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解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解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解析

摘要: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当前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目标不够明确、导师作用发挥不够明显、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研究生需求不配套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可以通过明确目标、增强联动、完善制度、加强队伍建设、丰富学术文化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举措,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求高校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高校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始终贯穿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开创高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高校研究生的思想特点

在高等教育中,最高层次的教育就是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它负担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高层次、高水平人才的任务。研究生这个群体的文化知识水平、相关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储备及创新科研能力处于全国人才中的领先地位。因此,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速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关系到新时代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兴衰。高校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引导、帮助研究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奋斗目标,塑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尤其是在当前高校扩大了招生规模和改变了培养模式、管理方法的大背景下,高校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亲和力、针对性,能让研究生更好地学习、吸收,从而更好地成长。目前,高校研究生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不同高校或社会部门,生源结构复杂,年龄差异大,价值观不统一;二是由于研究生较为普遍地存在做实验、联合培养、外出学习等情况,他们在校时间分散,致使思想政治教育难以集中开展;三是研究生以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为主责,他们注重个体自律能力、学习意识、科研能力的提升,但对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认识不足;四是研究生知识学习的专门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囿于知识探索的“高精尖”,学习领域、关注范围相应缩小,人文素质有所欠缺。

二、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够明确。从宏观层面上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确保其思想、行为和党中央保持一致。但是,由于研究生和本科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存在不同的特点,所以两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侧重上应是不同的。高校在保证研究生过硬的政治素养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科研精神等方面的教育。所以,高校只有突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政教育的重点和目标,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第二,研究生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在当下的研究生教育中,很多高校都实行导师负责制,这就要求导师不仅要在科研、学术方面指导研究生,也要在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起到指导、教育、引领的作用。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研究生的科研压力较大,平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做基础性的实验,所以大多数导师重点关注的是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水平,而对研究生的思想素养和社会实践不够重视。同时,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导师所带的研究生人数大幅度增加,致使导师科研任务加重,无法做到和每个研究生都进行细致的沟通和交流。有调查结果显示:能经常与其导师进行当面交流的研究生只占研究生总数的28.8%,有31.7%的研究生认为他们与导师当面进行交流的机会很少。这些现状都是导致导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减弱的重要因素。第三,现有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研究生的需求不配套。研究生的学习以学科方向或课题组为单位,以自主学习和科研为主,在时间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与随意性。而他们活动又多局限于个体或小团体,这就限制了党、团活动的开展。科研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等消磨了他们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目前研究生多为“90后”,且从本科直读研究生的多。他们社会经验少,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各方面的压力挑战时,容易产生心理偏差,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此外,研究生也处于成人阶段,传统的婚恋观认为他们早就应该结婚生子,家庭也对他们施加压力,研究生在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等方面需要适当的帮助和指导。总的来说,目前高校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不多、途径还比较单一。

三、加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讨

第一,明确对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研究生教育当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他们探索科学和寻求真理的能力。这些目标决定了对科研道德素养的培养在研究生教育中应占突出位置。开展科研道德素养教育应当成为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集中落脚点。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发达、网络传播速度快、关注度高、涉及面广的现实情况下,关于研究生学术造假、科研道德缺失的负面新闻屡有报道,这降低了民众对研究生培养教育的公信度。针对这种情况,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有针对性地给予回应,对研究生进行科研道德素养的教育和培养也成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第二,加强导师、辅导员、研究生之间的联动。高校要明确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人就是研究生导师,导师的任务除要指导研究生学术能力进步外,首先应担当起育人的职责,要及时关注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引导其形成正确的科研、价值观念。辅导员除管理研究生的日常事务外,还要积极关注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并通过班级建设、研究生会、社团建设、党团工作、校园文化活动等,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由此可见,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职责分工有所不同但多有交叉。因此,导师、辅导员、研究生三者之间的有效沟通、联动会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三,完善研究生管理制度。目前,大部分高校对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实行的是两级管理体系,即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和学院(系)。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负责招生、资助、考核等宏观管理工作和对学院工作的监督检查等,学院(系)负责研究生的各项日常、具体事务和思想政治教育。这两级都应建立健全研究生管理制度,形成研究生培养、教育、评价、激励、约束等全方位的制度体系,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比如,对研究生的评价制度中增加德育的量化,对导师的考核制度中可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比重等。第四,加强研究生专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高校应当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中所规定的比例来配备专职的研究生辅导员,也可以按照专业、研究方向的不同,通过提名、选举等方式,选拔与之对应的有相关专业学习背景的优秀研究生,在进行培训后上岗作为兼职研究生辅导员。这样选拔出来的辅导员既有扎实的政治素养,又与研究生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更加容易交流。此外,高校要落实国家对研究生专职辅导员的政策和待遇,建立完善且合理的奖励、考评、提升机制,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五,营造研究生学术文化氛围。高校应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学习引导、文明修身指导相结合的培养体系。笔者所在的河南农业大学,打造了“一节一会两堂两坛”学术文化品牌:“一节”即研究生学术文化节,“一会”即研究生学术年会,“两堂”即格致学术讲堂、明德人文讲堂,“两坛”即励耕论坛、艺苑赛坛。该模式不仅形式新颖、吸引力强、富有特色,而且参与面广、教育性强,深受研究生的喜爱,形成了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文化品牌,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第六,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好研究生群体和个体心理健康的预防、监测、引导和干预工作,高校应每年依托心理咨询中心对所有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加强后续跟踪和心理帮扶。同时,高校要重点关注延期毕业、家庭经济困难、身患疾病、师生关系紧张、存在感情危机等的研究生,帮助其进行心理调节。针对研究生心理特点,高校要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咨询,必要时请心理咨询师或者精神病科医师进行协助咨询。也要加强研究生心理危机预警防控体系的建立,探索建立“学校—学院—学科专业—科研团队(课题组)”研究生四级预警防控体系。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12-09.

[2]葛贤,刘东梅.研究生思想政治现状及对策探讨[J].新西部,2015,(27).

作者:牛娟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