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

摘要: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总体是向上的,但在我国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部分青年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异化,导致认识客观事物的心态失衡,给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困扰。鉴于此,对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重点对价值取向的内容、原则和路径等方面加以阐述,以期在实践中培育青年价值取向向善发展,促进青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问题;原则;路径

十八大以来,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做了系列重要的论述,提出了新思想、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新时代做好青年价值取向教育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马克思曾说:“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社会秩序得以维护的基本依托。”[1]当代青年的思想价值取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居主轴地位,青年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待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自身成长、成才的核心价值取向。

一、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曾说:“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文化、网络等多元化的迅猛发展。西方“普世价值”说的浸染,互联网价值的异化,社会负面事件的影响等都冲击了青年的价值取向,导致部分青年心态出现失衡,从而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带来压力与挑战。

(一)西方“普世价值”的浸染

有些青年长期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深受西方“普世价值”学说的浸染,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一元化指导的态度出现了动摇、疑虑,对其存在的价值产生了一些迷惘和争论。所谓的“普世价值”是指“西方国家把民主、自由、人权等奉为超阶级、超国家、超时空的‘普世价值’,有永恒性、世界性、普遍性的价值,是对所有人都适用的价值”[2]。社会上别有用心之人抓住党的十八大提出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某些字面上的重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肯定普世价值”为幌子,再掀波澜,青年人因具有思想相对不成熟、价值取向立场不坚定、网络过分依赖等特点,在对一些热点问题、焦点现象上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深陷西方通过互联网、报刊影视、学术交流、项目基金扶持等手段推行的“普世价值”迷局中,长期受其浸染。

(二)互联网的价值异化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伴随而来的是多元文化的产生、发展,互联网上的负面信息一直都在挑逗着青年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社会腐败现象、分配不均和黄赌毒等社会问题在网上的泛滥一直影响着青年网民的价值观念和道德逻辑。“低头一族”“手机控”“宅男宅女”成了青年网民的代名词,TNS2015年7月调查显示,16—30岁的中国网民平均每天访问移动互联网3.9小时,比全球平均值高出42分钟,每天使用即时通讯和聊天软件的占84%,相比之下,全球平均水平是69%。这都充分说明了中国青年网民是互联网的主流。西方腐朽思潮更通过互联网加紧对青年价值取向进行“分化”“演变”,已对青年价值取向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社会负面因素的冲击

青年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作用理论教育方面还不成熟,还没有掌握科学判断事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青年价值取向教育存在假、大、空等违背社会实际的现象,部分青年由于缺乏是非辨别能力受其感染,经不起诱惑,逐渐释放出欲望。青年思想观念受到社会上一些“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消极影响,对于社会问题,多从现实生活中非常直观地去认识和理解,易被社会上负面信息所蒙蔽,从而产生消极、腐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社会上大肆宣扬的“煤老板嫁女”“郭某某微博炫富”掺杂着个人的成长背景、思维方式等因素去判断,从而形成攀比、虚荣等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不和谐的现象,对青年社会发展生力军作用的实践发挥形成了阻碍。

二、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的主要内容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的内容是决定青年价值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的关键。因为“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实际是一定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人们内在的知、情、信、意、行诸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3]这其中包含了认识转化成具体行为的两次理论升华,第一次为社会意识转化为个人道德信念,第二次是人的道德信念升华为具体道德行为,实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关键是达到第二次理论升华。

(一)理想信念教育

价值取向是引领青年人生航向的定盘星,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在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中具有统领、规范作用。就其本质而言,“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和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4]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就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青年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其价值取向必须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用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理论武装青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青年。

(二)思想道德教育

把中国梦的教育融入青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对于青年意味着努力提高其科学文化知识和理论水平,从而去学习、探究真理,以帮助青年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操、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习惯等方面,用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丰富青年人的精神世界。《礼记•中庸》记载:“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知、仁、勇即是关于道德品质的具体要求。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中美两位大教育家分别揭示了教育与生活的本质联系,更充分说明了生活中隐性与显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对人价值取向教育的重要意义。

(三)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激励青年一代积极报效祖国,为国家奋斗终身的精神力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关键所在,让更多的青年了解党和国家的历史,认同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青年的价值取向更应体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具体征程中,继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时刻关注祖国发展,以“国荣我荣、国耻我耻”为己任,将为国、为民分忧的责任感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与社会开放的背景下,更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年进行维护国家稳定,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切实用爱国主义这面旗帜,把青年动员起来,凝聚起来,培养成政治素养较高、国际视野较宽、文化底蕴较深的新青年,为民族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可持续力量。

