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和实现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自2017年以来,“课程思政”开始被全国高校所关注,国家出台了针对课程思政的一系列政策,各高校也陆续开始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经管类研究生有着不同于其他专业的特点,在经管类研究生中开展课程思政有其自身独特的必要性与价值。国家、学校和教师应针对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相应的措施,从提高课程思政意识、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以提高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教育;经管;研究生
0引言
关于“课程思政”的定义,高德毅、宗爱东(2017)在《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一文中指出课程思政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一种课程观。成桂英(2018)将课程思政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课程思政”与通过课程之外的其他渠道的思想政治教育;狭义的“课程思政”是指高校在专门的“思政课程”之外的课程(包括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近年来,课程思政这一教学理念不断融入我国的教学实践。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通知中提到要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这是国家首次在中央部委文件中提到“课程思政”。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这份纲要阐明了课程思政的价值,并对各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提出了指导意见,对于经管类,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自从2017年“课程思政”的概念提出之后,众多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学者和专业课教师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研究。王茜(2019)探讨了“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实现路径。肖咏嶷(2020)探讨了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以及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路径。陈中斌、杜春华(2021)探讨了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美云(2021)通过调查的方式分析了经济类研究生导师课程思政的现状与实现路径。现有文献对课程思政的研究大都集中于本科生,对研究生包括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研究目前还比较缺乏,经管类研究生的课程思政在实践中也未得到充分重视。
1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价值
1.1课程思政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经管类研究生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的不断扩招,研究生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如图1所示,近5年来,随着研究生毕业人数的增加,经管类研究生的毕业生数量逐年上升。虽然目前经管类研究生的规模远小于本科生,但他们所从事岗位的重要性以及他们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却高于很多本科生,如果他们不能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就很容易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动摇中国共产党的统治根基。
1.2课程思政有助于激发经管类研究生的学习兴趣
经管类专业融合度较高、理论性强,涉及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的专业课程和专业知识,学习难度较大且学习过程比较枯燥乏味,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不高。而课程思政与传统的仅仅通过思政课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不同,其将思政教育融入所有的课程之中、融入教学的全程之中,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通过发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创新了课堂教学模式,丰富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
1.3课程思政能够更好地改善经管类研究生的思政问题
经管类研究生大都已经接受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二十余年的家庭教育,他们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政治立场、道德水平等基本已经成型。虽然大多数学生有着较高的道德水平、较为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拥护者,但仍然有部分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问题。近年来,研究生自杀的新闻屡见报端,研究生学术不端的事例也时有耳闻。相较于本科生,研究生承受着更大的学业、就业压力,以及来自父母、社会的期望,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自我与外界的关系,就很容易产生各种问题。
2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
2.1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
2.1.1各高校积极开展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17年9月,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开始了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程思政”专项的申报,要求教师要充分结合专业优势和研究生教学特点进行项目建设并给予每门项目2万元建设经费。2020年,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正式启动研究生《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战略管理》3门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以“诚信”“会计职业道德”等作为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在学生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在张美云(2021)对不同学校经济类研究生导师及学生的调查中,45.45%的导师表示已有学院及以上级别立项的示范课程,65.45%的导师表示学院传达了上级文件并对导师做了一定动员和要求,20%的导师表示学院传达了上级文件但未做明确要求,而“不曾传达上级文件精神”这一项的比例为0%,可见大多数高校都已对经管类研究生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
2.1.2经管类研究生与教师已初步形成课程思政意识
在高校对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也提高了经管类教师与研究生的课程思政意识。在张美云的调查中,90%以上的师生至少在很大程度上认同立德树人是经济类研究生导师的第一职责。在专业课课程思政对研究生价值观的塑造方面,85.45%的导师和78.44%的学生都认为作用“非常大”或“比较大”,认为作用“较小”或“不明显”的仅占3.64%和2.4%,可见大多数师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课程思政意识,认同课程思政这一教学理念的重要性,也愿意接受学校针对课程思政制定的各项政策、开展的各项活动。
2.2经管类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2.2.1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在张美云的调查中,有35.33%的研究生反映“多数教师专业课讲授不涉及思政”。在王方、张博文(2021)对全国各专业研究生的调查中,有39.65%的学生对于“课程思政”不太了解或完全没有听说过。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课程思政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学校及教师重成绩、轻德育的现象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此外,因为研究生人数较少,且大多数已经有了稳定的三观,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所以许多学校并不重视研究生的课程思政建设,在研究生的课程思政上的投入也不如本科生,尤其是经管类专业非学校重点专业的院校,在对经管类研究生的课程思政的建设上更为忽视。
2.2.2课程思政未能很好地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
虽然大多数高校已经开始了对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大多数教师也具有一定的课程思政意识,但经管类研究生思政教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在结合上仍存在着不足。具体表现为经管类研究生的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结合不够紧密,且思政教育难以贯穿于教学的全程之中、贯穿于经管类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究其原因,一是经管类专业的部分课程理论性较强,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学校和教师发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增加了难度。二是我国高等教育各专业的课程长期以来存在着各自为政的局面,专业课教师往往只专注于自己的教学内容,对其他学科、其他领域的知识不甚关心,经管类研究生的教学也不例外。三是研究生的生活比本科更为丰富,除课堂教学外,还有较多的科研活动、社会实践等,这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也使得思政教育难以贯穿于研究生学习生活的全程中。
