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反思(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了机遇和挑战,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生集体中的核心力量,抓好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当前高校学生干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提出高校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具有的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力求为提升学生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对策
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生的核心群体,是党团指导思想、方针路线的主要传播者和执行者,是各类学生组织、团体的领导力量,抓好大学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加强对全体大学生的教育工作。
一、当前高校学生干部的优势与不足
当前高校学生干部来源主要是在20世纪90年代出生,这一群体一方面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优势和特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相对突出的不足与缺陷。
(一)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工作,但思想政治觉悟不足
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较高的兴趣与热情,希望能够寻找到多种多样的实践机会,展现自己的综合素质。因此许多大学新生加入到学生干部的队伍当中,整体上提高了大学学生干部群体的热情与活力。
而与此同时,虽然当前大学生入校时普遍都是共青团员,但对于党团的指导思想与方针路线的学习实践缺少必要的思想政治觉悟。提高大学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已经不仅是锻炼、培养学生干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更是在大学生群体中全面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与前提。
(二)综合素质相对提高,但专业素质不稳定
当前大学学生干部逐渐体现出了“有才艺人数逐年增多,所会技能种类趋于多样”的现象,这一变化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增加了他们在进入学生干部队伍竞争中的优势,也为他们在参与和组织学生工作中奠定了较为专业的基础,为学生干部工作的不断创新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由于结束了高中“高压”的学习生活,在相对自由的大学学习中,很多大学生由于不适应、自身懈怠、环境氛围不佳等多种原因出现了学习成绩的波动乃至下滑,而在学生干部中,这种现象更是相对普遍存在。分析其中原因,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干部需要花费比其他学生更多的时间用于开展学生工作;二是学习方法不当;三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三)知识面广,思想活跃,但创新与实践结合不足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让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逐步向自由化、开放化发展。学生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对信息的不断收集与整理,逐渐形成了具有跳跃性强、发散性广的思维特性,成为进一步推进学生干部工作不断创新的有力条件。
但从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来看,当前高校学生干部确实具有了一定的创新条件,但其创新意识与理念并没有真正在组织工作的过程中得到始终的贯彻,甚至有时还局限于过往的模式与框架。
(四)交际能力提升,接触面广,但服务同学意识薄弱
高校学生干部性格逐渐开放化、外向化、多样化,具有当代大学生鲜明的个性与特点,也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位学生干部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在外部环境的不断影响下,很多学生干部的工作动机目的性很强,过于重视自身利益,急于索取作为学生干部的权利或优势,部分学生干部的官僚主义、阶级思想更是影响了学生干部团队的总体形象,受到广大学生的批判。
二、高校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对于维护校园稳定的作用
大学学生干部是党团在大学生中的核心力量,无数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大学校园得以安全稳定的基础是大学生的稳定,而大学生得以稳定的基础则是,一切不安全、不稳定的因素在产生影响前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中站在这项工作最前线的就是大学学生干部。但由于很多学生干部作为共青团的干部,作为党的后备力量,却缺乏一定的思想政治觉悟,政治敏锐性与政治鉴别力不足,并没有真正的以主人翁的意识在为党团建设思考,一味地寄希望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实现自身的发展。为了要确保党团组织在大学生中领导、教育作用的有效发挥,这种现象必须得到及时的纠正。
(二)对于推进党团建设的作用
在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建立大学生创新意识,完善大学生创新理念,成为了关系到大学生自身发展与大学党团组织发展的重要议题。由于受到传统教育和体制上的约束,学生干部往往同其他学生一样,没有掌握良好的创新方法,使得其创新能力无法施展。因此,对于学生干部的
(三)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干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高校学生干部是集体中的重要力量,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思想端正、表现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能够积极地带动和影响身边的其他同学,在学习上、思想上、生活上,成为学生中的模范和标兵。
(四)对于促进学生干部自身发展的作用
学生干部也是普通学生中的一员,加强学生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学生干部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一方面,学生通过担任学生干部锻炼自身能力,为步入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干部所出现的问题加以引导和纠正,不仅能够使学生干部更好地发挥作用,也能够及时有效地引导其自身健康成长成才。
三、加强高校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一)提升高校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
第一,向学生干部宣讲过去的实践经验,以实际事例让他们认识到思想政治觉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的不足所会带来的危害,让其了解自己所担负的重要责任。
第二,以过往案例为基础,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模拟和演练,并在演练之后进行总结,分析不足与缺漏,共同建立起相应事件的应急预案,为学生工作长期稳定、安全地开展建立有利条件。
第三,引导并督促学生干部关注国内外、校内外所发生的各类政治、突发事件,并要求学生干部能够在各类政治、突发事件面前做到坚守岗位,积极主动地了解并服从组织安排,在应对和处理这类事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端正学生干部的专业学习态度
在学生干部个体出现或可能出现学习成绩的波动时,及时与其沟通交流,分析其中原因,帮助、引导该学生干部克服学习困难,努力稳定提高学习成绩;若学生干部群体出现或可能出现较为普遍的学习成绩波动时,应从学生干部、其他学生、专业老师等不同方面充分了解情况,分析原因所在并提出解决办法,避免由于工作、任务分配等党团组织管理问题造成学生干部成绩出现波动。
(三)提升学生干部的创新能力
第一,加强学生组织间经验交流。通过了解和分析其他学生组织的情况,便于学生干部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与机遇,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并把握住特有的机遇,就可以有效的进行创新实践。
