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的概述
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的发展就是需要由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向发展性需要螺旋上升的过程,生存需要属于人的基本性需要,发展需要属于高层次需要。作为社会的产物,人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从基础性向高层次上升。“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需要本身,满足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人的需要的发展最初是从动物的需要本能发展而来的,这种需要本能是肉体机能受到外部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自发需要。一旦这种自发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社会的人在人的本质力量的驱动下就会产生一种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实现就要依靠人的自觉意识,即意志的力量,这种意志的产生反映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一阶段的需要可称之为自觉的需要。与自发需要相比,自觉的需要更侧重于人的意志作用的培养,当意志的培养超出个人而为外力所控制,自由受到限制,因此,人的自觉需要的实现过程必然引发对自由的威胁,这一阶段自由自觉的需要成为新的需要而产生。
(二)关于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概述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是相对于两者在现实中的严重脱离而言的。“生活是人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满足需要、创造意义的活动过程。”因此,生活世界是人生活于其中,以人为主体,在人与自然、社会、个人的相互关系和实践中形成的现实与意义世界的建构。“人是一种未完成的存在物。”“人的未完成,蕴含着可塑性和创造性”因此,人的存在和发展就是一种不断的自我建构过程。生活世界作为以人为主体的现实与意义的建构,也具有可塑性与创造性,处于不断生成的过程之中。生活世界的这种可塑性源于人的超越性需求,即人对意义世界的追求,但人的这种需求建立在现实世界基础之上。因此,生活世界应该包含现实世界与意义世界。马克思认为,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既包括对现实世界的回归,也包括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与复归,即对意义世界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改造。思想政治教育复归生活世界,即是在意义世界的引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作用),以现实世界为基础,人们重塑生活世界的过程。
(三)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作为人的需要,具有工具性与价值性特点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完全陷入知识教育,脱离实践,缺乏实效,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作为一种实践手段,有利于帮助思想政治教育摆脱现实困境,这体现了其工具性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实质上是对未来理想社会人的生存状态的描述,在人塑造其自身生活世界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对人的价值世界的重构起着重要的引导与推动作用,这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特征。
二、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之间的本质联系
(一)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从现实性上分析,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反对把人当成抽象的存在物,认为人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表现自己。马克思认为,每个人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及需要满足的方式同别人发生联系,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因此,从本质上来看,一切社会关系都建立在一定的人的需要的基础之上。离开了人的需要,人的思想和行为就会失去其现实性,陷入虚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一切行为活动都难以避免会受到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人的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在人的心理———行为过程中处在起点的位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和人的活动,就必然要以人的需要为逻辑起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手段,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从人的需要着手。人在生活世界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人的需要,因此,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重要逻辑起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趋势反映了特定阶段人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猛发展与人口的新陈代谢,淡化了人们基于基本需要而产生的激情与意志。“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具有‘信念储备库’的作用。所谓‘信念储备库’就是指它为交往行为参与者提供创造性见解的泉源,以便满足在一定环境下由共同承认的‘解释’所产生的相互理解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逐渐脱离了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将主要阵地转移到课堂上。这种转移加剧了思想政治教育远离生活世界的步伐,使其脱离人们共同承认的“解释”,生活世界作为“信念储备库”的作用得不到发挥,使得教育者之间、受教育者之间以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就变得不那么容易。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难为人提供自信心或精神动力。知识的获取无益于自身内在素质的提升和行动力的增强,造成信息接收与内化、外化过程的断裂,使受教育者形成多重人格。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之间的息息相关以及人们自我意识觉醒和人们对生活世界认识的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人们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以及经验总结而提出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一种更加有效的教育方式,与人的需要的发展相一致,反映了现阶段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定需要。
(三)人的需要的丰富与不断满足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本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是针对现阶段以理论灌输为主的课堂教育难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问题而提出的。“‘回到生活世界’的真实动机就在于价值信念的回归和重建。”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通过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打破传统中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对立,使人们的认识活动以及价值判断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通过现实的实践活动来检验理论、诠释理论,从而使人们形成坚定的价值信念,完成价值重建。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了解人的需要,因为现实生活中人的需要的满足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外部驱动力量,而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推动生活世界价值重建的重要内驱力,因此,人的需要的满足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本质体现。
三、从人的需要着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的纽带,因而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得不考虑的一个现实性问题。因此,要从人的需要出发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之间的联系,以此为据,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一)从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出发谈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马克思根据人的需要的发展程度将需要分为基本需要与高层次需要。基本需要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基本需要就是生存需要,生存需要通过劳动来实现。而随着人类基本需要的满足,基本需要的影响逐渐淡化,但其仍然存在于高层次的需要之中,以另一种形式发挥作用,这种形式更趋于社会化。因此,人的基本需要的问题仍然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作为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形式,应注重人的劳动观教育。课堂教育要根据人的生活需要,加入劳动教育以及劳动实践的部分,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之中,激发人的劳动兴趣与劳动需求,将课堂中只注重理论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劳动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高层次需要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以及人的需要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仅仅停留于基本需要的满足,而应不断满足人的发展了的需要,然而这种发展了的需要仍然与生活世界息息相关。因此,要以高层次需要引导生活化不断向人的价值归宿趋近,实现现实生活的不断升华,同时,要将人的需要的多样性与生活世界的各种差异性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从现实实践的丰富库存中提取资源,从而为人的创新提供可能。社会习俗的丰富性往往表现了人的需要与生活世界多样性的特点,但也容易使人陷入一种生活惯性,从而固化思维,难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此基础上以更高层次的需要来引导人。人的需要与生活世界的结合,为人的创新发展提供可能,思想政治教育则为人的创新发展提供一种思维。
(二)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的角度谈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总体上说,会经历自发的需要、自觉的需要及自由自觉的需要这三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顾名思义,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贯穿于现实生活世界之中,以现实生活世界为源刺激人的自发需要,并使之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得到满足,此外,还要通过不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作用,自觉培养人建构理性世界的需要意识,使人的需要从自发上升到自觉的程度。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如果忽略了人的自发需要而直接对人进行自觉需要的教育,就使思想政治教育极易陷入工具理性之中,脱离人的感性与价值需要。人的需要从自发走向自觉的规律、过程,决定了自发与自觉缺一不可。脱离了自发需要直接进行自觉需要的教育不仅违背了人的需要的发展规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的需要对行为活动的推动力量。自觉需要的形成离不开人的意志力支撑。人的自觉需要在人的意志支撑下,经历反复内化、外化过程,即经历感性与理性的反复验证,最终形成一种坚定的品质:信念。这种品质使人们学会如何生活,使人们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即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时候,与之相应当意志力与信念已经融入人的自觉需要,人的思维的觉醒达到高端状态,人的自由也就实现了,人的自由自觉的需要最终得到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得以实现。人通过自我意识的觉醒,能够体验到更高端的生活体验,享受更有质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
作者:席瑞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