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民思想建设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型农民思想建设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新型农民思想建设论文

一、从沈从文笔下的农民群像看农民思想建设的瓶颈

湖湘地区的代表作家沈从文先生,一生致力于用温婉细腻的乡土小说形式传达着对故乡湘西地区的描绘、歌颂以及深刻的反思。在沈先生笔下,他很少关注英雄、大人物,却往往关注如乡野凡夫,山村少女,摆渡老汉等大批纯朴率真而最普通的农民群体,在努力展现田园牧歌般的乡土气息,展示了人性的纯真与纯美,在构筑诗意恬美的桃花神话长廊中,即使是最精美的小说篇章,大多数也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其中总是蕴含着某种无法抗拒的悲凉。悲凉意蕴既是对人物悲剧命运的一种述说与传达,更是对农民群体生存状态以及精神层面问题的提示与隐忧。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楚人的血液同样也给了沈从文先生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不过他说:“神圣伟大的悲哀不一定有一摊血一把泪,一个聪明的作家写人类痛苦或许是用微笑表现的。”以恬美、安宁甚至欢快、热闹的场景反衬出农民群体命运的悲剧,从而引起人们对农民群体特别是其思想层面的关注与治疗,将他们从悲剧的命运中解脱出来,这是沈先生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与神圣使命。那么从沈从文先生笔下农民群体反映出农民思想建设的瓶颈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1、封建迷信思想、腐朽落后的宗族观念与社会习俗影响较大

封建迷信思想在农村中影响较大,农民中普通存在着通过求神拜佛满足精神追求的现象,一些腐朽落后的宗族观念也成为农民思想的桎梏。如小说《月下小景》中有一对苗族男女真心相爱,却受到“只许与同第一男子相爱,却必须与第二个男子结婚”以及“只许结婚不许恋爱”的部族“魔鬼习俗”的限制,双双咽下毒药,殉情自杀以显反抗。小说中这样描写了这一死亡的过程:“寨主的独生子,把身上所佩的小刀取出,在镶了宝石的空心刀把上,从那小穴里取出如梧桐子大小的毒药,含放在口里去,让药融化了,就度送了一半到女孩子嘴里去。两人快乐的咽下了那点同命的药,微笑着,睡在业已枯萎了的野花铺就的石床子,等候药力发作。月儿隐到云里去了。”男女主人公只能选择用自杀的方式来进行极端的反抗,可见宗族观念对农民思想的束缚程度。

另外,如湘西地区流行的“童养媳”的腐朽落后社会习惯,成为一代代农民少女无法摆脱的隐形思想枷锁。如小说《萧萧》中的湘女萧萧也是如此,她如一株草似地在世上生长着,长到十二岁嫁给了一个才三岁多的丈夫,但她也不为这婚姻愁烦,因为这里世世代代就是这样,他只能宛如家庭中的一份子,劳务,家务,毫不含糊,当她有了儿子后,也是心怀欢喜地为儿子娶着“童养媳”,看着十二岁的儿子牛儿(如牛一样的儿子)娶了十八岁的媳妇过门时心满意足,这些纯朴的农妇们一代代重演着不知是悲剧的婚姻悲剧。

2、封建伦理道德对人们思想束缚严重

如小说《边城》中的湘西世界是古朴幽静与祥和安宁的,人性也都是善良的,但为什么女主人公翠翠结局却悲剧的,这不能不说正是世代相传的封建伦理思想对当男主人公傩送的严重束缚与制约,才直接造成了翠翠的最终悲剧。小说中说到当天保为了成全弟弟傩送,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时,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毅然决定抛下翠翠出走他乡。而此时的翠翠心里根本没有怨恨任何人,也没有去阻止傩送,她只是想“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而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在这里我们不禁要询问,这件事的错本不在翠翠,为什么责任却该翠翠承担与心上人分离的责任,她又为什么不能去向心爱的傩送述说解释,勇敢地留住他呢?这里面涉及到了我们所探讨了农民们的思想观念问题,自古以来的封建伦理思想对农民们影响较大,在农村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世俗环境,而封建伦理思想里男尊女卑,做事选择做时皆以男子为主体,而女性属于相对依附的弱性群体,她们处事行事只能处于被动地位,所以这就能充分解释为什么翠翠在婚姻面前只能被动接受傩送的选择,而不会主动去选择去追求,原因在她的思想中就认为自古以来的女子就是只能这样的,自己当然也该接受这样的安排。同时,封建伦理思想以及世俗思想皆以亲情孝道重于男女感情,即兄弟情重于夫妻情,所以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傩送最终一定会选择亲情而放弃这段爱情,因为自古以来世俗伦理思想对人们的要求就是如此,翠翠自然也心甘情愿地去接受这些结果,所以像她那样纯朴善良的湘西农村女性只能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痛而惨淡的人生,却找不到摆脱这种命运的途径,为什么找不到出路,究其根源还是思想问题,改造不了农民们头脑中的世俗封建伦理思想,则改变不了农民自身的命运,在书中作者还告诉了我们翠翠是在重复着母亲的悲剧,可见,封建伦理道德对人们思想束缚的严重程度。

