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红色文化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其中不仅蕴含着各个时代的鲜明特征,同时还彰显出了属于新时代的创新性内涵。为此,本文通过分析红色文化的特殊作用,进而有针对性地列举了几点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合理应用红色文化的措施建议,以及能够对高校中的思政教育者带来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红色文化;大学生教育;思政教育
0引言
红色文化之所以经过时代的洗礼后仍然能历久弥新,主要是由于其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与精神财富。在不同的时期背景下,众多共产党员将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作为自己的奋斗使命,将自己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任务。红色文化不仅包含着中国人所独有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同时还具备着十分强大的育人功能。尤其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积极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可以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传承者与创新者。而通过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体系中,一方面能够为当代大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精神滋养,另一方面则可以打造出符合新时代特点的思政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思政教育水平。
1红色文化的特殊作用
1.1为思政教育提供优质资源
总书记曾说过:“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红色文化是代表中国代表民族以及代表人民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极强的独特性。在红色文化中包含着历年历代革命者的伟大精神,同时也是对国家建设与社会改革的经验总结。尤其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已经跻身到了世界强国的队伍中,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感受到国家的强大、民族的独立,同时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来触摸不同年代中诸多革命英雄的光辉历史。通过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将为教育者提供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教育素材,这些真实且感人的教育资源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有着难以替代的教育价值,全面提高思政课程的教育水平。
1.2为思政教育打造出天然的教育载体
由于红色文化中所包含的内容全部真实有效,因此对于我们华夏儿女来说更具感染力。通过在思政教育体系中融入红色文化,将最大化地激发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他们在和平年代中体会到众多革命者与开拓者的无私和伟大。由于文化活动中蕴含着很多可供思想政治教育者选择的优秀资源,因此教育者可以以此为切入点,重点强化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团结互助、自尊自爱、积极进取以及自强不息的优良作风,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落实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持。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可知,红色文化就相当于是一个天然性的教育载体,教育者不需要用语言加以诠释,也不需要用先进教学手段进行包装,只是单纯地将其引入到思政教育体系中,则可以让思政教育效果得到顺利加成。
1.3拓宽思政教育领域
一直以来,高校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一个难度较高且十分复杂的课题。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逐步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果想要发挥出实际作用也必须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来予以创新。但在传统的思政教育体系中,很多教育者只是将传统文化、多元文化以及先进文化进行相互融合,并没有关注当代大学生的动态表现和实际需求。而通过融入红色文化,则相当于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开辟出一个新领域。虽然大学生已经成年,但他们仍然处于自我认知的探索阶段,因此需要有红色文化这面旗帜来加以引导。教育者同样也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来进一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范围。
2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建议
2.1利用红色文化来创新思政教育模式
2.1.1打造思政理论课堂
在高校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因此务必要予以高度重视。高校内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依托于红色文化来打造出符合当代大学生实际特点的思政理论课堂,充分发挥出红色文化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创新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全面提高思政教育体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教育者要认真分析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精准找到与红色文化的融合点,同时加强对理论课程的结构调整,密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动态表现。做好整体规划之后,教育者还要根据理论课程的教育主题,将红色文化融入不同的板块内容中。不仅要将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同时还应当全面提高理论课堂的教学趣味性,将大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课堂当中。其次,教育者还要以红色文化为基础,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保证思政理论课程内容的特色,同时要与学生进行密切交流,了解他们对思政理论课程所提出的想法和意见。从根本上杜绝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而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入手来进行启发式教学。例如,教育者可以在日常的思政理论课程中引入一些红色故事,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之后,让他们针对红色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讨论,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深层次研究故事中所呈现出的思想内涵。在相互讨论和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可以将红色文化的育人作用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入手来领悟思政理论课程的教育精神。
2.1.2构建红色实践基地
除去理论课程以外,课外实践同样也是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同样要依托于红色文化,将其融入思想政治课程的课外实践教学环节中,带领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红色教育,让学生在接受红色文化洗礼的过程中升华个人情感,同步完成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目标。在笔者看来,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应当从精神和实物这两个层面上入手。尤其是在实践活动中,可供教育者所选择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场景非常丰富。例如几乎在各个城市中都可以找到有关于红色文化的旅游景点,教育者可以将他们打造出适合当代大学生的红色实践基地,让红色基因在革命纪念馆、革命遗址以及英雄纪念碑的等地方都可以传承和延续。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当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集体实践活动,让当代大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场景和氛围中更加全面地了解革命历史。
2.2利用新媒体来加强红色文化宣传
我们已经正式进入信息时代,无论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还是创新,都离不开先进科技的支持。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思政教育者认识到,如果想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作用发挥出来,则必须要顺应当代大学生的信息获取习惯,借助于新媒体的宣传力量来加强红色文化宣传。让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了解红色文化、学习红色文化、实践红色文化。首先,在建党百年之际,几乎各个地方上的电视台都在播放,有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电影和电视剧,目前广受好评的影片有《觉醒年代》《建国大业》《地道战》《亮剑》等。教育者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观看这些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电影,让学生通过偶像明星的演绎来更加生动地的了解这些伟人的伟大壮举。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还应当督促电视台举办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其次,当代大学生已经做到了“人手一机”,日常的沟通和交流几乎都可以通过手机来完成。相较于电视或报纸这种传统媒体而言,教育者一定要将手机打造成宣传红色文化和开展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例如,教育者可以以红色文化为主题来开设微信公众号和微博,面向大学生来推送一些与红色文化有关的信息资源,让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来进行碎片化阅读。另外,高校也可以通过开设短视频平台的方式来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不仅可以在短视频账号中发布一些短小精悍的视频内容,同时也可以利用平台中的直播功能来与学生进行在线互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丰富思政课程的教育资源,让当代大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通过自己习惯的方式来关注红色文化。最后,高校还应当为大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红色文化网站,例如中国文明网、中红网等。也可以鼓励大学生自行设计网站或开设公众号,在学生会或学校社团内组织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集体活动,例如举办红歌会、红色电影观影会等,在校园内打造出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
2.3从个人层面着手来融入红色文化
首先,当代大学生要透过红色文化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自己所熟悉和喜欢的方式,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观念与日常行为中。相信所有对红色文化有所研究的人都能够理解,真正爱党、爱国家、爱人民的革命家,并不会将红色文化常挂于嘴边,而是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紧密融合到一起。而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中的奋进者和开拓者,同样也要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为自己的职责,认真完成老师所安排的学习任务。其次,大学生需要认识到学习时光的难能可贵。尤其是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一定要全面增强自身的实践观念,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学好专业知识,为国家建设与民族富强来奋斗终生。除此之外,大学生还要虚心学习他人的优秀经验,通过多种渠道来了解历代革命家的思想意识,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尤其要不畏惧困难,在失败中开拓进取,磨炼自身强大的意志力,即使是在当前物欲横流的新时代中也要做到独善其身。最后,当代大学生还需要将红色文化进行自觉内化,一方面要利用课余时间来多多阅读有关于红色文化的书籍,主动参与由学校所举办的各类红色文化活动。另一方面则要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内的发展历程,将红色文化作为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并立志成为宣传和推广红色文化的新一代志愿者,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教育资源,有效拓宽教育渠道,而且还能够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积极性,帮助大学生群体树立起正确价值观念的同时促进爱国教育顺利达成,以此来为国家建设与民族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接班人。
作者:袁小梅 单位:武昌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