理,有利于教育者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也使教育者难以锁定具体的问题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2.新媒体技术的多样化增加了教育者把握教育方式的难度。

新媒体使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加多样化、更加平等互动、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新媒体所具有的特性又使这种影响呈现更加复杂的局面。从影响途径来看,新媒体的多样化,增加了教育者把握教育方式的难度。不同的新媒体类型有相应不同的教育影响方式,也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知识权威性角度来看,新媒体平台的交互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者的威信。

3.新媒体对学生认知方式的影响呼唤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更新。

新媒体技术的虚拟性可能对学生的认知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可能未必再适用于新媒体环境。教育者能否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主动探究新的教育模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影响。同时,新媒体中文化和价值观的多元性,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思想的引导更加困难。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策略

新媒体技术在信息收集、信息内容与形式、信息传播渠道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新媒体艺术家列维•曼诺维奇认为新媒体的特点有五项基本内容,即:以数字的方式展示,模块化,自动化,可变性,转编码性。这五项内容主要揭示了新媒体的数字技术特征,正是以这些技术特征为依托,新媒体具有超媒体性、超时空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虚拟性。新媒体的这些优势特征为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了可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以及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化作用。新媒体为学生通过参与管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目的这一全新模式提供了可能性: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影响方式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塑造了贴近学生且平等互动交流的平台。同时,新媒体的运用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促进了教育手段和实践方式的多元化。综上所述,现代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形式、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新媒体的交互性要求教育人性化,新媒体的碎片化催生价值选择多元化,新媒体的大众化加速教育管理民主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提高实效,必须依据新媒体的特征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做出引领性的改变,积极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

1.构建平等互动的新媒体交流平台。

要通过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构建平等互动的交流平台,克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提升中面临的信息复杂、教育者工作量大、教育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甄别判断信息是否有利于自我成长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合理地处理利用新媒体中海量而复杂的信息。这就要求教育者不但要在课堂中讲授相关的新媒体知识,而且要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培养选择信息、运用信息、判断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构建平等互动的新媒体交流平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和外化效果。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交流平台在学生参与实践方面的优势,通过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推动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转化为自觉履行的社会行为,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注重高校校园文化和新媒体互动平台建设,既要贴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生活的实际,也要整合校园文化和新媒体互动平台之间的关联性,使其保持高度的一致。此外,高校教师和管理部门应进一步了解把握网络环境的内容、传播方式和受众群体特征,从而在更广大的范围内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以直观的、生活化的信息呈现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价值观,充分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2.充分运用多种教育方式,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

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探索和采用适应新媒体环境要求的教育方式,充分满足学生主动性发展的需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而不是单向的强制灌输。打破传统中仅是教育者负责教育和培养学生价值观和思想政治素养的模式,建立教育者和学生共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者负责服务和引导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要创新教育方式,搭建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教育者应当以学生的特点、现实情况、实际需求为基点,通过引导为主、经验开放、主动参与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还要整合多种载体,发挥1+1>2的效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主要可以分为课程、校园文化、校园网、学生管理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并非互相孤立,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有机融合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之中。要凝聚整合多个载体的合力,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3.挖掘新媒体技术优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为了充分发掘新媒体技术的优势,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必须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与新媒体技术的优势相结合。应当从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入手,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变的是内容展现形式、时效性、针对性,不变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价值内容。不能因为新媒体的出现,放弃或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而是要通过新媒体技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好地内化于学生思想,外化于学生行为。需要注意的是,从模式转变角度来讲,创新教育模式需要培养“专家型”的教师队伍,他们应对新媒体技术有充分深入的认识,掌握一定的传播学知识,了解新媒体的应用程序、传播特点、功用与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不断探究适合学生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从而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作者:邱燕 单位: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

第十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一、学校空间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现实基础

指出:“高校是重要的教育阵地,也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各级党委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见,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教育阵地和思想文化阵地,是一个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社会文化空间。为了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则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对教育对象的新变化和社会的新发展,在学习与借鉴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创造性地运用、发展或创立新方法的过程或活动,其实质就是对原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超越。”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特别注重超越传统方法论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不断创造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学校空间为主要范围和场所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是依托于学校空间而成为传播和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手段和工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方法具有现实的学校空间性的内涵和维度,或者说,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化了的学校空间性。“学校空间性是指学校占有空间、利用空间、使用空间或作为空间所显示出来的或显或隐的物质、文化及社会特征,其中既包括感知的空间特征(即物质空间),也包括构想的空间特征(即精神空间),还包括生活的空间特征。”这些感知的、构想的、生活的空间特征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泛和丰富的工具性和中介性因素乃至其本身就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素材。正是如此,这种学校空间性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方法运用的客观基础和重要资源,对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制约作用,有必要并能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加以利用和改造为新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学校空间性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现实基础。