3、缺乏荣辱观为核心内容的正确道德规范

在遭受各方势力残酷剥削与压迫下湘西农民的生活十分困苦,令人同情,但需要令人关注与同情的还在于许多农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无知、麻木、纵容甚至效仿世俗丑恶现象的心态与思想,他们缺乏分清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界限的正确道德规范,需要引导与治疗。这一点在小说《丈夫》表现得就为突出,经济上被剥削的一无所有、讨了妻子却不“急于生养”的丈夫,为了生存,不得不把自己年轻的妻子送到小河的妓船上去做船妓,那些在丈夫去看妻子时,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妻子陪别人睡觉,却只能躲进后舱里。这本是令人心痛与无奈的事情,小说中却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位“丈夫”看到自己的妻子接待水保以为大人物时高兴得两次唱起歌来,因为水保是妻子熟客,这一对人性灵魂麻木的深刻描写,作品没有任何评价,甚至还是一个欢欣的场面,却直令人惊心动魄。《柏子》中的水手柏子,用自己一个月辛苦挣来的钱心满意足地换得一夜风流,在柏子心中,他是快乐的,并不觉得自己可怜不会预备受人怜悯。《上城里来的人》所揭示的农民性格灵魂的扭曲和变形更令人心酸。小说有一段描写军队强奸妇女时,农妇态度十分反常,她认为军队强奸妇女是常事,不必害怕,这种事情她已司空见惯。可以说,沈从文在其乡土小说中将农民悲剧命运切入到人性的层面,希望通过人们精神的剖析从本质上展现人们生存状态悲剧,引起人们对农民思想状态的关注与思考。

二、农民思想建设现状与困境

如今,随着“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在党和国家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共同努力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农民在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基础上,整体的思想素质有了较大地提高,但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还是明显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农民思想建设现状还是不容乐观,农民思想状况中还面临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农民普遍关心国家、集体利益意识不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土地承包到户、农业税减免以后,农民确实在党的许多好政策中享受到了切实的实惠,但农民的小农意识依然很严重,对国家、集体利益关心较少,反而事事以自己为中心进行谋划盘算,吃不起任何小亏,容不得个人利益受到任何损失,缺乏感恩之心,不支持配合国家有关的重点工程项目工作,反而随时都想发点国家财,有机会就多捞点国家集体利益。

2、封建迷信思想、陈规陋习影响依然较大

如农村的烧香拜佛、请道士和尚作法等封建迷信活动还是比较普遍,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相互攀比现象愈演愈烈,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打牌赌博、好逸恶劳等现象有抬头趋势,不容忽视,农村宗族势力纠集在一起,对封建迷信思想、陈规陋习的维护与宣扬也起到不小的影响作用。

3、家庭美德意识比较淡薄

中国传统美德中“孝敬父母、友爱弟妹、邻里和睦、尊老爱幼、夫妻和谐、勤俭持家、爱护公物”等观念在农村还有待加强,许多农民对自己应尽的义务推诿搪塞,影响家庭幸福美满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最明显的现象就是不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在农村时有发生,影响极为恶劣。当然还包括不送子女尤其是女孩上学,父子、婆媳、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纠纷,盗窃集体公物等现象也应该值得重视。

4、安于现状,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

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愿改变的思想在农村中也是比较普遍,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中大量涌现出许多剩余劳动力,但是许多农民宁可困守为数不多的承包地与责任田,也不愿意外出打工谋取改变,原因是由于农民长期以来小富则安,安于现状的原因,当然也有原因是许多农民有担心顾忌,缺乏一技之长,也很难出去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些都助长了他们走不出、离不开的思想。相反,农民等、靠、要的思想,依赖思想却较为严重,害怕自己创新与改变,却习惯于被政府政策照顾、政府社会帮扶救助,为争取照顾的资格与名额,伪造谎报自己的情况以及争得面红耳赤、头破血流的现象是有发生。如常常见到村民为了吃低保,谎报实情到各级政府积极争取;面对中学或者高校针对贫困学生有减免学费或者助学金等政策,明明家庭情况较好的村民却到村委要求打贫困证明;还有的村民手里一有什么证明,就希望得到国家的补助与照顾,这都说明农民的依赖思想还需要改变。

