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互联网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互联网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途径。基于此,本文从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入手,对互联网背景下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依托互联网技术创新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为3.42亿,占网民整体的34.6%,学校联网加快、在线教育加速推广,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99.7%[1]。目前大学生90后和00后居多,他们个性鲜明、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熟练使用互联网技术满足自我学习和娱乐需求;他们身上有着深刻的互联网时代烙印,对单向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兴趣,不利于培养其文化认同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将互联网技术巧妙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把“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蕴藏在教育教学的相关环节和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2],有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言行。然而,调查研究发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复杂

把控难度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蕴藏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目前高职院校比较重视校园文化设施建设,例如文人雕塑、艺术雕像或者纪念碑等的建设,但是并没有对校园文化设施蕴藏的文化内涵底蕴和精神实质进行深入剖析,导致学生理解不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不能给学生带来深刻的精神共鸣和智慧启迪。另外,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不能充分挖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导致部分学生不愿积极参加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而且目前的校园精神文化具有一定的功利心理,学生忙于各种证书的考级或者以自我为中心的娱乐思想,对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关注不高,弱化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1]。此外,学生处在网络发达的信息时代,网络上的消息良莠不齐,学生明辨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导致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日趋复杂,把控难度大。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缺乏多样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专业教师高屋建瓴的课堂理论讲授,内容晦涩,不接地气,学生对其缺乏兴趣。高职院校开设得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基本为公选课,如职业礼仪、商务文书、国学精粹等,用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然而由于内容分散且停留于专业知识的讲授,课程思想政治元素未被有效挖掘提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不明显。

(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手段单一化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投入更多的智慧、人力和物力,需要教育主体客体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教育实效。调查发现,部分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课堂和教师为主,教学手段单一,缺乏趣味性和生动性,导致学生存在弃学、厌学心理。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将网络技术应用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线上+线下”课程、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课程思想政治元素、创建情境教学为主线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四)师资队伍能力有待加强,隐性思政教育普及困难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能力,部分教师能够意识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其难以有效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是因为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不平等,师生不能平等自由沟通,导致教师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情感基础;另一方面是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有限,不能与时俱进,无法灵活自如地运用时事热点和学生感兴趣的事件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导致教育过程枯燥,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目前是网络盛行的时代,教师要开展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加强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和运用,对教师的互联网运用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二、互联网背景下开展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潮流的客观要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单向灌输思想政治知识的传统教育方式不再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在网络世界里获得知识,满足心理需求,寻求文化认同感,而且微博、公众号、抖音等学习交流的载体随着互联网技术应运而生,内容丰富多样,形象生动,能够进行可视听化的趣味分享和学习。网络信息呈开放共享状态,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的强烈探索欲望和关注热情。因此,高职院校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增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张力,将课程思想政治元素融入网络的“微”潮流和“微”时代,强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成效。

(二)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在要求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遵循的准则,也是尊重大学生身心发展和个性心理特点的体现,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因材施教,才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做实做牢。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更加关注学生需求,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切实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要以网络为契机,熟练使用互联网技术,掌握网络语言、网络文化,挖掘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想政治元素,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有效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目标[3]。

(三)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

网络上存在着大量的信息资源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在人人平等使用互联网技术的新时代,学生能自主使用互联网技术满足知识需求。然而,海量的网络信息自由传播、潮流文化的过度影响、现实世界的虚拟化等不良思想也充斥着网络,这对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关键期的大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他们明辨是非、辨别真伪的能力有待加强,对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兴趣,容易受到西方不良文化的影响,不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营造良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利用新媒体发声,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中国流行曲”、营造“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格局显得尤为迫切。

(四)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教育目标内化的有效手段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丰富多样,更能够适应教育环境的变化,体现教育工作的时代性特点。它强调的是非理性因素,更加注重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内容的有机结合,注重情感的表达、行为的展现,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融入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积极性,通过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锻炼学生。另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情感体验和自行实践操作的方式增强对思想品德的认知,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将教育目标内化于心,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一)优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实现媒体教育柔性转化功能

马克思提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4]。环境与人的成长成才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为切实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优化教育环境,实现媒体教育柔性转化,可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涵盖专业发展、学术交流、道德品德培养和人文教育等综合素养能力的多方面内容,它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境载体,对大学生的成才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目前网络技术发达,高职院校可以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结合学生个性心理,开展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强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实现新媒体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是净化校园网络环境。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传播张力大,容易出现群体化现象。目前,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对我国青年大学生实行功利主义、自由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文化思想渗透,企图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奴化教育,为杜绝不良网络信息和外来文化的侵略,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红色革命教育,做好“把关人”,拦截不良信息进入校园网,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

(二)利用新媒体,精准选择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教育效果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筛选、优化和创新。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度,关注时事政治,了解时事政治,有效把握社会热点话题,在热点话题较为成熟的阶段内化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学会正确理性地看待问题,防范学生被非理性思想误导做出不太合适的行为[5]。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要依托新媒体优势,发挥新媒体特长,通过音频、视频与革命歌曲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宣传党的思想理论、党的优良作风,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课堂,让学生对其入脑入心;同时要注意转换教育内容的表达方式,用接地气的网络流行语言呈现,尽量避免使用“政治性”和“学术性”较强的话语,从而大力提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三)利用新媒体优势,丰富思想政治教学手段,提升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大学生几乎人人都有手机,人人都会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这为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途径。第一,可以通过校园网传播爱国爱党、党史团史等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可以邀请思想政治教学名师或者网络大V进行网络直播[6],通过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案例、形象的画面来有效传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第二,依托学校社团的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网络载体,积极传播正能量、宣传优秀学生、弘扬社会主旋律,树立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第三,重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主观能动性。大学生群体具备一定的明辨是非能力,大部分学生知道有所为与不所为,高职院校可以培养优秀学生干部,发挥班干的榜样带头作用与民主管理,发挥朋辈群体功能,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与自我成才。

(四)打造一支政治素养过硬、专业素养强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

思想政治教师只有与时俱进,灵活运用互联网技术,充分挖掘思想政治元素,掌握网络话语主导权,才能更好地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树立显性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交融的新理念,做好教育资源配置和思想政治素材挖掘,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内容丰富化、教学目标凸显化,推动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协同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能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需要专业强、业务精的思想政治教师进行深入挖掘,才能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可以组织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培训、传统文化学习、走访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提升其专业知识技能,同时聘请网络专家对思想政治教师进行网络技术的培训,提升思想政治教师运用网络教学、网络发声的能力,通过短视频、微课、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平台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实现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入脑、入耳、入心,提升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能力。

作者:龙燕萍 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