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图像语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图像形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角色,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态,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方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图像语境内在逻辑的重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图像语境的构建应以澄清碎片化、消费主义及视觉景观化的消极性图像语境带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与影响为现实前提。通过激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图像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图像素养;推动图像的日常生活化转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大众化;确证图像叙事与文本叙事的有机结合,彰显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叙事功能,从而在实践观照的视野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图像语境的应有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图像;主体;话语
随着信息传播日益呈现图像化趋势,图像逐渐以形象化、可视化、生动性特征吸引了广大受众的眼球,并将其置于图像的情境认知与运行逻辑中,使图像成为人们进行语言表达、信息传递、意义建构的主要模态和话语方式,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教育价值的重要载体,同时图像还创设了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认知和践行主流价值观的图像情境,生成了受教育者表达对主流价值观真实的情境体验的图像语境。然而,由图像自身内生的碎片化、消费主义、视觉景观化的消极性图像语境形成的价值冲突,正阻隔着思想政治教育图像语境价值魅力的绽放。因此,克服消极性思想政治教育图像语境的内在限度,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图像语境的价值优势,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亟待面对与应答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图像语境的内在逻辑
思想政治教育的图像语境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置于图像的情境认知与运行逻辑中来审视,是用图像的情境认知与运行逻辑来引导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此通过图像的“细节”诱发受教育者对图像创设的价值情境的认同感和践行力。为此,在遵循图像情境认知与运行逻辑的前提下考察图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角色、话语形态及叙事方法之间的关联性,不仅可以明晰思想政治教育图像语境的内在逻辑,还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图像语境提供理论生长点。
(一)形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角色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要强调教育者的主体性和权威性,主要是通过“我说你听”“我打你通”被动式的教学方式规训和影响受教育者,长此以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便形成了疏离与对抗的异化关系。而图像是以视觉化为中心,通过一幅幅生动、直观、感性的影像,中介着受教育者对待图像的情感态度和思想倾向,表征个体接收和交流信息的方式由“思”转向“看”,把话语的抽象思维逻辑转变为图像的观看认知逻辑[1]。这样的话,在图像观看逻辑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便共同转变为“看”的大众,教育者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权威者,时刻影响与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而是两者共同进入观看图像的情境场域中,共同解码和编写图像内容,共同赋权图像所传递的话语深蕴,表达双方对图像内容的理解和体悟。正是基于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亦不再是“主体—客体”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在图像信息营造的情境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为主体,相互建构主体关系,同向同行发展,共同形塑主体角色形态,赋予主体角色形态更多的价值意涵,使主体极大程度地内化社会规范和道德要求,从而用良好的道德规范规制个体的行为习惯,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所倡导的道德规范内容。
(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形态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大多数是以文字为载体,以文字的抽象性、逻辑性、严谨性的形态呈现于受教育者面前。受文字话语形态的影响,受教育者生成的大多数是抽象性、严谨性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和话语范式。而在图像化信息传播方式浸染下的受教育者,他们更对形象化、立体化和直观化的图像信息的表现方式青睐有加,并使图像的多样化形态构成人的存在方式。人通过图像化的存在方式表达内心世界的话语诉求,实现图像所铭刻的话语与个体需要的话语之间的平衡与和解,进而潜移默化地内化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及道德规范等主流价值观念。就是说,任何图像都不可避免地表征着某种具有劝服性的话语功能,图像是以一种隐而不显的方式建构某种劝服性话语形态的工具或载体[2]。通过图像的话语建构功能,有利于促生思想政治教育抽象性的理论话语转换为生活化的话语,使受教育者在生活化话语形态的涵养下,不断凝练出他们容易接受并且喜闻乐见的图像文本,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容渗透于诸多的图像文本中,受教育者便会春风化雨般地内化,甚至超越图像文本本身的话语内容,逐渐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行为方式和遵循图像情境认知逻辑的话语内容。
(三)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叙事方法
