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综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综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综述

高校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较为突出,时刻关注新媒体环境运行的实际情况,用理性的态度看待所带来的挑战。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要注重提升教师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将新媒体信息监管机制有效的应用其中,优化教学内容,使之适应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随着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将先进的教学技术应用其中,在手机移动终端设备上,加强教学资源信息的共享,教师与学生实时互动,借助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不同地区之间信息共享。由于高校地域特点较为显著,外界因素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环节中,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新媒体具有时效性,在新媒体环境下师生之间可以在线交流与互动,打破空间的限制,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定期对思想政治相关知识进行更新,实时掌握社会发展的动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自身具有虚拟性、自由性与内容多元化的特点。高校学生容易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长期处于网络虚拟的状态下,社会实践经验较少,对外界客观事物的辨识能力有限,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过渡的沉迷于网络,忽视与老师、同学之间进行沟通,不利于养成健全的人格。新媒体传播具有自由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逐渐到来,信息交流的渠道增多,部分网站将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容传输到网络平台中,对学生的思维造成一定的影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消极影响。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德育教育

在当前高校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将教育的重点放在短期意识形态的教育上,忽视道德教育。在新媒体背景下学生可以在微信、微博等平台上获取信息,学生会受到社会上不良价值观的影响,这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威胁。如今大学生的意志力薄弱,过度的强调个人主义,集体意识不强。同时,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以及生活中过度的沉迷于网络虚拟环境,参与道德实践的机会较少。再加上学生的自制能力有限,而学校未及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忽视新媒体工具的应用

从新媒体工具角度进行分析,虽然已经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形式化现象较为严重,未充分发挥校园网站以及微博公众平台的优势,导致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息共享不及时。同时,关注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往往忽视对内容进行更新,且新媒体平台在日常运行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故障。

三、影响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

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分析,教育教学的时效性会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影响。第一,对教育内容呈现方式与新媒体环境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差距较大。部分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材与教学内容之间不具有适应性,这是由于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获取的便捷度大大提升,但是教材体系更新的速度较慢,教材内容未及时更新,导致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第二,网络微产品的缺失。忽视学生意识形态的引导,在网络微视频等制作环节中未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内容融入其中,新媒体技术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第三,教育师资队伍的媒介素养水平低。在教育教学中,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知识不了解,只是简单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未将网络上优秀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1]。

四、提升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对策

(一)注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效性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环节中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需要加强教育内容的实效性,掌握教育教学原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第一,与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相结合,注重完善思想政治理论教材体系,在此环节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前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特点,要以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特点进行研究,保证教材编制内容的层次性。优化思想政治理论教材内容,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的重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进行有效的结合,逐步扩宽学生的意识形态领域,提升学生思维的思辨性,针对社会上存在的现象有自身独特的见解。第二,做好隐性内容设计工作,以思政具体内容为出发点。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与大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渗透,以提升国民素质作为教学的重点,定期播放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电影,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阅读电子书籍,为学生创设隐性化意识形态文化氛围,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

(二)注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导的实效性

注重加强教育传导的实效性,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营造良好的新媒体教学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一,提升教师人员的媒介素养,将自身具备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定期开展相关新媒体技术主题培训大会,重点向教师人员讲解微课的制作与使用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构建新媒体平台的方式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实时掌握学生接受知识的状态,针对学生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第二,培养舆论意见领袖,以教育网络为核心,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舆论意见领袖,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熟悉校园网络平台,通过与学生进行线上互动的形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解决好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掌握舆论方向,以此满足大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形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翻转式课堂,借助新媒体技术并充分结合案例,发挥合作探究作用,保证教育教学顺利实施[2]。

(三)注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实效性

加强教育接受的实效性,注重优化新媒体教学环境,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保证后续教学的顺利进行。第一,治理新媒体环境,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宣传积极健康的内容,借助各大新媒体平台的优势,积极弘扬优秀的价值观,吸引大学生的关注。政府及相关的领导部门要积极参与,根据当前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特点制定新媒体治理机制,针对网络上存在不规范的信息传输行为进行严肃的处理,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第二,提升学生教育话语权,深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逐步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针对网络上存在的不实言论要进行争辩,勇敢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同时,需要逐步提升学生的归属感,优化校园整体环境,加强物质形态教育,开展不同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鼓励全体学生参与进来,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心理环境。

(四)注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的实效性

需要加强教育整体的实效性,将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协调,借助信息网络技术构建教学评估与反馈系统,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第一,根据高校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注重与大数据进行结合,关注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将内容、传导与接受各个环节进行连接,在反馈系统中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注重构建思想政治内容,要充分结合当前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满足大学生的价值需求,针对信息反馈系统中的信息传输数据对教育活动内容进行调整,在教育传导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具体的传导方式,实时对教育运行环境进行监测,在传导中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第二,成立协同管理小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由专业人员对校园评估与反馈系统进行管理,教育工作者要将教育要素与教育资源进行结合,掌握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规律。优化教育内容、传导与接受三个环节,发挥搜集功能的优势,将不同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类,了解教育教学进度[3]。

(五)注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需要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优势,在此环节中建立健全完善的道德素养长效培养机制,这主要是由于在新媒体背景下学生的价值观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此,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第一,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在新媒体环境下对自身的需求进行了解,可以定期组织爱国主义教育专题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树立辩证的思维,在看待外界事物的过程中要有自身独特的见解,树立起社会责任意识。第二,做好公德教育。要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生活价值观、消费价值观以及职业价值观相关内容向学生讲解,并要求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以及学习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道德准则理念,在处理问题的环节中能够保持理性的思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注重优化道德环境。在此环节中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其中,可以将礼仪文化以及诚信文化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要求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鼓励。要注重将校园、家庭以及社会三方力量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社会公益性组织可以与校园开展合作,为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活动提供平台;家庭也要与子女保持密切的联系,家长的一言一行将会对子女产生影响,为此,家长要以身作则,经常与子女谈心,在节假日与子女一同旅行,以此拉近与子女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发挥新媒体环境的优势,注重将学生在教学的主体地位进行充分的展现,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的操作环节中,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以此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薛翔宇,卞彩巍.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39(01):19-21.

[2]杜伟,黄雅娟.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智库时代,2020(01):196-197.

[3]范文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10):190-191.

作者:迪丽甫祖尔·吐尔逊 单位: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