第二,学习“头脑风暴”等科学的创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使用社会上较为成型的科学的创新方式,是能够带动大学学生干部从较高起点进行创新的有效办法。
(四)加强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
如何提高大学学生干部责任感,促使学生干部认真履行服务义务一直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干部的重要议题之一。
第一,积极寻找为学生谋福利的机会与条件,树立公仆形象。通过组织开展各类工作、活动,使广大学生从中受益,使学生们体会到学生干部团队的重要性。
第二,形成问责机制。对“错作为”、“不作为”的学生干部严格问责,使得“搭便车”、“投机主义”等行为不再在学生干部团队中发生作用。同时,在问责机制中也应对具有较高责任意识,坚持并有效服务学生的学生干部给予适当的奖励,提高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推动学生干部这一群体平稳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祥贵.高校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杜娟.学生干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发挥状况及其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李婷婷.“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3.
[4]佘丽茜.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探究[D].西南大学,2012.
作者简介:常艳祺(1989-),女,助教,助理政工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篇: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及探索
摘要: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我国民办高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业已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和社会输出大量的应用型、技术型的人才。但是,由于生源、教育等存在的一些不足,造成了当下我国民办高校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内容将通过对我国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研究。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考;探索
1.我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学生的总体道德状况反映了时代的特点。注重人生价值的实现,普遍关心国家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爱国意识,具有较高的道德追求,并且向往理想的道德境界,具有较高的道德认知和较强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也基本符合社会规范,社会主流道德观念在当代大学生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民办高校学生普遍关注国家重大事件及社会政策,反映出希望通过加入政治团体从而实现其政治参与的愿望,爱国主义成为普遍情感,学生政治态度基本稳定。拥护党的路线、方绪论针、政策,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都能给予积极的关注,尤其在政治上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辩证统一的意义,注意寻找个人发展与社会变化过程中的最佳结合点,把强烈的自我发展欲望与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诚信是为人之本,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堂的学习更加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并且自身成为一个诚信的人。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75%以上的大学生非常反对考试作弊和论文抄袭的行为,这表明大多数学生都是非常遵守诚信的。
2.我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办高校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学校、学生和外部环境三个方面,下面针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2.1学校方面
(1)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办学方式的特殊化,办学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使得民办高校在各方面都存在着不稳定因素,特别表现在教育经费和教学资源上。一部分民办高校以职业教育为主,严重忽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在教育经费的分配上更倾向于专业课建设。在教学的硬件建设方面投入比例较大。与此相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资金支持就显得十分薄弱,这种情况最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上。学生们也因为师资力量和思想政治教育应具备的硬件达不到其对思想政治教育课产生厌倦心理。
(2)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信息不对称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依靠辅导员给学生开班会、学文件来组织和落实,这种做法难以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结果是这种活动搞得越多,学生就越是反感,甚至是对学生极有益处的活动参加的学生也不多。
2.2学生方面
(1)思想意志不坚定,道德缺失严重
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相继出现了“西化”“分化”现象,使当代大学生要面对物欲横流的经济大潮的考验。大学生是接受能力最快的群体,而民办高校学生在这方面的特点尤为显著,思想活动活跃易变,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腐朽的生活方式很容易乘虚而入。对物质生活的强烈追求使民办高校学生在考虑问题时往往以自我利益为重,随心所欲一些学生常常缺乏内省精神,甚至无视社会公德与自我修养,只为满足一己需要,出现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相分离的现象。
(2)功利主义倾向突出,社会价值观淡化
在大学生群体中,一些人缺乏远大的理想,实现社会价值不再是大学生的人生目标,更多人考虑的是经济利益和物质待遇,淡化了艰苦奋斗的精神。思想的偏离和理想信念的模糊致使大学生难以履行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甚至将学习目的看成是为谋生而学。很多民办高校学生不重视基础课的学习,只关注专业课,很少问津公共基础类(德育类书籍,功利主义倾向突出,出现了逃课不逃学的现象。不少学生在价值观上崇尚西方个人中心论,推崇西方式的个人奋斗,只关心个人利益的得失,认为社会需要只是兼顾考虑&当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之间的差异扩大时,学生会陷入追求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之中。
2.3外界环境
(1)社会中对民办高校的态度
当今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评价仍然比较低,并没有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的偏见,而且由于少数民办高校存在高收费低质量的现象,更加重了这种偏见。但是高收费低质量的现象也仅仅是少数的一些民办高校,大多数的高校还是比较好的。相对于公办高校来说,由于得不到国家的财政投入,相对来说民办高校的收费会相对高些。由于资金以及师资方面的影响,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使得其培养方向大多数为技术性人才,导致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3.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
