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我国全面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恰逢微博、微信和APP等新媒体大发展之际,各高校在智慧后勤建设中纷纷引入了这一先进技术和新颖社交平台,并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新媒体的兴盛,也使得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后勤惟有化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高效、智能和信息海量的优势,持续创新,才能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实现新时代高校后勤“三服务、三育人”的宗旨。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后勤;智慧后勤;微信
近年来,以“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和APP)为代表的新媒体飞速发展,一时间吸引了海量用户,并跻身于深受大众青睐的社交平台之列。在如火如荼的新媒体浪潮中,以“三服务、三育人”为宗旨的高校后勤亦不甘落后,它们勇于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在加速推进后勤信息化的征途中,努力朝着“智慧后勤”的目标迈进。在高校后勤运用新媒体建设智慧后勤的过程中,针对广大后勤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并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如何运用新媒体优势,创新工作方法,使高校后勤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成为广大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一、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涌现的新特点
伴随着微博、微信和各类APP的普及,广大高校后勤职工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更加多元,新媒体传播的各类信息对他们的思想状况、意识形态的影响也更加深刻,并由思想延伸至他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由此可见,新媒体已成为当下影响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理应引起广大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而这不妨先从梳理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涌现的新特点着手。
(一)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愈加丰富
在新媒体涌现之前,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依托学术讲座、课堂教学、当面谈心、书本教材、报刊杂志等传统渠道。此类单纯灌输、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过于僵化保守,不利于广大后勤职工学习领悟,也无法做到在思想上答疑解惑,使所学知识入脑入心,最终也就无法落实到日常的后勤服务工作中去。“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的诞生极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高校后勤领域更是率先感受到了它的便捷和智能。针对大多数后勤职工爱刷朋友圈、逛微博的喜好,大多数高校后勤开通了“网络支部”“党员微信群”等网上学习教育平台,变以往单纯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机动灵活的方式,此举既考虑了广大后勤职工业务工作繁重的职业特点,又丰富完善了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二)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更加灵活
微信、微博、抖音、QQ等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形式生动活泼,内容通俗易懂,深受广大公众的喜爱和好评,社会认可度较高。高校后勤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充分借助新媒体的灵活性,采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画和GIF图等职工喜闻乐见的样式来传播展示教育内容,使广大后勤职工易于理解和接受,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职工思想的引领、价值的塑造和精神的洗礼,进而使他们以更加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具体工作中去,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学校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三)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日益频繁
在以往的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要依赖各种会议、文件、报告来完成上传下达的学习教育任务,无法实现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后勤职工的沟通交流,导致教育者无法真实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并且广大职工在思想上遇到困惑时也不愿向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求助,更少有得到他们耐心的解答和帮助。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媒体拥有“交互性”的特点,其“信息传播是多方时时互动的,因而信息反馈及时又短暂”[1],可以实现线上的自由交流和探讨,并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为隔着电子屏幕,在相对虚拟的世界里,高校后勤职工在心理上更放松,也更愿意把自己平时不敢说、不想说的观点和想法表达出来,展现相对真实的自我。这也就为广大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掌握后勤职工的思想动态、内心变化提供了便利,也便于有的放矢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工作,使广大职工在生活和工作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职岗位上实现服务育人的承诺。