图像具有突出的符号隐喻性,看似清晰可见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某种社会力量和历史逻辑的运作[3],这意味着图像的隐喻性是图像叙事的言说优势,一旦图像的创作者使用隐喻、象征、暗示、联想等叙事方法,并将其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话语内容、价值信仰暗含于图像当中,图像信息的接受者便会在“观看”的过程中,激活他们的心理接受机制,在认知和情感的维度上积极回应图像的信息,给予图像创作者所制作的图像价值意义上的反馈。需要注意的是,在图像创作者与信息接受者意义创生、话语互通桥梁建构的历程中,两者之间的生命价值得以显现,在图像认知的层面达成价值共识,在共同的“语像情境”中理解和表达对图像内在逻辑的看法和诉求。正是如此,图像背后隐藏的价值观念、劝服力量逐渐得以敞显,成为教化与引导图像信息接受者思想倾向和行为结构的决定性力量,构成其进行生命世界叙事和价值生成的中介性力量。在此意义上,图像叙事实现了图像的教育功能、劝服功能由“隐”到“显”的历史转换,而这一转换恰恰与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价值旨归不谋而合,其不仅映现了思想政治教育隐性叙事与显性叙事相统一、相协调的作用,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隐性叙事向显性叙事的转换,还在具体的图像叙事情境中生成了受教育者正确的价值观,养成了受教育者良好的品德行为。可见,图像承载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方法,可以很好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隐性叙事与显性叙事意义的彰显。
二、思想政治教育消极性图像语境的澄清
尽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遵循图像的情境认知和运行逻辑,在价值的维度上廓清了思想政治教育图像语境的内在逻辑,生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图像的价值魅力,但不容忽视的是由图像内生的多种形态的消极性语境正阻隔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教育人、感化人、引导人、熏陶人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因而,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维度来澄清消极性图像语境带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与影响,从而为提升置于图像语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学理阐释和问题导向。
(一)碎片化语境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侵扰
随着信息技术对图像信息及图像元素的丰富,图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响日益加深,随之而来的是图像碎片化特征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侵扰。图像以碎片化特征中介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图像的认知模式。受图像碎片化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认知思维能力不断降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仅仅用戏谑性、碎片化的认知方式来加工或解读生活中的各类图像,习惯于凭借个人的情感色彩及喜好编码图像内容。他们不仅极大程度地满足了碎片化图像带来的视觉刺激、愉悦眼球的需要,还养成了惰于用整体性思维的认知机制把握图像背后所隐藏的理论知识和价值观念,进而钝化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理解抽象理论和价值观的能力。本质上来看,他们已被碎片化的图像认知思维方式所奴化、所宰制。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能正确对待碎片化认知方式所引发的无序化、碎片化危机,那么他们就会被图像碎片化衍生出的“去语境化”所围困和控制。我们在编码、创作图像时都有其适用的具体语境,但在实际阅读中,我们习惯于运用脱离语境的思维方式来叙述现实的事实碎片。[4]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理解和把握图像信息及内容时,他们喜闻乐见的思维方式总是脱离图像的具体语境来深化对图像蕴含信息的解读,这样一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回馈给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就不是历史与现实的视域融合,恰恰相反的是历史与现实的完全分离和割裂。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而言,这导致他们打破了原有双方和谐、美好的交往关系,取而代之的却是双方以单向度的视域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价值,并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遭遇了历史与现实的连续性语境缺场的境遇。没有了连续性和语境,零星破碎的信息无法汇聚成一个连贯而充满智慧的整体[5],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仍将会成为图像碎片化的附庸者,而无法挣脱图像的操控和支配,其存在的社会价值会走向枯萎,意义世界会走向封闭和衰落。
(二)消费主义语境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消解
消费主义的实践逻辑是通过不断满足被制造出来和被刺激起来的欲望,它的话语口号倡导只要消费商品,社会中的个体就是合理性的存在,就能获取喧嚣世界中恒久的内心宁静。在消费社会中,个体消费包括图像在内的商品并不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为攫取商品的符号价值,人们凭借符号来凸显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彰显符号带给自身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随着图像传播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的深入,图像在构图设计、色彩搭配和想象空间创设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吸引了更多的眼球来消费和解构图像信息和内容,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在消费图像带来的视觉和精神快感,并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解读图像的“画外音”[6]。然而,消费者这样的消费和解读也仅仅是滞留于图像的表层,难以深入图像背后所隐喻的深刻话语。换言之,一旦消费个体享受到同样的电视节目、影视作品,消费可视化图像在内的一切可以消费的商品,他们便从内心认同了消费主义虚假的消费话语,从而深陷于消费主义的话语陷阱中,不能时刻清晰地认知自身的阶级属性,而是无意识中将阶级属性消弭于无止境的商品消费中,这就淡化了他们的阶级反抗与斗争的意识。可见,消费主义具有“去阶级性”的意识形态属性,是“去意识形态”后的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价值旨归是致力于塑造受教育者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品德行为,但在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大力渲染下,其现在却遭遇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被矮化、被边缘化的境遇,也面临着被解构甚至被抽离于受教育者精神世界的危机,并逐渐走向了话语“空壳”的困境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空壳”导致其话语意义的丧失和无效,进而无法触摸到主体生活世界的“焦虑”[7],最终阻滞其话语的解释力和感召力的呈现。
