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供给侧改革的不断向纵深推进,工匠精神已成为引导产业升级换代的时代呼唤。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产业工人、技能人才的前沿阵地,更需要大力倡导工匠精神的培育。高职院校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鼓励学生自主树立工匠意识,多维度培养工匠精神,为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培养更多工匠人才。
【关键词】工匠精神;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
2016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职业精神,还是当代劳动者能力和意识的集中体现。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转变为创造强国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通过研究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加大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为社会主义创造强国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一、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在党的报告中再次强调,“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2]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在功能定位是有区分的,高职院校更多的是以培养实践性、技能性人才为目标,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贴合实际地立足于自身目标与特色,发挥应有的效益。把符合时代特色的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大机遇与动力,不仅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学校人才的培养以及企业和社会的需要有十分重要作用,同时也代表了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转型。
(一)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速,对规模化具备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需求已是日益强烈。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具有技能人才的前沿阵地,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让学生主动并无形中接受工匠意识,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让工匠精神散发光芒。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实践性、专业性突出的高职院校由其显得重要,顺应时代的要求把工匠精神融入其中并做到有效结合,对于培养新时代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意义重大。
(二)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工匠精神能够为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根本转变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3]。培养具备工匠精神是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功能的具体体现。当前,工匠精神已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风向标,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有利于营造校园内学生学习工匠精神的氛围,促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自觉树立工匠思维的意识,形成精益求精、革新创造的好风尚,进一步促进高职教育技能人才思政培养体系的完善,从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育中的作用,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育质量。
二、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当前,我国制造业高速发展,缺少规模化具备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已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基地,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工匠精神融入状况不明显,教育成果收效不佳。
(一)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意识淡薄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课程是学生学习工匠文化、培育工匠精神的礼堂。部分高职学生对思政课堂学习的兴趣不浓厚,对学过的课程印象模糊,上课期间学生睡觉、玩手机、讲小话的现象层出不穷,真正能静下心来听课的人数只占少数,学习上,学生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不能做到脚踏实地,对成绩不求高分只求及格。工作上,学校安排的实习不积极参加,只想留在学校混个文凭,毕业之后找工作怕苦怕累。生活上,有的学生奇装异服,抽烟喝酒,打架斗殴,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这些都完全背离了一丝不苟、求真务实的工匠精神。
(二)高职学校对培养工匠精神的方式单一
高职院校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方式大多以思政课和讲座为主,培养方式较为单一。首先,高职学校教育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技能发展,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文化教育力度不够,甚至还存在被边缘化的现象;其次,很多学校缺乏配备专职思政教育老师,思政课教师水平自然也参差不齐,课程教研缺乏较为深入、符合实际教育的理论研究,教学方式单一,难以契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来采取适合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兴趣没有得到有效的激发,甚至出现负面情绪;再次,有的专业课教师教学内容只停留在专业知识方面,极少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更没有与工匠精神做到有效结合,忽视了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引导教育。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在学习和工作中将会难以找到自我认同感。
(三)校企合作中工匠精神培养不受重视
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方式十分普遍,各大院校均有不同层次的举办,但部分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仅停留于“走过场”形式和表面,未能针对学生有效地展开,尤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几乎缺乏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更无从谈起视。一方面,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只注重形式而没有重视技能的培养,校企合作模式不规范,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只专注于自身短期利益,低水平追求现时经济效益,缺乏长远眼光,缺少企业文化、工匠文化等软实力的宣传,学生更加难以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得到企业文化精神的感染,未能受到工匠精神和工匠文化的熏陶,这些都不利于对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
三、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成为一项重大持久工程,应从学生、学校、企业三个层次找到出路。
(一)高职学生应自觉树立工匠意识
在党的报告中强调,“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2]高职学生要主动积极学习工匠精神的内涵,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并学会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实践当中,促进工匠精神的内化吸收。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等文化课堂上要认真听讲,主动思考,领悟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实质;另一方面,在实践课堂上高职学生不仅要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更要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感知工匠精神的意义,强化对工匠精神价值的认同感。另外,高职学生还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就业观,清晰地做出职业定位,全面提升自我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培养成具有爱岗敬业、追求卓越、诚实守信的职业精神的时代新人。
(二)高职学校多维度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高职学校应从多方面来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第一,以思政教学和专业课教学为基础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促进专业教学和实训教学的紧密衔接和有机结合,促使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磨炼品质,提升工作素养。第二,发挥校园文化氛围的载体作用,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认知程度和年龄特点,并结合工匠精神的内涵外延,科学合理地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内容中去,让高职教师将工匠文化带进学校,融入课堂,传递给学生。第三,优化思政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要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在工匠精神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对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力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水平。
(三)校企合作注重工匠精神培养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坚持面向未来、面向实践的办学特色,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桥头堡作用,进一步完善合作培养人才方案,探索新时代校企合作新模式,建立培育具备工匠精神技能人才的长效机制。一是促进学生感知优秀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精神的核心理念,组建由企业技术专家、技能能手、专业教师融合的工匠型教学队伍,零距离渲染工匠文化、传递工匠精神,二是设立工匠精神培育办公室,建立健全工匠精神培育的方案和奖惩制度,加大对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督导,保证学生的培养方案得到有效实施。工匠精神是新时代产业精英、技能人才、创新人才精神面貌的突出体现,厚植工匠文化,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我们高职院校在思政教育中加大工匠精神的融入,充分利用好校企合作作为学生职业萌芽和实践基地的桥头优势,引导学生自觉树立工匠意识,多维度多举措加以浇灌、培植,为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培育所需工匠人才。
[参考文献]
[1].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2016-03-18(1).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2、39.
[3]唐金权.中国制造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8(01):54.
作者:孙灵 宿一兵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