3.1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首先,把职业道德教育、个人修养教育以及社会公德教育等相关的思想教育工作都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其次,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将理论教育转变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第三,还要激发学生自身的爱国热情,将学生一往无前的斗志激发出来;最后,引导学生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3.2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1)开展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是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同时由于当今大学生也大多受新媒体影响较深,因此,在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创新媒体教育,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学校可以通过加强新媒体文化建设,通过新媒体向学生传递正能量,比如一些典型人物以及典型事例。利用新媒体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保证信息的先进性、平民化,缩减校园新媒体文化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发展新媒体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传统的媒介如报纸、广播等来进行思想政治思想的传递,实现新老互补,多方位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思想政治教育的品牌培养
品牌意味着特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品牌培育必须与其他类似的教育形成差异,定位准确,树立优势,充分发挥品牌培育的特殊性。首先必须使品牌能够被知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品牌培育需从学生入手,让学生从认知到熟悉到理解,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最终在其他高校乃至全社会形成知名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培育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必须以学生和社会的认可度作为核心指标。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培育的效果实现,除了取决于贴近现实的教育内容,也依赖于推广传播的可行性。
总结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作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中坚力量,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改善和提高我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刻不容缓。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从民办高校的实际出发,深入研究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作者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贾琳琳,肖辉.对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J].管理观察.2014(36)
[2]林锦静.浅析提高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做成效举措[J].内蒙古大学学报.2011(04)
[3]贾珂萌.新形势下如何开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J].华章.2013(06)
第三篇:高校学生重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以独特的自有方式快节奏的生活。在当下各大高校内,互联网技术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心理发展影响重大,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到了重要工作日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高校必须及时把握大学生思想的新动向,改变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将大学生引导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来,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培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根本目标,高校要从思想上、行动上正确处理好教学、科研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既要改变重教学科研、轻思想教育的片面认识,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也要努力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与改进、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一、思想政治教育要迎接新挑战、取得新成绩、开创新局面
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打造一支政治意识强、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有较高的素质,一方面要具备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高度的责任感,努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提高信息把握和处理方面的素质,能够熟练各种技能,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支队伍不仅要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懂得思想政治工作艺术,又要懂得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型思想政治,还要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修养与实践经验,掌握政治思想工作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运用到工作中去,可以从网上搜集信息,掌握社会动态,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
主动占领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网络作为新的信息传播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可以说,在当今世界,谁掌握了网络这个思想舆论的制高点,就意味着谁掌握了斗争的主动权。”因此,高校必须积极主动地占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首先,大力建设优秀网站,使网络成为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阵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用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组织力量制作一批思想性高、教育性强、趣味性强、适用于网络运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在网上轻松而愉快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其次,加强校园论坛建设,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积极回答其提出的各种问题,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对于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校园论坛要给予特殊关注,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既严格把好政治关,又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再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及时转变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辅导者、启发者,不断运用网络以及其他高科技知识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特点和优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将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现多媒体网络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衔接。