(三)视觉景观化语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遮蔽
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景观不是影像的聚积,而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8]就是说,在以视觉为中心的景观社会中,景观的存在以表象为社会基础,而各种不同的影像或图像是景观社会的外部存在形式。在景观社会中,一切视觉商品都会被符号化为可观看的媒介形象,这一符号化过程不仅意味着视觉商品“永恒在场”目标的实现,形成了以视觉为中心的全民狂欢的宏大景观,还意味着以视觉为中心的景观社会最终会走向虚幻、走向破灭。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景观的在场遮蔽了社会的本真存在,以视觉为中心的景观貌似客观地反映了社会现实,是与社会现实完全重合的,但恰恰相反,其通过模糊社会现实的真实边界,完全取代了社会现实,使社会成员深陷其中而不知,受众也很难辨别隐藏于景观背后的价值观的正确与否。一旦景观以错误的价值观引导和支配受众,那么作为图像景观的隐性叙事的教育价值、劝说价值便不能真实地得以敞显,也不能实现与显性叙事方法的有效衔接。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图像需要通过看得见的形态表达图像背后看不见的情感和价值观[9],这就意味着以视觉景观形态存在的图像是难以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相耦合、相一致,也意味着其割裂了隐性叙事与显性叙事的内在关联性,进而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方法的深蕴。需要注意的是,大众默从于视觉景观的宰制,不论他们的主观意愿如何,他们都必须接受视觉景观潜在性的调遣和无意识的控制,而不再倾心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灌输和话语叙事。如此一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灌输的叙事方式愈发偏离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生活世界,难以发挥其教育功能。更严峻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图像的教育价值无形中被遗忘和置换掉了,这就致使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话语鸿沟和价值隔阂难以弥合,他们甚至还面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灌输方法“永久缺场”的尴尬现实。
三、思想政治教育图像语境的应然理路构建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话语及方法是从整体性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元素,而这三种元素又在日常生活中与图像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为思想政治教育图像语境的生成和意义的彰显提供了丰富的学理支撑。因而,只有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话语和方法的维度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图像语境,才能显现其应有的价值。
(一)激活图像创新意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图像素养
如果说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图像素养的培育是其图像语境意义彰显的重要前提,那么持续激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图像创新意识便构成了其图像语境生成的关键所在。图像是个腹语者,它所说的语言就是其观看者的语言[10],而图像所言说的叙事内容能否与观看者的意义世界相契合主要取决于图像创作主体的图像创新意识。就是说,主体的图像创新意识被激活,主体就能很好地创作图像内容,赋予图像原型更多的诗意性空间,进而激发图像观看者的诗意想象力。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生活经验、民俗中提炼出最具生长性和包容性的图像元素[11],要创造性挖掘时代榜样人物、时代鲜活故事、时代文化基因等图像素材,创新性设计图像的时间、空间、意象等图像结构,再生产和创作更多体现中国精神、汇聚民族智慧的优秀图像文化作品,从而形成充分展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形态,使受教育者浸润于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相交织的宏大叙事中,体悟“意”与“像”相统一的真善美力量。一旦受教育者被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图像形态所滋养和感染,他们就拥有了由隐性到显性的想象诗性思维,锻造出卓然的诗意性的艺术欣赏能力,以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的图像素养,促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更好地扮演图像“守门员”角色。而图像“守门员”角色赋意于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面对浩如烟海的图像信息时,他们不仅要及时、精准地辨别裹挟于图像背后的内容是否符合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还要引导受教育者发挥他们的诗意再造想象,从而教育他们用诗意化的思维及创新性话语范式解构图像信息,并创设出具有教育性、感召性的图像情境,引导他们对图像信息进行重新编码。这样的话,受教育者实现了思维活动、心灵触动和情感共振,还潜移默化地提升了他们的图像素养,达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图像的审美表达与情思韵味相统一。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激活他们的图像创新意识、培育图像素养时,他们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视作诗意想象再造与人文情怀濡染、创新意识迸发与浪漫情怀彰显相统一的过程,才能构建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图像语境,实现其图像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目标。
(二)推动图像的日常生活化转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大众化