2.2.3课程思政实施方法缺乏多样性
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缺乏多样性也是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之一。在学校组织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方式上,学校通常以会议宣传等方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积极申报课程思政项目,各专业课教师之间的交流、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的交流通常也以会议的方式进行,这种会议的方式缺乏创新,可能难以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热情与积极性。在教学方式上,教师通常采用直接灌输的方式生硬地将思政内容传授给学生,缺少生动与灵活性,无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2.2.4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
评价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许多学校也建立了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比如从教师的教学表现、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方面来评价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这些固然是衡量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准,然而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思想态度的变化。但不同学生的思想态度各不相同,难以被量化为容易衡量的指标。这就使得经管类研究生的课程思政难以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从而导致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变得困难。
3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
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应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从提高课程思政意识、构建课程思政课程体系、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以及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实施推进。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如图2所示。
3.1多层面提高对经管类研究生的课程思政意识
首先,在国家层面,国家应出台针对研究生包括经管类研究生的课程思政政策文件,对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价值做出阐述,对如何有效地进行经管类研究生的课程思政建设做出指导性意见。其次,在学校层面,学校要完善顶层设计,针对制定相应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总领全局、统筹安排,明确学校各单位、各部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与职责,并给予资金支持。最后,在教师层面,教师应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课程思政意识。在授课中不仅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更要在思想、生活上关怀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职业道德、价值态度,做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
3.2多角度构建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课程体系
多角度构建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课程体系,要推进课程建设。比如发掘专业课中的思政点、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相关探讨等。经管类不同专业有其不同的特点,要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来发掘课程中的思政点。在发掘思政点的过程中,单个教师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学校和学院应采取多种方式,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除了经管类各专业课教师之间,还应组织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多角度构建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课程体系,还应推进案例开发,针对每个思政点选取相关的案例。案例的选取可以是学科经典案例,比如名人生平、历史事件等。也可以结合时政,比如“会计的职业道德”这一思政点可以选取近些年来财务造假的案例,“企业社会责任”则可选取一些企业在洪灾和疫情中捐款的事例等。多角度构建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课程体系,还要推进示范课建设。经管类研究生专业课程众多,可以先从具有代表性的课程开始,将其列为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示范课,通过示范课课程思政建设方案的制定、实施与结果反馈等,不断调整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方案,并将其推广至整个经管类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中。
3.3创新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首先,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应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所进行的其他教育教学活动,如科研、讲座、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课程思政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在经管类研究生的科研活动、实践活动与日常生活中,也应融入思政元素。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除了传统的灌输式的直接教学,还应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前者可以采用教师提问等方式,后者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小组游戏等方式,这些方式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4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有效地衡量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施效果,还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应尽量全面地涉及到课程思政的参与者,包括学校、教师、学生等。做到“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如图3所示。如图3所示,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应当包含6对评价关系———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教师对学校和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①),可以采用校领导不定时听课等方式,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的情况。学生对教师的评价(⑥),可以开展学生评教活动,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日记、周记等方式来记录自己的思想变化,以评估教师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中进行课程思政的情况及其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的评价(②④),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等方式,学校应欢迎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的课程思政工作提出建议。课程思政的效果是通过学生的思想变化来体现的,所以学校和教师还应密切关注研究生的政治立场、思想态度、心理状态,以评价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施效果(③⑤)。对教师的评价中,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是师德师风。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观念的引导者、品格的塑造者,承担着育人的责任。态度积极、品行优秀的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而一些行为不端的教师则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学校应加强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教育与评价,将师德放在教师评价的首位,在招聘、考核等各个环节都要把控教师的质量。
作者:李丰团 郭佳 刘琪 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