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思想教育困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网络时代让现代教育资源丰富起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也从原有的纸质版图书、报刊向电子书籍转移。有了庞大数据资源后,高校图书馆要承担的思想教育服务职责更重要了,它甚至会变成“第二课堂”,影响改变着学生的思想、意识、精神和行为。信息资源能够推进思想教育工作,其作用影响体现在智力支持、服务表象、能力技术三方面,这是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思想教育开展、推行的大背景、大环境。基于此,本文对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面临的服务与教育难兼顾、服务团队及能力有限等问题,提出发挥图书馆服务与教育的双向优势、强化团队培养与储备等发展建议。
关键词: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思想教育;困境分析
20世纪80年代,清华大学等各个高校分别提出了“服务育人”理念。该理念引导了高校服务管理的现代化转型,并且将高校服务及管理工作纳入了教育体系,形成了多元化教育平台。中国进入后网络时代后,校园文化环境就形成了多平台共建、多背景推进的发展态势,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够促进校园文化的有效形成,给广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
一、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教育现状
高校图书馆为校园师生、员工提供图书服务。图书服务过程是知识积累、文化宣传的过程,思想教育可以与其有机结合。图书馆不仅要承担着服务职能,还要发挥它的教育影响[1]。有现代教育理念作为指引,高校图书馆开始积极探索服务内容和项目,并将很多工作与思想教育联合在一起,挖掘图书馆原有资源的同时,开发、搜集更多的新资源,让高校图书馆拥有更多的、更完整的、功能丰富的图书服务。现在的高校图书馆服务一般都采用线上、线下两种模式,图书资源也开始慢慢转移至网络平台,结合学生的阅读习惯提供服务,服务能力得到创新。
二、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思想教育的困境分析
高校图书馆服务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面临着很多发展问题。如:服务重心无法向教育转移,服务角色与教育角色的转化和定位难界定;大学生思想意志并不成熟,容易受到社会上其他信息、因素干扰;传统服务模式的教育表现不被学生接受等。这些干扰因素、限制条件形成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发展的“新困境”。
(一)服务与教育难兼顾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开展教育的资源中心,也是学校开展科研工作的基地。它的服务定位确定了它的服务功能,它的学术价值突出了服务的学术性,但是要想让图书服务充分应用到思想教育工作中,难免会让服务重心发生偏移,给图书馆当前的服务与工作造成影响[2]。如:高校图书馆为了发挥教育职能会通过“馆藏资源”,以各类阅读活动为媒介,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科学知识、培养道德素养、树立文化观念,进而启发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但是对于图书馆来说,开展一项活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资源的利用也多为一次性的,活动立意好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可见,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只完成了有目的性的思想教育工作,于服务还没有找到高效、有价值的融合途径。如果过度地追求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则其原有的服务体系便会被影响,有时甚至会影响到正常服务,所以二者如何兼得,如何同步推进是未来高校图书馆面临的困境难题之一。
(二)服务团队及能力有限
目前,全国各大高校图书馆虽然已经开始了“人才战略”,但是人才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完成的。图书馆的从业者大多仍是社会上招聘的管理人员,他们并非图书馆管理专业、也不具备教育经验,甚至文化水平低下。这样的服务团队根本无法实现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化服务、科技化服务,不仅不会操作智能设备,更无法给予学生积极的服务,同时也无法履行思想教育职责及任务。服务团队及能力是高校图书馆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硬实力”,也是未来图书馆服务向教育转型的主力军。但是如果服务团队不满足现实服务需要,也会影响到图书馆在思想教育方面发挥的积极影响和作用[3]。例如无法让一个不阅读、缺乏文化知识的人感染、带领学生阅读;也无法让一个不具备高道德素质与文化水平的人,传授思想教育知识、精神和文化。这个缺陷是当前高校图书馆要克服的主要困难。
(三)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体系不健全
网络时代背景既然赋予了高校图书馆服务与育人并重的教学管理责任,图书馆就应当形成一套科学的体系去执行。然而,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在图书馆管理方面依然没有建立这样的长效机制,不仅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就连基本的组织架构也尚未完整建立。如: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主要阵地依旧在场馆空间内,没有与教育工作相结合,即便是结合也只是提供一些资料而已;现代阅读平台很多,除了校内图书馆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去阅读。这些问题的产生,其根本原因在于图书馆的服务育人体系不健全、服务不具备吸引力、育人活动、模块及平台建立不完整等。同时,现代学生的业余生活非常丰富,进图书馆阅读的时间逐渐被压缩,如果服务空间都没有了,育人平台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建立“服务育人”体系时,要考虑的问题很多。首先是学生现代化阅读习惯和想法,其次是多种服务模式的创新,最后是多元化阅读渠道的创建等,这些问题在没有有效解决的情况下,图书馆很难达到既服务于读书服务、又兼顾思想教育的重任[4]。