(四)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持续提升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效率明显加快,一条信息只要到微信朋友圈,瞬间便会引来无数的浏览量和“点赞数”,如若层层转发,其阅读量更会呈几何倍数增长,传播效力可谓惊人。时下,得益于新媒体传播的智能性、便捷性,不仅大大减少了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节,而且节省了层层传达的时间,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使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高效、便捷起来。相较于以往层层开会传达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当前,各大高校后勤充分借助于“两微一端”的新媒体优势,只需把提前准备好的各类学习内容到微博、微信和APP上,广大后勤职工便会在第一时间接收到这些信息,及时的进行阅读和分享,并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加以领会和思考,积极转化为做好服务工作的内生动力,从而持续不断地为学校后勤保障事业发展奉献智慧和力量。这种先进的操作流程是高校后勤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可同日而语的。
二、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近年来,在移动信息技术发展浪潮的带动之下,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崛起,这给倡导后勤信息化的高校打造智慧后勤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时间,网上后勤服务平台、移动后勤APP、后勤服务一号通和微信公众号等智能服务平台纷纷上线运营,极大提升了高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凡事均有两面性,新媒体兴起在给高校后勤业务开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高校后勤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下四点: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低效,难以满足新时代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在新媒体大行其道的当下,部分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上不够解放,在认识上不能与时俱进,“还停留在传统后勤的发展模式中,没有认清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以及新媒体对改善高校后勤工作的便捷性”[2]。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部分人员仍然依靠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做法,忽视新媒体对高校后勤职工思想意识的影响,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广泛性不够,主要集中在‘关键少数’,重视对广大党员和干部的教育,却忽视对普通员工的教育,重视对事业编制内员工的教育,却忽视对事业编制外员工的教育”[3]。如此以来,就会导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能有效沟通,在思想上也不能同频共振,甚至形成“教”“学”脱节的现象。日积月累,不仅使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大打折扣,而且职工的思想意识长期处于游离状态,也会放松对自我的约束和提升,进而会反应到本职工作中,效率低下、敷衍了事,不利于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的提升,乃至影响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新媒体语境中信息良莠不齐,易导致广大高校后勤职工理想信念缺失和精神迷茫
各类新媒体平台迅速普及,在信息传播、知识获取等方面给社会公众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潜藏着许多隐患。微博、微信和各类APP用户繁多,每天传播着海量的信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一方面各类低俗垃圾信息充斥其中,既污染视听,也有碍高校后勤职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而且会使一些辨别力较弱的职工上当受骗,腐蚀他们的思想,导致理想信念动摇,精神散漫、迷茫,甚至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另一方面,别有用心的人员利用新媒体散步各类谣言、反动信息,蛊惑人心,制造不稳定因素,如若高校后勤职工不加辨别,极易落入他们设下的圈套,后果将难以想象。此外,部分高校后勤职工沉迷于新媒体的娱乐性不能自拔,适度娱乐可以使人放松身心、调节生活,舒缓工作压力,一旦超出合理范围,将会影响后勤职工的责任意识、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成为反面典型,甚至高校后勤和谐健康的文化氛围也会遭到破坏。[4]
(三)高校后勤职工素质参差不齐,使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诸多困境
长期以来,高校后勤职工群体一定程度“存在着文化程度较低、理论素质不高、年龄结构失衡、稳定性较差和自身意识淡薄等问题”[5],受限于此,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面临诸多困难。其中,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把党中央和国家的主流思想、价值观念等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讲明白、讲透彻,让广大后勤职工弄懂学会,并转化为干好本职工作的内生动力,便是一大挑战。运用新媒体在高校后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要的问题便是让广大后勤职工了解新媒体、运用新媒体,在运用中感受到微博、微信和APP的便捷与智能。其次是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利用新媒体获取各类有价值的资讯,弘扬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在日积月累中,使他们爱上新媒体,逐渐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树立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的宗旨意识。
(四)新媒体多用于高校后勤业务,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方面作用发挥不足
当下,各高校大都开启了后勤信息化的建设浪潮,“智慧后勤”更是未来的终极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优势和新媒体技术成为各高校的重要选项。综观新媒体技术、平台在各大高校后勤中的运用情况,其在后勤业务领域的应用远胜于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发挥。无论是各高校的后勤微信公众号,还是微博互动平台,以及移动后勤APP,浏览其中,报修、餐饮、住宿、保洁等与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这些后勤保障内容占据了绝大多数,而反映高校后勤职工精神风貌、思想动态、政治学习和文化建设的板块、栏目,乃至信息普遍较少。如此以来,便使新媒体在高校后勤成为只是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技术手段,而忽视了它作为高校后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作用。
三、新媒体视域下做好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策略
