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性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上追求人文价值
从本质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影响人的政治信念、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心理品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内容以及基本途径等,都反映与彰显了先进文化的特质与属性。如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激励人表述即如此。没有人文对人的教化,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没有顺应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没有现代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以及物质文明。显然,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教育就是当代最鲜明最核心的人文教育,它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具有根本的思想保障作用以及精神动力作用,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可或缺的。轻视与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人类特有的人文精神的轻视与忽视。由此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脱离了人文发展的历史长河而牵强附会的东西,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与必然要求,是人类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及其对人类先进文化的传承、创新、丰富与发展。
当然,不可否认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与突出的政治属性,但这并不排斥与否定其所具有的内在且丰富的人文属性。一方面如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蕴含与承载着人文属性,人文属性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内在的属性;另一方面人文属性存在与体现在所有人文社会科学当中,它所涉及的学科不是只涉及单一的某个学科,而是涉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轴心的人文社会学科群,包括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几乎涵盖了人文社会学科的所有门类,当然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一步讲,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其中就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水平。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人文教育的全部,但它是人文教育最核心最本质最高层方面的教育。这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追求政治价值,同时追求人文价值,即通过教育活动,在人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质养成及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和功能。再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看,它所关注的是人生的价值、人民的福祉、国家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与世界的前途。为此,只有从政治属性和人文属性的统一中,才能更加完整、准确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只有这样理解与认识二者的内在联系,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不至于脱离或背离人文属性,也才能自觉地在人文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使二者相辅相成,合力促进人的完善与社会的进步。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凸显人文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凸显了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即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观照,是人们关于“人应当如何生活”,“人之为人的价值标准”等一系列命题的自我意识。它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人性观、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内容上彰显了人文精神的光辉。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对人类社会人文思想的继承、创新与发展,都集中地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都是人类优秀文化的时代精华,同时也就是人类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不可能也不可以把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从人类的人文中隔离开来,分离出去,否则,失去了人文属性的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其原本具有的特质与价值。在一定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就在于关注与培养人文精神。人是高度情感化的动物,人对一种事物的恒久追求,往往源于人的内心信念和内在情感,源于对自己在这项事物中的地位作用及自身价值的认同。如果人对一种事物的追求是被动的、功利的或者难以感受到自身价值的,那么,这种追求不仅会缺乏内在的动力,还会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异化倾向而走向事物的反面,这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人的利益需求也在向多样化发展。如果我们不能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到教育内容与过程之中,不能在科学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同时关注个人的权益问题,就不能很好地发挥教育对象的积极性和先进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作用也就得不到体现。尤其是我国的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重要的阶段,急剧的社会变迁引发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例如,就业引发的生活困顿问题;婚恋引发的情感调适问题;学习引发的心理压力问题;交往引发的人际关系问题;遇挫引发的心理障碍问题;腐败现象严重而引发的对社会的不满问题;等等。如果不能够以人为本,通过教育及时疏导化解人的心理障碍,势必影响人的健康、幸福以及社会的稳定与进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包括政治文化,还有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心理品质等,这些内容都是社会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渗透到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中,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文化心理和人格以及价值信念。但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偏重于政治教育,几乎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教育的全部内容,只重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严肃性,而忽视了教育的人文属性和情感属性。这样的现象正是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属性认识不足的反映,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根源所在。因此,凸显人文精神,维护、追求和关切人的尊严、价值、命运,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它不仅影响着人们思想生成的心理机制和具体的实践活动,而且其核心价值对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都具有导向作用,为个人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此,只有凸显人文精神,才能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整体性与协调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上体现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文关怀。所谓人文关怀就是人对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关怀,是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丰富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对自身生活得更幸福、美好、自由的文化关怀等。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基本维度之一。我们知道,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方法在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但其中都蕴含着人文思想、人文情怀与人文精神。只有以先进的人文思想教育人,才能以理服人;只有以真挚的人文情怀关心人,才能以情动人;只有以崇高的人文精神感染人,才能以行导人。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可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两个新名词凸显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如果说以前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人,而现在提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则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这就是说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始关心人内心的感受,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这不仅拉近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伟大革命和进步,这是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体现,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实践也充分证明,人文关怀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和实效性的重要手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使教育对象感受到温暖与关怀,感受到人性化、人情味,可以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社会形象,有效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厚重的人文底蕴以及宽广的人文情怀,是实施人文关怀的前提与基础,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与有力保障。
在新时期,人文关怀的实质是:在理顺人与其他种种对象的关系中,确立人的主体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生价值关怀,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文关怀不仅仅是从经济和道义上给予关怀,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精神上充分实现人的价值,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也是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所在。人文关怀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育心、育德的文化心理活动,直接面向青年学生生命的辉煌时期,为促进其健康成才和创造幸福服务,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符合人的本性,符合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它所彰显的是人性的光辉。总之,人文关怀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文关怀的缺失。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常见的,板起面孔的政治说教、忽视与轻视人的精神与物质的需求以及高高在上、冷漠相对、无关痛痒、无视现实等现象,都是人文关怀的维度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起来的表现,这往往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形象受到了曲解与误解。可以说,没有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一种漠视心灵、伤害人性、抹杀个性和否定人的价值的不健康教育,终究不能唤醒人潜藏于生命之中的自我创造与超越自我的意识。这些偏差与误区,从反面告诫我们,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急需把人文关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借助先进文化教化熏陶的“化人”与“人化”的教育方法与形式,充分发挥先进文化成果转化为个体内在本质力量、促进人的精神生活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作用,不断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作者:张国民 王斌 秦玮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