日常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意义寓所[12],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在日常生活中彰显价值、生产意义,而作为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重要载体的图像更应在日常生活中展现自身的无限魅力,建构丰富的意象世界。思想政治教育者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图像向日常生活化的转换和融渗,有利于扮演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翻译官”角色,给受教育者留下深刻印象,创生受教育者真心喜爱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及话语内容,从而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大众解读与价值引导的效果。首先,根植于日常生活塑造思想政治教育图像的形象。思想政治教育图像的内容来源于日常生活,其理应回归鲜活的日常生活、服务于日常生活,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生命力和表现力。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从丰富生动的日常生活世界出发探掘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形象的原型,丰富其生活内涵,从而汲取生活话语的鲜活经验,体现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展示出解读现实、解读生活的强大动力和鲜活魅力。[13]一旦思想政治教育图像的形象充满生活气息,其形象便以感性、直观、具体的形态直接融入受教育者价值观的内部,构成受教育者日用而不知且具有决定性意蕴的核心价值观念和精神标识,引导与教化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进而促生受教育者内化并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图像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旨趣,显露图像的话语表意功能,使得受教育者在情感和心理认同的基础上积极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容。其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图像与受教育者日常生活的融合共生。随着图像对受教育者日常生活影响程度的加深,图像已然成为构成他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正是如此,思想政治教育者更应将内含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图像内容融渗于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促使受教育者在润物无声的图像濡染中感知、践履由日常生活所散发的“善”的价值观念,他们在“善”的价值观念的引领和教化下能够学会经历一种有意义的生活,而这种有意义的生活恰恰根植于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对思想政治教育图像的日常浸润与涵化。就是说,如果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的价值引领功能得以显现,那么受教育者便会接受、内化和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图像的信息及内容,实现将理论的宏大叙事与个体的生活经历相结合、高尚的理性情怀与流畅的生活气息相结合。因而,掩藏于图像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才能被揭示,其话语人人能理解、人人能传播的动人图景才能成为现实,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图像语境的自然生成提供厚重的话语支撑力量。
(三)确证图像叙事与文本叙事的有机结合,彰显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叙事功能
文本叙事是体现传统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叙事功能的一种叙事方法,其往往遵循的是“自上而下”的运行逻辑,受教育者往往被动接受、被动消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只能通过文本叙事这种显性的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直白”地灌输于受教育者,然而实际情况是受教育者内化的文本信息及内容微乎其微,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本无法触动受教育者的意义世界,也无法以“价值在场”的身份引导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世界。随着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与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纷至沓来的图像不断浸润着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构成受教育者感触世界、理解世界的生活方式,由图像衍生而来的图像叙事越来越成为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表达自我、彰显个性、共享和互动信息的话语模态和交流方式。之所以这样讲,就在于图像把抽象的思想变为感性的材料,使概念动人心弦,令原则生机勃勃[14],从而图像叙事打破了文本叙事所形塑的信息隔离和单项传播,克服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方法叙事的“孤岛”危机,进而利用图像叙事这一方法更好地讲好时代故事、传递时代声音和传播时代能量。但是,图像叙事成为主流的叙事模式,并不代表着文本叙事与图像叙事是根本对立的,而是要实现图像叙事与文本叙事的有机结合,使两者呈现出“图文并茂”相交织、相交融的趋势,从而体现出图像叙事与文本叙事共生、共载、共融的特征。需要强调的是,图像叙事与文本叙事相结合,并不意味着将图像元素置换到文本叙事中,也不是对图像元素的随意设计和任意摆布,而是要追求图像叙事与文本叙事之间创造性的互文与对话相统一的完美境界。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创设能够激发受教育者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叙事情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教育者只有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图像,并设置出图文并茂的具体叙事情境,引导受教育者走入具体的叙事情境中,生成受教育者的意趣,进而促使他们表达对叙事情境的感触和体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才能融入受教育者的头脑,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如此一来,在由图像建构的具体情境中,国家精神的宏大叙事就会变成“我在现场”的个人叙事,价值理念的隐性教育就会转换成“发声而不繁琐”的显性教育。在此意义上,就建构了图像叙事与文本叙事的图文互构情境,确证了图像叙事与文本叙事的有机联动,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方法与显性教育方法的叙事功能,搭建出图像叙事与文本叙事互通共融的叙事桥梁,进而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图像语境的构建与深化。
作者:王斌 单位: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西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