二、努力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网络。网络中的信息既有时事性的,又有数据库的。内容广泛的信息为使用者展现了取之不尽的信息资源。如若思想政治工作者善于利用,就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和帮助,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就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想达到理想效果,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而网络技术正好为三者的结合提供了方便。通过网络技术,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长可以随时了解子女的在校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情况,有利于学校和家庭沟通,有利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共同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便利的网络也保证了学校和社会的及时沟通,促进了社会和学校的联系,可以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根据社会的不断变化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这样,就形成了学校、社会和家庭三轮驱动,三个方面形成一股“合力”,更有力地推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网络中,大学生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寻找信息,选择信息,接受信息,他们不仅仅充当受教育者的角色,相反,在网络上他们常常扮演教育者的角色,他们喜欢交流信息、信息,常常通过操纵信息的行为来影响其他网民。教育者应该抓住大学生的这一特点和网络的开放性特点,大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与领域,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一方面,在鼓励学生从网上获取广泛信息的同时,不断增强学生对信息的识别和选择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即教会学生克制自己,抵制各种诱惑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把网络作为获取知识的来源和学习的手段,而不是作为猎取不良信息的途径;引导、帮助他们学会如何使用信息,判断各种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增强自身的抗干扰力和免疫力。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作为网站主体的作用,使学生在建设、完善和管理网络的过程中,自身也不断成长,最终引导学生达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自律能力
鉴于当下网络道德失范现象频发的现实,高校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努力完善网络管理机制,确保网络正常运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自律能力。一方面,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和有关要求融入网络道德教育之中,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正确区分网上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和虚拟社会中都能够保持严格的道德自律,承担起维护网络社会秩序的责任;另一方面,建章立法,规范网络运作。通过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网络行为准则,来加强对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通过审查、监控来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对网上反动的、不健康的内容进行清理。同时高校要根据大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网络规章制度,如《校园文明公约》、《大学生网络违纪处理条例》等,以规章的力量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
总之,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介质,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现实。高校应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有效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引向深入。
第四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期高校学生资助要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并树立育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自强教育和责任教育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资助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的途径和载体。目前高校学生资助活动具有帮困和育人双重功能,在帮助贫困家庭学生解决经济上的困难、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还要教育、引导学生自立自强、求实上进,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的资助工作。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为了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接受高等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是切实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学生工作内容中处于基础地位,它通过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民主精神、意志品质等教育,发挥着保证、导向、凝聚、调节、转化等六大功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关键性的影响,因此任何时候高校都应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工作的依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直接决定所培养人才的素质,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力量的强弱。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都必须随着高校学生的变化而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因此须以“多平台”的思路进行改革与创新,除了传统思想理论课教学外,还应该结合学生资助工作及其它方面开辟更多的教育平台。