三、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的主要原则

结合新形势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挑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内容的价值取向教育也面临诸多新任务、新挑战,从对青年人价值取向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可以看出,做好青年人价值取向教育必须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强调:“青年的发展事关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6]深刻指明了青年成长成才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旗帜和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行动纲领,是真正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思想武器,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自觉抵制各种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错误思潮,戳穿西方通过意识形态布置“迷魂阵”的险恶用心,明晰“淡化意识形态”“重构意识形态”等错误观点,提升网络信息利弊的辨别力。

(二)实践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要想使青年的价值取向符合国家栋梁之才的需要,必须要紧紧抓住“实践”这个“牛鼻子”。同志曾说过:“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些。”以此来强调实践的作用。更多次讲到要把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道理通过讲故事来打动人、说服人,将书本的“基本原理”转换成“常识道理”。更说明实践教育是当代青年价值取向教育的必由之路,实践出真知,青年价值取向的实践还需要经历持续转变的过程,是青年人实践意志力考验的过程。克劳塞维茨说过:“意志力在任何时候都是构成力量乘积的一个因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青年人价值取向从道德信念向道德行为飞跃的转变更是一个意志力持续转变的过程。

(三)渗透性原则

青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彰显的是旗帜问题,在青年成长成才教育中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作用,青年的思想品德形成、行为习惯养成和基本观点的确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近渗透过程。强调,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7]。在价值取向教育渗透方法上要通过暗示、孕伏、熏陶、感染等途径使青年潜移默化地获得社会倡导的主流理想信念,以达到水乳交融,从而增强青年人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青年健康成长,使其价值取向旗帜鲜明,道路正确。

四、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根本的问题在于要改变世界。抓住这一根本问题,就等于找到了通往青年理想价值取向教育的阶梯,现实中,青年身边的道德榜样,接受教育的经典著作和参与的社会实践等就是“阶梯”,通过这一阶梯可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价值取向互通和心灵融契。

(一)向道德榜样学习

青年同辈群体道德榜样的示范作用在青年自身价值取向形成的过种中具体无形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又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正如高尔基所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8]通过雷锋、徐本禹等模范、榜样人物对青年进行引导、激励来激发学习动力,指导行为,帮助青年人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青年人应自觉地“照镜子、正衣冠”,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丰富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从心理上升华为价值信念,在实践上将道德榜样的价值信念转化为具体的爱国行动,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形成有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态度与能力,成为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力量。

(二)向经典著作学习

勤学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助推器”,价值取向是人的思维方式的“控制器和方向盘”,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学习者、实践者,青年人理应向“理论经典著作”学习。因为读书学习是青年价值取向教育的重要载体,青年人只有“只争朝夕地学习,如饥似渴地学习,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适应中国梦实现的现实需要。在与青年人座谈时指出,要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9]。青年要把学习“马列经典、治国理政典籍”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价值取向去坚守,培养科学精神,形成合理的、适应社会的思维方式,传化为提升自己的认识和能力,在持续坚守的基础上有所作为。

(三)向社会实践学习

青年价值取向是需要设计、培养与塑造的,更要在社会实践中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青年的价值取向教育在其本质上也是实践的,在从榜样、经典著作处汲取到成长养料后要通过参与一定的社会实践来检验效果,来提高青年价值取向的针对性、实效性。青年要主动参与公益活动、社区建设、志愿服务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实践基础上反复进行辩证思考,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客观、合理地分析实践中遇到的难题,不断修正自身价值取向,使之正确的价值取向始终合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青年一代的成长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青年一代的价值取向教育既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要把握青年价值取向教育的主要原则,充分发挥青年个体的主观能动作用,克服影响自身价值取向的不良因素,提高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正确程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投身于“青春梦、中国梦”的生动实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68.

[2]凌胜银,胡志彬,陈茂霞.决不允许西方“普世价值”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红旗文稿,2017(11).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0.

[4]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50.

[5][德]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64.

[6]中共教育部党组.深入学习贯彻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重要思想大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光明日报,2017-09-08(02).

[7].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5.

[8]华石.名人名言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24.

[9]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279.

作者:王明志 王丹 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北京市东元(哈尔滨)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