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连接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
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于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即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独特的心理。换句话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对个体培养一种特定的社会意识的共性。这种共性表现为共同的价值观,全社会成员有共同的目标追求。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侧重于对社会成员个体的个性塑造,培养一个人能够顺利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的一种健全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第二,两者的核心指向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的价值观、人生观问题。价值观与人生观从对象性的角度讲就是个体对外,对现实世界的价值取向观念的总和,这就包括工具价值与道德价值,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态度和他者对个体态度批判后个体内心的反省。由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处的地位和境遇不同,因而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的不同决定着人有着不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并对人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正确的价值取向无疑需要后天的教育,更需要自觉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个性成长问题。研究的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果不了解学生成长的规律,不懂得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就很难正确地引导学生解决心理的负面情绪,从而导致学生学业受挫,与同学、家长、老师发生严重的摩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励,是一种情感上的关怀,目的是为了协助学生自我了解和自我实现。第三,两者教育实现的目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很强,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体现为个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在于提高个人对国家与社会的归属感与自豪感,通过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使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号召青年学生树立共同的共产主义理想,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拼搏,为能够成为祖国合格建设者而自豪。心理健康教育在于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够不断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珍爱自己的生命,珍视现实生活。在生活中、学习上遇到挫折和失败,学会冷静地分析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挫折的教训,能够把每一次失败当作下一次成功的阶梯,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每一天。思想政治教育使人更好地了解社会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促使人更好地了解自我及其成长过程,就如同一面镜子,它使得学生变得明智、自信而富有反省精神。我们既要看清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还要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基本的目标任务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服从于学校培养人才的总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服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功能上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培养有高尚道德情操的、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优秀人才,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二者协同作用,相得益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是融合在一起的,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学生心理不健康,往往导致道德行为失范。因此,学校教育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才能有效解决学生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二、新时期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应当首先明确工作的性质和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是党赋予每个高校辅导员的一项政治性强、立场明确的政治教育工作。为的是培养有共产主义信仰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培养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因此,作为一名辅导员,应该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工作的中心,兼顾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要做到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每一个学生。讲究事前的宣传和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事,也就是每一个心理健康问题或是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注重的是及时发现问题和正确处理问题。高校辅导员面对的往往是数百名学生,除了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还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等等。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如何迅速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实在是一件比较棘手的工作。这就必须依靠宽畅的发现渠道,建立心理健康普查制度,通过科学的心理测评来获得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手资料。同时,还需建立起班级、学院、学校以及社会的四级心理危机预防体系,建构宽畅的心理危机学生发现渠道来发现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主动去发现心理危机学生,其动力主要来源于对学生的关心。
心理问题导致的巨大负面作用,使得每个辅导员不得不为自己学生的健康成长着想。然而,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心理危机学生的产生绝大多数是其自身、家庭、社会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辅导员工作没有到位,则会影响辅导员发现心理危机学生的及时性,从而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埋下隐患。总之,有了行之有效的发现机制,能够及早发现心理危机学生,才能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干预,各项预防干预措施才会有的放矢。高校辅导员在处理心理健康问题各阶段时也应该注意自己定位和方法。在心理问题发现阶段,必须全面了解和评价学生有关遭遇和诱因事件,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存在的时间。当发现问题学生时辅导员及时主动地接近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利用双方已建立的良好关系,鼓励其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了解心理问题所在,进行初步评估。与此同时,尽快向心理咨询部门提供详实准确的信息。在确保安全阶段,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在情绪、认知、行为和躯体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极有可能发生伤人或自伤的行为。在此过程中,要把保证学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尽可能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同时,联系学生法定监护人将其送至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有很多内在的联系,但是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若能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将有助于大学生心理上的健康成长,在教育上也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从全局出发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和高职院校督导的评估范畴。同时,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和体系,在经费、人员、培训等方面予以支持。并将心理健康教育原则渗透到教学活动中,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均属于学生健康成长中的素质教育。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和思想品德问题交织在一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促进一个人健康心理的形成而它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对社会人生的正确认识。一方面,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思想道德的产生发展变化都要受到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又是塑造健康心理的基础,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要受到主体思想的支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之间在内容和方法上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在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及途径上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德育工作可以从心理健康教育辅助作用。中国同时将继续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并加深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帮助其进一步发展。
3.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督职能的改革方案。改变当前发达国家控制国际基金组织的局面,根本上还是改变加权投票制,但发达国家不会放弃其几十年取得的优势,因此,双方之间的博弈还是漫长的。另外,较为可行的是设立一个专门的监督机构行使监督职责,这一机构必须是中立的,不受到任何大国的影响。在监督上,可扩大监督的范围,为防止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的情况出现,应加强对国际流动资本、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内部监督上,扩展监督的层面。
4.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对危机职能的改革方案。首先IMF应提高危机预防能力,中国应积极参与到IMF的立法工作中去,并支持扩大监督的范围,监督更多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提前察觉隐患,让危机在发生前消除。其次应提高危机救援能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来源应做到多样化,缓解组织的资金压力,在面对危机时能够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应对。本文通过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背景入手,重点分析了IMF改革的内容以及中国对IMF改革的倡议方案。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已过去60多年,中国也从当时的战乱国家成为了如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中国在IMF的话语权并没有同中国的经济地位一样得到提升,相反,如今IMF还有很多的改革步伐要走,美国依然会施加重重阻力以保护其利益,在未来的改革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其中的博弈仍然会很激烈,中国应抓住每一次改革的机会,改变中国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不利地位,树立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中国的崛起提供稳定的外部环境。
作者:李娟 单位:中山市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