高校颁发的奖、助学金是国家、学校和社会机构鼓励学生的重要措施,也是高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高校的奖励资助工作在评奖择优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外在因素的刺激,能够进一步鼓励、激发、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形成积极的正面强化作用。当前,在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由于评奖资助工作直接涉及学生的切实利益,学生受助群体在此过程中也有着不同的表现,这就涉及资助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一、资助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具有帮困和育人的双重功能,在帮助贫困家庭学生解决经济上的困难、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还要教育、引导学生自立自强、求实上进,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首先,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教育学生增强自信心。在勤工助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在心理上会产生一些问题,可能还会被人误解,甚至讽刺、挖苦。而部分贫困学生由于家庭困难,导致精神上、心理上不健康或者处于亚健康状态,因贫困而不自信,甚至自我封闭,不与他人交往。因此,对于贫困学生,我们不光要从物质层面进行“扶贫”,更要从精神层面去鼓励和引导,让他们感觉到社会和组织的温暖,对未来充满希望,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通过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贫困并不可怕,贫困其实是一笔财富,关键要人穷志不穷;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结合专业学习进行社会实践,通过各种渠道缓解经济负担,充实生活,锻炼他们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其次,教育学生增强责任心。在勤工助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着敬业精神较差,责任心不强的问题。拿了相当的酬劳,却没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做事马马虎虎,不求细节;对任务只重报酬,不重过程,甚至弄虚作假。对此,应该加强教育引导,提高他们的品格修养,增强他们的责任心。
最后,教育学生增强爱心。有的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不善于人际交往,内心封闭,从而致与他人关系紧张。还有个别学生认为家庭贫困是社会造成的,因此对社会不满,人情冷漠,甚至仇恨。而通过勤工助学,可以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世间充满了温暖和爱心,还有很多人在关心他们的成长,进而让他们懂得热爱祖国、关爱社会、友爱同学。
二、强化诚信教育,奠定荣辱观教育的基石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大家认同的道德规范。孟子认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道德,“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主要是指在与他人交往中应当遵守诺言,实践成约,对个人而言,没有诚信就无以立身;对社会而言,没有诚信就无以进步。高校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培养他们良好的诚信意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自然也成为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作弊等非诚信行为的同学,他们没有考虑到真正需要资助的同学切实所需,自己利用欺骗的手段不光彩地占据了一个名额,就会有一位真正需要帮助的同学无法得到应有的资助。因此,此类行为和此类学生,高校应当在了解实际情况之后,在证据充分的前提下取消其资助对象的资格,收回相关资助经费,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对进行处理,保证资助对象评定工作的公正、公平。诚信素质的养成,需要一定的评价体系,因此高校必须加强诚信评价体系的建设,并运用道德杠杆,大力倡导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成以诚信为核心的社会信用制度。
三、加强感恩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素质,是做人起码的修养,个人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健全人格的体现。
首先,感恩教育离开实践则会变成空洞的说教,把握感恩的实践教育,是增强学生感恩意识的重要途径。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不忘加强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这对于完善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增强他们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组织贫困学生参加义工活动、写一封感谢信、开展爱心见面会等以感恩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在培养他们自信、自立、自强、百折不饶品格的同时,教育贫困学生能感他人所感、知他人之情,学会感谢人,常怀感恩心。
其次,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终身的学校,父母是孩子永远的引导者。孩子出现感恩意识淡薄的问题,除了孩子自身的原因之外,也是由于父母与其沟通时缺乏能够共同分享的想法和语言,对彼此的内心世界不够了解。一方面,需要引导其父母合理表达对他们的关爱。生活中大多数的父母“只想让孩子过得好,不需要他们来关心和照顾自己”,这在无形中助长了他们孝道、感恩意识的欠缺,因此,在生活的点滴中要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使其对父母所给予的衣食住行都心存感激。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其父母的奋斗经历,切实体会挣钱的不容易,懂得金钱的背后是父母辛劳的付出,感恩自己良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学会适度消费。同时关心与体贴父母,哪怕是平日里的一个电话,一声问候,让他们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理解和爱。
四、加强中国传统道德培养,构建健康人格
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道德教育只有立足我国实际,紧握时代脉搏,实现自身的历史性转型,才能真正发挥其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切实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情感培育。要让受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关系中产生、积累、孕育情感经验,建立在传统美德对个人、家庭与社会和谐之重要性的基础上。应在特定的情境中接受传统美德的熏陶,避免一味地把教条的、空洞的道德知识、规范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把它们还原到实际的生活世界中,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不再被动地接纳老师传递的道德知识,而是要以积极的情感去体验和理解,从而促成他们的精神提升和变革,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的比较中,感受品质高尚的幸福,从内心深处形成信服道德的信仰。
还要利用各种渠道,强化传统美德的实践教育。知行统一是道德的最高境界,美德贵在实践、贵在成。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得到真切地诠释,在人们的行为中才能得以表达。高校学生这一群体,多半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也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又有多少人注意了他们的道德教育呢?我们缺乏实践中的养成道德教育,从而使高校学生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往往隐藏着与传统格格不入的东西,结果,在道德行为实践上形成强烈的、鲜明的反差。所以,日常生活中养成的道德教育对高校学生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实践显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究许翔,蔡月苹.中华传统美德文化对当前青年人思想观念构成和行为方式的影响及分析[J].德育研究,1998(1).
[2]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张体勤,牟思伦.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探索和实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4]姚剑婷.论勤工助学平台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思考与实践,2010.
