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日语课程思政的导入路径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总书记强调要将课程思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大学日语课程是高校公共必修类外语课程,从国家全面推行课程思政的号召和日语学科特点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导入课程思政非常有必要。为了提高大学日语课的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可以选取抓住入学和节假日节点,选择适当时机导入;严选精选导入内容,优先结合地域文化特色资源;运用教材辨析中西文化,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等导入路径,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大学日语;课程思政;导入路径
一、课程思政的背景
2016年12月,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自此以后,教育部等部门不断发文要求持续推进课程思政进课堂工作,全国高校也陆续号召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笔者所在的云南大学要求教师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多次举办相关讲座,要求教师参加学习,提高育人意识,同时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就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如何体现课程思政,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如何挖掘,课堂授课中如何实现课程思政等问题,组织教师多次研讨,并开展课程思政的示范课,组织教师学习。
二、大学日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大学日语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日语是主要学习对象。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学习日语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大量摄取日本文化知识,在潜移默化中也在传输日语背后的意识形态、文化气质、价值观等。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高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不能从中日文化比较的视角进行讲授,而是单方面进行日本文化介绍,思想还不够成熟的大学生们就会很容易忽视中国文化的学习,一味崇拜日本文化,崇洋媚外,甚至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从国家全面推行课程思政的号召和日语学科特点出发,大学日语课程的教学中导入课程思政元素非常有必要。
三、大学日语课程思政的导入路径
(一)抓住入学和节假日节点,选择适当时机导入
大学日语课程的学生来源于全校非外语专业,并且从大一入校起就开始学习。学生们初入大学,面对的是全新的学习环境,并且彼此之间互不认识,日语课程也是零起点开始授课。因此,开学第一堂课,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非常重要。此时,教师应适时将思政元素穿插其中。教师可抛出问题,如“为什么要上大学?”“青年一代为了什么而读书?”,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刻苦读书,努力奋斗,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此外,在各种节假日前后,可以发起有关节假日的话题讨论,使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为用日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打下基础。在特殊的时间节点,如9月18日,可以带领学生观看相关爱国影片和纪录片,引导青年一代了解历史,勿忘国耻,领会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激励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二)严选精选导入内容,优先结合地域特色资源
各个高校所在的地区都有自己的地域特色。以笔者就职的云南大学为例,它位于云南省丽江市,云南作为边境大省和少数民族聚居地,有其自身鲜明的地域特色。同时,云南是“一带一路”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在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中也具有重要意义。丽江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文化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性。境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记忆遗产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三大世界遗产,同时也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教师可在开学第一课中,为学生简要介绍丽江乃至云南的区域特色,使学生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历史人文特色,同时加深对国家“一带一路”及民族政策方针的把握,培养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包容态度。流经丽江境内的金沙江,到了石鼓镇后因山崖阻挡便掉头急转东北而去,形成一个巨大的“V”形转弯,长达数十公里,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选取“长江第一湾”进行简单拓展,使学生加深对中国长江和黄河的认识,增强作为华夏儿女的自豪感。丽江境内的石鼓镇有红军长征纪念馆,也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教师可在国庆节、建军节等重要节日的时候,就丽江的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从而使学生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三)利用教材辨析中西文化,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
1.以名词入手,辨析中西文化异同