二、空间教育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创新形态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理论和实践与高校的学校空间性相结合,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创新形式———空间教育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教育法就是运用以学校空间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各种手段和程序的总和。空间教育法是高校作为教育阵地和思想文化阵地的空间性在方法论意义上的转化和运用。其中,在这一方法所指涉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中,学校空间是基础性的空间范畴,同时还包括与之相联系的学校空间之外的社会空间,社会空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延伸和补充。空间教育法充分利用学校空间以及与学校空间具有教育意义上相联系的各种社会空间。空间教育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形态,其“新”主要体现在“四大超越”。第一,超越传统的方法理念。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超越原有的非空间性思维,把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和运用置于空间理论的视野之中,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方法论基础。第二,超越传统的活动范围。这是指超越原有的教育学习场域,全方位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社会活动空间,是人们传播和接受特定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行为规范的物质形态场域和精神形态境界。”空间教育法的运用范围不仅在于现实存在的社会物质空间,还包括内在于人的社会精神空间,其实质在于通过改造社会物质空间来改造社会精神空间,实现两种空间的互动发展。第三,超越传统的主体结构。这是指超越原有的单一性实施主体,不仅思想政治教育者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也能够成为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体。大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和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主体间性结构。第四,超越传统的空间价值。这是指超越了原有的物理性价值,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不仅仅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场所和位置,而且是与人的思想行为紧密联系的要素。“运用勒温提出的公式:行为等于行为主体与环境的乘积或行为等于生活空间。借用这一公式就是要把具体的行为主体放在它所生活的具体环境和空间中,进而分析行为主体在这一空间中与周围各要素的关系。”空间教育法就是为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处的物质形态场域和精神形态境界来发挥思想政治的功能,使空间更具属性人、文化性和社会性,从而制约和影响行为主体的变化。

三、“全空间”模式:高校思想政治空间教育法的实现路径

“全空间”模式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树立“全空间”理念和构建“全空间”体系的教育形态和教育过程,其实现路径其实就在于利用、延伸和拓宽既有的空间范围,创造范围更加广阔的教育空间。“全空间”模式实质上是“大思政”的全方位学校空间教学体系,其总体层面上是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的统一,具体维度上是课堂空间、课程空间、理论空间、制度空间、交往空间、实践空间、网络空间、生态空间、思想空间的统一。从总体层面上看,学校空间是感知的、构想的、生活的空间特征的集合,既有实在性的物质空间,也有观念性的精神空间,高校思想政治空间教育法就是通过利用和改造前者来提升和优化后者以及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从具体维度上看,第一,课堂空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传统也是最主要的空间范畴,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等的主要场所,空间教育法的首要任务就是发挥课堂空间让学生进行集中式系统化的知识理论学习的功能。第二,课程空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的空间范畴,空间教育法就是利用和拓展学科内容的进程与安排,通过必修课、选修课、微课的相互结合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选择范围,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超市”,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第三,理论空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核心的空间范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理论资源。空间教育法就是充分利用和开发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各种先进思想文化及其产品,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精神文化资源。第四,制度空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的空间范畴。空间教育法就是利用高校教学管理的完备来为各种教育空间创造规范性构建的轨道和平台。第五,交往空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广泛性的空间范畴,空间教育法就立足于大学生日常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的互动范围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广泛传播。第六,实践空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十分重要的空间范畴。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空间教育法就是充分利用校内尤其是校外的社会空间来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教育基地、见习场所、纪念活动、服务平台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第七,网络空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的空间范畴。信息网络和新媒体已成为融入于当代大学生生活中的载体和工具,空间教育法就是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来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把整个赛博空间视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广阔的虚拟场所,极大地发挥渗透性、即时性、多样性、共享性的教育学习功能。第八,生态空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一创新性的空间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处于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之中的精神文化活动,也致力于促进人、社会、生态的和谐共生。空间教育法就是利用学校空间的生态性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第九,思想空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最特殊的空间范畴。空间教育法的根本任务就在于通过利用、延伸和拓宽上述各种维度的社会物质空间来不断地传授和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从而改造大学生的精神空间,使之为更多健康先进的思想价值观念所丰富和填充,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阵地。

四、总结

总之,空间教育法是适应新形势和富有创新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和运用空间教育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卢文忠 钟文苑 单位:广东警官学院思政部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