作者简介:李昕(1982-),男,汉族,湖南衡阳人,本科,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资助管理等。
第五篇:当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当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遇到很多不同的挑战。文章分析了高校学生思想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并有针对性提出了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有效性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蔓延,我国原有的文化在不同文化的影响下,时刻受到不同民族文化影响和冲突。西方发达国家有特有的媒体实力,在文化传播中具有强大的优势,这会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控制,慢慢重塑发展中国家的行为准则,尤其对当代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会有较大的影响。于此同时,当代高校学生受到互联网、娱乐主义、文化自卑心理等不同种类的社会负面现象的冲击,当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因此,如何提高当代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是很多高校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影响我国民族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当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的功利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的前提是学生人的接受,当代的很多高校学生通常以一种“学而不习”的状态去应对思想政治教育,一部分高校学生认为上大学的主要目标是选择一个好的工作,还有一部分高校学生认为上大学是对自我的提升,从中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学习的目的多数为自身发展而学习,但是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上,大部分的高校学生认为其是社会需要而非个人需要。目前我国经济体制不断进行调整,高校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现实社会问题,部分高校的教育开始“以就业为导向”,教育理念的偏移,导致高校学生学习目发生变化,从而造成高校学生“重理工轻社科”,功利性教育显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无法和专业技能在就业上相提并论,就业难题如果没有得到解决,高校学生学习的“功效理性”必然存在,从而导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这将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最大难题。
(二)思政教育的两极化
高校学生对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接受程度会间接的影响原有的知识结构,其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还不健全,知识结构不完整,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社会科学知识比较匮乏,在加上缺少社会实践经验,容易导致其片面的、单一的理解知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而出现两极化:一种是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符合高校学生的心理需求,接受动力就会较好,接受程度会很高;另外一种是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符合高校学生的心理需求,教与学的机会之间的障碍就会较大,接受度较低。
(三)思政教育受网络化的影响
互联网对高校学生学习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越来越多高校学生依靠互联网获取知识,在过去,高校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课堂和课外活动,信息获取方式较少,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实时性、便捷性和公开性更强,网络信息多样性以及直观性受到很多高校学生的欢迎。
二、当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选择
(一)教学和评估理念的转变
教育者需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掘高校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在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方面,摒弃传统通过考试成绩评价的静态方法,采用全面评估高校学生过去、现在和将来思想状态的方法,在重视结果评价的同时,强调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通过教育变化情况,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动态评估模式,放弃传统的一次性评价。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和解决高校学生的思想心理矛盾,针对协调高校学生不同地区和民族所引起的思想多样性,能够为高校学生的成长提供服务。高校要突破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认识的片面性,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方面统一教育的有效性和人本性特征,从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价值取向问题。
(二)课程教学创新模式的建设
和谐、民主、融洽的教学模式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有效性的提高具有较大的意义。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吸引力,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出现厌倦和无聊等情绪,损害课堂教学的接受程度。为此,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堂教学的新模式的探索,教学内容的更新,是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途径,于此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能力,扩大课堂空间,遇到思想政治问题要对高校学生进行引导,让高校学生能够主观能动地认识自己和社会,提高思想政治修养。
(三)网络阵地教育的构建
信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提升了高校学生社会关系的功能和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上的表现主要是发挥正确舆论导向的作用,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网站,有自身的校园网,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是高校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在网上进行信息的互动,解决高校学生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高校学生也可以更加自由和随意的发表自己对政治的认识看法,并能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达到思想教育的效果。通过网络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问题进行引导,让高校学生充分利用在互联网,通过互联网挖掘自己需要的知识,提高高校学生、分辨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互联网条件下,诚实、公平互助等的道德规范受到挑战,高校学生必须要树立网络自律意识,遵守相关的网络道德,网络法制的教育在高校中也是必不缺少的,网络法律政治观念的深入和践行是高校学生更好利用网络的先决条件,在网络世界里面拓宽视野和形成现代观念。建立基于信息交往的网络阵地平台,让高校学生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在信息网络技术提升下不断增强,建立终身正确利用网络获取思想政治内容的有效途径,让高校学生在成才之路上一帆风顺。
参考文献
[1]闵永新.论整体性视野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价值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
作者简介:董晴晴(1988.02-),女,江苏连云港人,硕士研究生在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