三、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思想教育的发展建议
综上分析可知,高校阅读在接纳网络环境方面,虽然有主动探索的意识和积极尝试的态度,但是面对复杂的教育环境、更高水平的教育要求,高校图书馆要达到“服务育人”的目标,不仅要面对困境中的诸多问题,还要针对问题,结合当前服务教育背景,寻找科学的路径采取具有优势影响的对策。结合网络时代背景,本文参考高校图书馆优质服务育人项目,提出有效推进思想教育的方法。
(一)发挥图书馆服务与教育的双向优势
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便是书籍,它既是服务的载体,也能够起到教育的目的,在图书中学生能学到道理、建立正确的观念和想法,可以说,阅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高尚的人在交流,所以图书馆要依靠自己的资源优势,打造推进思想教育的环境。如:布置图书馆,在馆内外张贴推荐书籍、思想教育标语,让学生在进入图书馆之后便可以受到潜意识的“正确思想”引导;合理地设计馆藏布局,从图书服务角度去研究学生阅读的习惯、关注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有积极地心态,并且受到更多有利的书籍影响;为有利于思想教育的书籍提供单独的“展台”,并用绚丽的装饰加以修饰,学生会先被装饰吸引,而后便会有兴趣拿起图书观看。图书馆的服务优势在于吸引学生去阅读,而将这个优势发挥到极致的办法就是用这个优势去点燃学生受思想教育的热情,并且搭建更快速的阅读平台。
(二)强化团队培养与储备
服务于图书馆的从业者要有严格的招聘标准、入职培训。他们不仅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科技以及现代化办公软件编辑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服务经验。比如在图书馆服务时,可以从交流者角度与学生谈论、分享好的书籍,并且灌输正确的思想、科学的观念,这时服务人员就变成了“思想教育”的教师,通过沟通的方式进行教育;从团队凝聚力、职业精神培养方面入手,对从事图书馆服务的相关人员进行阅读兴趣培训,让馆员们成为读书的爱好者,并且从中受益,建立美好的品格和道德,进而把这份情操传递下去,在这时,服务人员便成为了“思想教育”的传播者。他们的素质、能力及思想都会成为服务的特色,帮助图书馆有充足的空间、平台去创新服务。优势团队对于图书馆服务育人的价值提升有很大帮助,所以各高校应当重视对图书馆服务人员的培养,从服务理念、素质与能力等多方面入手,让他们成为学校正能量的传播者、学术文化交流的传播者,与学校教育工作共同搭建良好的思想教育空间。
(三)完善服务育人体系
坚定服务与教育并重、培养培训优势团队后,高校图书馆还需要创建完整的服务育人体系,从阅读兴趣开发、服务模式创新两方面,使得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有教育的平台,并且可以依靠这个平台延展更多思想教育内容。第一,阅读兴趣开发。依托网络大环境,寻找丰富图书馆的书籍资料,并且为学生创建共享平台。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在校园图书馆网络平台检索到现在网络上绝大多数的书籍[5]。在收录书籍的同时,也可以补充一些相关资料,如知识讲堂、阅读分享等,服务空间延展了,教育平台方可有效建立,学生也会更加喜欢在图书馆中学习知识、查阅资料。第二,服务模式创新。从原来单一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中跳脱出来,与各部门进行资源共享,包括教学教案、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技能培训等诸多学习平台都可以延展。图书馆只要做好资源保障,便可以依托各个学习平台渗透思想教育。图书馆服务的育人价值不体现在具体的教育行为上,而是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下改变、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只要有益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立的活动,图书馆都可以介入延展服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高校图书馆应当依托于现代化网络资源,迎合国家发展战略,推进高校通过创新服务达到“育人”的目标,达成“服务育人”的教育新理念。未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会更倾向于素质教育,并深刻影响思想教育,它在教育方面的延展空间与推广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蒋秀丽.论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3):108-109.
[2]吴静.高校图书馆学生借阅人性化服务和管理的思考[J].学周刊,2020(7):187-188.
[3]秦海涛,朱玉兰.河北省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现状调查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5):5-7.
[4]李盈,任淑敏,张琳.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感知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2):87-91.
[5]张星.“互联网+”民办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的探索[J].法制与社会,2020(5):172-173.
作者:杨元香 单位: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