5、环保、卫生、安全意识比较弱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普遍的村容、村貌都有很大改善,气象日新月异、焕然一新,但是不少农民在生活中在保持传统习惯时,环保、卫生、安全意识还是比较淡薄。如经常发现,村民将自己洗好的衣物晾晒在村里电线杆之间拉的电线上,极不安全;或者房前屋后的树木也被用来晒挂衣物棉絮,也不环保;杂物、柴块堆放在门前院坝角落,饲养的家禽在堂屋院落到外乱走乱飞,随地排便,这些也反映出农民在环保、卫生、安全意识还需要加强与提高。由此可见,农民思想建设现状与困境对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民思想素质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同时,也说明农民思想解放提高、观念更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既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十分重要而必要的工作。

三、新型农民思想建设的措施与效果

中国农业人口众多,农民、农业与农村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当中十分重要的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要顺利完成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就是要培养造就具有较高政治觉悟和良好道德风尚、遵纪守法、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问题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在农民的各种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居于灵魂和核心的地位,因此,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成就至关重要。针对沈从文小说中的农民群像思想中的普遍问题,结合当前农村的实际,我们明白,农民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长期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不断普及与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道德素质

如沈从文笔下有许多像翠翠与萧萧一样没有读过书的农妇形象,他们纯真善良,保持自然的本色,翠翠因为没有知识,所以缺乏现代平等自由意识个体意识,只能受到世俗封建伦理的束缚,重复母亲的悲剧;而萧萧因为没有知识,完全缺乏对封建包办童养媳婚姻的正确认识,导致自身身陷悲剧却完全不知,并亲手把自己的儿子也推进了这个悲剧里面,一代代承袭着封闭落后的封建伦理道德,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时,从小说《丈夫》中,那位丈夫也是为了生存,才不得不把自己年轻的妻子送到小河的妓船上去做船妓的,农民缺乏生存技能,无一技之长来较好养活自己的现象也比较严重,由此我们看出,通过教育手段,普及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对提高其自身的文化道德素质与普及生存技能意义都十分重大。据农业部2004年统计,农村劳动力有4.8亿。目前国际上对教育投入一般占国家GDP总量的4%-5%的平均水平仍相差甚远,在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下,我们必须首先做好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工作,减少辍学比率,防止再增加新的文盲和半文盲,同时做好男女平等接受教育的工作。其次,重视农民的职业教育工作,可以充分利用好电视、电影、广播、报纸、板报、县镇乡党校与农民科技推广站等宣传阵地,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在农村和农民中普及农业生产知识和科学技术,还可以广泛深入、卓有成效地开展定期的免费职业培训工作,如举办农民夜校,开设文化补习课、农业科技知识课,或者鼓励青年农民特别是高中毕业生到职业培养机构、高职院校就读,培养农民的职业技能,以便能增强其生存能力与竞争能力,防止一批农民因为无存技能被迫从事违法犯罪或者有违社会道德的职业赚取不合法收入,这一现象小说《丈夫》就是很好的例证。

(二)努力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弘扬爱国精神与传统美德

1、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与荣辱观

从小说《丈夫》所体现的场景丈夫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妻子陪别人睡觉,知道自己的妻子接待水保以为大人物时高兴得两次唱起歌来,因为水保是妻子熟客,我们应当深深地总结出,突出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内容的道德观念教育的重要性与艰巨性,强化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农民能够分清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界限,坚守道德底线,反对、抵制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并把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践行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之中,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

我们应当争取在县镇乡建立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与文化活动室,方便农民业务时间的精神生活;可以较多地组织“送书下乡”活动,切切实实能够让农民买得到、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相关的通俗读物;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可以多开展群众歌咏、文艺演出、才艺展示、读书征文、讲故事等如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多播放优秀的有教育意义的影片、相声、小品等娱乐节目,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所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能够使农民在业务时间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愉悦身心,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