笔者就职的云南大学大学日语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大家的日语》(初级第一册)第八课单词表中有“桜(さくら)”一词,该词意思是樱花。提到樱花,必然会让人联想到深深渗透着樱花气息的日本文化。日本人酷爱赏樱,可以说日本人都有“樱花情结”,樱花作为日本民族的象征,已然扎根到民族文化的深处。那么反观中国,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人最喜爱的花是什么?这些花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它们反映了中国人的哪些精神特质?如中国人喜爱梅兰竹菊,因它们清雅淡泊,品性高洁,具有君子品质。中国人也喜爱莲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净高贵。中国有哪些关于花的名诗名句?这些名诗名句又体现了该花怎样的高贵品质?如“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寓意是要想拥有珍贵品质或美好才华,是需要付出不断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达到的。通过以上探讨,使学生认识到高贵品质的养成必须靠自身不断磨炼,应自觉加强个人修养,提高个人品质。同时,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的关系,只有脚踏实地,不怕吃苦,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才能增长本领。从而培养学生勇毅笃行、艰苦奋斗的品质。在讲到“相撲(相扑)”一词时,介绍相扑是日本传统的一项体育运动,同时引导学生与中国传统的体育运动作对比,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的认识。在讲到“歌舞伎”一词时,可以对歌舞伎中的舞台、服装、化妆、音乐等进行介绍,同时将中国的京剧与之作对比,引导学生就歌舞伎和京剧的异同点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式教学,使学生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个人素养,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2.以句型入手,引导学生头脑风暴
《大家的日语》(初级第一册)第十九课语法部分中有“~たり、~たりします。”这一句型,该句型在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动作时可以使用。教材中在此处设置了“日曜日はテニスをしたり、映画を見たりします(星期天打打网球,看看电影)。”这一例句,教师在讲解完该知识点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使用该句型描述自己的周末生活或者寒暑假生活。学生必然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教师在听取学生的回答之后,可对大家的假期生活进行简单总结,并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如何健康快乐地度过假期。比如,运动、阅读、学习等活动也应合理地安排进自己的假期生活中。读书明人智慧,运动强人体魄、坚人心智。通过思考探讨,无形中使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生活观,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自觉成为一个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人。在讲到句型“~ことができます(能……、会……)。”时,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介绍自己具备的能力。在学生描述完自己的能力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身还有哪些不足,需要学习弥补。使学生能够客观认识自己,努力学习,全面发展,提高能力。从而为实现强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3.从课文入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大家的日语》(初级第一册)第十五课课文中的会话主题是“ご家族は(您的家人呢)?”,文中木村讲到自己是三口之家。此段会话折射出现代日本主要的家庭形态,即“核家族”,指只有父母亲和孩子的三口之家。教师在讲授该会话中的语言知识基础上,应注重对文中“核家族”的现象进行介绍,进而分析日本家庭形态的演变过程,自然过渡到对日本社会少子化、老龄化等现象的介绍。在此过程中,注意与中国的家庭形态、人口变化等现象进行对比,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的基本情况和二胎政策出台的背景。从而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通过分析中日家庭观的异同,培养学生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和爱国爱家情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讲到会话文“祇園祭はどうでしたか(您认为祗园祭怎么样)?”时,介绍京都的传统节日祗园祭的同时,可对比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如:清明、重阳、七夕等,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从而思考如何传承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
4.以习题入手,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大家的日语》(初级第一册)第二十三课课后习题中有一篇阅读文,题为“聖徳太子(圣德太子)”,该阅读文讲到了圣德太子与中国的交流。虽然只是习题,但文章涉及中日古代交流史,教师在分析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可介绍圣德太子倡导的大化改新、日本遣隋使、遣唐使等相关知识,并由此引导学生思考唐朝时期中国对日本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日本是否是全盘吸收中国文化?比如:官制、建筑、文字、服饰等方面,日本深受中国的影响。但是,日本对中国文化并非全盘吸收,如中国的科举制度并不符合日本的国情,因此日本并没有采纳科举制。通过学生的思考和教师的介绍,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源远流长的关系,提升文化自信心。同时,也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日本文化,从而在面对外国文化时,保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清醒认识,形成批判性思维模式。讲到阅读题“大阪、神戸、京都、奈良”时,对文中提到的京都和奈良作为古都的历史做简单介绍,同时与中国的古都西安作对比,在比较几个古都的异同点的过程中,自然将中国对日本在城市建制方面的影响融入其中,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认识,对中日交流史的理解,对中国文化影响力的认同,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勇做奋进者。
作者:肖东娟 单位: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