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西部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西部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西部地区高校普遍存在本地生源占比多、少数民族学生占比多、农村生源学生占比多、贫困学生占比多的“四多”特点,同时西部地区世居的少数民族多有宗教信仰,因此强化西部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文章以青海省为例,通过分析当前青海省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提出了提升新时代西部地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措施方法。

【关键词】西部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青海省

一、当前青海省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与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的座谈结果显示,当代学生普遍存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视为副课的观念,存在学好学坏一个样,分数高低一个样的想法。因此,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思想政治教育三支队伍投入的精力不相匹配。同时,我省世居的藏族、回族、撒拉族、蒙古族等都有各自的宗教信仰,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存在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2.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单调,缺乏创新。思想政治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目前我省高校思想政治课授课方法仍停留在传统的说教法上,仅在个别本科院校采取了案例法、观摩法、实践教学法等教学形式,但结合在全国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想政治课老师提出的“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同时,由于我省大部分高校专职辅导员配备未达到教育部“1:200”的要求,同时还要兼任专业课教学、办公室、教学秘书等工作,很多辅导员疲于应付其他工作,且多为非思政类专业背景,导致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上鲜有研究,工作形式单调,模式僵化。3.课程思政实效性不强,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不够。青海省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新模式,通过举办“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大赛等营造全员思政的氛围,但在实际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是以相关学科科学家、领域内著名学者求学故事或科研经历等为背景开展思政引领,起到了一定的“课程思政”预期效果,但部分专任教师出现了融合突兀、内容生硬等情况,导致“课程思政”并没有取得实际效果。4.缺少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据调查,我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薄弱的环节就是缺少实践教学,而最受学生欢迎的教育形式也恰恰是社会实践。因此,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大力拓展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体验”,是提高青海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最佳途径。5.针对性不足,缺少对我省高校学生特点的研究。我省高校普遍存在本地生源占比多、少数民族学生占比多、农村生源学生占比多、贫困学生占比多的“四多”特点,加强“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具有青海高校特色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学校思政课还是辅导员、班主任日常管理都采取的统一模式,缺乏针对性和特殊性,没有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6.没有形成“三全育人”的良好氛围。在与思想政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访谈中发现,我省高校普遍存在“单打独斗”现象,高校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并没有形成“三全育人”的良好育人氛围。多数高校教师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的事”。从侧面说明了我省高校教师在落实教育部“三全育人”要求上出现了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二、对提升青海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建议

1.丰富课题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在使用讲授法的同时,在适当课程增加案例法、观摩法、网络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等方法,开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授课新途径。翻转当前老师讲授,学生听课的传统授课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同时大力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发挥课程育人主体功能。加强学校校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特别是充分利用我省“红色基地”资源,让沉睡在博物馆里的展品讲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课最好的“老师”。创新作业模式,对现有课程考核成绩构成进行改革,由当前的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修改为平时成绩、考试成绩、社会实践成绩三部分构成,加强理论结合实践,让理论运用在实际生活中。2.大力发展易班建设,打造网上“思政课堂”。在当前互联网随时随地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我省高校更应该大力建设易班等网络思政平台,并且要让学生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角。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趣味性。选拔思想政治过硬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学工干部、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组建一支“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在学生关注度比较高的社会热点话题中引导网络舆论导向,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用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讲思政、用优秀传统文化讲思政,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讲思政,用社会热点讲思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3.加强“特殊群体”的思想教育和帮扶力度。针对我省高校普遍存在本地生源占比多、少数民族学生占比多、农村生源学生占比多、贫困学生占比多的“四多”特点。建立一套具有青海高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入党,强化法制教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国史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唯物主义教育,通过让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质量调查了解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帮扶政策等形式,坚定少数民族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而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把“扶困”与“扶智”和“扶志”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经济帮扶与精神激励二合一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实现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有机融合。4.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心理关怀。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深入构建关心发展,更关心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格局。特别是针对贫困学生、农村学生、少数民族学生、青海籍学生普遍好羞、不善言谈、自信心不足等现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团体辅导、心理解压、个别谈话等形式改变其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心理弊端。同时,尝试实行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即一名教师承担一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做好困难帮扶工作,激发“特殊群体”练就过硬本领、勇于砥砺奋斗、担当时代责任的内生动力。

三、加强协同合作,让思政教育融入生活

就青海省而言,各高校承担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授课任务的多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但在实际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学院仅有部分研究生,因此和本专科学生接触的时间仅为课堂。而课堂上主要内容为理论授课,缺少对学生生活的指导和探讨。据了解,我省高校专职辅导员多为非思政类专业背景,在政治性较强的工作中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因此,建议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其他院系兼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弥补辅导员工作短板。让思想政治教育走进学生生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探索“课程思政”新模式,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影响力

鼓励各学科教研室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学大纲,采用集中备课的模式,根据课程特点,积极探讨和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同时,各教研室通过专题研讨、试讲等形式积极摸索最佳的思政融合方式,让思想政治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同时,对于一些优秀的“课程思政”课程,可以采取网课、录播等形式提高课程思政影响力。

五、严格落实“十育人”制度建设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各个部分协同配合。加强对高校全员的管理并落实责任,让学校全体工作人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者和落实者。根据岗位特点,通过课程育人、服务育人、组织育人、心理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资助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通过制定相关制度、管理措施、奖惩机制等方式形成长效机制,使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成为常态。

作者:袁长鹏 薛源 蔡洁琼 单位:青海大学学生工作处 青海大学化工学院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