2、积极加强民族精神的宣传教育

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和教育农民正确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者的关系,牢固树立和巩固爱国、爱集体主义的观念,不能时时处处只为个人利益打算,或者对国家集体利益漠不关心甚至损公肥私,这样下去,没有国家与集体利益的维护,个人利益也得不到长久的维护,一定要反复向农民强调并宣传集体主义观念,著名教育家陶行之说:“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我们要以积极引导农民深入开展“热爱祖国建家乡”等各项教育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有力的打击损害集体利益的群体、个人及任何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及思想,是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做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贯穿到新农村建设的整个过程中。

3、加强社会公德及家庭美德教育

针对目前农民公德意识、家庭义务意识比较淡薄的现象,我们必须在农村切实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大力培养广大农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引导农民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如树立赡养父母、孝敬父母的先进典型与标兵形象,开展赡养父母的评比与竞赛活动,对于不愿履行父母义务的农民,在村委会的带领下,村民们一起帮助说服教育。除此之外,帮助教育农民树立举止文明、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爱护集体公物、见义勇为、保护环境、尊老爱幼、邻里和谐,逐步在农村形成和谐安定的社会秩序和良好健康的社会风气。

(三)利用法律手段坚持不懈地打击丑恶腐朽的现象,达到净化社会风气的效果

如从沈从文反映出的一些不健康、落后、腐朽的现象都是我们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该打击与消除的,如小说丈夫为了生存,结果自己年轻的妻子送到小河的妓船上去做船妓,水手柏子用自己一个月辛苦挣来的钱心满意足地换得一夜风流,部族“魔鬼习俗”对苗族青年男女的扼杀等等。新型农民思想应该是包括崇尚文明与科学,不迷信、不封建、坚持无神论,诚实守信、淳朴和谐等内容的,所以对于一些根深蒂固的封建伦理道德应该进行坚决的破除,对于一些农民们信奉通过烧香拜佛等封建迷信手段祈求平安的方式给予规劝与教育,杜绝各种格调低下、内容不健康的文化传播,引导农民褒荣贬耻,分辨是非,抵制各种反动、腐朽、落后思想文化侵犯的能力,对那些倡导与助长不健康、落后、腐朽的社会风气的人员应以办学习班的形式开展帮教活动,抑制各种歪风邪气和封建陋习,对严重违法违纪人员坚决通过法律手段严办重办,真正做到知礼、懂礼、明礼、讲礼、行礼,努力建立和谐文明的乡村乡俗,为提高农民以道德素质为基础的综合素质,升华道德境界,净化社会风气而不断努力奋斗。

(四)摆脱“坐等靠要”的思想障碍,树立“自立创新”的拼搏观念

1、树立开放创新的思想观念

针对不少农民仍固守着“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的传统观念安于现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作方式不求改变,缺乏增收途径的现象时,喜欢单家独户、自给自足,即使合伙创业也认为只有找亲戚才安全的想法时,我们必须引导农民接触新事物,了解新形势,解放农民思想,转变农民观念,树立开门迎商、开放搞活的意识,跳出“一亩三分田地”的思想束缚,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在宣传过程中,我们也不要急于求成,可以先做通村干部的思想工作,让乡村干部能够首先走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队伍前列,成为农民思想的引路人与指路灯,群众如何想,事事看干部,村干部通过组织学习、挨家挨户的讲解,让农民慢慢改变旧的思想观念,树立较为开放创新的思想。针对农民思想中的担心与顾虑,我们应该积极建立各种培训方式,聘请专门的技能老师为农民进行基本的技能训练,努力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使农民拥有一技之长,这样农民才能更容易出外谋生,这样新的开放创新,积极进取的思想才能更容易进入群众心坎,引导农民积极的转变思想观念。

2、树自强开拓的思想观念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开拓创新、自主自强,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精髓,而如今,针对农民害怕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的劲头,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依赖性较强的思想。必须引导农民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自立自强观念,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摆脱指望政府、依靠社会的思想观念。由于多数农民普遍缺乏勇于冒险的精神,他们只在亲眼目睹有人成功的情况下,才敢大胆实施行动。因而我们不必单纯的说教思想,可以依靠树立典型形象,引导农民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所以,村委会应该鼓励创业成功的农民朋友,现身说法,示范带动,积极帮扶与鼓励其它村民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培育和选树典型并广泛宣传,让乡村干部和党员去引领鼓动群众,这样才能促使农民接受新事物,大胆创造,勇于开拓,不断的自主创新与拼搏进取。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新型农民思想建设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并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方法与措施,才能使农民的思想水平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为社会主义新农民建设不断取得更大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