面对蓬勃发展的新媒体,特别是其对人们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深刻影响,各高校后勤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积极的研究和运用新媒体做好新时代高校后勤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广大职工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昂扬向上的热情投入到后勤服务工作中去,助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一)与时俱进,主动开辟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阵地
在微博、微信和APP等新媒体大发展的当下,高校后勤不仅要在后勤业务水平提升中运用这些新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要积极引入这些新颖的平台,借助它们生动灵活、接地气的形式风格,开辟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广大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研究它们的特点,总结它们的传播规律,并善于发挥它们的优势和特点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服务,为高校后勤职工的思想价值引领服务,使其真正成为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二)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新媒体在高校后勤职工中弘扬主旋律
利用新媒体在高校后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仅开通一个公众号、上线一个客户端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内容建设,是价值引领和精神感召。高校后勤在搭建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同时,更要认真“备课”,创造各类适合新媒体传播的文化产品和正面信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宣传的主旋律,传递正确的价值导向,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6],持续营造团结和谐、积极健康的工作氛围,使广大后勤职工爱上这些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自觉远离各类庸俗的垃圾信息,而不是沉迷于手机游戏和无聊网剧。在日积月累中,引导他们积蓄起热爱生活的澎湃激情和干事创业的正能量。
(三)以人为本,依托智慧后勤建设营造“爱人惜才”文化氛围
高校后勤工作的宗旨是“三服务、三育人”。所以,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是调动广大后勤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其更好地在高校后勤战线上工作和发展,而这离不开“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无论开展何种工作,人才永远是关键。在各大高校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潜心打造智慧后勤的当下亦不例外,素质优良的管理人才、技术过硬的新媒体技术人员、吃苦耐劳的一线工人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高校后勤在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务必要营造爱才惜才的用人氛围,使珍惜人才、用好人才、发展人才蔚然成风,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四)政策激励,提升后勤职工用新媒体进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达到优良的效果,仅仅依靠搭建几个新媒体平台和少数几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辛苦付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广大后勤职工自我教育的主动性,而这就需要有完善的政策激励机制来引导大家去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塑造。当下,在政策激励方面,部分高校后勤已经尝试开展客户端打卡学习职业素养知识换购物积分、微信投票评选服务明星等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此外,部分高校还在新媒体平台开通了针对后勤服务的监督考核、投诉建议等栏目,在方便师生的同时,增强广大后勤职工爱岗敬业、严以律己、持续提升自我的意识,最终“让‘优质服务’、‘服务育人’深入人心,把姓‘教’和服务育人宗旨变成后勤人员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7]。
四、结语
新媒体虽然是新生事物,但是其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却是深刻的,有些甚至是颠覆性的,在高校后勤领域更是影响巨大。高校后勤发展离不开新媒体技术,这是时代大势所趋,事业发展所需,师生员工所向。所以,在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惟有认真研究新媒体、用好新媒体,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才能在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持续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干出新业绩、再创新辉煌,在迈向“智慧后勤”的征途中助力高校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璐斯.运用大学网络社群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2):68-69.
[2]吴丽,吴琼,隋美丽,聂帅帅.新媒体在高校后勤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兼析中国海洋大学后勤信息化建设之路[J].高校后勤研究,2017(04):34-36.
[3]张志新.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探索——以云南省某高校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8(19):155-157.
[4]崔欣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困境与出路[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91-94+106.
[5]秦海波,吕振华,徐宝军.新常态下运用新媒体做好高校后勤员工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4(03):73-76.
[6]王中秋,杨蕾.新媒体在高校后勤党建工作中的应用[J].高校后勤研究,2018(03):63-65.
[7]黎玖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奋力开创高校后勤改革发展新局面[J].高校后勤研究,2017(S1):5-8.
作者:吴丽 隋美丽 聂帅帅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后勤保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